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由此业界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成为一流代工厂,其后,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到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了大量股权,投资者美国凯雷、英国3i集团等后来退出,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个决定,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曾毓群与黄世霖带领团队,从ATL独立出去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宝马的订单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资料显示,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面向企业级客户,标杆效应至关重要。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迅速打响业内的知名度,它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2012年,国务院对外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
201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
市场成长如此迅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日韩企业被拦在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此种材质能量密度低,因此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宁德时代则率先突破了三元锂电池技术。
2014年,宁德时代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经过3个月钻研,这项锂电行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宁德时代带来35项专利。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双方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6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对外表示:“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相反,比亚迪一度拒绝向外出售其动力电池,也维持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优势,坐失市场份额。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2018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市值逼近800亿元,行业地位已不可动摇。
据宁德时代财报,2019 年实现销量40.25 GWh,较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且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缔结战略同盟的整车企业有宝马、丰田、现代、戴姆勒、上汽、广汽、吉利、东风、长安等。
2. 请问下宁德时代里面都需要什么材料的供应商
宁德时代做的是李林也认识有这个实木啊,还有这个嗯塑料材料还有这个酸碱液它都是需要的。
3. 本田出资37亿元入股宁德时代,入股完成后将持有宁德时代1%股权。
本田出资37亿元入股宁德时代,入股完成后将持有宁德时代1%股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宁德时代100亿资金投建宁德车里湾锂离子动力电池基地
财经网汽车讯宁德时代自筹100亿资金投资建设宁德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目前已动工。
2月26日,宁德时代官方发布公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0年2月26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宁德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议案》,公司拟投资建设宁德车里湾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出货量方面,据同花顺消息,韩国SNEResearch发布了2019年全球锂离子动力电池出货量榜单,去年全球整体锂离子动力电池总出货量为116.6GWh,同比增长16.6%,榜单前十名中,中国电池厂商占据了5个席位。
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以32.5GWh的出货量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第一名,同比增长38.89%,并扩大了4.47%的市场份额。松下则以较小差距紧随其后。
客户供应方面,据证券时报消息,宁德时代目前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江铃、蔚来、威马、小鹏等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在海外市场与特斯拉、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车企进行合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汤玉祥在宇通占多少股份
6. 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将登陆A股,利好哪些股票
锂电池概念股主要有: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相关的上市公司包括:风华高科(000636)、佛山照明(000541)、厦门钨业(600549)、杉杉股份、中信国安(000839);充电站锂电池概念股相关的个股有,奥特迅(002227)、思源电气(002028)、国电南自(600268)、森源电气(002358)、荣信股份(002123)具体锂电池概念股龙关是那些,看看这个吧:锂电池概念股,四大锂电池概念股公司投资分析:很详细。
7. 江苏宁德时代有这个公司吗
宁德时代子公司!
8. 有什么公司跟宁德时代属于同行业
TCL公司现在把他的主要业务改成和宁德时代一样了。
9. 又一车企&电池厂联姻,本田宣布出资入股宁德时代
近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布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公告显示,宁德时代本次发行约1.22亿股(A股),每股价格161.00元,募资总额约197亿元。其中,高瓴资本认购约100亿元,本田认购约37亿元。此前,本田曾表示拟通过其境内子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认购宁德时代非公开发行股份,而此次公告就是二者合作的“官宣”。
早在今年2月27日,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约200亿元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项目建设、研发和充盈现金流,提升盈利空间,稳固市场地位。同时本次发行也不会对其主营业务结构有重大影响,不存在业务与资产的整合计划。
而此次本田不仅要认购宁德股份,同时也将围绕动力电池的研发、供应、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这也是继大众控股国轩高科、戴姆勒收购孚能科技股份之后,第三家国际车企联姻国内动力电池商,也许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摆脱“油改电”背景的本田电动车出现在市场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