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能给下西门子公司的简介,还有中国分公司的简介,谢谢了
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的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可持续性就一直是西门子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西门子,可持续性意味着长期的经济成功以及一个好的企业公民所应具备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005财年(截止于9月30日),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461,000名雇员,实现销售额754.45亿欧元,净收入30.58亿欧元。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德国境外。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西门子的全球业务运营分别由13个业务集团负责,其中包括西门子财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房地资产管理集团。此外,西门子还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和富士通西门子计算机(控股)公司。
西门子在电气工程和电子领域拥有完善的业务组合。西门子的业务活动受到各种地区和行业因素的影响。除了国际性业务(如发电、输配电、医疗系统和交通技术集团,这些业务一般拥有较长的业务周期)之外,其他领域的业务(如通信集团和欧司朗的消费品业务和自动化与驱动集团的资本品业务)易受短期商情趋势和当时经济状况的影响。良好的业务组合帮助西门子从容应对2005财年艰难商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 此外,我们的业务领域还能充分体现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西门子正在研发新的解决方案,以迎接未来来自卫生、能源、水处理、通信、交通、安防、物流和自动化领域的挑战。
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西门子充分发挥其多种业务组合的协力优势,以公司总体战略为指针,架构明确,职责分明,积极为当地创造价值。公司的传统优势在于其创新能力、客户为本、全球性业务以及财务实力。
西门子的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全球电气市场,该市场2005年的市场总量达26,900亿欧元。随着目前世界经济的降温,预计2006年全球电气、电子市场的增幅将略有下降。但以其近7.5%的增速,该市场仍将保持其长期增长势头。
对于一家电气工程和电子领域的世界级公司而言,创新是其首要工作。2005年,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公司在研发领域投资52亿欧元。2004财年,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共实现了约8,800项发明,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 其中三分之二申请了专利。在专利领域,西门子在德国高居榜首,在欧洲名列第二,在美国则跻身十强行列。在西门子近47,000名研发人员中,大多数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这使得西门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研发机构之一。西门子还致力于不断增加其服务、解决方案和系统的种类,以进一步完善其产品组合。
西门子透明、负责的管理和监控体系是公司实现持续性增长的保证,同时也是西门子及其业务政策赢得和保持信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西门子一直非常重视尊重和保护股东的权利,总是及时、毫无隐瞒地向他们提供公司的信息,以确保公司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并且西门子还始终坚持遵守国际和各国的法规法则。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我们还致力于帮助提高业务所在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支持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训,缓和社会问题和弘扬当地的艺术文化。
西门子拥有900,000多名股东,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超过55%的股本募集于德国境外。从2001年3月开始,西门子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交易。
⑵ 西门子和博世共同成立的博西家电集团是上市企业吗 属于500强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门子家电是不是
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 世界排名第三、欧洲排名第一的博世和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是享誉全球的百年白色家电制造商。集团于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迄今为止,已投资创建了四大生产基地,员工达到9,400余人。1997年8月25日,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成立,全面负责博世、西门子、嘉格纳和康西达四个家电品牌在中国的管理与发展,以及家电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和售后。
⑶ 西门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西门子集团
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的西门子集团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可持续性就一直是西门子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西门子,可持续性意味着长期的经济成功以及一个好的企业公民所应具备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005财年(截止于9月30日),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461,000名雇员,实现销售额754.45亿欧元,净收入30.58亿欧元。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德国境外。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西门子的全球业务运营分别由13个业务集团负责,其中包括西门子财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房地资产管理集团。此外,西门子还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和富士通西门子计算机(控股)公司。
西门子在电气工程和电子领域拥有完善的业务组合。西门子的业务活动受到各种地区和行业因素的影响。除了国际性业务(如发电、输配电、医疗系统和交通技术集团,这些业务一般拥有较长的业务周期)之外,其他领域的业务(如通信集团和欧司朗的消费品业务和自动化与驱动集团的资本品业务)易受短期商情趋势和当时经济状况的影响。良好的业务组合帮助西门子从容应对2005财年艰难商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 此外,西门子的业务领域还能充分体现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西门子正在研发新的解决方案,以迎接未来来自卫生、能源、水处理、通信、交通、安防、物流和自动化领域的挑战。
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西门子充分发挥其多种业务组合的协力优势,以公司总体战略为指针,架构明确,职责分明,积极为当地创造价值。公司的传统优势在于其创新能力、客户为本、全球性业务以及财务实力。西门子的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全球电气市场,该市场2005年的市场总量达26,900亿欧元。随着目前世界经济的降温,预计2006年全球电气、电子市场的增幅将略有下降。但以其近7.5%的增速,该市场仍将保持其长期增长势头。
对于一家电气工程和电子领域的世界级公司而言,创新是其首要工作。2005年,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公司在研发领域投资52亿欧元。2004财年,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共实现了约8,800项发明,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 其中三分之二申请了专利。在专利领域,西门子在德国高居榜首,在欧洲名列第二,在美国则跻身十强行列。在西门子近47,000名研发人员中,大多数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这使得西门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研发机构之一。西门子还致力于不断增加其服务、解决方案和系统的种类,以进一步完善其产品组合。
西门子透明、负责的管理和监控体系是公司实现持续性增长的保证,同时也是西门子及其业务政策赢得和保持信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西门子一直非常重视尊重和保护股东的权利,总是及时、毫无隐瞒地向他们提供公司的信息,以确保公司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并且西门子还始终坚持遵守国际和各国的法规法则。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我们还致力于帮助提高业务所在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支持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训,缓和社会问题和弘扬当地的艺术文化。
西门子拥有900,000多名股东,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超过55%的股本募集于德国境外。从2001年3月开始,西门子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交易。
西门子中国
西门子的中国业务是西门子集团亚太地区业务的主要支柱,并且在西门子全球业务中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经进入中国,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其核心业务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解决方案。
西门子是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致力于成为中国完成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现代化的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一些最先进的技术都出自西门子。西门子技术能够为中国提供经济、高效和环保的能源;快速、安全、舒适的公交系统;可靠、高速、成本低廉的通讯;以及快速、精确和有效诊断与治疗的医疗设备,以及帮助各个工业领域提高产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等。
到2003年,西门子在中国已经建立了28个地方办事处和40多家合资企业,长期投资总额超过54亿人民币(约6.55亿欧元)。2003财政年度(从2002年10月1日到2003年9月30日)的销售额达到301亿人民币(约33亿欧元),新订单额超过313亿人民币(约35亿欧元)。西门子是在中国投资的最大外商企业之一,拥有21000名员工。为了保持良好成长的势头,西门子将继续在中国增加投资,并大力推进本地化进程,不断加强本地研发,增加本地工程项目实施,提高本地采购和增进本地管理水平。
西门子的信息与通讯(I&C)领域包括三个集团,他们分别是信息通讯网络集团(ICN)、信息与移 动通讯集团(西门子移 动)以及西门子行业应用服务集团(SBS)。依靠多样的综合解决方案,西门子I&C是所有关键信息和通讯技术、应用和服务的独立提供商。西门子I&C领域的中国业务开始于1985年,自此西门子成功地参与了中国通讯基础设施,尤其是移 动通讯系统和传输骨干网络的建设。
⑷ UG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合作了吗
没有啊!!!只是ug公司把西门子公司做为他的工作平台!!!!
⑸ 我国国内使用西门子法设备进行生产十年以上的厂家有多少家 都有哪些
1西门子公司: 总部位于柏林和慕尼黑的西门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工程和电子公司之一。自从公司成立以来,可持续性就一直是西门子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西门子,可持续性意味着长期的经济成功以及一个好的企业公民所应具备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005财年(截止于9月30日),公司在全球拥有大约461,000名雇员,实现销售额754.45亿欧元,净收入30.58亿欧元。其中80%的销售额来自德国境外。 西门子是一家大型国际公司,其业务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大约600家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办事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于6大领域:信息和通讯、自动化和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系统和照明。西门子的全球业务运营分别由13个业务集团负责,其中包括西门子财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西门子房地资产管理集团。此外,西门子还拥有两家合资企业——博世-西门子家用电器集团和富士通西门子计算机(控股)公司。 西门子在电气工程和电子领域拥有完善的业务组合。西门子的业务活动受到各种地区和行业因素的影响。除了国际性业务(如发电、输配电、医疗系统和交通技术集团,这些业务一般拥有较长的业务周期)之外,其他领域的业务(如通信集团和欧司朗的消费品业务和自动化与驱动集团的资本品业务)易受短期商情趋势和当时经济状况的影响。良好的业务组合帮助西门子从容应对2005财年艰难商业环境带来的严峻挑战。 此外,我们的业务领域还能充分体现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西门子正在研发新的解决方案,以迎接未来来自卫生、能源、水处理、通信、交通、安防、物流和自动化领域的挑战。 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西门子充分发挥其多种业务组合的协力优势,以公司总体战略为指针,架构明确,职责分明,积极为当地创造价值。公司的传统优势在于其创新能力、客户为本、全球性业务以及财务实力。 西门子的业务活动主要集中在全球电气市场,该市场2005年的市场总量达26,900亿欧元。随着目前世界经济的降温,预计2006年全球电气、电子市场的增幅将略有下降。但以其近7.5%的增速,该市场仍将保持其长期增长势头。 对于一家电气工程和电子领域的世界级公司而言,创新是其首要工作。2005年,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公司在研发领域投资52亿欧元。2004财年,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共实现了约8,800项发明,比上一年度增长了7%, 其中三分之二申请了专利。在专利领域,西门子在德国高居榜首,在欧洲名列第二,在美国则跻身十强行列。在西门子近47,000名研发人员中,大多数从事软件项目的开发,这使得西门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研发机构之一。西门子还致力于不断增加其服务、解决方案和系统的种类,以进一步完善其产品组合。 西门子透明、负责的管理和监控体系是公司实现持续性增长的保证,同时也是西门子及其业务政策赢得和保持信誉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西门子一直非常重视尊重和保护股东的权利,总是及时、毫无隐瞒地向他们提供公司的信息,以确保公司管理委员会和监事会之间的密切合作,并且西门子还始终坚持遵守国际和各国的法规法则。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我们还致力于帮助提高业务所在国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支持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培训,缓和社会问题和弘扬当地的艺术文化。 西门子拥有900,000多名股东,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超过55%的股本募集于德国境外。从2001年3月开始,西门子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挂牌交易。
补充:
2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 它与中国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1872年。公司的中国业务正迅速发展成为西门子全球业务的基石。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进入中国,并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截至2005财年(即2005年9月30日),西门子在华的长期投资总额已突破106亿人民币,销售额达到443亿元人民币。西门子至今已在中国建立了70多家企业和55个地方办事处。这种区域组织结构让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本地信息,更加有效的满足客户需求。西门子的员工超过36,000人,是在华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⑹ 西门子的发展历史
1847年10月1日,维尔纳·冯·西门子(Werner von Siemens)在其发明的使用指针来指出字母顺序 而不是摩尔斯电码的电报技术基础上建立了公司。公司随后被称为Telegraphen-Bauanstalt von Siemens & Halske。
1848年,公司建造了欧洲第一条远距离电报线,从柏林到法兰克福跨度为500公里。
1850年,创始人的弟弟,卡尔·威廉·西门子(Carl Wilhelm Siemens)在伦敦设立代表处。 十九世纪 五十年代,公司参与了俄罗斯远距离电报网络的建设工作。
1855年,创始人的另一个弟弟卡尔·海因里希·冯·西门子(Carl Heinrich von Siemens)在圣彼得堡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支机构。 公司不断地成长并开始涉足电气列车和灯泡。1890年,创始人退休,把公司留给了他的弟弟卡尔·海因里希和两个儿子阿诺德·西门子(Arnold von Siemens)以及乔治·威廉·西门子(Georg Wilhelm von Siemens)。
1897年,西门子和哈尔斯克(Halske)联合成立了公司S&H。
1919年,S&H和其它两家公司共同成立了欧司朗灯泡公司(Osram Lightbulb Company)。 1923年,成立了日本分公司。
第二次世界大战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之间,S&H开始生产收音机、电视机和电子显微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S&H被卷入了德国的秘密战备。 在二战中,西门子支持了希特勒政权,为战争和经济的纳粹化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西门子有许多工厂设在臭名昭著的集中营里或周围以建造军用的电器开关。例如,大约有十万奥斯威辛的劳工在集中营里的西门子工厂里工作,该厂为集中营提供电力。并且集中营里的部分毒气室也由西门子建造。
在1937年至1938年间(日军对南京城进行南京大屠杀),德国西门子公司驻中国公司员工拉贝以外国人的特权身份,在中国南京建立南京战时安全区保护了约25万中国平民
1966年,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成立。
1967年,西门子股份公司和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成立主要生产白色家电的合资企业博西家用电器公司(BSH),后成为德国和西欧家电市场的领导者。
1980年,公司的第一台数字电话交换机下线。
1988年,西门子和通用电气收购英国防务和技术公司Plessey。因为Plessey公司的持有人分裂,因此西门子接收了其航空电子、雷达和交通控制部分,并更名为Siemens Plessey。 1990年,西门子收购了陷入困境的利多富(Nixdorf)计算机公司并更名为西门子利多富信息系统股份公司(Siemens Nixdorf Informations System AG)。这家公司在Gerhar Schumeyer的领导下已经开始盈利。
1997年,西门子推出了第一款彩屏GSM便携式电话。同样在1997年,西门子同英国宇航公司(British Aerospace)和DASA达成协议向他们提供Siemens Plessey生产的防务装备。英国宇航公司和DASA分别负责英国和德国的军事装备的采购。
1999年,西门子的半导体业务分离出来,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英飞凌科技公司。同年,西门子利多富信息系统股分公司成为了富士通-西门子电脑公司的一部分。
2002年7月,西门子与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签署了一份为期三年的赞助合同,“西门子移动”的字样将会出现在皇马球衣的胸前。
2004年,西门子移动向市场推出65系列移动电话,良好的用户界面,人性化的操作,实用的功能设计使65系列手机广泛受到欢迎,但由于软件问题使得西门子手机不得不招回,并在一年后的收购埋下了伏笔.
2005年,台湾的明基公司收购了西门子陷入财政危机的移动电话公司并排他性地获得了五年使用西门子商标的权利,全名为BenQ-Siemens。在将移动电话公司转让给明基之前,西门子投入了2.5亿欧元并注销了总值为1亿欧元的资产(1)。西门子同样获得了明基5%约为5000万欧元的股份。
2006年10月30日,西门子公司在北京宣布成立西门子中国研究院。西门子目前卷入一场金额巨大的贿赂案,远超4.26亿欧元。导致现任首席执行官Klaus Kleinfeld辞职。
⑺ 西门子 旗下的公司都有谁
1、西门子创业投资公司
西门子创业投资公司 是西门子股份公司旗下的创业投资机构。SVC的目标是寻求有助于增强西门子核心业务实力的新兴技术和创新技术,并为其提供资金,尤其是在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领域,包括能源和环境保护、自动化与控制、工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医疗解决方案等领域。
2、西门子楼宇
西门子楼宇科技(SIEMENS)公司是西门子集团旗下的一员,共设有六个业务部门。这六个业务部门结合自身的技术,应用专利以及接近客户的网络,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方案,无论是完整的系统,还是度身订做的解决方案,或是零部件。
3、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
西门子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是西门子在中国的独资企业,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占地面积为12.5万平方米。
4、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SEAL)作为合资公司成立于1994年,于2001年转为外商独资企业,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3TF接触器,3TS,3TB接触器,3UA热过载继电器,3TH接触器式继电器,3TD机械连锁可逆接触器, 3VU,3VL塑壳断路器,3WT,3WL 空气断路器,3SB按扭及指示灯,低压电气柜,4EU电抗器,4BU变压器等。
5、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
西门子变压器(武汉)有限公司是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投资,西门子输配电集团旗下专业设计和制造输变电产品的独资公司,是西门子在中国的第三家变压器制造企业,也是西门子在湖北省投资的第一家制造业企业,拉开了西门子在中部地区建立电力设备制造基地的序幕。
⑻ 西门子的MES系统,除了和蓉生药业合作过,还和哪几家药企有过合作
这些国外制造执行系统 会和各行各业合作。通常情况下都是适应一般的生产企业。
系统分固定和定制两部分,不同企业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需要了解MES系统,可以留言。
⑼ 西门子公司主要经营什么
西门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气和电子公司之一,也是中国最知名、最受爱戴和尊敬的企业公民之一。这并不奇怪,因为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1872年。公司的中国业务正迅速发展成为西门子全球业务的基石。西门子的全部业务集团都已进入中国,并活跃在中国的信息与通讯、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行业中。
西门子是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积极帮助中国完成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实 现工业现代化忠实而可靠的合作伙伴。西门子能够为中国提供经济、高效和环保的能源,快速、安全、舒适的公交系统,可靠、高速、成本低廉的通讯系统,快速、精确和有效的诊断与治疗设备,以及能够帮助各个工业领域提高生产力、效益和竞争力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等。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一些最先进的技术都出自西门子。
截止2004财年(即2004年9月30日),西门子在华的长期投资总额已突破85亿人民币,销售额达到384亿元人民币。西门子至今已在中国建立了超过45家企业和46个地方办事处。这种区域组织结构让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本地信息,更加有效的满足客户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本地市场渗透率,公司中期计划将其地方销售办事处增至60个。西门子的员工超过31000人,是在华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
为发掘更多中国人才,公司计划于2005年再招聘5000名员工。为保持效益增长,西门子将在中国追加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并通过大幅度增强本地化生产、研发、设计、采购以及管理培训和领导力开发推进其本地化进程。 作为其对中国市场承诺的见证,西门子将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公司总部,该总部现正在北京修建。
西门子通信集团 (Com) 是目前业界唯一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全套电信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公司,业务范围涵盖终端设备、企业和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服务。公司在GSM移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的强势地位在2004年进一步得到加强,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安徽、广东、上海、四川和浙江的分公司签订了合同。西门子在2004年12月还进入中国的GSM铁路市场。作为该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企业,公司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将此技术应用到济南至青岛的铁路线上。西门子还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先驱,也是唯一提供两种第三代UMTS移动技术(W-CDMA和TD-SCDMA)的设备提供商。公司将继续支持TD-SCDMA的开发,西门子与华为的合资企业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已于2005年3月正式运营,其第一批TD-SCDMA产品计划于今年稍后投放市场。
在固定网络方面,西门子通信集团广泛的业务包括语音和数据的IP融合解决方案、各种宽带接入产品和系统以及光纤传输网络等。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是EWSD的主要供应商,在中国已经安装了超过6000万个端口。为顺应中国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公司还在中国市场为网络运营商引入了SURPASS解决方案。此外,西门子还是中国企业网络业务的领先者。HiPath——西门子企业融合架构——可让企业通过升级现有语音和数据网络至基于IP的融合网络更加有效地控制通讯成本,并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2004年,西门子成为酒店市场的主要赢家,与多个四星和五星级酒店签署了50多份合同。通过为上海磁悬浮、上海、广州、深圳和南京地铁、天津和重庆轻轨提供开放式运输网络,西门子在地铁和轻轨业务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2005年6月,西门子宣布了一项在全球重新调整其终端设备业务的决定。用户终端设备业务被剥离,现在成为西门子通信集团旗下的一个独立机构。此外,台湾明基集团将收购西门子的全部手机业务。
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A&D)集团是工业自动化的中坚力量,为中国工艺和制造行业提供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解决方案。该集团将创新和客户满意度与可靠性、质量和高效率紧密结合起来,为冶金、石化、玻璃、水泥、水处理、食品和饮料生产及包装行业的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004年该集团与上海振华港口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2.8亿元人民币的合同,这也是该集团至今为止在华赢得的最大合同。该集团在生产自动化、机床控制和大型驱动设备领域处于市场第一的位置。为进一步丰富本地产品并开发出更加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该集团在南京、苏州和上海的本地生产和研发能力都得到大幅增强,其销售网络也在不断扩大。2005年3月,注册在天津的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宣布投资7亿元人民币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中建造一个新的工厂。2005年5月,集团与上海精益电器厂有限公司签署了一个合同,在上海成立一个新的合资企业-西门子低压断路器有限公司。2个月后即2005年7月,集团在上海松江高新技术园区开设了一个新的物流协调中心,以优化本地和全球客户的订购流程并缩短交货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工业系统及技术服务(I&S)集团是工业系统和服务以及专业IT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涉足冶金、造纸、造船、石油和天然气、石化以及智能交通系统领域。2004年,集团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冶金和造纸领域市场第一的位置。2004年2月,集团共签订六个总价值9000万美元的合同。客户包括上海宝钢和武汉钢铁公司。集团还与山西省临汾、长治和大同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上述地区实现小区供暖、水处理和废水处理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提供支持。该集团还进一步巩固了在冶金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并在上海设立了“西门子冶金服务中心”。为支持西门子领先的智能交通管理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应用,该集团设立了一个远程信息处理技术中心。为进一步挖掘石油天然气与炼油行业的市场潜力,集团还为该行业设立了另一个本地技术中心。水处理技术和解决方案是中国市场一个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在全球收购USFilter后,西门子目前在利用中国水处理市场的机遇方面处于优势地位。
2004年9月,西门子德马泰克中国有限公司正式重新命名为物流与装配系统有限公司(L&A)。西门子物流与装配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机场、电子装配、材料处理自动化和邮政自动化领域的生产和物流解决方案。集团的产品包括电子行业的自动化表面贴装技术、仓库、港口和机场的全套材料处理自动化系统、以及为中国邮政行业设计的信件分拣系统。2004年,物流与装配系统有限公司材料处理自动化业务部门与宁波港务局签订了一份大合同,帮助扩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集团还完成了三个配送与仓储物流领域的重要项目,包括北京制药有限公司的物流配送中心,这也是中国目前首个最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与装配系统有限公司还在汽车和装配物流领域取得突破,与长春一汽签订了首份合同,为其提供七条传送带。为更多参与到快速增长的机场解决方案领域,西门子于2005年初成立了一个物流能力中心。2005年5月,西门子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获得了一份价值17亿元人民币的新订单,为其新建的T3航站楼提供一套先进的行李处理系统。此项工程计划在2007年12月前完成,从而及时地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服务。
西门子楼宇科技(中国)有限公司(SBT)提供完整的楼宇解决方案,通过在整个建筑使用寿命期间确保安全环境下的安全和舒适性以及降低维护费用来提高效率。该集团提供的产品、系统和服务包括:用于供暖、通风、空调控制的楼宇管理系统、消防以及包括防盗保护、门禁和电视监控在内的安保解决方案等。2004年1月,集团签署了一份合同,为上海标志建筑之一的上海花旗大厦提供超低压系统。其它主要项目还包括上海财富广场、北京光彩中心和广州大学城。
中国近几十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能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这也推动了中国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投资的增长。西门子在中国的电力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在此行业中的两个集团提供整体能源解决方案,满足中国对经济、高效和环保电力供应的需求。
西门子发电(PG)集团是中国电力行业建设高效、环保发电厂和提供相关服务的忠实伙伴。通过与中方合资伙伴的共同努力,西门子发电集团在大容量、先进的蒸汽电站领域获得了市场第一的位置。2004年10月,集团在中国燃气轮机市场取得突破,与上海电气有限公司结盟,赢得为4家国内联合循环电站提供9台燃气轮机的合同。西门子赢得的合同金额约为22亿元人民币。第一台本地建造的燃气轮机将于2005年8月交付。集团随后还还成立了上海西门子燃气轮机部件有限公司,总投资5.8亿元人民币,主要为西门子最先进的燃气轮机生产核心部件。总的来说,集团在市场中处于有利位置,将会得到更多发展机会。更多的业务增长领域包括为中国的核电站提供蒸汽轮机。在服务领域,集团还与广东深圳的福华德电力有限公司签订了第一份电厂燃气轮机运营服务合同,与澳门一家联合循环电厂也签订了价值8亿元人民币的合同。2005年4月,一个新的合资企业-西门子工业涡轮机(葫芦岛)有限公司-在辽宁成立。
作为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西门子输配电(PTD)集团活跃在中国输配电行业的各个领域。集团确保电能从发电厂安全、高效地传输给消费者。该集团的创新技术保证了电能在长距离传输时能源损耗降至最低。集团旗下的10家合资企业主要生产空气绝缘和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断路器、变压器和陶瓷真空开关管等。2005年6月,集团成立了深圳西门子中压开关有限公司,为中国南方市场生产中压开关设备。将能源从中国内陆地区运送到能源缺乏的沿海地带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的首要因素。集团在输配电业务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在2004年9月完成了贵—广高压直流输电线的调试,比预期提前了6个月。这也是全球第一条运用了西门子先进的光控制半导体闸流管技术的输电线,能确保一千公里以上的远距离、低损耗输电。集团最近还获得了建设第二条贵—广高压直流输电线的合同,该输电线计划于2007年投入使用。
在交通领域,西门子交通技术 (TS) 集团和西门子威迪欧汽车技术集团(SV)所提供的产品和系统满足了人们对更高的移动性、环保、高性能和高生产率的需求。
西门子交通技术(TS)集团是中国铁路主要的国际供应商之一。作为单一来源的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该集团为城轨、地区线和干线提供信号与控制系统、牵引供电系统和机车车辆,同时在项目管理和前瞻性服务理念上也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信号领域,西门子在华第一个信息传输应答器系统于2003年秋在秦沈高速线完工。上海磁悬浮高速列车于2004年初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同年7月就有1百万人乘坐了磁悬浮列车。2004年5月,集团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公交信号系统开发中心。在高速列车领域,BWG、Pfleiderer和西门子共同组建的德国高速机构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4年5月在广州和北京设立了铁路系统技术中心。2004年12月,集团实现了另一项突破,从中国铁道部赢得一份供应180辆双端机车的合同,合同总额约38亿元人民币。未来的增长机会包括为高速列车扩展传统的铁路网以及帮助铁道部提高铁路网的运行效率。
西门子威迪欧汽车技术集团(SV)致力于为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提供电气、机电和电子系统、模块和元件,以增强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提高发动机性能和进行尾气控制。该集团的产品包括:车身电子系统、发动机与驾驶管理系统、感应系统、燃油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的部件、信息娱乐系统、驾驶舱信息系统,以及安全电子和底盘电子等。其客户包括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制造商,如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东风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福特和本田等。西门子威欧迪在中国气囊市场居于主导地位,并在2004年继续保持了其在车载无线电和仪表盘市场的领先优势。为进一步拓展商用汽车市场,该集团还为其汽车数据记录产品获得了政府许可,为2005年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该业务做好了准备。
西门子医疗系统(MED)集团是中国公共卫生领域主要的供应商,以其创新的医疗科技、高质量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而著称。该集团帮助客户取得切实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临床与财务业绩。2004年10月,集团在北京医院安装了亚太地区第一台Biograph 16 HR(PET/CT)。2004年11月,集团取得了一项医疗技术的重大飞跃,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安装了中国第一台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64。该设备是目前扫描速度最快、图像分辨率最高的CT机。2003年7月,集团面向中国和全球市场在江苏无锡组建了一个X射线管研发和生产基地。2004年7月,该集团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其旗下的合资企业西门子迈迪特磁共振有限公司设立了一个亚洲磁共振中心,它是德国以外唯一的核共振成像研发和制造基地。该中心于2005年3月正式开业。为确保所有已安装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并为客户提供最便捷的技术支持,集团训练有素的服务队伍分布在中国的40个城市中。在北京和上海的UPTIME服务中心负责对全国医院的西门子设备进行24小时远程控制和维护。
在照明领域,西门子的全资子公司欧司朗是领先的照明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通用和自动化领域提供灯泡和照明系统,并为其它应用领域——如家庭、体育馆、机场、购物中心、大型建筑物和工厂等——提供光学照相灯泡。2004年的主要项目包括为广州新白云机场和上海F1国际赛车场提供照明解决方案。
西门子已在中国家电市场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博西家用电器(BSH)面向中国消费者制造和销售电冰箱和滚筒洗衣机。与其它国际品牌相比,这些产品在中国市场都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以它们的高质量和创新设计而著称。覆盖面极广的售后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2004年9月,BSH宣布将在南京投资10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小家电生产基地。新的基地将包括研发中心、国际采购办公室和中央仓库。
西门子在中国
西门子是中国深受喜爱并广受尊敬的企业公民,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872年,当时西门子公司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公司见证了近2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并且非常自豪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忠实并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迄今为止,西门子在中国已经建立了超过45家合资企业,在46个城市建立了地区办事处。这种区域组织结构让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了解本地信息,更加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西门子拥有超过31000名高素质的员工,是在华拥有员工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公司长期致力于成为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通过继续扩大投资,增强本地研发和软件开发,拓展本地采购活动,来保证其在华业务的长足发展。
2004年西门子在华首家办事处迎来了百年华诞。在华首家办事处的成立,是西门子发展历史上最为重大和最具深远影响的举动之一,它标志着西门子在成为中国的一家备受尊重的优秀企业公民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今天,西门子已成为一家业务遍及中国各地的成功企业,业务范围包括制造,工程,采购,研发和培训等等,公司旗下所有业务领域,包括自动化和控制,信息与通信,电力,交通,照明和家用电器等,在中国均有出色的表现。
1989年西门子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企业是,公司在华员工总数为200人。短短15年之后,员工人数已增加百倍,2004年达到了21000多人,西门子因此成为在中国雇用员工人数最多的外商投资企业之一。作为一家当之无愧的全球领先企业,西门子在华团队由来自30多个不同国家的具有不同经验,技能和能力的人士组成。西门子在华的大约2000名管理人员中,90%是中国人。
管理技能培训和领导能力发展是进一步促进本地化的首要任务之一。截止到2004年初,公司已有1200多位本地高素质人才(大约占白领员工总数的15%)参加了西门子综合性管理培训计划,是德国之外参加该计划人数最多的一家地区性公司。此外,西门子还启动了杰出领导人计划,以进一步提高本地员工队伍的能力。西门子一直坚持不懈地培养最优秀的人才,与中国16所知名大学保持着卓有成效的合作,提供资金支持,推行奖学金计划,举办学术讲座,推动专家交流等。
西门子是中国经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活跃在中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忠诚的,只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西门子技术帮助中国建立了经济,高效,环保的电力网络,快速,安全,舒适的公交系统,以及可靠,迅捷,实惠的通信网络。作为领先的供应商,西门子为中国众多工业部门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帮助它们增强竞争力,盈利能力和生产力。
西门子在中国已经赢得了非常有利的市场地位,公司的大部分业务都是各自领域中的领头羊。中国将在公司未来的全球运营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西门子一直将中国客户作为所有活动的核心。提高客户满意的种种措施将有助于我们保持客户忠诚度,同时,公司不断创新产品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多种需求。加强在中国各省的业务网络建设将使西门子与客户贴得更近。
西门子将更加关注在本地设计和开发适应中国市场得产品,进一步加强本地研发能力。公司加大本地化力度得措施还体现在建立和发展本地生产和设计能力,开展本地软件开发和采购活动等方面。目前,西门子在华的年均采购量已超过16亿欧元,随着本地采购力度的不断加大,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中将大幅增长。
⑽ 工业4.0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
工业4.0概念股有哪些?工业4.0概念股解析
编者按:工业4.0(Instry 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转型趋势不可阻挡,而中游制造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又较高,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成本优势的“前堵后追”,使得重建中国工业新优势至关重要。工业4.0由此具备较强烈的现实意义,有望成为资本市场未来持续关注的重点主题之一,其中工业自动化控制更是核心,近期涨幅不大的相关公司可以适当关注。
“工业4.0”重塑现代工业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工业4.0”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对此投入达2亿欧元。
据此前媒体报道,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该战略已经得到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其下属6-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也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
业内专家指出,“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
中国工业具备发展优势
作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经济体,中国经济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工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在这一背景下,工业4.0引起了业内众多专家的关注。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工业体系具备拓展工业4.0的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中高端人力资源优势。未来工厂并不是“无人工厂”,智能化生产将使人担当更有挑战性的角色,如创新、规划、监督和协调机器的运作。知识型员工需求的大幅上升,将成为工业智能化的可持续性支撑,而中国显然是此类中高端人力资源的“富矿”。据统计,2012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385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9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并且每年还有大约700万大学毕业生。安永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中国一名工程师每年的综合成本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
其次,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工业如今在竞争中的优势已更多体现在拥有完整的供应链条上。比如,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庞大完整的工业体系依托众多工业企业的集聚效应而具备了高度灵活性。显然,中国工业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已具备在未来网络化工业时代大放异彩的潜质,这为将来实现“工业4.0”进行了有效铺垫。
第三,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中国不仅是重要的产品生产国,还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这种双重角色将使国内市场与工业生产产生更为强劲的互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并有助抵御世界经济波动的冲击。
最后,大规模生产的组织能力。政策强大的组织能力,也是我国工业不可忽视的一个独特优势。从《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到《“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都表明政策已经在谋划我国工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分析人士指出,伴随我国经济转型的持续深入,工业4.0有望引发更多关注的目光,并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一个持续性的热点主题。实际上,从目前A股市场的运行情况看,大量中游制造业企业股价长期滞涨,估值优势也比较显著,持续低迷缘于股价催化因素的缺失,而工业4.0恰恰有望给相关个股带来新的上涨契机。
中金公司此前在研报中表示,德国力推工业4.0战略,希望通过打造智能制造的新标准,来稳固全球制造业的龙头地位。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赶超力度,在智能工厂等领域有望孕育出超级公。从机械行业角度出发,看好智能工厂的核心设备:机器人、智能机床、智能仪器等,看好未来能做智能工厂大集成的企业。
A股上市公司中,已经有华中数控、沈阳机床、京山轻机、海得控制等多家公司表示,将直接或间接受益于“工业4.0”,它们也将成为第一批“工业4.0”概念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