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21-04-13 18:08:00

㈠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的杉杉新闻

杉杉控股在深圳召开杉杉企业2013年度经济工作会议。郑永刚主席主持会议。会议以“搭建平台,引进人才,全力开启转型之路”为主题,动员公司上下坚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转型,以崭新姿态向产融结合的中国商社迈进。会议公布了2012年绩效考核初步成果,签订了2013年考核责任书。会议邀请经济学家裴长洪作宏观经济形势报告。杉杉控股部长以上、各经营平台总助以上高管和各产业公司负责人参加会议。
2014年3月26日至3月29日,杉杉服装携金标及个性化私人定制产品首次亮相于第22届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
杉杉服装展馆的设计以全球男装定制圣地——萨维尔街顶级定制店为灵感概念,不仅重现200多年历史的西服定制艺术与绅士生活形态,更是以具象化的形式强化了消费者对杉杉新时代风度男装理念的理解。杉杉金标系列核心定位为“新绅士风格“,专为讲究生活品质、注重流行时尚的成功男士而打造。在颜色、面料、板型和工艺上的选择和制作上都十分谨慎和考究,而其“新绅士风格”的定位正是来源于历史悠久的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着装风格。
除了备受瞩目的个性化定制概念演绎及杉杉金标产品外,杉杉展馆精心筹备的维多利亚绅士行为艺术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杉杉新品系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重的艺术氛围。展馆现场十位顶级男模再现维多利亚时期行为艺术秀,让整个现场始终洋溢着高雅、绅士、经典的文艺气息。对于杉杉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品牌体验分享,也是杉杉服装对新时代都市男人着装方案的精彩诠释,更是对未来时尚生活理念的美妙发现。

㈡ 杉杉的荣誉奖项

1994年,杉杉服装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服装”
1994年,作为服装界的唯一代表被《中国名牌》杂志选为中国名牌最佳品牌92、93、94、95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畅销国产商品展销月“金桥奖”93、94、95、96、97、98、99年,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排行榜,杉杉连续七年在“心目中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购物首选品牌”三项排名中均居第一
1995年,杉杉服装被国内贸易部评为向全国大商场推荐的市场名优商品
1995年,杉杉男便服装和职业女装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专项调查中荣获优等品称号
96至97年,杉杉牌系列服装被评为“年度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
1996年,杉杉服装在全国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调查活动中被推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1997、1998年在全国第一、第二届服装设计博览会上,杉杉荣获中国男装十大品牌之首
1998年,国内贸易部公布全国重点大商场消费品市场监测报告,杉杉服装名列97年度同类商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1999年,“杉杉”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199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1998年全国市场销量前10名统计结果,杉杉牌西装名列第一名
2000年,杉杉被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评为“质量、服务、信誉AAA级品牌”
2000年,杉杉·中国首家通过环保认证的服装品牌
2001年,经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显示,杉杉服装市场综合占有率在同类产品中荣列前二名
2002年,杉杉服装被中国服装协会男装专业委员会和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评为优等品
2002年,杉杉服装在全国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调查活动中被评为消费者心目中的理想品牌
2002年,中国杉杉·美国杜邦联袂推出中国惟一的杉杉动感服装(毛+莱卡)
2003年,杉杉服装推出领先科技的纳米西服
2004年,杉杉服装荣获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服装品牌
2004年,杉杉羽绒服被推选为“中国羽绒服市场产品质量用户满意品质信誉双优可靠最具竞争力第一品牌”
2004年,杉杉西服套装和杉杉衬衫,通过中国抗菌材料协会及制品行业协会的审定,符合抗菌标志产品的相关行业标准和技术要求,分别被授予中国抗菌标志
2004年,中国服装协会男装专业委员会和国家服装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对杉杉西服2004年产品质量抽检中,再次授予杉杉西服优等品称号。同时,杉杉服装由于在连续三次质量检测中荣获优等品称号,而特别被授予“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2008年,杉杉品牌荣获“顶级西装品牌”“顶级穿着品牌”称号。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一
第一个提出品牌发展战略
继1989年杉杉提出“创名牌”战略后,1990年又升华为“品牌战略”,并在中国服装界第一次提出了“无形资产”的概念。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二
第一个提出设计师的理念
1996年.杉杉提出“名牌、名企、名师”的联合,第一个并推出设计师品牌“法涵诗”, 1997年为推广
品牌,大型时尚发布《不是我,是风》在中国主要城市巡演,奠定了设计师品牌的地位。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三
第一个完成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
1991年,为保证名牌战略顺利实施,杉杉在中国服装界率先对企业进行了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革,拥有自主经营权的杉杉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如沐春风。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四
第一个建成国内最大的市场网络体系
1992年,杉杉着手中国市场网络体系的建设,23家市场管理公司,2200多家专卖店厅,组成了当时服装业最大规模的市场销售网络。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1999年,杉杉又一次进行了营销体制的深化改革,以近千家加盟公司服务市场。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五
第一个导入CIS
1994年,杉杉集团斥巨资,全面导入CIS,整合提升品牌形象,完善品牌内涵。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六
第一个成为中国服装业上市公司
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海上市,杉杉从普通的经营逐步向资本运作发展。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展开竞争。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七
第一个建成国际水准的服装生产基地
并全面引进国外生产管理工艺。使杉杉服装的制作工艺由原来的2.5级逐步达到5级以上,在产品制造上与国际同步。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八
第一个推出“多品牌、国际化”的时装
1990年,与世界顶级服装公司合作,以不同风格和市场定位的品牌产品服务不同层次的消费者。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九
第一个进入国家重点建设企业
1999年年初,杉杉总部由宁波迁至上海浦东,依托上海的人才、信息等功能优势,调整产业结构,由单一品牌的服装企业升格为以“服装、高科技、投资”三大板块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化多元发展的大型产业集团。
杉杉对中国服装的十大贡献之十
第一个通过绿色环保认证
2000年,为适应加入WTO以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满足消费者健康、环保的消费需求,杉杉第一家通过绿色环保认证。
十年创业,十二项第一
十年创业,杉杉创造了中国服装界的十二项第一
●第一个提出无形资产经营理念,1990
●第一个完成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1991
●第一个建成完整的目前国内最大的市场网络体系,1992
●第一个导入CIS,1994
●第一家中国服装业上市公司——杉杉股份有限公司,1996
●第一个提出“名牌、名企、名师”的三名联合,并推出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法涵诗”,填补中国高档服装无国际化品牌的空白,1997
●第一个提出推广品牌的概念,大型时尚发布“不是我,是风”在中国主要城市巡演20余场,1998
●第一个建成国际一流水准的服装生产基地,并全面引进国外生产管理工艺。使杉杉服装的制作工艺由原来的2.5级逐步达到5级以上,1998
●第一个与世界顶级服装公司合作,推出国际水准的多品牌时装,1998
●第一家进入国家重点建设企业的服装企业,1999
●第一家通过绿色环保认证的服装品牌,2000
●第一个被世界最具权威的时尚媒体FTV作专题报道,2000

㈢ 杉杉授权品牌梵尚

是衫衫集团03年卖出去的一个旗下的服装厂,已经卖掉了哦杉杉公司是中国服装界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杉杉公司的总裁郑永刚是中国服装界最受尊敬的企业家。杉杉的众多行为总是会引起服装行业内外媒体和机构的极大兴趣:如公司的上市、公司的总部迁到上海、公司营销渠道的彻底改变——由分公司和自营专门店改为独立加盟商、法涵诗的推出等。这些都是在当时及相当长时间内国内新闻机构和业内关注的焦点。然后在2003年11月,杉杉股份公司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出的如下决议:



杉杉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2003-11-21)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四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3年11月19日上午9时在上海浦东东方路985号一百杉杉大厦25层会议室召开,会议应到董事9名,实到董事9名,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会议经认真审议,通过了如下决议:

1.为了进一步提高“杉杉”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拟对“杉杉”品牌的西服、衬衫、休闲服等主流产品的经营进行有效地优化整合,为此公司拟把宁波杉杉西服有限公司更名为宁波杉杉服装有限公司(暂定名)。公司更名以后“杉杉”品牌的西服、衬衫、休闲服等主流产品将通过宁波杉杉服装有限公司统一销售经营。

2.通过转让部分品牌公司股权的议案。

随着公司“多品牌发展”战略的延伸和深入,公司拟大力发展品牌授权经营,实施品牌授权后,公司将收取的品牌使用费作为公司的利润来源,品牌使用费将按不低于公司原投资额的25%收取。实施品牌授权后公司的品牌无形资产不转让,品牌所属权仍归公司所有。这是公司积极拓展自创品牌的措施,以后公司将着重进行品牌经营。

此次转让股权的公司为上海法涵诗服装有限公司和上海梵尚服装有限公司。

(1)上海法涵诗服装有限公司原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100%股权。此次将100%股权转让给自然人陈兴国。此次转让以截止日期为2003年9月30日经审计的上海法涵诗服装有限公司净资产值1343.93万元为作价依据,截止2003年9月30日该公司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3186.3万元,负债总额为1842.37万元,所有者权益为1343.93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846.52万元,净利润为-416万元。此次协议转让价为1200万元,以现金支付。该项交易为非关联交易。

(2)上海梵尚服装有限公司原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间接持有100%股权。此次将100%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洪伟。此次转让以截止日期为2003年9月30日经审计的上海梵尚服装有限公司净资产值421.89万元为作价依据,截止2003年9月30日该公司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868.62万元,负债总额为446.73万元,所有者权益为421.8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为12.3万元,净利润为-49.68万元?此次协议转让价为500万元,以现金支付。该项交易为非关联交易。

特此公告。

服装业内媒体对此却没有什么评述,只是作为上市公司的一条简单的消息予以披露。然后,笔者认为,杉杉公司下决心对这两个在行业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企业的全资出售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标志着杉杉公司发展战略的重大受挫和调整。我们认为至少意味着如下的几点:

一、 杉杉公司多品牌战略的失败和部分放弃

杉杉公司是国内最早走品牌多元化之路的企业。在拥有了国内最成功的服装品牌杉杉之后,公司通过品牌收购、与国际品牌的合作、或在国内另推新品牌等方式,大力实施品牌的多元化战略。在公司未出售这两个品牌企业之前,杉杉公司的郑永刚一直坚持这样的品牌战略目标:到2010年,拥有30个左右的品牌,其中60%是国际品牌。在当时的公司网站上列出的已有品牌有:杉杉、法涵诗、麦斯奇来、玛珂·爱萨尼、莎喜、纪诺思、法思迪萨、菲荷、梵尚、意丹奴、小杉哥等11个品牌。然后,公司力推的两大品牌时尚公司——法涵诗和梵尚——的出售,意味着只有9个有效品牌,要在未来的6-7年时间里,达到30个品牌,那么,从现在起至少每年推出3个新品牌。这在杉杉的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即使按照40%是国内品牌,那么每年需要推出1-2个全新的品牌。而事实上, 杉杉用了7年时间力推的法涵诗,其业绩让杉杉公司和郑永刚失望。因此,此番出售时尚品牌公司,既是对已成事实——力推新品牌失败——的承认,同时也是对公司品牌战略的重大调整,事实上意味着放弃了到2010年要创立30个品牌群的战略目标。

表1:杉杉旗下两大品牌公司转让情况(单位:万元)

转让公司名称 净资产 主营收入 利润 转让价格 受让人
上海法涵诗 1343.93 1846.52 -416 1200 陈兴国
上海梵尚 421.89 12.3 -49.68 500 洪伟

㈣ 胡海平的杉杉投股(杉杉集团母公司)胡海平

胡海平,男,1967年出生,浙江舟山人,中共党员。现任杉杉投股(杉杉集团母公司)首席执行官CEO,兼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董事长。并担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企业家顾问,浙大研究生联合会副会长、校友会理事,竺可桢学院上海分会会长,上海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中国化学电池协会理事,廊坊开发区经济顾问,安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舟山商会副会长,《中外管理》杂志演讲嘉宾和《波士堂》等多家财经电视节目的创业演讲嘉宾。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杰出CEO,中国式综合商社操盘手。
胡海平,高级工程师职称,1985年从舟山中学免试保送至浙江大学混合班,之后攻读浙大化学系硕士研究生,1992年获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毕业后以综合能力考评第一的成绩进入广州宝洁任部门经理,后升任亚太地区营销总经理。96年进入杉杉集团,历任杉杉科技集团总裁、杉杉集团总裁、中科廊坊科技谷有限公司董事长、杉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总裁。
近年获得主要奖项:
2002年:“上海科技创业领军人物”
2003年:“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企业家”、
“上海市实施发明成果优秀总工程师”
2003年:“上海市高技术成果转化领域创新人才精英奖”
2005年:“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上海浦东十佳杰出青年”
2010年:“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中国十大杰出CEO”
第一个创始:杉杉科技——新能源、新材料
1996年.在宝洁任职五年后,经过深思熟虑向公司提交辞呈。选择了被列入中国500强的杉杉集团开始新的创业。进入杉杉集团后被董事会任命为集团副总裁。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对杉杉集团下属的50多家分支企业进行整顿,下大决心精简掉15家效益低下的分厂、分公司,集中财力加快杉杉主业发展,进行优势扩张。接着又大力推动“杉杉股份”上市,以筹集发展基金。另一方面在内部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三年后,被董事会任命为集团总部搬迁总指挥,负责将杉杉总部从宁波迁到上海.同时借上海政策优势和人才资源,构建了“杉杉”高科技版块.1999年兼任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并引进了第一个高科技项目,即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产业化项目,胡海平凭着自己在化学和电化学方面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对国际锂离子电池基础材料市场走势的敏感性,大胆组织科研开发,所研发的锂离子小型电池及锂离子动力电池专用的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CMS的制备技术为国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被纳入“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组织完成了 “SiC、SnC等高容量合金负极材料”、“钛酸锂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正极锰酸锂、三元材料及动力电池专用正极磷酸铁锂”、“电解液”等项目的开发。在胡海平的带领下,科技人员同心协力,申报了数十项自主专利,并拥有多个国家863科技项目成果。并于2000年10月正式投产至2001年5月已创产值三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
经过十年的发展,杉杉科技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领域成为国内最大生产企业,并在技术先进性和规模化方面跻身世界的前三位,成为世界三大锂离子小型电池及动力电池综合材料供应商之一。
杉杉科技在锂离子电池综合材料研发和制造上为全球同行业所瞩目,与比亚迪、东莞新能源(ATL)、天津力神、比克、美国A123、加拿大MOLI、德国EVONIC、苏州星恒等国内外一流的锂离子电池公司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杉杉科技正努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综合材料研发和制造商。
杉杉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研发制造已走过11个年头,除了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进行大力投入外,还积极进入太阳能领域的产业拓展,目前,杉杉旗下太阳能电池产业已有多条标准生产线,正朝着年产500MW的目标迈进。因在新能源领域的杰出贡献,2010年胡海平被评为中国十大新能源人物。10月,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CEO。
第二个创始:杉杉园区——民营机制+风险资本运作下的第四代科技新城
中科廊坊科技谷
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中国第四代科技园)
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位于芜湖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规划占地10.21 平方公里,为安徽省和芜湖市的重点科技产业基地。芜湖市委、市政府政府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倾全市之力并联合中国500 强——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运作。力争将芜湖生命健康城打造成全球性、专业化的生命健康产业基地,成为芜湖继奇瑞汽车,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之后的芜湖第三张名片!
该项目是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生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生物产业技术发展指南(2010-2015 年)》的具体实施;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以生命科技为先导,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支撑,以提高健康生活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建设“健康城市”的科技理念,着力发展生命健康领域的“2.5 产业”。打造一个将健康理念融于工作、生活、休闲于一体的“十分钟工作生活圈”。成为集研发孵化、生产制造、成果转移、技术交易、综合服务、医疗保健和康居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第四代科技园区!
中国(芜湖)生命健康城一期规划占地4 平方公里,为健康城核心区和启动区,由杉杉投资控股旗下的中科芜湖科技园有限公司开发运营建设,计划总投资90 亿元,通过5-8 年的建设,建成以生物工程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新药研制开发、干细胞再生医学、生物农业、保健产品、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医疗为导向,配套高端技术服务,集群式发展的生命科技城;建设集中应用系统的生态技术和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的生态低碳城;集中展现活力健康的新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康居、休闲、健康、时尚的商业环境,建设高品质空间环境的健康商业城;力争把生命健康城建设成国家级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实现年销售收入180 亿的战略目标。

㈤ 杉杉的企业简介

中国.宁波杉杉服装有限公司是中国本土最大的服装产业集团----杉杉集团所属的主力产品旗舰企业。生产和销售中高档服装,衬衫,服饰等。其中杉杉服装作为中国最早诞生的同行业名牌,在生产上采用从德国,日本,意大利引进的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吊挂式流水线操作,在工艺定位,生产流程等方面的软件应用在国际上都是首次。本企业具有年产50万套高级服装和120件高档衬衫的能力。管理上由日本大东株式会社和意大利法拉奥公司的专家直接主持,并且早在1996年就全面采用ISO9002质量体系进行品质控制。制作工艺由原来的2.5级达到5级以上(国际最高6级)。优质的产品不仅促进企业赢得高达3000家专卖店厅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市场网络,而且在纽约和巴黎也可畅销。截止2003年,各项指标评比累计获得国内十二项第一。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中国杉杉集团以其独特的自信、创新、卓越的企业文化,汇聚着11000余名中外员工,关注着全球新经济的发展和新生活秩序的建立,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变革,以联合促发展,从第一个提出并成功实施名牌战略;到第一个提出无形资产经营理念;到第一个导入CIS;到第一个完成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革等杉杉创造了中国服装界的十多项第一,是中国服装界最具规模、最受瞩目、最高水平的领导型集团公司,列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20家重点建设企业排行榜。
顺应中国加入WTO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杉杉集团全面实施综合智能化管理系统,依托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集团内部建立起沟通企业上下内外联系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科学的现代化的管理与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相配套,企业稳步发展。销售利润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中国杉杉集团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杉杉为依托,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品位,优化服务体制,通过与日本伊藤忠、大东纺织、意大利法拉奥、法国高级时装公司、克里斯汀·拉夸、美国杜帮、卡拉威等国际一流公司和组织的合作,实施国际化多品牌战略,以不同风格和品牌定位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目前杉杉集团服装板块拥有杉杉、法涵诗男装、玛珂·爱萨尼、万星威、 Le coq 、莎喜、纪诺思、萨法思迪、法涵诗女装、菲荷女装、卡莎迪娅、菲莱、梵尚、意丹奴休闲、贝儿森、小杉哥童装、马基宝、麦斯其莱、玫瑰黛薇等品牌19个。杉杉集团下属2家国内上市公司,7家海内外(公司)事务机构、12家产品开发公司、12家产业公司、19家品牌公司,近3000家专卖店(厅)遍布中国各大中城市及部分欧美主流商场。
1999年年初,杉杉集团总部由宁波搬迁至上海浦东,经过4年的运作和调整,形成了作为投资控股运作为主体的现代化、国际化集团管理模式,依托上海人才、信息、市场等功能优势,实施品牌经营、资本运作的企业战略,完成了对服装主业人性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改革。通过与国际国内的权威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组织达成资本运营的合作协议,建立了有证券公司、大型公司、大型企业、有运作实力的专业性公司共同参与的资本运营战略合作伙伴联合体。通过与国家级研究、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组建具有风险投资功能的投资管理公司,建立了选择、培育、高科技产业化与企业风险投资的机制,以优势项目为载体,依托上海中国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龙头地位,采取托管、收购、兼并、投资控股和参股等办法,盘活其他社会资产、重组体系外企业,完成了在中国华南、东北、中西部地区的高科技产业架构,并依托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和人才优势进入国内、国际资本市场,打通了多渠道融资的快车道。使得高科技和资本运作板块得到突破性的发展。
目前杉杉科技板块的项目已有9项,包括:锂离子负极材料、热缩材料、高温压力传感器、18微米铜箔材料4个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其中锂离子负极材料、热缩材料同为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还有CO2 淬取、生物耗氧菌发酵处理垃圾、纳米面电热材料、超级电容器、奥思旺材料等项目也是国际领先的科技项目。这些项目因技术成熟,已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杉杉通过前几年的积极运作,已与国家863产业化推进办公室、中科院、信息部、长春应化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日本山形大学等国内外科技机构和学府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已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和良好的市场基础。浙江省重点建设工程总占地7000亩的宁波杉杉科技创业园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他们的目标是把创业园建成国家级有特色的科技园区。
总之,杉杉集团将以投资和资本运作为主体,高水准推进服装板块的国际化多品牌战略。以宁波杉杉科技创业园为载体发展高科技新材料产业;并涉足房地产、国际贸易、金融等领域;以高温耗氧菌发酵处理垃圾项目为主导发展环保产业。以集团投资多元化、企业经营专业化为经营方针,进一步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准确把握企业在新经济市场上的定位,力争到2010年进入中国企业50强,到2020年进入世界企业1000强,进而跻身世界著名企业的行列。
自从创出了中国西服的第一个著名品牌,“杉杉”就在郑永刚的带领下,走上了不懈的创新、变革与发展的征程。15年的历史中,他不仅为自己的企业找出了一条高速成长和健康发展之路,也以深邃的行业洞察力、卓越的经营艺术和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并提供了及时应变、化解危机的生动范例。
15年前,郑永刚发出“创中国西服第一品牌”的誓言,在中国服装界品牌时代即将到来的前夜,他率先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随后,全国市场产品竞争力排行榜上,杉杉品牌连续6年在“心目中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购物首选品牌”三项评选中囊括第一。从1992年起,杉杉西服连续8年在同类产品中名列第一,市场占有率最高时达37%……最近,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评出的“中国最具价值的500品牌”,杉杉品牌赫然名列其中,据该机构评估,杉杉品牌的无形资产值达78.65亿元人民币。去年,该集团服装板块的销售总额达47亿元,今年有望突破50亿元。
注重核心品牌发展
2003年12月,杉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尽管企业正式拉开了服装、科技、投资三大板块多元化发展的强劲势头,作为中国服装业龙头企业的“杉杉”公开声明:服装仍然是“杉杉”的战略重点产业。
杉杉集团在今年7月的内部会议上提出,将“杉杉”这一核心品牌进一步做好做强,瞄准国际顶尖品牌,以国际一流品牌为追赶目标,努力把杉杉从一流的民族品牌提升发展成为顶尖的国际品牌。为提升杉杉品牌,杉杉集团一是实施了内涵提升工程,凸现“年轻、健康、时尚”品牌精神;二是产品延伸工程,不仅西服、衬衫继续引领潮流,女装、家纺、牛仔、职业装、皮具、鞋业、内衣等产品也相继问世。
本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博览会上杉杉集团包下整整一个展馆,集中展示了属下的20个品牌;同时,身为“杉杉”服装形象代言人的奥运百米新飞人刘翔在展区与参观者和媒体记者见面,为企业新战略打上一个直白注解。
实施特许经营模式
为了有效实施国际化战略,从1999年开始,杉杉集团对原来以生产经营性运作模式构建的杉杉品牌经营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是实施特许经营的运作模式--被称为21世纪的主流商业模式。
特许经营的改造使得杉杉集团企业体制由原来大一统的“民营公有制”转变成“杉杉战略联盟”,用业内权威人士的话来说,是由“航空母舰”变成了“联合舰队”。
这一战略的实施,奏响了“杉杉”在新世纪变革发展的主旋律。一是为民族服装业凝聚新的核心竞争能力,形成以品牌生长能力和品牌团组市场占有能力为重点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使杉杉汇聚大量服装设计精英人物和企业管理英才,显示出无比的人力资源优势。二是摆脱低层次恶性竞争,把握住服装经营的灵魂,推动了民族品牌向国际品牌的跨越。
推行品牌国际化战略
为培育原创品牌,在品牌授权经营的同时,“杉杉”将自己设计、兼并、收购、控股的在国内外注册的品牌,授权给富有市场经验和设计经验的品牌团队进行经营,不断孵育代表不同个性文化的民族品牌。目前已拥有包括法涵诗女装(LAFANCY)、菲荷(LETUTU)等10多个有影响力的原创品牌。
战略的成功实施,使杉杉超越拼消耗、拼规模的竞争格局,迅速攀升到低风险、低投入、高利润、高成长的服装板块品牌多元化发展境界,为中国的服装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自8年前开始,杉杉瞄准国际顶尖品牌,先后与世界著名服装企业诸如意大利法拉奥公司、日本伊藤忠商社和大东纺织、法国乐卡克、美国杜邦、卡拉威等国际一流公司进行了不同方式的合作。他们彼此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组成从设计到产品、从品牌代理到市场销售的一体化系统,杉杉服装也悄然进入国际著名品牌的营销网络。

㈥ 郑永刚的管理理念

品牌运营的变革目的也很清楚,即针对细分市场增加产品的分众性,以增加设计元素来提升品牌含金量和时尚感。杉杉看上去是将品牌运营理解为从大规模工业品到设计品的飞跃。“设计是灵魂,设计师是灵魂的载体,要让灵魂归位。我毫不怀疑,中国的设计师时代已经到来。”这是郑永刚当时喊出的口号——也是中国服装产业第一次提出自主创新的想法。
在“多品牌国际化”实践中,杉杉对品牌的理解得到了又一次升华。“我们现在是在做品牌运营商,像耐克、路易·威登和伊藤忠商社那样,杉杉是做投资,以资本为纽带控制了很多时尚品牌,但每个品牌的运作我们交给具体的品牌公司来做,生产环节也被剥离。”郑永刚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那些跨国公司赚钱的路子。” 国际著名企业都把技术创新视为关键的竞争力。杉杉一贯重视技术创新,尤其是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郑永刚带领杉杉科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获得诸多技术创新荣誉:
CMS项目纳入“九五”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被列为国家“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CMS项目被列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项目及“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推进项目”;CMS项目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及“上海市火炬计划项目”;“高容量硅炭复合嵌锂负极材料”项目列入“十五”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被评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锂离子电池炭负极材料(中间相炭微球)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荣誉;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复合人造石墨(FSN)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制造技术获得教育部颁发的“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CGS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对企业来说,单靠一次创新难以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持续创新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就必须不断地实行制度创新!1989年郑永刚接任宁波甬港服装总厂厂长时,这个厂是一个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郑永刚认为,当时这个企业的制度不适合劳力密集型的服装行业。为了增强全厂上下的凝聚力,推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这次制度上的创新为创造杉杉和打造出杉杉这个名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接下来,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郑永刚感觉企业的发展又到了一个瓶颈时期,假如不进行制度创新,很难有大的发展。因此,1995年,杉杉实行股份制改造;1996年,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服装企业。毫无疑问,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对当时的杉杉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制度创新,其影响十分深远。后来,杉杉发展成为了集团公司。
1999年,公司总部迁到上海以后,杉杉的发展更加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服装产业转为了以服装为基础、高科技为主导的大型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集团。在这种形势下,及时进行制度创新已是刻不容缓。于是,2004年12月成立了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对杉杉企业作了一个全新的管理体制上的重大改革。所以,今天的杉杉企业是以资本为纽带组合而成的多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是由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名下的全资、控股、参股和无形资产委托管理的所有企业依法组成的企业共同体。 现在的杉杉企业是我国著名的民营企业,然而十几年前,它却是一家负债近800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救活了这家小厂,并带领其发展为现在服装年销售30个亿的产业集团的人,便是郑永刚。
郑永刚是位有个性的人。他不回避任何问题,越是有点楞角的问题,他越有精神;他也不会羞答答地谈自己的成功,这源于他的自信与勇气:“我去服装厂(杉杉前身)的时候,它已是个烂摊子。我勇敢地去跟领导谈要接下来。我的胆子很大,我太太就担心说,你行吗?我知道我行。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信,我从来没有认为同一件事别人能做到我不能做,除非是科研,这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其它事我都是从不服输的。”
“我这个人就是别人管我不行。我有很多想法。就像看书吧,我跟别人看书不一样。我看了很多介绍成功人士的书,像王永庆、李嘉诚。我看这些书从来不是想学习他们,我是一边看一边和他们交流。比如处理一件事,我会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解决,效果可能更好;再就是我会去研究他们当时的历史背景,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处理。所以别人想领导我都难,而我要领导别人呢?我会给他机会。”郑永刚认为,能有今天的成就,一靠创新二靠用人,他称他对服装不是内行,但对当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总则是内行。他谈道:“我从不做具体的工作,我是用人,用最专业的人做最专业的事。我的企业为什么会从一家资不抵债的小企业走到今天,成为国家500强,连续三届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增长最快的企业?它关健的一条就是考评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本人对企业的贡献是具有超前的意识,每一次我们上台阶都是靠创新。” 第一是集团的发展战略;第二是投资决策,这需要强大的专家团支撑;第三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或经营团队的引进;第四是机制创新,让人才安心做事;第五是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创新。一个公司的决策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健康的身体,同时要保持与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交流,这是对事业最大的保障。

㈦ 有谁知道关于杉杉品牌更为详细的历史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是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中规模较大、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公司主营服装,产品以西服为主,兼有衬衫、休闲服等。
公司拥有知名品牌"杉杉"以及"FIRS"、"梵尚"等多个品牌。1999年,"杉杉"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0年,"杉杉"西服和衬衫获得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是全国首家通过该项论证的服装企业。2001年,"杉杉FIRS衬衫"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杉杉"西服名列全国市场同类产品销量第二名(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认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二名(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据2002年全国大中型零售企业商品销售统计及品牌监测资料,公司"杉杉"西服各项指标在众多国内品牌中名列第二名。 公司自1996年股票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管理层基本稳定、主营业务稳定发展、经营业绩持续增长,通过自身积累和资本市场持续融资,股本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品牌形象和市场销量不断提高,成为服装行业中较为突出的中国民族品牌。 此外,公司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已经进入高科技新材料领域。子公司杉杉科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规模较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的品质,某些指标还优于国外产品,并且已经拥有了稳固的销售市场。
编辑本段发展
公司自1996年股票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管理层基本稳定、主营业务稳定发展、经营业绩持续增长,通过自身积累和资本市场持续融资,股本规模不断扩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品牌形象和市场销量不断提高,成为服装行业中较为突出的中国民族品牌。
编辑本段科技
此外,公司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目前已经进入高科技新材料领域。子公司杉杉科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规模较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其生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的品质,某些指标还优于国外产品,并且已经拥有了稳固的销售市场。
编辑本段资料
公司全称(中/英):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NINGBO SHANSHAN CO.,LTD. 公司简称(中/英):杉杉股份 /NBSS 公司股票A股代码: 600884 股票上市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所属于行业:制造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注册资本金:41085.8247万元 法定代表人:庄巍 现任总经理:任伟泉 董事会秘书:钱程 信息披露报刊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和本网站
编辑本段方向
20年来,杉杉作为中国服装的龙头企业,引领中国服装业的产业方向。杉杉自创立之日起,就立志“创中国西服第一名牌”,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在中国服装界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品牌发展战略,开始着力打造杉杉品牌。杉杉率先于中国服装业中推出“名牌战略”、“设计师品牌”、“无形资产运作”、“多品牌、国际化”等先进的产业理念和实践,同时也是第一个实行集团化运作、股份制改造、上市和成为国家扶植的520家重点企业以及“中国500强”企业。
编辑本段记录
杉杉品牌创造了中国服装产业的无数个第一:第一个系统提出名牌发展战略;第一个提出无形资产经营理念;第一个完成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第一个建成完整的当时中国最大的市场网络体系;第一个全面导入CIS系统;第一家服装业上市公司;第一个建成国际一流水准的服装生产基地;第一个与世界顶级时装公司合作,推出国际水准的多品牌时装。
编辑本段合作
杉杉与日本伊藤忠、意大利法拉奥、鲁比昂姆、法国雷诺玛以及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等国际著名的服装企业与机构,建立了历时持久的合作关系,并成为中国唯一以品牌运作的方式在国际上经营国产服装的企业。杉杉企业目前拥有各类服装品牌22个,市场一、二级特许加盟经营企业1500余家,直接从业员工12000余名。
编辑本段大事记
1992年11月27日,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94年,杉杉在全国导入CIS形象策划。 1996年1月8日公司发行1300万股A股,1月30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1997年,公司提出"名牌,名企,名师"的三名联合,并推出第一个设计品牌"法涵诗"。 1998年,公司推广品牌文化概念,大型时装发布会"不是我,是风"在中国主要城市巡演20余场。 1998年,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服装生产基地"杉杉工业城"全面投入使用,并全面引进国外生产管理工艺。 1999年"杉杉"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0年,"杉杉"获得了环境标志认证证书,是全国首家通过该项论证的服装企业。 2001年,"杉杉"FIRS衬衫被中国名牌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1年,"杉杉"获选中国内地既有知名度、又有一定规模的五个特许经营优秀品牌之一。其他四个品牌是华联、肯德基、全聚德、马兰拉面。这五个品牌是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特许委员会评选的。 2002年,"杉杉"又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特许委员会评为年度优秀特许品牌,推选出的11个年度中国优秀特许品牌中"杉杉"是惟一一家入选的服装品牌。 2002年,杉杉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手推出"中国服装人才与品牌工程"。 2002年,公司设计师武学凯获得第六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 2002年12月28日,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负极材料项目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2003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推出的首个男装日上,由"杉杉"品牌领衔发布主题为"高档商务休闲"的中国男装流行趋势,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巩固了"杉杉"品牌在国内的领先地位。 2003年9月,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名牌企业推进委员会在北京公布2003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杉杉"榜上有名。 2004年10月,杉杉与刘翔正式签约,成为刘翔全球唯一代言服装品牌,民族英雄与民族品牌的完美结合,让自信、超越、勇敢的杉杉人倍感振奋。 2005年3月, “杉杉”捧走了“2003—2004年度中国服装品牌策划大奖”和“2003—2004年度中国服装品牌成就大奖”,并荣获品牌价值奖提名。 2006年6月,杉杉入选中国50个最具价值的民营品牌; 6月,杉杉“多品牌、国际化”入选中国最佳商业模式。 2007年3月,杉杉品牌首次亮相米兰时装周;杉杉旗下 “QUA” 品牌盛大开业; 11月宁波瑞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著名品牌的引进、代理、管理的业务。公司已经取得美国万星威、英国登喜路的区域代理权,以及法国Smalto品牌的全国代理权。 2008年4月,泰山脚下,由杉杉集团主办的中国民族品牌论道会举行。一起举行了“中国民族品牌跨越巅峰宣言仪式”。 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杉杉立刻捐款捐物支持灾区,捐款物总额1500万元; 2008年12月,杉杉品牌荣获中国“顶级西装品牌”和“顶级着装品牌”两项大奖。

㈧ 杉杉的品牌文化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0年,前身为宁波甬港服装厂,1992年与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采用定向募集方式设立杉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被中国纺织总会、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评为“中国服装工业八强”之一,名列第二。主要生产和销售西服及其他系列服装。公司综合经济效益多年位居中国服装百强之首,截至1998年底,公司总资产19亿元,从业人员5200余人,1998年销售收入23.5亿元。
树绿色意识、创品牌文化
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实施品牌战略
我国是一个生产服装的大国,但多年来服装企业大多为小作坊生产,服装几乎没有品牌,产品附加值很低。1989年,杉杉集团的前身——宁波甬港服装厂敢为天下先,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品牌战略,从此,“杉杉”这一品牌风靡神州大地,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1994年,公司斥资200万人民币,成功导入CI,促进了杉杉品牌、市场、产品的全面发展。同年,杉杉西服被中国服装协会及其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十在西服之一”和“中国十大名牌服装之一”,确立了“杉杉”品牌在全国的名牌地位。
杉杉把CI导入作为实施品牌战略的第一步,1994年初,杉杉决策层决定请台湾艾肯形象策划公司实施CI导入计划。经过艾肯分析和杉杉CI委员会的商讨,把杉杉CI导入目标定为:提升杉杉的品牌地位,提高杉杉的企业形象。同年6月28日,杉杉向社会发布CI实施计划,启用杉杉新标志,举行盛大的杉杉集团CI标志发布会。自即日起,在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灯箱、霓虹灯等一律换成统一的杉杉新标志,启用新的企业口号、企业精神用语。专卖店、专卖厅的外观和内部布置也经过全面装修和设备。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企业吉祥物。
在1995年杉杉推出BI系列活动,第一项活动是:于3月11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以“我们与世纪同行”为主题的BI展示会和时装表演;第二项活动是:当晚和中央电视台共同推出“我爱这绿色家园”植树节大型文艺晚会。杉杉的企业理念是美化人类环境,所以,投身绿化和环境保护是杉杉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项活动是:推出以绿化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第四项活动是在上海、南京、杭州、苏州、青岛、合肥、武汉、南昌、西安等城市,配合北京的行动,推出“让大地披上绿装”的绿化宣传活动;第五项活动是:“绿叶深情”万人签名活动;第六项活动是:资助教育事业,向宁波大学广告专业捐资50万元,向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捐资200万元。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杉杉的美誉度,提升了杉杉的企业形象。
1997年,集团公司推出“走进东方”大型时装展示会,1998—1999年,公司再次投入巨资在全国15个大城市推出“不是我,是风——98王新元、张肇达高级时装发布会”,成为21世纪中国服装品牌和服装产业的升级、为中国服装行业与国际接轨作准备。
虽然杉杉的主导产品的品牌取得了成功,但公司决策层意识到,服装产业必须实施多品牌战略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杉杉旗下拥有大众品牌衫、高级男女时装品牌法涵诗、麦斯奇来(合资)品牌服装。1998年,推出法涵诗高档男装系列,1999年多品牌战略全面启动,与意大利、法国合作,通过外方销售网络,将杉杉公司的品牌服装打入国际市场。
为了加大杉杉品牌服装的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公司投入巨资在宁波建立了现代化的服装工业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引进了日本、意大利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目前,公司拥有年产50万套的西服生产流水线和生产120万件的衬衫生产流水线。为了保证宁波生产基地的高效运转,与外商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日本一流服装企业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专家已正式加盟宁波基地的生产。此外,宁波基地与意大利也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生产已经启动。
以文化推进营销
一个品牌仅有知名度是不够的,还要狠抓市场营销,稳步提高市场份额。靠什么来推进营销?杉杉首先确定以优质服务的理念来推进生产营销。各市场销售公司以优质服务争取大客户的订单,赢得了许多大客户的信任。与此同时,加强全国营销网络的建设,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3家市场营销公司,从业人员达2300多人。为实施优质服务,公司推出“限量生产”、“名牌进名店”、“专卖连锁”等系列营销策略,有力地促进了市场开拓。杉杉在扩大营销规模的过程中,始终把宣传企业的环保理念作为文化动力,把美化人类环境、美化生活作为企业的使命。在全国的各大城市开设了1600家专卖店、专卖厅,在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各大城市最高档的商业街面和场所开设了20多家法涵诗高级女装专卖店、厅,法涵诗男装店也在北京、上海开启。杉杉与意大利合资的新品派斯奇来女装专卖店也开设了11家,营造高档服装文化新潮流。公司还大力发展加盟连锁店和风险承包经营等营销形式,开拓县级中小城镇及农村市场。
深化形象工程、强调内外结合
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杉杉继续深化企业形象工程,并强调在实施企业对内活动和对外活动中做到内外结合、内外并重。在企业内部,制定了《员工手册》,使每一个员工明确员工行为规范,并按照手册规定的员工的纪律性和主人翁精神大大提高。在全体员工中开展“立马沧海,挑战未来”企业理念的宣传,并举办了“我爱杉杉”主题演讲会和歌舞会,以多种形式激发每一个职工的高昂斗志,即沟通了员工的情感,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为开发一流产品,公司抓了3件大事:抓人才,不惜重金外引、内掘、外培。抓硬件,投入近亿元进行大规模技术发行和设备更新。抓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管理,强化经济责任制,把个人经济利益和产量、质量、设备保养、文明生产、劳动纪律紧密挂钩,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为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实行三不,即产品不搞外加工、产品不随意增加、产品不搞削价处理或压价况销。
对外继续加强企业形象的宣传,把“让大地披上绿装”的绿化宣传和“绿色环保”的企业理念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点评
杉杉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服装行业的著名品牌,是因为公司的决策层十分重视品牌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一位经济学家说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拥有商标的数量,特别是驰名商标的数量,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和经济实力,世界上发达国家就是靠驰名商标、驰名品牌树立起自己的经济形象的。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产品品牌的企业,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智囊团,因为这些企业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如果决策失败,导致的损失就十分巨大甚至无法收拾。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建立自己的调查机构或咨询机构是必要的,在人员的组成方面,可根据企业的情况,吸收科研机构、大学的研究机械的专家参加。当前,国际企业界,如美国、日本等国的大公司都有自己的调查研究和咨询机构,依靠这些机构对国内外的市场动态作出尽可能科学的分析。
最新世界研究资料表明,公司盈利的关键在于了解顾客需求并以富有竞争力的营销文化影响他们,其中包括高水平的广告制作、广告宣传、信息传递、CI战略等。美国《幸福》杂志评出的1998年世界最大500家企业榜首的通用公司(GE)的营销战略家伦纳德·A·摩根指出:“我们不仅要产品的质量,而且也要关心广告、服务、产品说明、配送、售后支持等活动的质量”。杉杉公司正是这样做的。
建立一种公司文化,使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以使顾客满意为目标,企业要在当今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不断跟踪了解顾客的期望和顾客满意度。宝洁公司、松下公司、夏普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追踪系统,设立了“顾客热线”的免费电话,从而最大程度地方便顾客咨询、建议和投诉,这些措施提供了及时改进服务的途径。杉杉也借鉴了这些方法,使公司的营销上了新台阶。

㈨ 国家的五万亿新能源投资到哪里去了,哪些股票会获益

比如像新能源车啦。新能源板块的股都会有不同的收益。

㈩ 通过故事情节反映消费者行为最大化

案例:杉杉集团对消费者市场的观点

实际上,任何一个企业对消费者市场的观点都会在他们的市场、营销行为中表现出来。杉杉集团的前身为宁波用港服装总厂,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服装大企业,杉杉的经历不同寻常,其中杉杉对消费者市场的观点和杉杉的具体做法尤其值得我们思考。而在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发展之后,杉杉前进的脚步渐缓,这里的缘由同样值得深思。
一、杉杉的起步
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一时在全国出现了西服热,有的工矿企业连工作服都西服化,因而西服厂遍地开花。甬港服装厂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建的。不久,由于国际、国内某些政治气候的变化,刚刚起来的西服热很快退潮了,当时大家认为中国人消费水平不高,穿中山装的习惯难以改变,西服市场前景不会太妙。"那中国的西服市场有没有发展前途呢?甬港服装厂要不要开办下去呢?"带着这个问题,杉杉集团总裁,当时甬港服装厂的厂长郑永刚从深圳跑到哈尔滨,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从调查中发现:偌大的一个上海,在几个大百货公司,每个月西服销量不到一两件,真惨! "西服市场如此萧条,是正常的,还是反常的?"郑永刚在出差的火车上苦苦思索。突然,眼前出现一位穿浅灰色西服的年轻人,一身挺括的西服,看上去是那么潇洒、自在,郑永刚像着魔似地走过去,紧紧盯住他穿的那套西服看个不停。果然不同凡响:款式新、工艺新,面料挺而薄,软而轻,穿在身上真是潇洒!那年轻人,也自感不凡。一细问,年轻人也不讳言,他买的是进口的旧西服。这些进口来的旧西服,国家是禁止的,但总是屡禁不止,人们总是冒着有传染病毒的危险争着买,争着穿。这反映了人们的一种心理:追求潇洒,追求漂亮。的确,西服是一种流行的国际服装,许多国家的人都在穿。"关键是要高质量、高品牌,只要有这个高字,还愁人们不穿?"郑永刚心里豁然开朗了。"对!做高品牌的西服,创自己的名牌,我们甬港服装厂有进口的高档设备,是曾经为外商加工过名牌一一苹果牌的。那是人家的牌子,外国人买我们厂生产的苹果牌,穿旧了又返销到我们国内来,赚我们的钱,我们为什么不生产自己的名牌产品呢?"郑永刚像作家捕捉到灵感般地兴奋。创什么牌子?他想到前任县长曾在厂里亲手栽下的几棵挺拔的杉树,希望甬港厂像这几棵杉树一样常青。杉树的伟岸、挺拔、常青,不正代表西服的飘逸潇洒吗?对,就叫"杉杉"!
郑永刚回到甬港服装厂,着手生产高质量的西服。
高质量的杉杉牌西服生产出来了,但最后还得到市场中去鉴定,去接受市场的考验--是否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上海市场上,郑永刚请来了几家大型百货商店的老总,倾听他们对西服销售的意见,谈了他要创立中国自己名牌的打算。老总们听了以后,高兴地说:"只要我国自己高质量的西服生产出来了,我们就乐意为你销售!"有了经销商的支持,郑永刚更坚定了创自己名牌的信心。杉杉西服刚一问世,他就借了6万元,通过上海的电视、报纸大做"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的形象广告,使杉杉牌在上海家喻户晓。这一举动,轰动了大上海。于是,上海渐渐出现了排队买杉杉西服的罕见场面。上海刮起了"杉杉旋风"。
二、辉煌中的杉杉
杉杉的黄金时代到了。每天上门定货的客户络绎不绝,等待提货的车辆排成长队。这时上级来电和厂内职工的呼声都是"赶快扩大生产规模,组织外加工,赚大钱"。郑永刚却出人意料地提出"控制生产规模,赶紧压缩士海市场的销售点"的独特经营思路。他把上海已有的16家销售点砍去10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也只供应大店名店,对中档以下商店、县属百货商店和个体户概不供货,连本市和本县的几家上档次的大店也不例外。郑永刚说:"我们现在不是要扩大外加工业务去赚大钱,而是要压缩外加工业务,把精力集中到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创名牌上来,把杉杉的牌子真正打响!"他又强调:"纵观中外市场,以一时的高数量取胜的产品必然会很快从顶峰上跌落下来。我们的产品虽然上了档次,但与西方水平比尚有差距,只想趁机赚大钱,是小农经济的短期行为。我们要的是永久的市场。现在国内西服市场正在呼唤名牌,我们一定要创出真正的名牌,才会有长远的生命力和长远的经济效益。"同时,杉杉又提出了名牌要进名店的经营思路。他要求供销人员开辟销售渠道时,一定要到大百货商店去,搞展销厅,设立专柜,不能到中、小百货商店、服装店去,更不能到县属百货商店去经销,尤其不能到个体户商贩中去经销。
杉杉又通知各商场,在经销杉杉西服中,万一发现什么质量疵点,立即退回重新调换新的质量达标的产品,千万不能就地削价处理。这关系到杉杉的信誉,质量上有什么问题,一律由厂方负责,不要经销商负责。这样,经销商更加大胆放心,也使杉杉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
杉杉集团经过整整7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到1996年底,集团总资产已达13.03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4亿元,1995年的销售收入8.5亿元,1996年销售收入14.4亿元。杉杉西服被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1995年首选国产商品;连续4年被国内贸易部评为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西服类第一名;杉杉牌系列服装被国内贸易部认定为1995年全国服装市场认可的名牌产品。1995年12月,在全国"心目中理想品牌"、"实际购买品牌"、"购物首选品牌,,三项排名中,杉杉西服继上一年获得三项第一后,该年又包揽了三项第一名;杉杉集团公司于1996年被纺织总会、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评为中国服装工业八强;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1月正式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服装工业第一家上市公司,这标志着杉杉走上了资本社会化的道路,从而为杉杉集团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型产业集团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杉杉对市场的观点和做法
市场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产品竞争的"前沿阵地"。如何使企业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保持优势,取得足够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是现代企业营销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在市场开发经营上,杉杉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让杉杉走出国门,冲向世界。此外,杉杉继续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商场设立专卖厅和开设经过统一策划的200家杉杉专卖连锁店,并同时逐步壮大市场分公司,扩大它的管理职能。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建立全国性的市场信息中心。逐渐实现各分公司与总公司的电脑信息联网,建立电脑信息化管理模式并将分公司发展到香港、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使杉杉西服遍布全世界,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在市场逐步成熟稳定的时候,杉杉的销售队伍日趋庞大,素质日益提高,杉杉敏锐地抓住了机遇,选择建立市场公司的路子。市场公司并不是杉杉的独创,但这种模式在杉杉确实是对传统营销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最终将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与商场及其他销售通路"一刀切"的模式打得粉碎。企业产品的最终客户是消费者,而不是销售渠道,销售渠道只是产品流通的一个中间环节。如果将品牌及渗透于其中的工艺、设计、文化内涵的需求仅仅停留在企业与商家之间,那么企业的市场空间将会变得很狭窄。在这种情况下,杉杉明智地选择了市场公司这种模式,以市场"内部化"的方式将销售环节包括品牌推广、市场管理、信息反馈直接纳入企业组织机构当中,把品牌占领市场的一切投资和利润回报同时在一个公司内部实现。
广告宣传同营销工作紧密结合是杉杉营销的一个特点。早在7年前,人们对广告的认识还远远不及今天的时候,杉杉人就以敏锐的目光,盯上了广告宣传这一制胜的法宝。7年多来,杉杉自始至终把广告宣传作为企业的重要决策,以超前的意识、有效的组织和高额的投入及全新的手段全方位地开展广告宣传。杉杉有自己的广告公司,拥有广告方面的高科技尖端设施和优秀的广告人才,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献计献策。7年前,杉杉大胆进军上海滩,公司在企业还发不出工资的情况下,借债6万元做广告,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使杉杉西服在上海一炮打响,这正是杉杉人在广告宣传方面,具有超前意识和宏伟胆魄的有力证明。在杉杉西服被评为中国西服四大品牌,十大服装名牌与市场一直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杉杉仍然坚持每年花几千万元的资金进行广告宣传,尤其是春秋两季西服旺销的时候,这样可以使品牌形象牢固地树立在消费者的心目当中。几千万元的广告费用,使杉杉在选择媒体和手段上有了一定的回旋余地。杉杉采取大、广、新、奇,即规模大、范围广、内容新、方法奇的广告策略,在形式上已经淘汰了产品说明书式的初级广告;在内容上进入全方位的创意阶段,把产品宣传和企业形象宣传紧密结合起来,着重突出高贵、优雅的名牌气质,并逐步向体现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高层次广告转变。
四、杉杉集团导入IC
从1989年杉杉创西服品牌、走名牌战略之路,一直到1993年,杉杉西服的年销售额达到2.45亿元,5年时间杉杉创造了一个中国西服名牌,企业和品牌发展到了一个相对高峰期。与此同时,企业和品牌如何向更高层次提升,企业到底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发展,如何才能获得新的动力,从而重新以这个相对高峰期为起点,得到迅速而稳定的发展,赢得未来的成功?杉杉的决策层在寻觅这样一个动力和突破点,关注着竞争中的危机与契机。
与此同时,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尽管杉杉的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在全国市场确立,但仍不巩固。尤其是在华北、东北市场的影响力和扩张力还不够强大。据北京市场的调研数据显示:
1. 40%以上的人知道杉杉西服,且绝大部分是从广告亦即大众传媒获得信息。这说明了杉杉在该地区广告投入的效果,同时也显示出个人信息传递的不足。
2. 被调查者对杉杉西服的其他概念仍普遍模糊,甚至很多人认为其产地是上海或台湾。
3.对杉杉的企业标志和经营理念知之甚少。
4.曾经购买或明确表示购买意向的顾客不足5%。
5.初步结论:目前在大众印象中,"杉杉',只是西服的一种品牌,而不是一个丰满的集团概念,缺乏鲜明的形象和品味,因此没有强大的号召力,尚未形成公众的偏爱或认牌购买心理。
从竞争品牌来看,国外如皮尔卡丹等,管理经验丰富,无论是广告策划还是形象塑造都先声夺人,在中国市场上抢占了较大份额。而国内的一些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尚处于价格竞争等低层次的水准。
此外,从服装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是世界服装生产的第一大国,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却始终处于低价位;同时无数洋品牌正在抢滩瓜分中国大陆市场,而众多国内服装企业却摇摇欲坠,濒临破产。因此,杉杉在广告和公关策略上应突出体现整体化形象,突出企业自身的文化底蕴,使企业性格、品牌性格和产品性格得以统一、升华并广为人知。杉杉与台湾艾肯形象策划公司合作,在杉杉集团内部导入CI (企业形象)。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商讨,杉杉确立了属于自己的企业精神、品牌宗旨和商标标志。杉杉的企业精神是:立马沧海,挑战未来;以"奉献挚爱,潇洒人间"为品牌宗旨;重新设计了商标标志和商标颜色。此后,杉杉又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文艺晚会、海报宣传、万人签名等,并都选定以环保为主题。同时,为了帮助建立企业形象,杉杉又重新设计了专卖店和专卖柜台的外观和内部布置,全国范围内的电视、报纸广告、灯箱、霓虹灯等都换成了统一的全新的杉杉标志和企业精神用语。可以说,杉杉为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五、杉杉的结构调整战略
从1994年杉杉召开第一次发展战略研讨会开始,杉杉集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它宣告了杉杉创中国西服名牌历史使命的完成,也宣告杉杉作为单一服装企业历史的结束,它标志着杉杉进入了创国际中、高档品牌时代的开始。同时,公司制定了杉杉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面向21世纪杉杉发展的宏伟蓝图。特别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两项跨世纪的巨大工程,争取在下世纪初把杉杉集团初步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在21世纪迈入世界著名跨国企业集团的行列。为此,杉杉制定了以下的结构调整战略。
以服装业为基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杉杉认为,纵观当今世界,著名的跨国集团如美国的通用,日本的丰田、松下,德国的西门子、奔驰等等,都是以雄厚的科技力量为依托,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将是下一世纪的主导产业。目前,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政治形势,给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谁把握住机遇,谁就能掌握主动。因此,杉杉集团紧紧抓住当前极为有利的发展机遇,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决策,这个决策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继续发展基础产业,争创国际中、高档服装品牌。
杉杉西服及系列服装服饰是杉杉事业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杉杉西服已基本奠定了中国第一西服名牌的地位,杉杉西服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国际中、高档服装品牌,创造国际名牌。目前,设计起点与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同步,年产10万套的精品西服生产流水线已经开始投产,并重金聘请了一批原生产皮尔卡丹西服的高级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另外,主要生产当今国际流行的高级休闲西服、职业女装和西裤的时装公司的技术改造和扩建工程也已完成,年产衬衫100万件的杉杉衬衫公司和羊绒公司已经成立,并开始投产;杉杉服饰开发公司和童装公司的产品已经大量进入市场,杉杉的系列化产品进一步得到完善。同时成立的杉杉设计总部将成为企业自己的服装设计开发基地,为杉杉服装服饰设计添加流行时尚和文化内涵,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流行趋势的发布人。
在经营管理上,杉杉集团完全超越了传统企业在市场观念和营销体制方面的浅显的认识和做法,建立了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目前,杉杉已经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了21家营销分公司,销售队伍不断扩大,各市场营销分公司的职能从单一销售逐渐演化到管理市场,分析和预测市场,强化分公司内部的管理。在产品销售形式上,杉杉引进国外名牌的营销方式,建立和发展了众多的杉杉专卖店。目前公司已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设了80余家专卖连锁店,这些专卖店通过统一的CI策划设计,不仅可以展示杉杉一流的品牌形象,而且能与国外的一些服装名牌专卖店分庭抗礼,这为杉杉走向国际著名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起"航空母舰式"的产业集团。
杉杉认为,在世界上年销售超过百亿美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中,没有一个是以服装为主业的,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产生的效益和综合影响也不大。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里,高新技术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全球企业家的重视。在中国谁最早,最成功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民经济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杉杉集团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顺利实现集团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和杉杉未来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杉杉集团专门成立了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职能的投资发展部及国际商务部,引进了既有丰富产业知识,又懂英语、日语等多国语言,还有丰富国际商务谈判经验的人才。目前,公司正大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协作,利用杉杉的资金优势,引进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工艺技术,同时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通过兼并和吸收国内现有一些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借梯上楼,运用杉杉集团的市场经营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与此同时,通过这种途径,捕捉当今国外最新科技信息,加强与国外大财团的合资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重点发展能填补国内空白,有很好市场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杉杉与日本合作的两个项目,与韩国、西班牙三方合作的一个大型医学高科技项目已经基本洽谈完成。在积极寻求和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同时,公司将逐步利用现有的基础建立和完善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购置现代化的信息处理设备,积极争取与国家、省、市信息中心和国内外科研院所情报系统联网,形成高度灵敏的信息网络,同时集中力量专门引进和培养一批合格的掌握高新技术的专家,尤其是引进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敢于创新的高新技术企业家。
除此以外,杉杉把投资眼光投向了基础工业,如电力、交通等,利用宁波东方大港的优势,发展进出口、储运、集装箱等行业,使杉杉集团逐渐向以高新科技为主导,以服装业为基础,多元化经营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使杉杉集团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最终使杉杉集团跨入世界性的著名跨国集团的行列。
思考题
1.在企业尚未打开市场时,是否有必要借钱作广告?
2.采用本企业自己建立市场公司的形式进行市场推广和广告策划等市场营销活动有何利弊?
3.如何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4.服装企业是否前景暗淡?杉杉是否有必要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阅读全文

与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方财富手机版看资金流向 浏览:382
什么是股票的关键价位 浏览:812
中厚理财 浏览:41
中融信托客服电话 浏览:591
无锡中国黄金今日价格 浏览:371
去证券公司还是期货公司 浏览:339
国际外汇消息 浏览:623
信用证项下融资 浏览:681
雅化融资融券 浏览:513
海航集团股票代码 浏览:407
多题材股票 浏览:698
基金代码481001基金净值 浏览:261
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结汇业务 浏览:781
股票pdi 浏览:366
云南白药股票投资分析报告 浏览:581
买基金为什么显示的股票 浏览:251
香港股票开头 浏览:906
怎样无抵押贷款100万 浏览:493
100日元元等于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170
草根创业是拿不到天使投资的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