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每个人能办几张股东卡
一张身份证只能办理一个账户
现在开户需要本人亲自去,想要多弄账户没有以前容易了
Ⅱ 股东卡可以在几个证券公司中使用
一个股东卡只能在一个证券公司使用。你在用方正证券的话,可以带身份证跟股东卡,去柜台办理销户。然后你再到外地开户就可以了。如果你如果已经在外地找好了证券公司,那么就是去方正办理转户,你需要知道你要去的证券公司的深圳A席位号。但是这样最好不要用原来的那家银行,避免发生冲突
Ⅲ 一个人可以开立多个股票账户吗
“目前上交所的股东账户最多3个,深交所的股东账户最多是20个。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要开版通既能买上交权所,又能买深交所的股票的证券账户的话,就只能开三个。而开完这三个证券账户以后,再开的账户就只能买深交所的股票了,而不能买上交所的股票。
Ⅳ 股票问题,一个人可以开几个股东卡在上市和深市已都有的情况下,资金账户可以在不同证券公司多开么
只能开立上海、深圳证券账户卡各一个。只挂深圳股东户的资金账户可以在不同营业部开多个
Ⅳ 一个人可以有几个股东账户
沪市抄A股一张身份证只能开一个股票账户,深市A股一张身份证可以开多个股票账户。
股票帐户是投资者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只有拥有它,才能进场买卖证券。股票帐户在深圳又叫股东代码卡。所以,证券账户卡也叫股东卡,是一回事。 一个身份证在两个市场各只能开立一个帐户,即一个深圳证券帐户和一个上海证券帐户。
股东卡是证券交易所签发的,当买入股票后就是个股东了,股东卡是证明股东身份的。你在银行办理第三方存款业务之后就可以买卖证券了。
Ⅵ 一个人可以开几张股东卡开几个证券商的帐户不是每个证券商的帐户对应一张股东卡吗
你好,一张身份证上海可以开三个股东卡,每张股东卡对应一家券商,深证可以开多张股东卡专,并且,一张股东卡属可以对应多个券商,例如A券商和B券商深证股东卡可以是一样的。
一张身份证名下可以开三个沪A账户,20个深A账户。
Ⅶ 一张股东卡能开几个股票账户
恩 这个问题很简来单
你开了2个户自
不过这个2个户都是资金户
股东账户你还是原来开得没有动过
股东代码卡只能1个身份证对应的开1个
(当然你另外开的B股账户那另当别论,那又是另外的股东代码卡)
你在他那里开的只是个资金户头(可以理解成空户)
这个户头可以下挂深圳的股东代码卡
可以做深圳的股票
也可以做基金
军人就是这样子的
他们只有军官证,只能开资金户
只能买基金
Ⅷ 股票账户每人只能开几个
根据来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规定自来看,一个自然人和普通机构投资者在同一市场最多只能申请开立3个同类账户。
目前上交所的股东账户最多3个,深交所的股东账户最多是20个。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要开通既能买上交所,又能买深交所的股票的证券账户的话,就只能开三个。而开完这三个证券账户以后,再开的账户就只能买深交所的股票了,而不能买上交所的股票。
开满三个账户之后,也可以办理转户或者销户,再腾出一个名额去重新开立。而你如果有休眠账户的话,一般需要先注销或激活休眠账户之后,才能再新开帐户。
而且最新规定要求,所有的券商都应支持网上销户,具体的注销条件可以询问一下券商的客服人员。
若要同时申请沪A和深A账户,也不需要在申请时特别说明,直接在开户的时候勾选想要申请开通的账户类型即可。
Ⅸ 深圳股东卡可以在几家券商开户
股东卡只能开一张,但是使用无限制。上海是指定交易制度,就是说你的股东卡只能指定在一家券商的席位上交易。深圳没有这个规定,你可以在多家券商使用,就是在哪买的股票只能在哪卖。
Ⅹ 股票账户每人只能开几个
2016年10月14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简称“中登公司”)盘后丢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将一个投资者开立证券账户数量上限,从20户调整为3户,新规自2016年10月15日起实施。消息一出炸开了锅,还在拼命拉客户的券商已哭晕在地?业界表示,每个投资者证券账户上限下调为3个以后,投资者开立多个账户的便利性将大为受限,这对以低佣战略制胜的互联网券商无疑是沉重打击。
那么 股市账户也要限购了吗?
自1998年以来,为了防止个人证券被盗卖,证监会规定一人只能选择一家证券公司作为证券买卖的唯一受托人,也就是只能开立一个证券账户。去年4月12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决定,自2015年4月13日起放开“一人一户”,允许自然人投资者根据实际需要,开立20个A股账户及场内封闭式基金账户。
放开“一人一户”限制后,一时间,不少券商营业部一度出现排队开户的场面。中国结算证书系统甚至因开户人数激增出现“拥堵”,众多券商开户无法正常出单。但政策实施一年多,从数据来看,多开3户以上的投资者仅占同期新开户投资者的2.6%,而且对账户使用率明显偏低,导致空置率高,浪费技术系统资源。另一方面,一位券商营业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余的账户也有可能被用来做一些违法违规的操作。
因此,有券商人士认为,将“一人20户”下调至“一人3户”谈不上股市限购,这仅仅是一次基于实际需求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