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香港常氏集团发展历史

香港常氏集团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3-15 16:26:44

『壹』 光大集团发展史

中国光大集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1983年5月在香港创办,同年8月18日正式开业(当时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即集团香港总部)。成立2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贸易起家,拓展投资阶段(1983年至1990年):集团业务以外贸和实业投资为主,与国际上2500多家企业建立了业务联系,积极开展各种经济贸易活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工业、农业、食品业、旅游业、地产物业等领域兴办实业,为扩大中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繁荣香港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创办金融业,投资香港资本市场阶段(1990年至1996年):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集团实施了业务发展战略性调整,向国内倾斜,向金融业倾斜。 1990年11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集团北京总部)在北京成立。至此,一个集团两个总部的经营管理模式正式形成。
1992 年8月成立中国光大银行;1996年4月成立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从1992年开始,集团斥资进入香港资本市场,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并改组为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光大亚太有限公司。同时,集团还积极参与了实业、房地产、贸易等方面的投资。
三、盘整存量,全方位资产经营阶段(1996年至1999年7月):集团原有的贸易功能逐渐萎缩,以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业为主导,实行全方位的资产经营。集团进行了大量的新项目投资,形成金融服务为主、基础设施、石油天然气、饭店管理、房地产开发及通讯领域等多方位但超常规发展的局面。
四、战略调整,全面建设金融控股集团阶段(1999年7月至今):集团按照中央"大刀阔斧改革,审慎稳健经营"的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地实施战略调整,一手抓金融业的发展,一手抓实业企业的调整,提出了"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工作方针和"集团管理,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明确了近一个时期"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
即:一个目标,就是要把光大集团建设成为规范化的金融控股集团;两个要求,就是要在日常工作中,一手抓改革和业务发展,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三个转变,就是发展方式由过去的"齐头并进",逐步转移到以发展金融业务为重点上来;管理体制由过去的"多个法人经营、一个法人负责"转到"集团管理、分业经营"上来;集团职能由过去的"重投资、轻管理"转到着重加强对所属企业的管理上来;四项主要工作,一是努力发展金融业务,力争发展速度和质量超过金融同业平均水平;二是实业企业调整要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进一步规范集团内部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四是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使主要金融企业上市,进一步增强金融企业实力。集团籍此迈出了建设规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步伐。
近六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中央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干部员工的艰苦努力,集团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和运作方式初步建立,金融业有了明显的发展,非金融业的调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内部管理日臻严格和规范,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改革、调整和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光大集团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大力推进"管理集团化、经营规范化、效益最大化",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创新机制的规范化金融控股集团。

『贰』 香港英皇集团的历史

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是英皇集团的一家下属子公司。英皇集团成立于1942年,从一间钟表零售店铺,发展成为涉足地产、酒店、金融、娱乐、电影、出版印刷、饮食及零售的多元化上市公司集团。集团在香港拥有六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英皇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港交所:163、英皇娱乐酒店有限公司港交所:296、英皇证券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717、英皇钟表珠宝有限公司港交所:0887、新传媒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708及英皇娱乐集团有限公司港交所:8078。附属公司及分支机构约500间,雇员约7,000人。
具体参考 http://ke..com/view/841462.htm?fromId=799410&redirected=seachword

『叁』 邵氏影业公司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1958年,邵逸夫与邵仁枚成立“邵氏电影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予潘迪生旗下新成立的“德宝电影公司”,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90年代末期,本身已拥有嘉禾、金公主和德宝三间电影公司影片永久版权的卫星电视(STAR TV,即现在的“星空传媒集团”)曾多次出价洽购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以壮大其中文片库的实力,但邵氏拒绝,最后,邵氏于2000年宣布将该批电影的永久版权以4亿港元的价钱售予由马来西亚收费电视台ASTRO旗下的“天映娱乐”,该公司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位复修。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6年初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肆』 信和集团的发展历史

1970年代信和集团创立;
1972年信和置业有限公司(信置)的控股公司尖沙咀置业集团内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容
1981年信和置业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上市;
1995年信和置业于正式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同时信置分拆其酒店业务,成立信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伍』 创律集团的发展历程

除了进军澳门赌场,创律集团一九九九年以两亿元购入深水湾道号称‘港版凡尔赛宫’的豪宅;一九九七年赞助柯受良驾车飞越黄河。
1998年,为庆祝集团成立十周年,邀请总政歌舞团来港澳演出;邀请俄罗斯红星歌舞团来港演出。
创律集团一直在全力开拓房地产市场。一九九一年,创律购入坪洲五十万平方英尺土地,目前正发展坪洲海滨花园,并计划在铜锣湾海旁兴建一座七十二层高的中国创律广场,在上海发展王子公寓。
1998年,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实际总共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创律集团积极参与、资助香港及内地的文化教育、体育活动。
创律集团董事局主席 徐增平 履历
1952年4月出生生于山东潍坊。
1983年,徐增平从广州军区退伍,从商经营电器、地毯及农副产品贸易。1988年,已身价千万。这一年,徐增平携妻子移居香港,创办创律公司,主要经营投资和商品贸易。1990年代,兼任中国体育工作者协会(香港)主席的徐增平,带领过香港足球队、篮球队;创办演出公司,组织过总政歌舞团、俄罗斯红星歌舞团、澳洲军乐团等来港演出。1997年6月1日,赞助柯受良驾驶汽车从壶口瀑布上空飞跃黄河,那辆飞跃黄河的三菱轿车喷涂着“创律集团”字样。1998年,徐增平的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Agencia Turisticae Diversoes Chong LotLimitada)通过竞标,以2000万美元(实际总共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从乌克兰手上买下前苏联航空母舰“瓦良格”,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迪斯科舞厅、旅馆和博彩设备等。由大连造船厂改造的“瓦良格”的中国航母“辽宁”号,于2011年十月下水试航,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接中国海军服役。截至2010年“创律”已在广州、北京、山东等地,有数十亿元的投资,涉及酒店、石材加工、建筑设计等。
香港创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
地址:丰台区蒲黄榆路36号百乐酒店709房
主营业务:建筑设计,酒店管理,货运代理及土产粮油食品,矿产纺织品进出口贸易的业务联络

『陆』 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的历史

被过滤广告港灯中心
香港是亚洲其中一个最早有电力供应的城市。1888年,香港政府与香港电灯签署首份电力供应合约,港灯供应的电力把食水抽上太平山顶,同时为港岛区的路灯提供电力。1890年12月1日下午6时,港灯开始为香港岛部份地区供电,包括中环商业区的电街灯。首间电厂为湾仔发电厂,位于湾仔星街,初期发电量100千瓦。除发电机组厂房外,亦设有员工宿舍及办公大楼。除中环以外,今日的日街、月街、星街、光明街及电气街一带,是首先有电力供应的地区,日、月、星三条街道的命名与《三字经》里的“三光”有关,源于《三字经》里“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比喻电力带来光明。星街发电厂于1922年拆卸。 1910年,西环及洋人聚居的太平山顶亦开始有电力供应。为应付需求的增长,港灯在北角炮台山兴建第二间发电厂,是为北角发电厂并在1919年启用,初期发电量3,000千瓦。电气道及大强街(PowerStreet)因此发电厂而得名。1922年起,港灯供应电力予在港岛北部行走的香港电车。北角发电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受破坏,战后经过维修并继续使用至1970年代末,其后拆卸并建成住宅城市花园。
香港岛的电力需求仍持续增长,1968年,港灯在鸭脷洲兴建全电脑化的发电厂,采用燃油发电,1981年落成,发电量1,061兆瓦。1978年9月,港府正式批准港灯在南丫岛兴建更大规模的发电厂,1984年落成后逐渐取代鸭脷洲发电厂,1989年12月,鸭脷洲发电厂正式停止运作,其后改建成住宅海怡半岛。
左方的烟囱属南丫发电厂
南丫发电厂位于南丫岛菠萝嘴,占地50公顷,共分三期发展,第一期包括三台25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于1984年完成,第二期则包括三台35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一台55兆瓦及六台125兆瓦燃气轮机,于1991年完成,第三期包括两台350兆瓦燃煤机组,于1997年完成。2002年,现有两台125兆瓦燃气轮机被改装成联合循环机组,可额外生产115兆瓦电力。 港灯在1981年被置地收购,1983年,香港前途问题未决,加上利率高企,当时负债的置地把港灯以低价出售予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

『柒』 香港查氏集团的历史

查济民身兼中国染厂集团有限公司及香港兴业国际集团主席,并为名力集团前主回席。名力答集团为香港査氏集团旗下的一家投资公司。1988年,名力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由查济民出任主席。
名力集团也投资了和摩根士丹利及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01年,受到全球科网股爆破,本公司进行大规模私有化正式退出香港股市
2007年,本集团以10亿港元收购亚洲电视股权。
企业旗下香港兴业、中国印染、兴胜创建、亚洲电视等知名企业。

『捌』 中国星集团的发展历程

中国星娱乐集团成功收购星光娱乐集团之后,于1996年7月18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注册成为上市公司。
中国星娱乐集团的主要股东均来自多实有限公司,董事包括向华强先生,陈明英女士,及邱汉雄先生。向华强先生也是永盛娱乐的主席,永盛娱乐乃香港首屈一指的电影制作公司。此外,陈明英女士曾与永盛娱乐合作近十年,拥有专业及丰富的电影监制经验。至于另一董事成员邱汉雄先生则从事广告业二十多年,在广告界享誉盛名,前身曾担任李奥贝纳广告公司董事总经理之职。
中国星娱乐集团主要业务是将高质素电影和电视剧作全球性的发行,在1994年,多实有限公司成立了一所附属公司--杰逊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个主要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南京,及广州设立办事处,聘请员工逾百以助其拓展国内之业务。
1995年,杰逊集团在国内成功发行8部电影。该集团的主要业务是与各省级和市级的电影公司接洽;制定电影发行表;策划各类型的宣传活动;监管该集团的财政收入及电影发行票房收入。而该集团去年国内票房总收入更高达2亿2千万元人民币。1997年,中国星娱乐集团与杰逊集团合并,携手发展国内电视剧之发行工作。近400小时的电视剧将会在国内百多个电视台播出之同间,亦会在世界各地发行。此外,中国星集团一早已积极联络国内音像产品批发商,建立良好关系,对其拓展音像产品的业务,特别是小影碟市场之发展,有极大的帮助。同年9月,该集团于四川成都开设音像产品零售店,作为对实际市场探讨的第一步,亦是该集团于国内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国际市场方面,中国星娱乐集团在亚洲区建立了稳健雄厚的根基,期间更分别在香港及台湾成立发行公司,活跃出席于世界各地举行的电影及电视剧展览会,并把握机会,从而开拓了多个电影和电视剧市场。中国星娱乐集团的宗旨是以制作高质素节目,配合高效率发行策略,而以获得最大的效益。事实上,该集团制作的电影和电视剧深受各地观众的欢迎,但亦会精益求精创作各类节目以迎合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该集团的主要演员李连杰和刘德华,在世界各地包括俄罗斯,英国,甚至拉丁美洲均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中国星娱乐集团也相当重视商业政策,以使能保持其领导之地位及优势,由于娱乐事业是一个变化迅速的行业,该集团对市场的一举一动均细心留意分析。另一方面,该集团亦会紧随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水准,以获得最高收益。我们深感荣幸能拥有如此完善及专业的发行策略,并且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星集团会成为中国及香港两地最有规模的发行公司。
现时,中国星娱乐集团市值总资产约为十亿港元。

『玖』 香港富豪李嘉诚的详细资料及发家史

李嘉诚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8年
祖籍:广东潮安
1940年到香港。
1943年到一家钟表店当店员。
1945年在橡胶厂当推销员。
1950年创办长江塑胶厂。
李嘉诚,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杰出的世纪企业家。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企业王国。从开办塑胶公司到投资房地产业,目前又将视野投向信息产业,成为移动电话大王。在海外的主要投资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业、英国菲力斯杜集装箱港、巴拿马运河港和北京的东方广场等。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李嘉诚早已成为华人富商,但他的住房仍是30年前的,每次出行仍乘民航班机。但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捐助福利事业。从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香港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根据他的贡献,去年,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该荣誉是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挑选出来的,李嘉诚夺魁当之无愧,他也是当今最大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
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优酷吧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李嘉诚年历 1928·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李嘉诚出生於广东省潮安县府城(今潮州市湘桥区)北门街面线巷5号。
1933 李嘉诚入潮安县府城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36 李嘉诚随父转入潮安县庵埠镇(今彩塘)崇圣小学就读至1938年。
1939·6月 李嘉诚随父到潮安县郭垄小学就读。是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翌日又占领潮安县庵埠镇。
1940·年初 李嘉诚随父到祖母许氏出生地澄海县隆都镇後沟村避难。不久,全家又逃往文祠镇松坑村躲避战乱。 年终 李嘉诚随父亲从文祠镇松坑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逃亡到香港。其後李嘉诚不忘自学,充实自己。
1943 李嘉诚的父亲不幸病逝。从此,李嘉诚只好提前挑起赡养母亲和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後来到香港高升街一家钟表店当店员,两年後又到一家五金制造厂和塑胶裤带制造厂当推销员。
1948 李嘉诚任塑胶厂业务经理,後晋升为总经理。
1950 李嘉诚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开设一间小型塑胶厂,取名 “长江”。
1957 在香港北角创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

『拾』 香港嘉华集团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香港 嘉华集团 在 19 64 年成 功 投得 九龙 安达 臣 道石矿 场 开采 权,成 为 香 港 首 间取 得 采矿牌照的 公司 。 香 港工业 在六十 年 代 迅 速发展 ,人均收 入 随之增 加 , 大 众 开始 踏入 小康 生 活 。 后来 香 港嘉 华集团开 始 涉 足 私人地 产业 ,一直到今天 ,做的 都非常 不 错。

阅读全文

与香港常氏集团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男性理财管理 浏览:385
有情绪零食融资 浏览:19
债务融资余额是什么 浏览:802
早餐项目融资 浏览:355
活期型理财 浏览:118
融资成功什么时候到账 浏览:624
美的假理财 浏览:123
河北农信理财 浏览:195
百家互联融资 浏览:60
p2b理财范 浏览:120
利丰集团融资 浏览:450
Abs双信托 浏览:877
温州融资经验 浏览:242
金融资金助力企业 浏览:939
思路融资 浏览:857
武汉期货女 浏览:948
理财知识篇 浏览:849
众筹融资被骗 浏览:709
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问题 浏览:616
我国有哪些金融期货产品 浏览: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