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储时健关键上市公司

储时健关键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1-04-14 07:14:18

❶ 今天哪个企业家去世了

集团有限公司和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褚橙创始人褚时健于3月5日午间于玉溪市人民医院去世,享年91岁。褚时健之子储一斌确认了这一消息。褚时健一生历经起伏。他于1928年出生,早年丧父,辍学种地,帮母亲维持生活。青年时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枪打仗。1979年进入玉溪卷烟厂,将濒临破产的企业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烟厂,成为云南省的财政支出,他也被称作“烟草大王”。1995年,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随后被隔离审查,1999年,71岁的他因经济问题被判处无期徒刑,这一判决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争议。

❷ 云南玉溪最有名的人是谁

玉溪历史名人:

音乐家:聂耳

曲焕章:(1880~1938)字星阶。“云南白药”创始人。出生在江川县后卫乡赵官村。后迁居通海、昆明居住。7岁丧父,9岁丧母,与12岁的三姐相依为命。1892年,到姐夫袁槐家学伤科。1896年,与周官村李惠结婚,成家立业,自己配制白丹和其他伤科药方,开始就医。1898年,就医病人日益增加,曲自采药材,与妻加工配制白药和其他伤科用药。1914年,经反复试制和实践,终于集大成始创“白药”。成为江川、玉溪、华宁等地有名的伤科医生。1916年,经云南省政府警察厅卫生所检验合作,白药列为优等,允许公开出售。1917年,到通海行医。1922年,迁居昆明南翔街开设伤科诊所。1923年,任东陆医院滇医部主任。唐继尧赠“药冠南滇”匾额。1930年至1931年,曲请清末举人周松年代笔,编著了《曲焕章草木篇》一书。1931年,在昆明金碧路扩建“曲焕章大药房”。

褚时健:红塔集团的曾经的董事长,,


李恢:三国时蜀汉政权中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
俞元人,即今日澄江地方的人
南中平定,李恢的军功卓著,跟关羽和张飞的爵级一样,被封为汉兴亭侯。
其子李蔚与关羽女儿关银屏结为夫妇

雷跃龙:明末宰相,玉溪(新兴州)高仓人
时年方十七,雷跃龙考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正值魏忠贤乱权时期,他洁身自爱,不与阉党为伍,因而直到“受知于崇祯”,才“历官至尚书而归”。
朱由榔逃入缅甸后,过起了寄人篱下的逃亡生活,雷跃龙始终陪在他的左右。

郑易里:(1906.10—2002.4)原名郑雨笙,曾用名郑重良。玉溪市红塔区上郑井人。郑易里,这是一个与20世纪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名字。他是我国著名的编译家和文字学家,第一个组织翻译出版《资本论》和主编《英华大词典》的人,同时也是“电脑汉字拆根编码”研究的创始人、《字根通用码》(即郑码)的发明人,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文献信息中心教授。
1991年6月,被称作"郑码"的"字根编码输入法"通过国家权威部门鉴定,确认这是中国第一个做到符合文字规范的形码系统。"是一种易学与快速输入得到统一的方案。""在国内外同类方案中具有领先水平。"
郑易里教授一生奋斗所架起的三座大桥,在我国和世界科技文化史上是独具影响力的。


❸ 储时健(原云南红塔集团老大)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罪大于功

Loiter fish那个,你简直是在吐屎,你知道储总被抓的幕后真正原因吗?!
贪污是肯定不专对的,但是看要看清属当时的局势!付出那么多,难道就只能享受每个月那么几千块钱的工资吗?
决策失误,你所谓的决策错误可以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你所谓的决策错误带动了整个玉溪甚至于整个云南的经济发展!
你有看到储总被抓后,玉溪的各大私企联名为他作担保的感人举动吗?!
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不能道听途说!要看到问题的根本!现在社会上的种种事情你这等类的脑残是不能理解的!

❹ 中国为什么出现新一轮国外移民潮

一是缺乏安全感。

富人投资移民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不论是下一代的教育,还是为了资产的安全,或者国内投资渠道的不畅,以及社会大众的仇富心理,这些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使得富人不得不采取消极的“逃避”方式,以此获取所需要的安全感。

富人移民出国虽然也有一定的风险,但主要是对自己的财富比较放心,尤其是一些因权力而获得巨额财富的官员,会使他们更感到不安全,怕被清算。而其他的有钱人也会担心,自己的财富会不会被怀疑来路不明?他们对财富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越强,就越想移民。

二是法律风险。

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不仅经历了持续的、空前的经济繁荣,社会变得比较稳定。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中国的法律体系仍不完善,对私人财产的保护还较薄弱,政治与政策风险依然存在。司法的独立性欠缺,加上腐败的蔓延,而且,中国的很多富人的财富来路不合法,都带有“原罪”,担心财产得不法律保护,随时都“落马”的可能,令中国的富人感到恐慌。

三是为了让子女享受更好的教育。

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重视子女教育,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过于死板僵化,重考试唯分数,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美英等国一流私立寄宿学校与高等学府的教育模式,对中国的富人阶层具有强大吸引力。

让子女享有真正一流的教育,是中国有钱父母移民的一个重要动机。

四是高税赋。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为45%,是国际上最高的个税率之一,不仅高于中国香港、新加坡、也高于美国、加拿大等最受中国富人青睐的移民国。虽然中国也可避税逃税,但对于不少富人而言,这并非可靠之计。移民到低赋税率的国家,是更为安全、长久的安排。

五是食品安全。

近几年来,暴利引诱、诚信缺失、监管不到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绷紧了神经。从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瘦肉精”、染色馒头事件,再到使用尿素和兽药催生的豆芽,膨大增甜剂催生的西瓜等事件也陆续浮出水面。这些食品安全事件,让人触目惊心。富人移民海外,也是为了吃得更放心,为了健康着想。

六是环境恶化。

中国高速成长背后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空气污染与水污染,已经构成了对人民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严重威胁。相当大比例的中国富人移民,是因为他们无法再忍受自己国家恶劣的环境。

❺ 云南烟草之父是谁他的下一代是谁

褚时健应该是玉溪红塔之父,说是云南烟草之父有点夸大了。

❻ 为什么美国人说褚时健是中国最值得尊敬的企业家

导语:51岁,任玉溪卷烟厂厂长;70岁,女儿自杀身亡;71岁,被判无期徒刑;74岁,保外就医;75岁,承包2000亩荒山创业;84岁,他的果园年产橙子 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王石评论称,“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企业家太需要一个“励志故事”了

10月底,“褚橙”首次进京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远在美国的王石在微博上留言:“巴顿将军说过,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条微博被转发了近4000条、评论超过1000条。随后,徐小平、梁冬、杨锦麟、龚文祥、白云峰、龚曙光、何力、老狼等各界精英人士纷纷写下微博,表达对褚时健的“敬佩与支持”。

围绕“褚橙”背后的“励志故事”,胡海卿认为,境遇不同的企业家们会有不同的感悟,“正在困境中的,可能是一种感受;那些放弃实业、挣快钱的,是另一种感觉。”他更希望这些企业家顾客能从褚时健那里明白:人生的波折是一种常态,而企业家精神则是可以坚持的。

实实在在种橙子

今年10月,胡海卿和同事拜访褚时健。

昔日的“烟王”已是地道农民模样:头发花白,微驼着背,白色的圆领衫松松垮垮,上面还沾有泥土。不过,讲到橙子,褚时健立即来了精神,“思路变得很清晰,一点不像一位八十五岁的人。”

褚时健领着胡海卿来到占地2400亩的果园,眼前是一条不必迂回往复就可走遍整个橙园的小路。

用褚时健的话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不走回头路”。

2002年保外就医后,众多烟草企业高薪请褚时健出山当顾问,他一一拒绝。

这个时候,褚时健一手创出的“红塔山”品牌价值达到460亿元,连续7年排位中国烟草业第一品牌。此后10年,烟草行业更像是一部“利润机器”。2010年,中国烟草总公司(简称“中烟”)实现净利润1177亿元,超高档的天价烟,支撑了中国烟草的千亿利润。

巨额利润之下,中烟除了和神华合作,一只脚伸进煤炭行业外,还踏进了房地产业。2012年,在兴业银行的增发新股认购书上,又出现了中烟的名字。

哪是热门行业,中烟的钱就往哪投。这样的“财富路径”,和褚时健二次创业选择果品种植业,风格截然不一样。

2002年,褚时健投身冰糖橙这个行业时,云南的冰糖橙市场已经饱和。但当他吃到来自澳洲的进口橙子时,就想创自己的牌子。熟悉褚时健的人说,这就和当年他看到国外的着名香烟品牌万宝路时的反应一样,一个劲儿地想要创造中国自己的高档香烟品牌。

“褚时健二次创业,进入冰糖橙这样一个市场几近饱和的行业,就是想要证明在体制外也能成功。”胡海卿说,橙子的利润和烟草没法比,褚时健选择将生命最后的事情定格农业,无疑经过深思熟虑,“他是在探索一种新农业模式。”

褚时健和妻子在橙园搭了工棚,吃住都在这里。他要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种出极品橙子,把国外橙子比下去。

白手起家困难重重。橙子刚挂果时,褚时健年年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果树不是掉果子,就是果子口感不好。这个没什么爱好的老人,买来书店所有关于果树种植的书,一本一本地看。

后来橙子不掉了,但口感淡而无味,既不甜也不酸,褚时健睡不着,半夜12点爬起来看书,经常弄到凌晨三四点,最后得出结论,一定是肥料结构不对。

这种果子褚时健不敢卖到市场上,怕砸了牌子。第二年,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改变肥料配比方法,果然,口味一下就上来了。据说,这种用烟梗、鸡粪等调制的有机肥,成本虽只有200多元,效果却赶得上1000元的化肥。

“好的冰糖橙,不是越甜越好,而是甜度和酸度维持在18:1左右,这样的口感最适合中国人的习惯。”褚时健说。

“他是一个标准的技术型企业家。”胡海卿评价说,褚时健学习能力强,对技术要求严苛,实实在在提高产品品质,扎扎实实做东西,这都体现了一个企业家的实业精神,“做企业就是要很实在,这和那些追求金融泡沫的虚拟幻觉的企业家,走的根本是两条路子。”

实际上,这位企业家的形象非常“土”。经常戴着草帽,穿着拖鞋。然而,当褚时健讲起为了寻找水源,一天爬几个山头时,正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的胡海卿,被这位80多岁老人的吃苦劲儿打动,觉得“不可思议”。

2002年,王石途经云南,专程拜访褚时健,也曾有类似感觉。

那时,王石领导的万科,已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也就在这一年,他成功登顶非洲乞利马扎罗山和北美洲的麦金利山。

而彼时,褚时健的第一拨橙子树刚种下。橙子挂果要6年,而褚时健当时已经75岁了。

褚时健的满头白发与创业的豪情,在那一刻触动了王石,“你想象一下,一个75岁的老人,戴一个大墨镜,穿着破圆领衫,兴致勃勃地跟我谈论橙子挂果是 什么情景。虽然他境况不佳,但他作为企业家的胸怀呼之欲出。我当时就想,如果我遇到他那样的挫折、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会想什么?我知道,我一定不会像他那 样勇敢。”

中国企业丢了经营之根

去年,国内一家很有实力的投资公司托人问褚时健对上市有无兴趣,这家公司看好“褚橙”的口碑和潜力,有意运作“褚橙”上市。

他听了连连摆手。“没这个心情跟他们玩。再悦,投资公司都要在上市后拿走股民一笔钱。我85岁了,管不了几年,上了市,我倒是拿了钱,但亏了股民,怕别人背后指指戳戳。”

胡海卿对此并不意外。他的印象里,褚时健是个很实在的人,“就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褚时健言谈间,流露出对上市的反感。

胡海卿推测,褚时健习惯了种好橙子,带领老百姓致富的路径,“他认为钱搞钱不是一个很正的道儿,不想弄个褚橙的概念,然后去圈钱。”

“毕竟到了他这个年龄,钱对他已经没什么概念。”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冯立果博士长期关注企业界动向。他注意到,与褚时健同时代的,或紧随其后的企业家,正在走着相反的道路,他们要么过早陨落,要么逐渐放弃实业,转型投身房地产、金融业,追求高利润,挣快钱。

冯立果参与撰写的《2012中国500强企业报告》揭示了这一趋势。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170多家民企中,已有40多家进入金融领域。

以服装起家的雅戈尔,如今已是实业企业进军金融投资领域的佼佼者。2009年,雅戈尔的品牌服装业务实现净利润7.05亿元,而公司的金融投资业务净利润已达到12.45亿元。

冯立果说,从经济规律讲,产融结合没有错,但它会消融企业家的实业精神。这种担忧,在他去温州调研后加剧。

一个当地企业家跟冯立果讲起自己的故事,他和夫人分别拿1000万元投资,企业家辛辛苦苦做企业,一年养活几百工人,年底盘点利润只有几十万,而他的夫人出去炒楼、做风投,到年底收入翻倍。这位企业家非常感慨:“这种大反差,怎么能实心实意做企业。”

在冯立果看来,干实业的一个必需要求就是要实心实意打造一个品牌需要很长时间,产品开发也要好多年,“不能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不能看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这位经济学博士调查发现,温州很多企业家干脆放弃实业,转向炒房产、炒农产品、做PE。很多温州的富二代怕吃苦,有的去搞字画、古董这类投资,有的还去考公务员。

“中国经济正处于激烈变化前夜,拜金主义盛行,很多经营者不择手段拼命赚钱,认为人格理念修炼不着边际,但事实绝非如此。”与松下幸之助齐名的日本经营管理大师稻盛和夫这样警示他的中国同行。

近几年,稻盛和夫在中国非常流行,他经常被请来中国演讲,许多网友甚至企业家都为他建立了微博群,多个地方政府甚至邀请他担任经济发展顾问。

“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是率先起来反思的国家。”日本产业经济研究专家白益民悦,稻盛和夫等日本企业家在中国宣讲的东西,一点都不神秘,大部 分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内容,他们的经营成功,恰恰说明,过去多年,“中国企业丢了自己的经营之根”,必须重新找回来,这比请几个日本企业家帮助拓展日本 市场更有价值。

地基如果扎扎实实

一百年房子仍然会是好的

这个“经营之根”,在冯立果看来,就是踏踏实实做实业的精神。

“做实业是挣慢钱,但却是企业家精神的完整体现;炒楼、炒股是挣快钱,属于短期投机行为,无关企业家精神。”冯立果说,在这点上,褚时健能够花10 年去做“褚橙”这个牌子,正是体现了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稀缺的“挣慢钱”的精神。“他们那一辈的老企业家不怕吃苦,是实实在在做企业。”

让人担忧的是,目前流行于中国的金融、风投等“时尚行业”,只是少数人从事并且获利的行业。而实业领域不仅是国家力量强大之本,更是庞大的人口赖以 生存、发展的基础。事实证明,即便把资本运作玩到极致的美国,最终,也面临“99%反对1%”的民意汹涌。在参加“占领华尔街”运动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 主斯蒂格利茨就直斥华尔街的金融大鳄,“这是一个扭曲的经济。”

如今,85岁的褚时健从“烟王”变身“橙王”。他的果园年产橙子8000吨,利润超过3000万元,固定资产8000万元,跟他种橙的110户农民,每年可以挣3万到8万元。

在跟褚时健去果园的路上,胡海卿注意到一个细节:每当路上出现一辆崭新的摩托车,老人都会很欣喜地花上几分钟向胡海卿讲,这是跟他种橙子的谁家新买的摩托车。

“现在,我们可以凭借经济增长实力积累一些钱,但国家要不断增强实力,需要实实在在地积累。就像盖一栋房子,地基如果扎扎实实,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房子仍然会是好的;但不这样的话,二十年、三十年折旧,积累慢慢就消失掉了。”

今年,云南丽江等地纷纷邀请褚时健合作,划出2000多亩地,让他带领当地农户种橙子。

这时,老人脸上流露出一种得意的神情。“他带动了别人致富,而且要尽可能实实在在地看到别人挣了钱,日子过得好。”胡海卿说。

这样的笑容,也正诠释了做实业的社会价值,和一位企业家的满足感。(转)

❼ 有一个被双规后靠种田又发财的人,是叫什么名字烟草局还是什么的

褚时健-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一手将红塔集团建成大型企业,后因贪污被捕,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现在玉溪种橙子,在昆明,街上的橙子10块钱3公斤,而他种的冰糖脐橙1公斤8块钱你都买不到!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他!?

❽ 储时健当年得罪了谁

朋友

❾ 云南玉溪红塔集团领导都有谁

上官网自己看!

❿ 储时健的事

褚时健,红塔集团原董事长,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1994年,褚时健被评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减刑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荒山开始种橙。2012年11月,褚时健种植的“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
2014年12月18日,褚时健荣获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九届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特别致敬人物奖
褚时健是中国最具有争议性的财经人物之一,曾经是中国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
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
在褚时健时期,他缔造了红塔帝国,“红塔山”造就了多少百万富翁、为多少人解决了吃饭问题,已数不可数。也正因此,很多人为褚时健晚年的遭遇抱不平。

阅读全文

与储时健关键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5中国消费交易额 浏览:10
1904美国1盎司金币价格 浏览:420
资金托管协议怎么写 浏览:638
1000万韩元换多少人民币汇率 浏览:567
聚合国际外汇投资平台官网 浏览:839
免费投资理财 浏览:537
天弘有色金属基金 浏览:235
外汇管制逃离 浏览:998
bd理财 浏览:453
东莞长安股票 浏览:684
证券私募找投资公司 浏览:584
问理财余额宝 浏览:10
中国股票全部 浏览:263
南方科技混合基金配售比 浏览:504
企业投资医院 浏览:354
沪铜期货支付宝上没有 浏览:996
券商私募基金子公司特点 浏览:844
理财快易网 浏览:35
外汇入账汇率 浏览:305
导出融资余额 浏览: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