A.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史有谁知道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最早成立于1994年,当时为响应国家关于增值税税务转型的这样一个要求而开发过一个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该防伪税控系统自1994年进行试点,到2003年全面推广。公司在2000年进行了股份制的改造,2003年7月11号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是由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以及中国的一些知名的院校联合组成的这样一个股份公司,目前航天科工集团是控股股东。该公司在2008年承接了奥运食品的安全追溯系统项目。在奥运期间运动员、政府官员、裁判员等等的餐饮安全问题,都可以通过该系统来得到保障。该系统可追溯食品的种植、养殖、一直到运输,到屠宰,到加工,甚至是到餐厅后厨,以及到入口整个链条的管理系统
B. 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 公司于2002年由福建省福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来,前身是国营福州发电设备厂,1993年3月,经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闽体改[1993]综259号文批准整体改组为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同年10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322万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 2015年8月,公司名称由“神州学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 Scholars Group Co.,Ltd.”变更为“Addsino Co.,Ltd.”。
法定代表人:刘著平
成立时间:1993-11-20
注册资本:142962.8897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000100019539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州市台江区五一南路67号
C.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航天晨光内涵:
航天晨光(Aerosun)以航天尖端科技和严细谨实的作风为保证,与世界科技发展同步,如喷礴而出的太阳,展现出公司无限的能力、实力和活力。
核心价值观:国家、企业利益高于一切。
企业精神:图强、变革、诚信、团队。
经营理念:务实、精细、速度、变革
1)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搭建人才施展能力的舞台;
2) 简明务实,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 用心追求卓越,匠心精益求精;
4) 成本在我心中,物耗在我手中;
5) 速度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6) 公司持久的动力在于变,地球不转,就不会有明天,我们不变,也不会有明天。
公司方针:厘定法规明职责,精诚勤俭创新业。
质量宗旨:追求卓越品质,提供最佳服务。
质量方针:产品精美、过程精细、履约精准、服务精心、管理精益求精。
管理目标:管理制度化、工作标准化、行为规范化、操作程序化。
工作方法:很多的事──专一做,复杂的事──简单做,
简单的事──认真做,违规的事──拒绝做。
精细化管理目标:专精化、数据化、规范化、信息化。
行为方式:
遵章守纪,秉公立德。勤俭节约,礼貌待人。
团队敬业,爱护环境。成本质量,学习永恒。
诚信朴实,追求第一。锐意创新,忠实职务。
D. 我国航天工业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每个阶段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中国航天发展有四大里程碑:
(1)第一个想到利用火箭飞天的人——明朝的万户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他最先开始设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他的行为却鼓舞和震撼了人们的内心。促使人们更努力的去钻研。
(2)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 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
(3) 载人航天
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4)深空探测-嫦娥奔月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随着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嫦娥工程顺利完成了一期工程。
此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相继发射,并成功对接。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E.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有哪些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业公司主要有: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国际投资控股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航天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中国四维测绘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新商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5)航天工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ADDSINO扩展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相关情况:
1、以大胆选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进班子、压担子为突破口,改进干部选拔方式,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2、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和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建立起岗位工资为主体、薪酬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有利于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有效机制。
F. 休斯顿发展航天工业的条件
工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高校众多,多优质人才,铁路经过,便于大型机械运输;临海,海运便利且航天器残核落在海里安全;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冬季少雨利于发射;还有政府的支持。
G. 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的中航工业电子
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为中航工业电子,是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于2007年在京成立的一家国有企业。
2007年9月25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一航,已于2009年11月6号和中国航空第二集团公司合并重组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为中航工业)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隆重举行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简称为中航电子)成立挂牌仪式。中航电子的组建成立,标志着我国航空航电发展模式由设备、子系统的研发向大系统研发和集成的转变,将填补我国航空电子领域缺乏大系统集成能力的空白,有利于集中国内航空电子先进技术和优质资源,开展国产民用大型飞机航电系统及设备的研发,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开拓国际市场。
中航工业电子的成立实现了我国航空电子产业发展平台的构建,搭建起国内各航空电子院所协同发展的战略平台。这将极大地增强我国航空电子领域系统研发、系统集成能力,为不同客户提供完备的航电系统全面解决方案和系统产品。
中航工业电子是隶属于原中国一航的科学研究机构和企业,是原中国一航航空电子业务经营和产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将面向航电系统业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实体化运作、企业化经营、项目化研发、产业化管理。
中航工业电子将面向需求和科技前沿,进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研究,牵引航电领域关键技术发展,推动航电技术自主超前发展。致力于为航空武器装备建设,将为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实现技术、产品、系统和管理各个层面与市场和客户的无缝对接;为国内与国际合作提供协同发展的平台和系统保证,开创全方位开放式合作的新局面。
为满足未来航空武器的需求与发展,加速形成适应下一代各类军机、无人机、导弹和民机发展需要的机载产业结构,为实现集团航空电子由设备和子系统向大系统集成的战略转型,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按照“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发展战略,决定对所属第一飞机设计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航电业务资源和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洛阳光电设备研究所、上海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等五家机载航电院所整体资源进行整合,组建成立中航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中航工业电子)。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设,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设在北京。
中航工业电子的主营业务包括:各类军/民机、弹载、车载、舰载及航天器的电子系统与设备;网络与信息化服务系统与设备;无线电通讯与导航系统;航空专用电子元器件/软件;工业与民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及其电子设备:仿真、训练、模拟器以及服务业等。
中航工业电子秉承“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集团理念,弘扬“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集团精神,放飞思想,超越自我,面向未来,把握机遇,引领和推动中国航空电子产业的发展,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际知名的航空电子系统和产品供应商,成为中航工业跻身世界500强企业的重要支柱力量,为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实力,推进社会进步作出最大的贡献。
H.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简介
航天信息于2000年11月1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高校,在原航天金穗高技术有限公司、原北京航天金卡电子工程公司和北京航天斯大电子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共同发起成立,是一家集技、工、贸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的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7月11日,航天信息在国内A股市场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9.67亿元。截至2009年年底,总股本达到9.234亿股,年营业收入74.9亿元,资产总额55.5亿元,成为国内最具实力的电子信息领域上市公司之一。
2010年10月30日,《巴菲特杂志》 “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揭晓,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位列其中,排名第50位。同时荣获该杂志“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大奖。从立足“三金”的国家信息化建设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到发展相关多元化的上市公司百强,航天信息的十年漫道,不仅是一部出色的创新型企业高速成长史,更成为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航天信息品牌在世界 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 Brand Value 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97位,品牌价值55.41亿元。
I. 航天工业未来和发展的认识
航天工业
航天工业是研制与生产外层空间飞行器、空间设备、武器系统以及地面保障设备的工业。是军民结合型工业。主要包括战略导弹、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各种保障设备等产品和制造行业。航天工业是技术密集的工业部门之一,是人类向宇宙空间发展的新兴工业部门,具有军民两方面的用途,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水平。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工业将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新阶段。
中国的航天工业是一个新兴和迅速发展的产业,国家十分重视。1956年10月8日成立了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960年2月19日,自行研制的试验型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同年11月5日发射了自行制造的第一枚运载火箭;1964年6月29日,自行研制的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完成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获得成功;1965年开始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1号卫星,并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成功,使中国继苏、美、法、日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发射卫星的国家;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4年4月8日,发射地球同步轨道“东方红”2号试验通信卫星,并于4月16日定点成功;1988年9月7日,发射了太阳同步轨道“风云”1号气象卫星;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93年,航天工业的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高技术产品增多,基本完成了多种型号火箭的科研、生产和飞行实验,包括“东方红”3号大容量通信卫星及运载火箭“长征”3号甲,“风云”2号气象卫星及运载火箭“长征”3号,返回式遥感卫星及运载火箭“长征”2号丁;另外,“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多次成功地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发射卫星服务,新的返回式遥感卫星等科研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这表明中国航天应用技术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研制的卫星返回系统、低温推进系统、地面测控系统等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航天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配套的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潜力。我国的航天工业还将尖端技术运用于民用工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J. 复合材料对航空航天工业发展的意义
这个话题有点太大了吧,应该有专门的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航空航天工业上的好多高端设备,都是用复合材料制作的,特点呢无外乎这几个方面,1、重量轻,强度高。2、耐高温。3、导热系数低。当然还可能有其他方面的优点,就不多解释了,可以在图书馆啦、网上了查查相关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