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披露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中指出:“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使用法处理。会计估计变更能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
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对本期会产生重大影响,或预计对以后各期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计估计变更的性质和金额,应加以披露。如果不易确定金额,则应说明这一事实。具体来说,针对企业的会计估计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会计估计变更的日期以及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2)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主要包括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金额、会计估计变更对其他项目的影响金额;
(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因此会计估计的本质是基于会计分期、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对不确定经济事项在其影响的会计期间内对会计报表影响的跨期分配,并为每一个会计期间确定一个具体的会计报表数据。这类跨期分配不会涉及到对会计确认三要素及会计计量要素的重新选择,只会影响到各期会计报表项目金额的最终确定。会计估计是对报表项目计量中不确定事项在涉及的会计期间之间进行量化的过程,可靠的会计估计是会计要素确认的前提条件之一。
㈡ 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政策变更区别是什么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做的判断,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由于当前状况以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变更,则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不变更,则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例如:研究开发费用由全部费用化变更为有条件的资本化,其会计确认发生变更,因此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变更,则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不变更,则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例如:对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付款购入资产由历史成本变更为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计量基础发生变更,因此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为判断基础
变更,则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不变更,则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例如:商品的进货费用由全部的费用化变更为资本化,其列报项目发生变更,因此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4、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和数值(例如: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净残值率)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属于会计估计,相对应地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例如:变更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使用年限、净残值率等,其结果导致资产负债表的金额和数值发生了变更,因此其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㈢ 什么时候用到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年数总和法。
企业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估计,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企业的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
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则属于差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㈣ 怎样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别如下:
1、根据的计量基础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5项会计计量属性,为会计政策变更。
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该类固定资产初始成本应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该事项中计量基础发生变化,所以该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2、定义不同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而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
3、是否使用数字不同
会计估计变更都牵涉到数字,例如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由19年改为15年,
而会计政策变更是对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例如将短期投资计价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会计政策变更
网络-会计估计变更㈤ 会计估计变更有哪些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这里所说的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估计对象本身之外的变化而引起的,如果是估计对象自身情况变化,那样就不是会计估计变更了
比如说,你的固定资产改建,估计的对象本身发生了变化,重新确定使用年限,这应该算是作出新的会计估计
如果是本来预计可以用10年的设备,现在发现只能用5年了,但是设备本身并没有变化,那样才属于会计估计的变更
㈥ 会计估计变更包括哪些项,怎样调请详细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会计估计包括坏账、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无形资产返销年限等。企业应当披露重要的会计估计。
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即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及以后期间,采用新的会计估计,不改变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也不调整以前期间的报告结果。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下列信息: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年这一事实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