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经济学人杂志怎么订阅
淘宝网上代订购的商家有挺多的,可以单季、半年或全年订阅,一年的价格大约在 800 元左右。如果不介意时效的话,可以打包购买过期刊物,比订阅更便宜。
《经济学人》杂志国家允许引进,并没有禁绝。但对内容控制比较严。需要同步订阅纸质版找中图就行,国家特许经营的。
有一些经济学人亚太版的过刊。如果想走官方订阅的办法,最好事先写封信问问。
(1)经济学人集团扩展阅读:
作为最知名的全球发行杂志之一,《经济学人》传阅了200多个国家,并拥有一批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读者:从基辛格到默克尔,再到比尔盖茨和马云。据福克斯的采访,比尔·盖茨会把《经济学人》一页不落的读完。
谷歌公司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曾盛赞《经济学人》为思考全球问题的最佳指引。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也评价到:“这是一本非常高质量的杂志,是世界的窗口”。此外,包括奥巴马、巴菲特等领袖人物都是《经济学人》的忠实读者。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地缘政治紧张,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在《经济学人》发表文章《中美为何必须携手抗疫》,呼吁全球合作,并表示世界正在步入一个各国和各国人民比以往更加相互需要的时代。
❷ 上海的公司有哪些
1、上海电气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4月在香港H股上市,还拥有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输配电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30位。
❸ 有名的财经类的杂志报纸有哪些
比较有名的财经类杂志报纸有:
1、《福布斯》(Forbes):是美国一本福布斯公司商业杂志。该杂志每两周发行一次,以金融、工业、投资和营销等主题的原创文章著称。福布斯还报道技术、通信、科学和法律等领域的内容。福布斯杂志总部设于纽约市,它在美国商业类杂志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财富》和《彭博商业周刊》。该杂志因其提供的列表和排名而为人熟知,包括最富有美国人列表(福布斯400)和世界顶级公司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福布斯杂志的座右铭是“资本家工具”(The Capitalist Tool)。
拓展资料
1、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杂志”的形成来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注重报纸的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一种新的媒体也就因这样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出版的《学者杂志》。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创刊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停刊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前后历时10年,共刊出11卷,每卷均合订为一本,是类似年刊性质的中医杂志。它的稿件是当时江南一带的名医所供给的,故名《吴医汇讲》。任何一种杂志以自己的“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
2、杂志形成于罢工、罢课或战争中的宣传小册子,这种类似于报纸注重时效的手册,兼顾了更加详尽的评论。所以一种新的媒体随着这样特殊的原因就产生了。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Denys de Sallo)出版的《学者杂志》(Le Journal des Savants )。
1703年,伦敦出版了第一种介于报纸和杂志之间的定期刊物,发行者是《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笛福。刊物名叫《评论》,篇幅为四小页,共发行九年。
美国最早发行的杂志是佛兰克林的《美洲杂志》和《将军杂志》,都是模仿英国杂志的月刊,同在1741年1月出版。
(资料来源:网络:杂志)
❹ 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究竟有多少
我这样说是不是表示笔者赞成,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就像前一、二十年造成的“经济学家满大街跑”那样,多得来实在是数也数不清楚的,当然亦不是,因为那是一种“社会错觉”! 所以我的真正观点是,中国真正的经济学家肯定不止5个,但是也不会多到哪里去,“若与真正的”这三个字一对号,肯定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 “经济官”并非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其中还不乏那些当官指定的、自己在学术上并没有多大前途削尖脑袋往官场上钻的“经济官”,这些人离“真正的经济学家”就更远的了……就是因为有官帽子的光环和“掩护”,人们就错将他们当成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过去我们社会容易产生的第二个“社会错觉”是,有的人将凡是在前几年在主流媒体上到处喋喋不休作指点江山的报告、并且垄断了媒体话语权的经济学教授错认为是“真正的经济学家”。的确是这样,看一看有些经济学教授那种离开了他们中国的改革是无法进行的架势,实在是有点吓煞人,不过现在人们都已经明白了,这是前一、二十年中国社会患上的一种名叫浮躁病反映,而且这些“经济学教授”真还有点缺乏自知之明,拿出一副包打天下的架势来,不管是不是自己专业的,是不是自己研究范围的,什么问题都敢说,什么问题都敢开“药方”……久而久之,由于媒体的“造神”功能和名人的累积效应,人们就错将他们当成是“真正的经济学家”。 过去我们社会容易产生的第三个“社会错觉”是,人们往往将那些留过洋、怀有一肚子洋墨水的错将他们当成是“真正的经济学家”。这源于国民的崇洋症,“文化大革命”前,崇的是前苏联计划经济一套,改革开放后这一套不管用了,就出现了一批留美、留英、留日的“海归经济学人”,这原本没有什么不好的,吸取外国先进经验嘛!然而有那么一部分“海归经济学人”却主张全盘西化,硬要在中国实施西方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放出种种谬论,什么“代价论”,什么“烂苹果论”,什么“冰棍溶化论”,什么“社会财富向精英倾斜论”,正因为这些人“满腹经论”且占有媒体的话语权,再加上他们特有的“经济社会地位”,正还唬住了一大批地方领导,依靠权力硬性实施再加上他们的种种荒谬理论,结果是没有多久就将大部分国有企业“转制”了,如今社会为什么矛盾那样凸显,就是与这部分“海归经济学人”的“努力”和“贡献”分不分的。想一想,这部分“海归经济学人”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吗? 过去我们社会容易产生的第四个“社会错觉”是,人们往往将那些善于“注释”官方文件的“经济学人”错认为是“真正的经济学家”。我这样说,决不是意味不要“注释性经济学人”,而是说光是注释是出不了“真正的经济学家”的。是啊!这也是我们的社会一个弊端啊!我们社会的“注释性经济学”实在是太“兴旺发达”的了,从开国起,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不管是有没有巨大的副作用,我们的一些经济学人除了会叫好、会歌颂之外还会什么?所以中国的经济问题往往是突然暴发性的,在暴发之前还是一派大好形势,还是莺歌燕舞,突然问题降临了,往往将人搞得手足无措的。什么原因?“真正的经济学家”实在太少了,愿意坐冷板凳进行问题研究、前瞻研究的“经济学人”实在太少了。过去,我们的一些“经济学人”喜欢攀附权势,如今权势要攀附但是更要攀附的是富豪、大款,削尖脑袋去做他们利益集团的代言人。顾雏军现在是臭名昭著的了,然而想当初有多少经济学界的“名流”争先恐后地去捧顾雏军的臭脚啊!我绝对以为,要让我赞同上次在北京参加捧顾雏军臭脚大会的“经济学人”视为“真正的经济学家”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的。 那么什么样的“经济学人”是“真正的经济学家”呢?我的观点是,一是将经济学作为学问来研究的,而不是将它作为自己升官发财的敲门砖的;第二,不仅仅是“注释性”,更重要的研究性的、创造性的;第三,对解决社会转型期间的社会经济问题有特出贡献的;第四,关心民众切身经济利益,善于社会调查,自己的屁股完全坐在穷人这一边的,而不是在富豪一根蝇子上吊死的;第五,不畏权势,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 (责任编辑:崔宇)共找到个相关网页.
❺ 即将上市的中国交建是什么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集团”)由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回司与中国路桥(集团答)总公司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组建,注册资本45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近700亿元人民币。截止目前,集团拥有35家全资子公司、13家控股公司、20余家参股公司、2家上市公司;拥有各类现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代化工程船舶800余艘、陆用工程机械5600余台(套)以及各类先进的勘察设计科研仪器和设备;共有员工7万余人,拥有一支由3位工程院院士、13位国家级设计大师、近10000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00余名各类专业人员组成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预计2005年集团新签合同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将达到850亿元人民币,实现利润将大幅攀升。2009年,成功入选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联合会、《世界经济学人周刊》和中国资信评估中心联合举办2009年(第五届)“中国建筑500强”,排名第二位。很牛的!
❻ 金融时报的易主日本
英国《金融时报》8.44亿英镑易主日本日经新闻
中新社伦敦7月23日电 (记者 周兆军)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23日宣布,该集团旗下的英国《金融时报》以8.44亿英镑(约13.1亿美元)的价格,被日本媒体公司日经新闻(Nikkei)收购。这也宣告培生集团对金融时报58年的所有权结束。
《金融时报》创办于1888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财经媒体之一,由该报创立的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指数更是闻名全球。目前该报的发行量为72万份,包括报纸和电子版,其中七成的读者通过互联网生成。2012年,《金融时报》电子版订户超过了纸媒订户。
在过去数周,培生集团一直在寻求出售《金融时报》集团,包括《金融时报》和数家关联刊物,但此前盛传与培生集团协商购买的是德国出版集团施普林格。
不过,最终成为《金融时报》新东家的是日经新闻。日经新闻集团创建于1876年,拥有以日本经济新闻社为核心的数十家控股公司。培生集团首席执行官约翰·法伦23日表示,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为了延续《金融时报》在新闻和商业上的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出售给一家全球性的数字媒体公司。
这笔交易的内容包括金融时报报纸业务、网络业务和数家关联刊物,但并不包括金融时报集团位于伦敦的物业,也不包括其所持有的《经济学人》集团50%的股权。
❼ 福布斯集团的福布斯集团
福布斯集团(Forbes Inc.)成立于1917年,距今已有87年的历史。其旗舰刊物《Forbes(福布斯)》杂志,是美国最早的大型商业杂志,也是全球最为著名的财经出版物之一。
《福布斯》杂志的前瞻性报道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引导投资方向,提供商业机会,被誉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福布斯》为双周刊杂志,每期刊登60多篇对公司和公司经营者的评论性文章,语言简练,内容均为原创。着重于描写企业精英的思维方式,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企业家精神”;不停留在新闻事实的报道上,着力于洞悉新闻背景、把握动态信息和行业趋势,深入探讨和研究企业运作的经济环境。福布斯杂志的口号为“永不停息”。
现任福布斯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斯蒂夫·福布斯先生(Steve Forbes),总是以敏锐的目光对美国经济做出准确的判断,他的文章因此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诊断书。他同时也是《福布斯》杂志的总编辑。在每一期杂志上,都可以看到他为事实与评论专栏撰写的评论。 “商业的目的是要创造幸福,而不仅仅是财富的堆积。”
——B.C.福布斯
20世纪初,苏格兰记者B.C.福布斯带着梦想和追求来到纽约,试图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城市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凭着过人的精明和智慧,不久他就成为全美首屈一指的财经记者。
然而,他的理想还不仅于此。1917年,37岁的福布斯独立创办了美国第一本纯粹报道商业新闻的杂志,但他使用的报道方式却和那个时代截然不同。他反对当时盛行的堆砌枯燥的商业数字的方法,坚持关注掌控企业的人们。
90年来,《福布斯》杂志一直以“关注实践和实践者”为口号,倡导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正是由于其明确的定位和独特的深度报道,使《福布斯》成为今天美国主要商业杂志中唯一保持10年连续增长的刊物,其受众群在商业杂志众占据魁首,2003年达到500万。
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福布斯》对中国的关注也不断加强。《福布斯》带着它的使命和定位来到中国。中文版秉承母刊倡导创业精神的一贯宗旨,为中国追求创业价值观和自由企业精神的高层企业决策者打造创富工具。 福布斯与《财富》、《商业周刊》和《经济学人》齐名,乃财经界四大杂志之一,影响范围遍及全球,杂志内推选的排行榜更成为经济潮流指标。
❽ Freedonia
Freedonia 弗里多尼亚
美国弗里多尼亚集团是专注于为商业决策提供与行业市场研究相关的数据和分析支持的调研企业。弗里多尼亚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市,并在中国北京设有分支机构。弗里多尼亚的研究报告经常被国际上重要媒体引用,包括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等。
1960年,比尔·外斯共同创建了Predicasts公司。1985年,比尔·外斯带领其他五名Predicasts公司的员工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创立了弗里多尼亚。2001年,弗里多尼亚专项调研公司成立,为客户提供专项研究分析。2003年,建立了弗里多尼亚聚焦报告库,以订阅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更加精炼的行业见解。2005年,弗里多尼亚在中国北京成立了分支机构。弗里多尼亚的研究报告经常被国际上重要媒体引用,包括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等等。
❾ 培生教育集团的CEO
CEO资料
马乔里·斯卡迪诺( S·斯卡迪诺(Marjorie Scardino)是培生集团首席执行官。
CEO成就
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领导英国上市100强公司的女性。在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2002年评出的50位国际最有影响力女商人中蝉联第一。被英国的《今日管理》杂志连续评为英国最强有力的女商人。2003年英国白金汉宫特授勋为爵士。
1997年就任培生集团(Pearson Group)首席执行官之前,斯卡迪诺是经济学家集团(Economists)的首席执行官。
在她的领导下,培生集团由一个经营多种不同行业的多元化集团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跨国教育与信息传媒巨人。她对集团战略化经营管理的杰出才能为她赢得了最佳女性管理者的声誉,是欧美出版业最具影响力的管理者之一;
她于1985年出任经济学人集团北美总裁,1993年任经济学人集团首席执行官;在1985年前,她曾在Savannah, Georgia律师事务所任职,并与其先生一起创办了曾赢得普利策奖的《佐治亚报》(The Georgia Gazette)。
玛约丽·斯卡蒂诺女士同时是诺基亚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并在包括卡特中心、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等一些慈善或顾问性质的董事会任职。
马乔里·斯卡迪诺(Marjorie Scardino)与记者阿尔伯特·斯卡迪诺结婚,育有3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