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100强民营企业有哪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多少
2019年中国民企500强企业的前强如下各图所示,其中华为控股以7212亿元的营收排名第一,其净利润是593亿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海航集团,营收为6183亿元,海航集团的净利润是49亿元(数据来自海航集团债券的年度报告);排名第三位的是苏宁控股集团,营收为6024亿元,而上市公司苏宁易购是其旗下的企业之一,苏宁控股集团没有发布财务数据,对于净利润不得而知,旗下上市公司苏宁易购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是2449亿元和133亿元,不过这133亿元的净利润主要是来自于出售阿里巴巴的股份获得的140亿元的投资收益,而扣非净利润实际为亏损3.6亿元。
最后,从区域来看,前一百名中,广东省占17家,江苏省占14个,浙江省占17个,山东省9个,福建省6个,北京7家,河北省8家,上海4家,这8个省共计82家,占据了82%的数量。河北省有8家企业上榜,这个还是蛮意外的,说明重工业很多。
㈡ 中国100强民营企业有哪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多少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排名较为权威的一个榜单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营业收入总额为参考指标发布的500强榜。根据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其中前100名的排名具体如下所示: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企业)
如上,恒力集团没有查询到整个集团的数据,旗下的恒力股份、恒力包装、恒力检测、恒力石化等等上市公司倒是有相关的数据。
大商集团有限公司(辽宁企业)
目前网上能查到的一组报道数据为:大商集团2017年实现销售2808亿元,无净利润,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毛利总额106亿元;另外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商股份倒是有详细的信息。
总结
前十之中,正威国际、山东魏桥、恒力集团以及大商集团应该是大家比较陌生的企业,其余的六家应该都是耳熟能详了。正威国际是一家以有色金属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全球化集团公司(以铜起步),山东魏桥以及恒力集团都是以纺织行业为主的集团化公司;大商集团中国最大的百货商业集团,拥有百货、餐饮、超市、电器地产等多项业务。
㈢ 股票看不懂:大商股份,29、5元,持有半年,赚不赚,亏不多,一万股,这个票如何,要死不活的,要不要
该股处于横盘震荡整理,你参与了横向整理之阶段,自然不易赚到。
都拿了半年了不在乎一时。
该股非强势股票,随大盘而动。假如大盘启稳并向上突破2250点,将会有一波振荡攀升行情。
㈣ 零售市场的零售市场报告目录
1.1零售百货业的定义与特征分析
1.1.1零售百货业的基本定义
1.1.2零售业市场的新定义
1.1.3零售业的产业特点
1.1.4行业进入条件
1.2零售业的业态特点
1.2.1零售业的基本业态概念
1.2.2零售业态发展规律分析
1.2.3无店铺销售归入零售业态
1.2.4各类有店铺零售业态的基本特点
1.2.5各类无店铺零售业态的基本特点 2.1世界环境总体分析
2.1.12005年1-6月世界前100强中零售业企业排名
2.1.2当代国际零售业的特点和新营销策略
2.1.3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的进入模式和选择
2.1.4西方零售业态发展的两个理论分析
2.2欧洲零售业
2.2.12005年6月欧元区的商品零售额分析
2.2.2欧洲零售业态格局分析
2.2.3欧洲的十五大零售企业
2.2.4欧洲的网上零售企业
2.2.5欧洲零售企业进军俄市场的部署
2.2.6欧洲的零售农产食品安全认证
2.3美国零售业
2.3.12004年美国零售业前十强的收入分析
2.3.220世纪50年代至今美国零售业的竞争格局
2.3.3美国零售商业营销管理的四个特点
2.3.4美国零售商业高技术的运用
2.3.5美国凯马特合并西尔斯的意义
2.3.6美国零售业连锁化与郊区化的趋势
2.4日本零售业
2.4.1日本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4.2日本连锁经营企业成功的理由
2.4.3日本便利店成功的经营策略分析
2.4.4日本零售业物流战略的概念及优势
2.4.5日本百货店业的经营现状与发展方向
2.4.6日本零售业的发展态势 3.1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3.1.11978年-2003年我国的生产总值指数
3.1.2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析
3.1.32004年-2005年6月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析
3.1.42004年-2005年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3.1.52005年1-10月我国商品的价格形势
3.1.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家庭恩格尔系数
3.2消费市场分析
3.2.11978年-200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22004年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分析
3.2.32004年农村的消费品市场分析
3.2.42004年2005年1-11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3.2.5中国消费品市场持续走强的缘由
3.2.6我国消费需求的四点制约因素
3.3零售业的政策环境
3.3.1我国零售业政策面临的两难困境
3.3.2我国需制定法规应对外资的垄断态势
3.3.3《关于加快我国社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3.4关联产业及其影响
3.4.1零售商与银行之间费率的争议
3.4.2零售业和商业地产
3.4.3零售业和物流信息化
3.4.4零售业和逆向物流 4.1我国零售业的运行
4.1.1中国零售业运行的现状
4.1.2从数字分析中国零售业现状
4.1.32004年我国零售业的经济运行
4.1.4我国零售业的价值分析
4.1.5我国零售业主要业态的发展分析
4.22005年我国零售业的运行状况
4.2.12005年1-9月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分析
4.2.22005年12月我国千家重点零售企业分析
4.2.32005年我国零售业从业人员薪资分析
4.2.42005年成为我国零售业的突围之年
4.3零售业的品牌
4.3.1零售企业品牌体系的建立
4.3.2零售企业自有品牌的渠道整合功能
4.3.3大型品牌零售企业及其社会责任
4.3.4零售企业品牌管理中应处理好的关系
4.3.5中国大型零售企业自有品牌战略的实施
4.4零售业的营销
4.4.12005年7月我国零售业的销售市场
4.4.22005年1-6月百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分析
4.4.3零售企业体验营销战略的实施
4.4.4以文化特色促零售业营销
4.4.5中国零售业营销的趋势特点
4.5我国零售业中的外资
4.5.12005年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店铺数分析
4.5.2外资进入中国零售业的利弊分析
4.5.3外资对中国零售业冲击力分析
4.5.4外资零售业巨头盯紧我国的二三线市场
4.5.5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4.5.6外资进军零售业呈现的四个趋势
4.5.7外资进入我国零售业的趋势和特点
4.6零售业与WTO
4.6.1入世对中国零售业产生的影响和对策
4.6.2入世后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分析
4.6.3WTO对我国本土零售企业的考验
4.6.4中国零售业面临的后WTO时代
4.6.5后WTO时代中国零售业格局的乱象 5.1我国超市的发展分析
5.1.1中国超市零售业的现状
5.1.2中国超市的供应链与资金链
5.1.3中国超市业发展的规模化道路
5.1.4我国超市零售业的信息化之路
5.1.5中国超市零售业的发展战略
5.2超市的经营管理
5.2.1传统超市网上经营的开展
5.2.2我国社区型超市的经营探析
5.2.3“家世界”超市升级的经营理念
5.2.4连锁超市经营管理中五个不等分析
5.2.5超市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分析
5.3大型超市的经营分析
5.3.1大型综合超市的含义特征分析
5.3.2我国大型超市的发展及现状
5.3.3大型综合超市新的营销策略
5.3.4大中型超市社区营销能力提高的思考
5.3.5我国大型综合超市建立的可行性
5.4超市的发展趋势
5.4.1连锁经营成为超市发展的新趋向
5.4.2未来中国超市发展基本趋势
5.4.3全球化下中国超市发展的十个趋势
5.4.421世纪零售业态超市的发展态势 6.1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便利店分析
6.1.1美国是便利店的发源之地
6.1.2英国的便利店行业现状
6.1.3日本便利店经营的成功典范
6.1.4台湾便利店行业的发展
6.2我国便利店现状
6.2.12004年我国主要便利店品牌基本情况
6.2.2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状况
6.2.3便利店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6.2.4我国便利店发展的三个策略
6.3便利店市场
6.3.1便利店的市场定位分析
6.3.2我国便利店市场上的中外资本
6.3.3便利店市场风险及机遇并存
6.3.4便利店的投资规划建议
6.4便利店的前景和趋势
6.4.1便利店市场的前景光明
6.4.2我国发展便利店的前景广阔
6.4.3我国发展便利店的必要与优势
6.4.4便利店的发展趋势分析 7.1购物中心的设计
7.1.1购物中心景观的规划和设计
7.1.2购物中心本体建筑的设计
7.1.3购物中心消防系统的设计
7.1.4购物中心照明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7.1.5都市区域性购物中心规划与设计
7.2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购物中心分析
7.2.1东南亚摩尔购物中心的发展简介
7.2.220世纪各年代美国购物中心的发展
7.2.3德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2.4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简介
7.3中国的购物中心分析
7.3.1中国购物中心的市场定位
7.3.2中国购物中心的开发策略
7.3.3华南购物中心的发展规模
7.3.4上海购物中心发展的四个特点
7.4购物中心发展面临的问题及风险
7.4.1购物中心产业面临人才缺乏瓶颈
7.4.2购物中心发展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7.4.3国内购物中心建设的三个误区
7.4.4中国购物中心发展中的潜在风险 8.1我国百货店现状
8.1.1中国百货商店的发展简析
8.1.2消费者牵动的百货业品牌竞争
8.1.3我国百货业的竞争力分析
8.1.4百货业应对市场的竞争挑战的对策
8.1.5我国百货店的复兴之道
8.2百货业的营销
8.2.1美国西尔斯百货的营销策略分析
8.2.2百货店间常用的促销手段
8.2.3百货商场营销策划的三个主要因素
8.2.4百货业营销中应避免的误区
8.2.5百货店的促销建议
8.3大型百货分析
8.3.1现代大型百货市场定位模式探析
8.3.2大型百货零售业市场的内部准入条件
8.3.3大型百货零售企业服务质量的要素构成
8.3.4用知识营销建立大型百货商厦的竞争优势
8.3.5大型百货店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8.3.6大型百货店市场制胜的发展策略 9.1大卖场
9.1.1大卖场业态概述
9.1.2大卖场的供应商组合和管理
9.1.3大卖场费用效率提高的方法
9.1.4大卖场的防损耗管理的内外策略
9.1.5其他零售业态对大卖场产生的竞争力
9.2仓储式商场
9.2.1仓储式商场的兴起与发展
9.2.2仓储式商场的四个营销特点
9.2.3中国仓储式商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9.2.4仓储式商场发展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9.2.5我国仓储式商场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9.3专业店
9.3.1专业店的变迁过程
9.3.2专业店的发展及经营特色
9.3.3专业店的发展特点
9.3.4我国专业店的发展现状
9.3.5外资专业店在中国发展之路解析
9.4专卖店
9.4.1专卖店概述
9.4.2对专卖店营销的思考
9.4.3针对加强专卖店建设的建议 10.1北京零售业
10.1.12000-2003年北京大型零售业发展状态指标
10.1.22001-2003年北京大型零售企业经营绩效指标分析
10.1.3北京大型零售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10.1.42004年北京零售业顾客满意前十位企业
10.1.52005年北京市顾客对超市满意度的现状
10.2上海零售业
10.2.12004年上海市百货店(单体)零售额前20位分析
10.2.22004年上海百货店商品的销售渠道举例
10.2.32005年1-6月上海杨浦区商业企业的销售统计
10.2.42005年1-7月上海部分专业店的分区零售分析
10.2.5上海零售业业态分析
10.2.6上海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点
10.2.7上海零售业从传统转向现代
10.3重庆零售业
10.3.11997-2004年重庆市商贸零售业发展概况
10.3.22004年重庆零售业的几大特点
10.3.32004年重庆外资批发零售企业的经营情况
10.3.4重庆零售业从容应对外资的竞争
10.3.5重庆零售业的竞争升级
10.4广东零售业
10.4.12003年广东省零售业单店的效益
10.4.22005年1季度广东省主要零售企业的销售情况
10.4.3广东省的零售企业加快上市的步伐
10.4.4广东省零售业市场分析
10.4.5广东省各种商业零售业态的发展
10.5长三角零售业
10.5.12004年长三角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
10.5.2长三角零售业的市场格局
10.5.3长三角零售业发展中的现象分析
10.5.4长三角零售业瞄准连锁经营
10.5.5长三角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10.5.6长三角地区零售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全面开放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
11.1全面对外开放后的内外资企业分析
11.1.12005年的中外零售企业分析
11.1.2外资巨头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要点
11.1.3内资企业极力提升竞争力
11.1.4我国零售业着力培养商业航母
11.1.5零售业内外资所得税并轨问题分析
11.2零售业开放的影响
11.2.1零售业开放中的中国零售业
11.2.2零售业开放酝酿商业大变局
11.2.3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之后的百货业
11.2.4小超市接连倒闭的思考
11.2.5中国零售市场开放后的冲击力
11.2.6零售业过度开放对我国政府考验
11.3相关对策建议
11.3.1从国民经济全局推动零售业开放
11.3.2加速制定零售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11.3.3重视零售业的立法工作
11.3.4强化对零售业的行政管理
11.3.5探索与尝试推动零售业“走出去” 12.1连锁经营的定义和特征
12.1.1连锁经营的定义
12.1.2连锁经营的形式
12.1.3连锁经营的特点
12.1.4连锁经营的优势
12.2零售业的连锁经营
12.2.12004年中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
12.2.2零售业连锁发展内涵和价值观
12.2.3零售业连锁模式的典型—家乐福
12.2.4现代连锁店对中国零售业模式的影响
12.3连锁零售业的前景
12.3.1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的速度加快
12.3.2连锁业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12.3.3我国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12.3.4连锁成为21世纪零售业的发展方向 13.1零售业的信息化分析
13.1.12003年我国的零售业信息化分析
13.1.2我国零售业信息化的程度
13.1.3零售企业的信息化的商业模式
13.1.4大型零售企业信息系统内外部功能的提高
13.1.5零售业信息化对高端产品的需求
13.1.6零售业信息化四点困惑
13.1.7中国零售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13.2零售业与电子商务
13.2.1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知名零售企业
13.2.2零售业的电子商务程度化分析
13.2.3网上零售模式的发展
13.2.4零售业的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
13.2.5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的模式及策略
13.3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3.3.1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2中国零售类电子商务中的问题
13.3.3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内部信息化策略
13.3.4我国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策略 14.1国内外物流业现状
14.1.1中国物流业现状与特点
14.1.2企业物流运作的五大功能分析
14.1.3我国物流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14.1.4加速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14.1.5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趋势
14.1.6国际物流业的四个发展趋势
14.2第三方物流分析
14.2.1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类型分析
14.2.2第三方物流深入采购与生产运作的方法
14.2.3中国航空快递企业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14.2.4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发展前景
14.3物流与零售企业
14.3.1零售企业现代物流策略的开展
14.3.2零售企业跨区域发展的物流服务及评价
14.3.3现代物流是零售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4.3.4我国零售企业物流环节的不足之处
14.4连锁零售业的物流
14.4.1我国连锁零售业物流配送的概况
14.4.2第三方物流与连锁零售业的结合趋势
14.4.3零售业的缺货率原因及缺货对策
14.4.4中国连锁零售业物流的趋势 15.1我国流通业现状
15.1.1流通力的内涵及流通业的重要性
15.1.2我国流通业的现状及发展规划
15.1.3中国流通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5.1.4中国流通业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14.1.5中国流通业的误区及对策
15.2我国部分行业的流通分析
15.2.1我国家电流通业的发展历程
15.2.2医药流通企业的信息化改造
15.2.3中国汽配流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15.2.4我国建材流通业趋向分散立体化
15.3我国部分省市的流通业分析
15.3.12003年上海市商贸流通业的概况
15.3.22004年1-6月广东流通业概况
15.3.32005年1-6月四川省的流通业现状
15.3.4北京流通业发展的四个趋势
15.4流通业的趋势
15.4.1流通企业强强联合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15.4.2西方发达国家流通业发展的趋势
15.4.3国外流通业发展的新趋势向
15.4.4全球经济环境下流通业的整合趋势 16.1华联综超
16.1.12004年华联综超的运营分析
16.1.22005年1-6月华联综超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6.1.32005年1-9月华联综超的运营
16.1.4华联综超的业绩反转趋势
16.1.5华联综超健康态势的形成
16.1.6华联综超的全国性连锁网络
16.1.7华联综超的未来发展战略
16.2大商股份
16.2.1大商集团介绍
16.2.22004年大商集团的运营分析
16.2.32005年1-9月大商集团的运营状况
16.2.4大商集团清晰的业绩反转趋势
16.2.5 大商集团的跨地域效益显现
16.2.6大商集团“开店-培养-盈利”的良性循环
16.2.7大商集团的发展前景分析
16.3日本7-11便利店
16.3.1日本7-11便利店的开店策略
16.3.2日本7-11连锁便利店员工管理要点
16.3.3日本7-11便利店的市场扩张策略
16.3.4日本7-11便利店商品流配送管理特点
16.3.5日本7-11便利店的物流特色
16.4企业之间的比较
16.4.1华联超市和沃尔玛的竞争力比较
16.4.2沃尔玛夺冠及凯马特破产的对比分析
16.4.3沃尔玛和家乐福在中国攻略分析
16.4.4麦德龙和家乐福与供应商之间关系比较
16.4.5麦德龙、家乐福和沃尔玛错位占领中国市场 17.1零售业的竞争结构分析
17.1.1零售业的高度竞争性
17.1.2规模化的趋势和不同规模之间的竞争
17.1.3零售业的进入威胁和进入壁垒
17.1.4替代威胁及“业态”的多样化
17.2我国零售业的竞争现状
17.2.1我国内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格局
17.2.2中国零售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17.2.3我国零售业的低价运作竞争
17.2.4我国零售业的竞争误区和失范
17.3中国零售业的竞争战略
17.3.1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战略定位分析
17.3.2中国零售业竞争战略模式的探析
17.3.3中国零售业竞争的信息战略
17.3.4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和“强大”辨析
17.4提高中国零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7.4.1制度创新
17.4.2经营创新
17.4.3管理创新
17.4.4技术创新 18.1投资机会
18.1.1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商机无限
18.1.2购物中心成为商业业态的新形式
18.1.3中国折扣店的发展前景看好
18.1.4专业店的内地市场前景光明
18.2投资风险分析
18.2.1国内的政策风险
18.2.2外资不断涌入的产业风险
18.2.3投机型模式造成的零售业风险
18.2.4零售业扩张中的无效规模陷阱
18.3投资建议
18.3.1加快抢占市场空白点
18.3.2充分运用并购重组策略
18.3.3投资超市项目以规模化取胜
18.3.4谨慎进入百货业
18.3.5大型购物中心受政策限制
18.3.6仔细了解零售店铺审批程序 19.1国际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19.1.1全球百货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19.1.2国际零售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19.1.3世界零售业发展趋势
19.1.4国际零售业的变化趋势
19.1.5亚太地区零售业的发展趋势
19.2我国零售业的趋势分析
19.2.1零售行业整体持续向好
19.2.2新的连锁业零售业态将高速增长
19.2.3零售行业内部整合的步伐加快
19.2.4零售企业的“国退民进”新趋势
19.3我国零售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19.3.1零售业业态的多元化
19.3.2经营方式特色化
19.3.3企业发展规模化
19.3.4市场定位科学化
19.3.5企业经营国际化
19.3.6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9.3.7自助购物普及化
㈤ 改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原有厂房和设备的价值是否计入投资,怎么计算折旧
原有厂房及设备不算投资,只能算作生产成本,按重置成本折旧。
㈥ 中国100强民营企业有哪些,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是多少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排名较为权威的一个榜单是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在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营业收入总额为参考指标发布的500强榜。根据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其中前100名的排名具体如下所示:
国美控股集团同苏宁一样,只能查到旗下的国美零售的具体数据,没有国美控股整个集团的数据,至于说全国工商联的数据哪来的就不得而知了。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企业)如上,恒力集团没有查询到整个集团的数据,旗下的恒力股份、恒力包装、恒力检测、恒力石化等等上市公司倒是有相关的数据。
大商集团有限公司(辽宁企业)目前网上能查到的一组报道数据为:大商集团2017年实现销售2808亿元,无净利润,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毛利总额106亿元;另外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商股份倒是有详细的信息。
总结
前十之中,正威国际、山东魏桥、恒力集团以及大商集团应该是大家比较陌生的企业,其余的六家应该都是耳熟能详了。正威国际是一家以有色金属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全球化集团公司(以铜起步),山东魏桥以及恒力集团都是以纺织行业为主的集团化公司;大商集团中国最大的百货商业集团,拥有百货、餐饮、超市、电器地产等多项业务。
㈦ 大商集团锦州千盛购物广场2018年十月十五号卖猪肉有瘟疫吗
没有,出售的都是经过检验的,不会有的
㈧ 求企业营运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一般开题的步骤是,在你的兴趣的基础上查找相关资料,看这方面的研究前人有没有做过,如果有的话研究的是否深入,在得到导师的同意后就可以开题了。
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立题依据(或研究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创新点、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期的研究结论以及时间步骤等等,当然别忘了参考文献哦,呵呵
在题目的选择上要有个度,这个度的标准是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因为是硕士论文,必须要有一定的深度。
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㈨ 股票投资的24个关键财务指标的内容介绍
1.价值与风险。企业的价值与风险总是并存,投资者在股票投资分析中需要对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知道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以及资产结构是否与企业经营发展相吻合,是否存在资产的结构性风险,是否值得冒险买入该公司的股票。反映企业价值与风险的关键财务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市净率、Altman Z 指数等。
2.运营效率。运营效率的关键财务指标是反映经营者利用企业各项资产的效率,以及公司的整体管理能力。它包括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3.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对股价产生影响的最直接的指标,也是股票市场中备受关注的内容,但是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真实性是无法从单一的财务报表中得到结果,而是要对其盈利的实质进行分析,通过对市销率、市盈率、营业利润率和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本利比与获利率、股利保障系数等关键财务指标的有效分析,才能够对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进行了揭露。
4.盈利的质量。企业的盈利是否真实可靠,股价是炒作还是真实的表现,通过企业相关的现金流关键财务比率指标就是检测它们的扫描仪。这些指标包括现金流量结构比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销售收现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比率、自由现金流量等指标。
5.前景与评估。在关键财务指标分析中,对企业的成长性和股价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是股票价值投资的关键,企业的成长性越好,股价的上涨动力越足,同时投资者获得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也会越多。这部分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以及评估股票未来增长的现金流量折现值等。 大商股份(600694)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
前面我们已经对大商股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现在我们再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对该公司做进一步深入的评估。
报告期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11年 3040378万元 243876648 151.11
2010年 2434345万元 158517576 213.54
2009年 2116315万元 69477513 470.88
2008年 1884966万元 20410041 1014.05
2007年 1496876万元 16767088 849.82
2006年 1066354万元 18461068 583.80
2005年 857656万元 18070419 417.38
表2-9 大商股份的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净额及应收账款周转率
根据上表制作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折线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
在这七年里,从收账款周转率的走势看,大商股份的该项指标出现了一个较大的转折,转折点是从2009年的该项指标突然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该项指标的大幅变化呢?是企业出现了大量应收账款还是营业收入大幅下降?为了查找原因,我们分别对应收账款和营业收入进行对比,如图2-11。
图2-11
从图中可以得知,这两项数据基本都大于零,说明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都处于增长中,但其增长的幅度出现反向的变化,在2009年前,当应收账款加速上涨时,营业收入却出现增速放缓。在2010年以后,应收账款增发放缓,营业收入增长率却在增大。2009年是一个转折期,大商股份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出现大幅下滑,而应收账款增长率大幅上升,这就是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率快速下滑的原因,是应收账款快速增加和营业收入增速放缓的双重作用。
在这种双重压力下,企业的经营和创收一定会受到影响,我们来看看下图2-12的净利润的变化情况。
图2-12
显然,在2009年,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不过从图中可以看出公司很快就从2009年的低谷中走了出来。
大商股份是怎样来扭转种局面的呢?首先要找到引起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影响公司收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增幅下降,这从图2-11中可以看出,公司的销售增幅从原来25%上方下跌到10%左右;公司的销售毛利率也发现了问题,当年该指标下降了4.83%,而销售费用却大增62.43%,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在前期购置和建设新店过多,扩张较快,导致管理没跟上,装修、推广和人工费用等都相应增加。企业的存量老店经营增长速度也出现放缓,大量店铺持平甚至下降,这也与公司过快的扩展政策有关系。
找到原因后,公司首先就要扩大销售,恢复老店的增速,加快已建新店的投入运营。其次要放缓扩张速度,巩固现有店面经营管理。图2-11也反映出2010年和2011年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在恢复。该图也同时可以显示大商股份加强了信用政策,提高销售收现率,增加现金流量,以降低企业流动风险。
图2-13是销售收现比率的变化情况。图中显示自2010年以后,销售收现比率上升,关于销售收现比率可以参考后文中的该项指标内容。
图2-13
企业实行了更加严厉的信用政策可能与其较积极的财务政策相关。企业为了尽快从2009年的阴影中走出来,采取更加积极的经营策略,增加负债率,加大财务杠杆作用。2008年度,大商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分别是66.14%和0.687,2010年的这两项指标为73.17%和0.794。从这两组数据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认为,公司增加了资产负债率,加大了流动性,这也说明了企业加大销售收现力度的原因,增加负债率,防范流动性风险,提高销售收现比率也是必然的措施。
公司实行一系措施后,其效果还是明显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好转,营业收入、净利润恢复增长,而且更可贵的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出现了快速增长,2010年企业的该项指标增长幅度为41%,2011年更是达到57.3%,这说明企业在加大销售力度的同时也注意到收入的质量。
通过对大商股份的分析,我们对该公司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公司经历了2009年的阵痛后在快速恢复,从价值投资角度看,该股具备恢复性成长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