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1972.04——1974.10,南溪县大观公社知青;
1974.10——1977.11,成都工业学院机械系学生;
1977.11——1981.11,宜宾机械厂技术员;
1981.11——1983.09,宜宾地区经委工作员;
1983.09——1988.11,宜宾地区计经委生产科、计划科副科长(副县级)(其间:1985-1987
唐桥董事长
下派宜宾机械厂任副厂长);
1988.11——1989.04,宜宾地区计经委计划科科长;
1989.04——1994.01,宜宾地区统计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其间:1992.01—1993.11 下派宜宾纸机厂任厂长、副书记);
1994.01——1995.05,宜宾地区计委主任、党委书记,地区物价局局长、党组书记,地区资源办主任;
1995.05——1997.03,宜宾地区行署专员助理兼驻北京联络处主;
1997.03——1999.03,中共长宁县委书记;
1999.03——2006.12,宜宾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其间:2002.08—2004.07 省委党校地厅级干部现代管理研究生班学习毕业);
2006.12——2007.03,中共宜宾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2007.03——,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1.06——2010.10,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
2011.11.17 任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不再担任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职务。
2012年9月兼任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
2012年12月起不再兼任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应该是厅局级别!
Ⅱ 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实力
2004年7月普什集团研发中心成立(技术中心的前身),并在各子公司设立了分中心,2006年正式成立技术中心,集团的技术中心管理、研发等综合能力大幅提升。目前,普什集团技术中心已拥有科技活动人员800多名,其中博士20多名,外籍专家10多人,高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24名,多人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普什集团技术中心实施“全球配置人力资源”战略,积极与国际先进企业、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全面提升技术中心的综合开发能力。目前正朝着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独立科研实体发展,致力于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推动集团壮大发展,提升普什集团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Ⅲ 五粮液普什集团发展前景,工人待遇如何
按人口比例来说,除非你赌上小概率事件:
内部人士要出现在知道,还要看到你回的问题,还要愿意透露情况,
算一下答有多少机会给你遇到?
待遇问题,按某位网友的建议,打电话问对方的人事,
这是他们的工作,他们最清楚,有解释的责任,说的也最准确。
其他人的说法都不可信,员工也未必完全清楚。
Ⅳ 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是国企还是私企
关于2014年6月20日普什医塑改签合同事件
一、 事件:
2014年6月20日上午09时许,各位同事因为突然听到马上进行劳动合同改签的事情,议论纷纷,说的是医塑那边说的,我们员工要嘛回医塑,签自愿书盖手指印,要嘛留在制药,重新签合同;且马上现场签字。
疑问:
1、为什么改签合同事前没有通知?
2、为什么在现场要立即签字,盖指印,却没有考虑时间?
3、为什么回医塑还要签自愿书,当时大多数人没签过自愿书就被借调到制药了,现在回去却还要签自愿书?
同时我们也会思考:
1、为什么要那么着急,快刀斩乱麻的完成这个事情,是不是有什么突发情况?
2、作为员工本身,他/她的正当的应得利益是否得到了保证?
题外:针对上面问题,相信任何人都会感到不满,员工没有知情权,建议权、抗辩权,没有考虑问题的时间的权利,这是哪门子的程序,什么野公司路子、霸王条款?难道普什医塑对待员工随意性那么大?或者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二、经过:
带着这些问题,想不明白的同事都聚到一起找公司要说法,这期间出现了几个小插曲:
1、 上午10点多,同事们一起找到在302会议室(当时302里面正有几个同事被叫到里面签合同)里面的人要说法,一个粉色T恤的男性领导(据说是普什集团人事部的曾总)出来没说几句话就喊大家回去,外面等,关键问题一个都没说到,就让大家回去,引起了各位同事的反感与抵制情绪。后来这位领导也不说话就走了。
2、 上午大家同事按医塑人事部曾姓专员的安排到一楼培训室等待领导的解释,最终上午到12点,无任何一位领导到来。
3、 下午13:00,继续呆在培训室等待领导来解决事情,但是到13:30分左右仍然没有人来,于是大家再次来到三楼找领导要说法。最终被安排在了301会议室,13点42分左右,廖姓老总出现给大家说法,仍没谈到问题的关键,为什么要突然马上的重签合同。
疑问:1、为什么说来说去都是尊重我们的想法,给我们选择。我们本来没得想法的,是公司的做法让我们有了很多不好的想法;公司困难,我们理解,公司有难处,我们可以体谅,但请把话说在明处,究竟什么原因嘛,我们在集体表态后仍然得不到关键问题的明确回答,到底是为什么?我们是不是更有理由相信,公司是心里面有鬼的,不然不会这么个态度。那好,我们自己去查!
题外:作为公司员工,为什么在为保障自己利益而征询公司意见的时候,会那么曲折,而且还是在有那么多员工一同征询的情况下都再三碰壁? 相信如果是我们其中任何一名员工单独去征询意见的话,是会享受到一吼、二骂,三赶的美好待遇的,还不会有任何好的结果。那医塑以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不好说。
2、回顾这件事的本身,是因签合同引起的,那好,为什么要签合同呢?众所周知,在合同没有到期的情况下,重签合同意味着两件事,第一件:工龄;第二件:钱。重签合同,写自愿书肯定是医塑是要避免什么法律法规的条款。于是从网上查到:
(1)、《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和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网上随处也可以查到,丰原药业已经收购普什制药的既成事实,虽然还在办理一些产权手续,虽然普什制药也是普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但是普什制药已经是独立于普什医塑之外的公司主体,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就必须重签。
目前在普什制药的医塑员工根本不知道普什制药是什么时候独立出来的,医塑无任何人告知,据可查到的信息表明,到2014年6月20日为止,普什制药已经独立出来两个月以上。根据上述两条的内容明显就是普什医塑已经违规了。如果填写自愿书的话,直接或间接表明我们是知晓并且默许这个违规的,放弃了我们应有的知情权、建议权和抗诉权。从这个角度是不是可以说成都普什医药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对员工存在瞒骗行为。
三、后记:在2014年6月20日,在公司领导各种表态之后,写下上述内容,为什么领导动动嘴皮子就要我们白纸黑字的画押,他们的许诺就空口无凭?公司又是什么时候独立出来的,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提供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如果本次事件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普什医塑会不会举证,大家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未发现的问题,就目前仅有的信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一个企业,一个做医药产品需要良心的企业,却时刻都在算计自己的员工,把许诺当成家常便饭的时候,哪有什么诚信、以人为本的理念,哪有什么给你多少发展空间的许诺可以实现,这样的公司还会存在多久?
题外话:因为合同是跟医塑签的,我们只能找医塑,相当于我们是被派遣到制药的劳工,在那里任劳任怨的干了一段时间后,医塑却突然甩手说,你跟我们没关系了,给你个机会,要来就来但原位置没有了,要走就走也许更好,我尊重你的决定。切!!!
综上,所有内容,仅作参考,由各位看官自己决定自己的路,在此写下这篇文章后,感受是除了愤概还是愤概。匿名
Ⅳ 五粮液进军刀具业投了多少钱
五粮液投资8000万进军刀具业(2006-04-11 09:24:06 )
“斥资3亿元在重庆造汽车机械模具及发动机零部件,开工建设1.8亿元的高品质铸造工程项目,与绵阳市、华晨集团签署三方合作协议”,作为“中国酒王”的五粮液集团,近来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普什集团,在制造业领域不断甩出大动作,惹得各界又一番“五粮液造车”猜想。然而就在一片热议声中,记者又从不同渠道了解到,五粮液的刀具项目在经过半年多悄然运作之后逐渐浮出了水面,而记者也确实在不少招聘网站看到了“普什模具公司工具中心招聘刀具产品设计工程师”的消息。
下月正式投产
几经周折,记者联系到了普什工具中心负责人黄德得。尽管以“一切还都在运作过程中”为由表示“不便多说”,黄德得还是向记者证实,“有8000多万元的投入,设备也都到位了,而且我们的刀具下个月就正式投产了。”他还表示一些用户对先期试生产的产品“反映也很好”。
按照普什集团官方的说法,普什工具中心“从国外成套引进了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及可转位数控刀具与工具系统两条生产线”,这其中包括了数台国外先进的数控工具磨床,可生产硬质合金铣刀、可转位数控车刀、铣刀、镗刀、工具系统等产品。专家认为五粮液显然意在中高端刀具市场——这也符合五粮液集团总裁王国春提出的“高起点、高技术、高标准”的要求。而且有迹象表明,普什工具中心也试图与刀具涂层企业商谈合作。
按照黄德得的说法,“班子是去年5月18号搭起来的”,到今年4月已近1年,这个过程大概正是五粮液陆续投入、引进设备、确定产品定位、试生产的过程。不管是学机械出身的王国春,还是普什集团总裁李培奇,又或出身于成都工具研究所的黄德得,恐怕都几经研讨论证,才确定刀具项目达到五粮液多元化战略将要介入的新产业必须遵循四大标准,即“没有掌握前沿核心技术的不介入,没有足够的资金、靠贷款替银行打工的不介入,没有自主知识产业的行业不介入,5年内进不到行业前3名、10年内做不到龙头老大的不介入。”黄德得也向记者强调了最后一条。
背靠大树好乘凉?
按照普什集团办公室主任李莉的说法,目前普什工具中心归属于“普什集团模具公司”,而普什集团是五粮液集团先期投资3亿元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普什工具中心还只是五粮液旗下三级子公司的部门或项目。当记者问及是否会出现独立的“普什刀具有限公司”时,黄德得称“刀具中心刚成立,很多工作还只是在运作中。”李莉也表示,“集团各种项目都在进展,企业也在发展,是否成立公司应该看将来的规模吧,这是下一步的事情。”
Ⅵ 宜宾五粮液是 不是还有一个普什集团
是的,子公司
Ⅶ 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的待遇问题
好的很,每个月有1000-3000的工资,200的购物卡,300的餐卡,50的洗理费,12%的养老保险,20%的住房公积金,如果想一辈子平平淡淡上班也可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