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华落地普及 丰田联合5家企业研发氢燃料电池车
丰田在新能源领域可谓是多点开花,继在混动领域与吉利合作、纯电动领域和比亚迪合作之后,在氢能源领域又迎来了大动作——6月5日,丰田汽车、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北京亿华通共6家企业在京举行发布会并签署合营合同,计划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未来,这6家公司将发挥各自优势,推进氢燃料电池车在华研发、落地和普及。
据悉,这家新公司主要业务是专注于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具体包括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组件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通过协商共同规划研发,缩短技术产品化的时间,加快FCEV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新公司将落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总额约3.26亿元,其中丰田占股65%,亿华通15%,一汽、东风、广汽、北汽各占5%。
其实,有关媒体此前披露过丰田未来三年内引入的新车,除了众多轿车、SUV、MPV之外,四川一汽丰田还将引入代号978B的柯斯达FCV版本,没错,丰田首款国产的氢能源车型竟然不是Mirai或者某款油改电的氢能源版本,而是一款在领导视察时出镜率极高的中型客车。联系到此次六车企合作的市场方向,看来丰田认为空间更大,使用工况更简单的商用车才是中国氢能源汽车发展的最佳起点。
【编辑:泡芙】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 多项政策协助2020年氢燃料汽车打破瓶颈
在车市下行的压力下,被称为“终极能源”的氢燃料汽车的销量呈现逆势上扬。2020年,随着政策的落地和技术的进步,氢燃料汽车市场有望继续成为中国车市的一抹亮色。
近日,国家统计部在其印发的最新版《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下称《制度》)中,首度将氢气与煤炭、天然气、原油、电力、生物燃料等纳入2020年能源统计。
《制度》要求各地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机构应当将包括氢气在内能源的“购进、消费与库存”及“加工转换与回收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及上报,而通过这两张表就可以计算出一个企业的综合能源消费量,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能源计划,对能源经济活动和能源方针、政策、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该统计也将成为中央政府针对地方及企业层面进行能源考核的重要依据。
据统计数据显示,丰田持有的氢燃料电池专利技术高达10700余个,若算上电装等“丰田系”的控股企业,丰田几乎垄断了全球近50%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
现代作为全球最早布局氢燃料乘用汽车商业化的车企,业界认为其专利总数虽然少于丰田,但是在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储氢等核心技术领域拥有技术优势。根据韩国汽车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现代旗下氢燃料电池汽车今年的累计全球销量预计为3666辆,或将超过丰田成为年度第一。按照现代此前发布的“战略2025”显示,其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将达到11万辆,并提出在除了汽车以外的交通、储能及能源再利用等层面打造“氢社会”。
目前,虽然大连化物所、清华大学、华南理工等国内科研机构在氢燃料汽车的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等核心技术有所突破,但其面临成本较高及质量不稳定,难以达到量产条件的问题。欧阳明高指出,我国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车,而是氢能的制取、储运、车载储存以及加氢站等产业链的经济性及协同效应。
此外,成本也成为阻碍氢燃料汽车推广的重要问题。目前,电堆占氢燃料电池系统总成本25%以上,而其核心材料几乎全部依赖国外厂家;在催化剂领域,国内车企的消耗量是竞争车企3~5倍,且催化剂仍依赖于海外企业。
根据日本丰田的技术路线图,其预计2025年轿车燃料电池及储氢瓶的合计成本为5万元人民币左右,加氢成本80-90元/kg,而500Km续航的纯电动的动力电池成本将下降4万元以下,氢燃料汽车的百公里运营成本远高于燃油车及纯电车,而且这还是乐观的预测。
目前,国内的氢燃料车侧重商用车,在乘用车方面与日韩差距较大,而且加氢站也受限于盈利情况,大多数源于政府投资,极少来自民间及市场推动。
明天氢能董事长王朝云在接受第一汽车频道等媒体的采访时也表示,作为一项新兴且拥有研发潜力的技术,需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主机厂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技术商用化过程中的难题,才能够推进“氢社会”的到来。
欧阳明高也认为,为了要让2020年以后的氢燃料汽车真正迎来增长期,出路在于创新与应用,并指出今后五年经过国产化及技术创新,质子交换膜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有望再次下降一半。此外,应当通过优先发展起步较晚的商用车,逐步降低氢燃料电池和加氢成本,同时考虑到汽车的投资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因此从现在开始加快加氢站配套设施建设,占据技术优势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氢燃料电池汽车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其量产成本就会快速下降,而中国恰恰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就为中国汽车品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欧阳明高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氢燃料汽车中国多吗
与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不同,氢燃料电池汽车并不是造出来就完了,它是要加氢的。
而加氢这个事情,就不是汽车补贴这么简单了。
氢气是一种非常麻烦的气体,它的制造很容易,但是储存运输都有很大的麻烦。
氢气的储存密度很低,尽管现在已经发展出各种各样原理的氢气储藏方法,但是没有一种是理想的。
传统上有高压气态储存,技术门槛低,但是因为氢气密度小,储存密度很低,很大的罐储存不了多少。而且压力越高,安全隐患越大,越容易泄露,而氢气泄露是很危险的。
后来,有什么金属吸附、但是金属太重,储存氢气带来的重量太大,无法在车上使用。
科学家连碳化鸡羽毛都想出来了,效果已经拔群,但是依然没有达到实用化的程度。
所以,目前还是靠高压来解决。
而高压解决,就需要强大的高压罐,高压高达70Mpa,这个压力对储存罐的材料、技术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成熟的商用的技术,在日本人手里。
中国缺乏超高强碳纤维制造技术,所以储氢罐的核心材料要看日本三井、东丽的眼色。
高压需要阀门,而氢气有氢脆,普通材料根本不能用。制造气阀的日本Fujikin拥有世界第一的高压氢气阀市场份额。
燃料电池的核心是质子交换膜,,日本日清纺控股公司掌握核心技术,而且日本搞这套已经很多年了,常年补贴之下,已经拉开了技术差距。
4. 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城市有几个
北京重启氢燃料电池车示范运营,今年广东佛山、云浮两地将投入商业化示范运营。
5. 氢燃料汽车什么时候能普及
氢燃料汽车,目前国内要普及还有一段时间。在日本氢能源汽车才刚刚开始,日本丰田公司在九几年就开始研究这项技术了
,国内要普及起码需要十年的时间。
6. 氢燃料汽车厂商有哪些
用于公交和大车可以。用于小车不合适。补充证据说明氢燃料最大问题在于密闭空间内回爆炸太快,周边群众答来不及逃生。这意味着要求氢气罐泄漏的概率,要是汽油车爆炸概率的几千甚至几万分之一才能达到汽油车的安全性。可是,汽油车漏油事故固然不少,但爆炸概率足够低,能和专家估计的氢气车泄露的概率差不多啊。
7. 氢燃料电池汽车有哪些
此前有关氢燃料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有着不小的轰动,一是日本丰田在2014年成功推出小型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并在2016年2017年大规模构建氢燃料电池在社会公共出行的应用,二是这种加气只要十分钟,续航里程在700-1000公里,排泄物只有水的新能源车型能为民众带来绝大好处,还能够见一系列的可再生绿色生态能源。前不久,汽车氪在对日本氢能生产加注,运输和储存最大合作商hydrognics进行专访后,网友提出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今日汽车氪小编进一步带领大家认识几种不用类型的氢燃料电池汽车。
首先从能源储备方式来开,分为液化和压缩。首款小型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就是液化型储备的。
Mirai所使用的聚酰胺联线外加轻质金属的高压储氢罐可以承受70MPa压力,并分别置于后轴的前后。液态氢添加的过程与传统添注汽油或者柴油相似,但对于安全性和加注设备具有独立的安全标准。充满Mirai的储氢罐大约需要3-5分钟,在JC08工况下,Mirai的氢储量可以支持700公里续航里程。
Oiden公交车是日野与丰田联合开发的氢燃料公交车,目前这款公交车被投入到日本丰田市使用,此新型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配备了8个高压氢气罐以及两个燃料电池堆和两个电动机。此公交车还具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给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提供电力,燃料电池组的最高输出功率为224kW(112kW×2),电机的最高输出功率为220kW(110kW×2),最大扭矩为670N·m(335N·m×2)。另外,高压氢燃料罐的最高填充压力为70MPa,燃料罐的容积为480L。驱动电机的电池采用镍氢电池。
此外网友针对氢燃料电池系统有几个疑问,汽车氪通过Hydrognics相关资料引入为大家解答。首先,粉丝提出高压存储的氢燃料罐体不会不爆炸,爆炸威力如何?会不会像氢弹那么恐怖。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爆炸的概念,爆炸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燃烧爆炸,气体聚集在一一定的空间内并且密度上升节后氧气后燃烧形成气体急速膨胀而形成的爆炸;第二种是气压爆炸,本身不燃烧,而是通过将气体压缩到一个很大的密度,由于罐体承压极限而导致的膨胀爆炸。
乍一看,氢气是可以燃烧的,而且高压缩貌似会带来爆炸,看来粉丝们的关注不是多余的。但是,科学的论证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首先,氢燃料电池是运用质子膜进行逆电解反应,本身不是燃烧氢气。氢气只有燃烧的时候才会爆炸,而氢燃料不是燃烧,所以在整个闭回路的过程中不会有燃烧的因素在其中。其次,无论是压缩还是液化,氢气在压缩领域有其独特的特性,那就是密度!氢气可以被压缩至一个很夸张的状态而保持稳定性,而且氢气由于密度极小的缘故及时发生气压不平衡也只会泄出,而不会淤积,并且以很快的速度上升至大气高层。所以即使人为破坏罐体,甚至朝它开枪也不会发生爆炸。所以在日常的使用中,即使发生撞击也不会发生爆炸。所以,粉丝朋友想象中的氢弹画面并不会出现。
其次,氢燃料会不会像电池那样有寿命。当然这个问题汽车氪小编都不得不承认问得非常好。
氢燃料电池虽然被称之为电池,但其的本质是一台化学的发电机,但是万事万物都有寿命,氢燃料也不例外,其用来发电的质子膜和电解槽都有一定的寿命,但是据目前来看其成本远远要低于传统的发动机。而且安全和稳定性是极高的。而且目前从全球领域来看,氢燃料首先会被应用在公共领域,所以像纯电力驱动那样的寿命问题不会出现。
8. 广汇集团旗下有哪些汽车品牌
广汇汽车代理的知名汽车品牌有,奔驰、宝马、奥迪、凯迪拉克、宾利、雷克萨斯、英菲尼迪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当然其中也有中国的自主品牌,比如长安汽车、长城哈弗、一汽奔腾等等,是国内大型的汽车代理商了。
9. 氢燃料电池车概念股有哪些
氢燃料电池概念股一览:
上市公司方面,可分为2大梯队进行投资筛专选:
第一梯队属是以参股等形式间接进入到产业链核心环节。如同济科技(600846)、江苏阳光(600220)、复星医药(600196)、上汽集团(600104)、长城电工(600192)、南都电源(300068)、新大洲A。
第二梯队:氢燃料电池产业链相关,包括电池和整车生产两块。
燃料电池部分: 氢气供应——华昌化工(002274);电解质——三爱富(600636)、巨化股份(600160);催化剂——贵研铂业(600459)。
应用部分:氢燃料汽车领域——金龙汽车(600686)、上汽集团。
10. 携手国内四大汽车集团 丰田在华氢燃料布局再落子
6月5日,买车网(Buycar.cn)获悉,丰田汽车宣布携手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市场普及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发展。
丰田汽车执行董事寺师茂树表示:“新公司对于丰田在全球的氢能布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此次通过与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各企业伙伴以及具有可靠技术实力的亿华通携手合作,将为FCEV在中国的普及奠定基础。”
据介绍,此次成立的新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开展能为构建清洁环保的移动出行社会作出贡献的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工作,以丰田和亿华通为主,由各公司共同出资,总投资额约为50.19亿日元,其中丰田占有65%、亿华通占15%、一汽占5%、东风占5%、广汽占5%、北汽占5%,计划由董长征担任董事长,秋田隆担任总经理,预计于2020年内在北京正式成立。
通过该公司的成立,丰田将与四大整车集团以及在FC系统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及实际业绩的亿华通达成合作,研发出具备竞争力且符合中国法规的燃料电池系统。接下来,六家公司将通过协商共同规划产品,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的组件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由此将大幅缩短从开发到产品化所需时间,加快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