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的上市公司其实有7家,它们分别是: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于一九九三年九月成立,是以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研究和开发机构-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也是中国信息产业界的首家上市公司。
资料拓展: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副部级军工集团。[1]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2、上市公司: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资料来源:网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Ⅱ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控股企业
中国电科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
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中电科航空电子有内限公司
中国电容子科技财务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
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普华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Ⅲ 中电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1901年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于1月25日在香港注册成立,并早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已经在香港上市,当年最高的用电需求量为1/10兆瓦。1903年位于红磡漆咸道的首座发电厂正式投入服务,发电容量为75千瓦。1940年鹤园发电厂正式投产。1964年由中电及埃索(现称埃克森美孚)合营的青山发电有限公司拓展鹤园发电厂。1979年中电开始与广东省连网,为广东省提供电力。1984年中电接管长洲电力公司。1985年中电与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组成合营公司,于大亚湾兴建核电站,引入核电为新的燃料组合,进一步加强燃料供应的可靠性。1986年青山发电B厂正式投产,发电容量达2,708兆瓦。1992年位于大屿山的300兆瓦竹篙湾发电厂正式投入服务,是中电发电系统的重要后备设施。1996年香港首间天然气发电厂 - 龙鼓滩发电厂正式分段投产。1998年中电控股于集团重组后正式成立,以强化日益多元化业务的管理。2002年中电收购位于印度的Gujarat Paguthan Energy Corporation Private Limited (GPEC),踏足印度电力市场。2005年中电收购TXU Merchant Energy,成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并改名为TRUenergy。2010年中电成功达至《气候愿景2050》订下的中期减排目标,把碳排放强度降低至每度电0.8千克。可再生能源现占中电发电组合16.8% ,远超原订于2010年时达至5%的目标。2011年中电完成收购EnergyAustralia 能源零售业务。TRUenergy成为澳洲其中一个最具领导地位的综合能源业务,提供发电及零售服务。
Ⅳ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哪些股票代码
600850华东来电脑:上海华东电脑股份自有限公司;002268卫士通: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002415海康威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00562国睿科技: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990四创电子: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544杰赛科技: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002368太极股份: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停牌中)
(4)中国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扩展阅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所属二级成员单位58家,三级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区。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杰赛科技、海康威视、太极股份、华东电脑、四创电子、卫士通和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注册资本47.68亿元,2013年实现总收入1200亿元。
集团公司承建了数百项国家及省市电子政务和金融信息化系统工程,“中国国家政府网”、“国家电子政务信息平台”等;并为国家“金宏”、“金审”、“金盾”等“金”系列信息化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撑、装备和系统服务,为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Ⅳ 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电子投来资控股有自限公司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电投资是中国电子规划、构建和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金融板块的核心主体公司,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相关重要领域的产业研究和信息服务,推动和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法定代表人:李晓春
成立日期:2012-08-27
注册资本:148465.25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7833800A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公司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甲1号楼21层
经营范围: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Ⅵ 中国电子投资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中国电子投资控抄股有限公司于袭2012-08-27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李晓春,中电投资是中国电子规划、构建和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金融板块的核心主体公司,全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致力于相关重要领域的产业研究和信息服务,推动和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性质属于
国有企业。
Ⅶ 中国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5月,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有综合性IT企业集团。
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属于什么性质属于事业性单位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属于央企。不属于事业性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英文缩写CETC)成立于2002年3月1日,是以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为基础、组建而成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也是国家批准的国有资产授权投资机构之一,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
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所属二级成员单位58家,三级公司184家,分布在全国18个省市区。其中,有7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包括杰赛科技、海康威视、太极股份、华东电脑、四创电子、卫士通和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注册资本47.68亿元,2013年实现总收入1200亿元。
(8)中国电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扩展阅读: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科具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1名,国家级科技人才48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65人。拥有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研究应用中心、7个研发中心,有27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中试线、生产线、装配线和机加工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及试验能力体系,有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取得了一批领先或接近国际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始终保持着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地位。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2004至2013年度经营业绩考核中连续十次夺得A级和任期考核连续三次夺得A级。
在首都60周年国庆阅兵活动中,中国电科研制生产的以空警2000、空警200预警机为代表的7型装备首次分别组成空中方阵、雷达方阵、通信方阵的三个独立方阵接受检阅。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中国电科作为副总指挥长单位,在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承担了重要任务,负责测控通信系统设备、雷达探测设备、太阳能电池和大量关键元器件的研制任务。
在探月工程中,中国电科作为副总指挥长单位,在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和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中承担研制生产任务。在国家公布的16个重大专项中,中国电科在多个专项中承担规划和总体设计工作等重要攻关任务。
在中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中国电科参与承担了卫星定位综合服务系统、电源系统、地面终端系统以及检测认证服务等多项任务,并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中国电科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先后承担国家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平台系统、北京奥运会安保指挥中心系统、
上海世博会安保项目以及博鳌亚洲论坛、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安保解决方案等大型公共安全系统工程,承建国家电子政务网、全国气象雷达网、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和轨道交通系统等一大批国家重大信息系统工程。
形成“电子信息产品与装备制造”、“行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工程”、“现代信息服务”三大产业群和安全电子、能源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电子制造装备与仪器仪表、新型元器件等五大产业板块。
中国电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共和国长子顶梁柱作用。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泥石流的抢险救灾中,中国电科提供应急指挥通讯、卫星导航、气象探测、机载电子测绘、高原炊事保障等先进的电子信息装备及技术支持,为党中央实施抗震救灾指挥做出了重要支撑。
中国电科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拓展国际贸易市场,已初步建成覆盖全球重点市场的外贸营销网络。相继与几十个国家的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代表国家参加多个国际组织,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CETC品牌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