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上市公司买南海油田

上市公司买南海油田

发布时间:2021-05-10 23:21:48

㈠ 中国四大油田好象少了广东的珠江口南海大油田且已向北方供应油气。

中国四大油田主要是东北、华北、新疆和南海。

㈡ 中国南海千米水深油气井点火 南海九号是哪家上市公司

12月16日14时,一条火龙自中国海油“南海九号”右舷燃烧臂喷涌而出,映红了南中国海的海面,“南海九号”承钻的首口千米水深井成功点火放喷。
测试期间,南海海域季风盛行,波涛汹涌,给测试作业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平台现场提前召开风险分析会,举行联合演习,全面检验测试过程中应对风险的能力。

㈢ 哪些上市公司能从油价上涨中受益

国际油价上涨、国内重工业化的过程对石油等能源性产品的需求以及国家石油储备计划的实施,都将促进石油开采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国内的石油资源有限,每年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随着中俄、中哈等 合作项目的开展,一些油气勘探、管道设备安装和相关配套行业的上市公司将会受益。

一、石油开采类和其他能源类上市公司 国际油价上涨,使石油开采类上市公司受益,但由于原油开采的计划性很强,并且在国内没有新的油气田发现以前,上市公司中从事油气开采的公司如中原油气、辽河油田和石油大明的的规模扩张有限,全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的可能性较大,但爆炸性的增长不太可能。

油价上涨对其他能源开采类的上市公司构成向上的推力。由于油价上涨过快,使许多企业转而购买其他的能源性的产品,这样有助于推动这些企业主营收入的增长,如中国石化、神火股份、西山煤电、兖州煤业等天然气和煤炭开采业上市公司。

二、石油开采辅助行业受惠 石油开采的辅助配套行业涉及到勘探涉及、工程实施、相关建材和石油开采设备等行业,围绕着石油开采新项目的开工和国外合作项目的开展,部分上市公司蕴含较大的发展潜力。

1、勘探设计类上市公司 石油管道新项目的开工,将对从事勘探涉及的上市公司如中油化建产生利好,中油化建是由中石油的吉化集团作为发起人,是石油勘探线路设计、管道和设备安装业的大型国企,中俄石油管道合作项目一旦开始,将有很长的管道铺设和安装在中国境内实施,而中油化建作为中石油的骨干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和地域优势,公司中报业绩为0.18元,三年以来的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公司将持续发展。

2、工程施工类上市公司 国内大陆架石油开采的项目不多,而海洋石油开采较多,实施海洋石油开采的主要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内地没有上市,但其控股子公司海油工程表现十分优良,海油工程是集研究设计、建造、安装、海底管道铺设及海洋平台维修为一身的总承包公司,是国家一级施工企业,2004年中期的业绩就达到了每股0.55元,随着渤海油田等24个大中型项目的建设,公司业绩将继续增长。

3、石油开采配套设备的上市公司 石油开采对相关设备的要求较高,作为亚洲最大的油用钻头的生产企业,江钻股份的业绩保持同步增长,相比国际同类公司,江钻股份具有价格低的竞争优势,随着国家加强石油勘探工作,使国内市场对钻头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公司收入连续两年高速增长。

三、其他受益的上市公司 作为输油管道的配套项目,随着中哈线原油的输入,天利高新将出现较快的发展。天利高新是由新疆独山子天利实业总公司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共同发起成立的企业,独山子作为亚欧大陆桥地桥头堡,“中哈”线将原油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此,为中石油把独山子建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生产基地提供了原料资源,天利高新以生产高级润滑油系列添加剂和高级沥青洗礼产品为主营,在独山子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开工启动之际,公司经营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另外,中俄的合作如果成功,未来25年内俄罗斯将向中国输送原油7亿吨,对大庆市的炼油、炼焦等石化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大庆华科、大庆联谊、牡丹江等公司。

虽然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对国内的航空业、汽车业等众多行业不利,但随着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的启动,以及国际石油合作项目的开展,相关的石油开采和其他能源开采业、以及辅助配套的勘探设计、管道安装和设备业等将有比较大的发展,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这些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如海油工程、天利高新、中油化建、江钻股份等。

㈣ 中国南海西部有石油吗

南海西部,石油开发任务主要由中国海油南海西部公司承担。该公司目前作业集中在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勘探区总面积16万平方千米。公司在西部海域已发现油气田31个、含油气构造37个,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2.45亿桶,天然气可采储量2.1万亿立方米,在产油田12个,在产气田3个。已投产的崖城13-1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合作气田,东方1-1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建成油气年生产600多万吨油当量。
南海西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在海南近海海域,分布着3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北部湾、莺歌海和琼东南盆地,面积共12万平方千米,是油气资源勘探远景区。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南海西部大气区的勘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形成了临高、东方、乐东、崖城、文昌五大主攻区。
1957年,对莺歌海一带状油气苗进行调查,下海探油的第一站。
莺歌海含油气盆地位于北部湾南部,以及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的“U”字形盆地上。西部的西莺歌海盆地为特提斯体系的拉张断陷盆地,东部的琼东南盆地则为环太平洋体系的一个孤后盆地。琼东南盆地,面积约为4万平方千米,石油资源量约为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6.4万亿立方米。这里有世界级海上大气田——崖13-1大气田,同时也是我国海上第一大气田(产量为34亿立方米,高于春晓油气的25亿立方米,但探明储量要低于春晓油气田)。
一、涠西南油田群
(1)1973年,发现涠洲11-1油田。
涠洲11-1油田位于南海北部湾涠洲岛西南方向,与在生产油田涠洲11-4和涠洲12-1油田相邻,油田所处海域水深在30~40米;涠洲11-1油田仅有一座生产平台,其开发生产主要依托涠洲12-1油田的生产设施和海底管线来实现;2007年涠洲11-1油田成功投产,现有1口生产井在产,日产原油2100余桶。
(2)1982年发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0-3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1993年9月19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1999年8月2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
涠洲10-3油田1986年8月7日投产,1992年5月16日转为自营,与1991年8月20日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
(3)1989年发现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99年6月12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主要从事海上采油技术服务、浮式储油轮总包服务、海陆工程建造、海上设备维修、石油专用产品的制造、原油外输协调、油气及副产品运输销售和加工利用、油田化工、通信气象、网络工程、管道工程、数据处理、海上配餐、物资储运、码头仓储、工程勘察设计、物业管理、宾馆旅游业、海陆运输、技能培训等专业技术服务工作。
二、南海崖城13-1气田
1983年,成立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1983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现为英国BP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国有限公司发现崖13-1气田,其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上气田,号称“东方气龙”。
崖城13-1气田使用了数种先进的地质数据技术来估算储量和生产能力。这些技术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质资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采用了一个三维图像来表现气田内部结构的地理状况。
崖城13-1气田被圈闭在渐新世陵水砂岩层的一个大而狭长、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块中。砂岩层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倾覆的正断层沿上倾方向截断,上覆不整合。气水界面构成下倾界限。在A平台,油藏约在海平面下3600米深处。6口生产井、5口探边井以及三维地震测线数据证明了气藏面积为44平方千米,最大厚度为217米(总厚度)(净厚度178米)。大量小断层切割了储层,其中一条断层的断距为40米。主储层之上的透镜状砂岩仍具有储藏潜力。
崖城13-1气田是我国海上第一大气田。它位于三亚以南100千米的海域。总投资为11.3亿美元,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美国阿科中国有限公司及科威特科佩克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崖城13-1油田年产天然气34亿立方米,其中29亿立方米通过778千米的海底输气管道输往香港烂角嘴售气终端,5亿立方米通过97千米的海底管道输往在三亚的南山基地。
崖城13-1气田,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100米的地方发现的,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15%的权益。崖城13-1油田自1996年10月开始投入生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崖城13-1气田的开发是伴随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商业用气市场的发展而来的。阿科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通过500英里的运输到达香港的Castle Peak电力公司。
崖城气田的开发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个价值10多亿美元的项目,需要建设陆上和海上处理设施以及去往海南岛和香港的输送管线。将气体通过管线运输到香港需要建设480英里的海底管线,这在世界上是第二长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发电厂供应天然气以外,崖城13-1气田也向海南岛输送气体,用于发电和作为化肥厂的原料。
崖城13-1气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547亿立方米,天然气凝析油探明储量约为1030万桶,1995年10月投产,1999年上半年天然气平均日产量约为426万立方米。
三、文昌油田群
1984年和1985年,发现文昌19-1、文昌8-3油田。
文昌13-1/2油田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以东136千米的海域上,距离湛江约260千米,油田所处海区水深117米。该油田主要由两座无人驻守的固定式井口采油平台“文昌13-1”“文昌13-2”及一艘15万吨无动力的浮式储油轮(FPSO)“南海奋进”号组成。采油平台采集的原油,通过海底输油管道输送到“南海奋进”号上进行处理、储存和外输。原油外输方式主要通过油轮系泊“南海奋进”号进行海上过驳运输。油田设计年产原油250万吨,于2002年7月7日投产。
2008年7月位于中国南海的文昌油田群已成功试产。这一油田群共有7口井在产,可日产原油14000余桶。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西部海域的珠江口盆地,由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构成。开发生产设施包括5座井口平台、一艘浮式生产储油轮和26口生产井。
文昌19-1油田是文昌油田群中第一个投产的油田,其高峰日产量预计可达18800余桶。其余三个油田文昌15-1、文昌14-3和文昌8-3将于2008年陆续投产。
文昌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西部,包括文昌19-1、文昌15-1、文昌14-3、文昌8-3四个油田,是20世纪80年代勘探发现的。
2008年6月中旬,文昌19-1油田开始试生产。
四、东方1-1气田
1995年,基本探明东方1-1气田,2002年6月21日正式开钻。
东方1-1气田项目是海南省重点建设项目,是中国第一个自营开发的气田,总投资额为32.7亿元。它位于南海北部湾莺歌海海域,距东方市约113千米。该气田天然气储量达966.8亿立方米,年产天然气24亿立方米,纯烃储量612亿立方米。
根据东方1-1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的安排,一期工程建立D、E两座生产平台,共钻井12口;二期工程建A、B两座井口平台,分别钻井10口。两条海底管道、一条海底电缆、一座陆上终端。气田所产天然气在海上中心平台初步处理后,通过海底管道输送到东方陆上终端处理,再输送给用户。
东方1-1气田开发井作业海区水深68米,一期工程的12口开发井中,除了1口是大斜度井外,其余11口井全部是水平井,作业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2003年8月2日建成我国第一个自主开发的海上天然气气田——东方1-1气田全长256千米的输气管线,把天然气分别送往海南省的八所、洋浦、海口等重要工业基地。
五、天然气水合物
1999年,在西沙海槽发现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总资源量达643亿~772亿吨油当量,约相当于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一半。南海资源的开发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潜力。2011年报道,我国对海域可燃冰的专题调查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现已在南海圈定了25个成矿区块,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是承担我国海域可燃冰资源专项调查的主要单位,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从2002年正式启动的海域可燃冰资源调查与评价专项目前已取得一系列成果,2007年首次在神狐海域钻获可燃冰实物样品,证明南海可燃冰资源远景良好。目前,专题调查团队已圈出南海北部7个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仅神狐钻探区内11个可燃冰矿体,面积就达到约23平方千米,气体资源量约为194亿立方米,控制资源量达到41亿吨油当量。

㈤ 中国所能控制的南海油田有哪些

属于中国的地区开采的不过,跟过去海上钻井技术设备条件不够有关,而且海上开采成本很高,巨大投资、巨大风险,也要涉及具体损益核算。
中国实际开采的海上油田,除东海的“天外天”油田外,基本都是近岸油田。

现在开始重视这一块了,中国自行研发的先进海上钻井平台已经投入使用。

————————————
西江24-3,30-2油田

西江24-3发现于1985年3月,西江30-2发现于1988年7月。1988年8月在合同区域15/22启动第一口探井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进行了 146公里 的地质调查。第二块油田30-2的商业可行性在1990年被证实。

在对24-3和30-2油田进行了联合开发研究之后,1991年底这两块油田的整体开发计划(ODP)被提交到中国有关部门审批。ODP中估计开发成本为6亿美元,按计划在1994年11月投产24-3油田,然后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产。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1.83亿桶, 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2.54亿桶。1992年1月ODP获得批准。

这两块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国际公司亚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1%)进行作业。

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于1985年8月发现, 1990年9月投产。惠州26-1油田于1988年3月发现,1991年11月投产。惠州32-2油田于1990年12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 32-3油田于1991年1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5油田于1996年9月发现,1999年2月投产。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项目成功投产,该油田石油日产量将增加1万桶。

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发现于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国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该油田位于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东南方向 1000英尺( 300米 )的水中。阿莫科于1985年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区块29/04合同。经过初步勘探研究后,流花11- 1A 开钻。测试产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随后进行的评价井钻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证实油储量巨大,超过10亿桶。1993年12月,科麦奇公司加入合作开发的队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番禺5-1油田田

番禺5-1油田田于1999年发现。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CONHE )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直属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贮运、销售;天然气管道的输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气、石化深加工等)。兼营与主营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及配套服务。南海东部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 113°10′ 以东、面积约 13.1× 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 13 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 1996 年产油量超过 1000×10 4t,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气田

涠洲10-3油田

于1982年12月发现,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国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 投产, 1992年5月16日转为自营,与 1991年8月20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4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南海自强号

涠洲11-4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 1993年9月19日 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 1999年8月2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至今已产原油近6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1- 4A ,涠洲11- 4C

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发现, 1999年6月12日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16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 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1999年7月28日 ,涠西南油田群总体开发工程投产庆典仪式在北部湾的涠洲岛上隆重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历时三年建成。并每年向广西北海炼油厂供油5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2-1

崖城13-1大气田

项目背景

崖城13-1气田位于三亚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 100米的地方发现的,估计储量在3万亿立方英尺。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 15%的权益。崖城13开始投入生产时,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㈥ 油田技术服务上市公司有哪些油田工程技术服务龙头股

A股重点油服技术公司分类 公司类型 公司名称 重资产公司 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产品销售+设计支持”产品型 杰瑞股份、惠博普、宝莫股份 “产品销售+油田服务”平衡型 通源石油、仁智油服、准油股份、海默科技 油田技术服务上市公司的超额收益来自: ①、获取油公司订单的能力是保持盈利稳定、抵抗周期的最重要因素,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宝莫股份、仁智油服均与油公司关系紧密。获取订单能力强,超额收益来自油公司爆发性的投资项目; ②、产品竞争优势明显,服务业务(高毛利率)占比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海外业务处于上升通道,属于优质公司。典型的如杰瑞股份、惠博普、通源石油,超额收益来自于耐心等待布局时机、中长线持有。 ③、有长期主题概念的公司,业绩增长虽低于预期,但主题概念能够持续支撑,如准油股份。 重资产公司需要关注上游资本开支的增量和时点 中海油服:业绩波动小、成长性确定,增量看新船投放和费率提升,时点可淡化,2012 年随着深水探采的实质性进展估值进一步提升,建议长期持有。 海油工程:业绩波动大,时点选择最关键,主要业务量仍然在近海油田建设,未来深水建设能力一旦得到确认将迎来新一轮高速成长,建议结合股价催化因素和主题投资热点波段持有。 设备销售需要关注新订单、技术服务毛利率变化 杰瑞股份: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毛利率稳定,服务业占比逐步提升,长性十分确定,但需要逢低布局、长期持有。 增速得到确认的公司重点关注新订单的获取数量和时点。惠博普,海外业务增长连续确认,业绩增长有爆发性的可能,主要看国内油公司在伊拉克的几个项目建设进度,国内业务稳中有升,是小市值公司里比较认可的标的,需要逢低布局、中长期持有。 区域市场的高占有率保证了稳步增长,更快的增速需要区域内爆发性项目。宝莫股份,业绩持续增长有保障,募投项目11 年底投产,12 年增量比较确定,胜利油田每半年一次的订单决定了业绩抵抗风险能力强,更高的增长速度或需水务业务有行业性机会,短期股价波动性较大,适合中长期持有或者波段持有。仁智油服,区域市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12-13 年明显受益于元坝气田的大规模建产能的过程,成长性确定,股价处于合理位臵,更长远看需要关注公司走出区域市场的自身动力和客观能力。准油股份,煤层气业务拖累公司之前的业绩,未来需要关注主营业务的恢复情况,目前更多的是主题投资的交易性机会。 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率(获取订单的能力)十分重要。通源石油,技术优势基本确认,国内市场快速打开仍需耐心等待,海外业务或是未来增速较快的部分,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率是公司成长的逻辑,股价已经处于合理位臵。海默科技,11 年业绩大幅低于预期,募投项目滞后和海外业务受地区局势动荡影响是主要原因,未来关注滞后项目恢复速度。

㈦ 石油行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石油行业板块股票有哪些
600688 S上石化
000554 泰山石油
000819 岳阳兴长
002267 陕天然气内
000698 沈阳容化工
600028 中国石化
000637 茂化实华
600248 延长化建
000096 广聚能源
600387 海越股份
002221 东华能源
601808 中海油服
601857 中国石油
002207 准油股份
600339 天利高新
000985 大庆华科
002377 国创高新
600157 鲁润股份

㈧ 收购国外油田的中国企业

2014年以来,有正和股份、风范股份、金叶珠宝、亚星化学、广汇能源、海默科技等超过8家上市公司宣布开始涉足海外油气业务。
而与此同时,曾经海外收购的主力三桶油却在逐步放慢脚步。今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资本支出都有所压缩。
对于收购海外油气田的民营上市公司而言,有的是深陷亏损谋转型,有的则是想开辟第二主业。而海外油气田之所以成为民企收购的香饽饽,与国内正在开展的如火如荼的油气改革脱不了关系。
以中石油和中石化领头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拉开序幕,打破垄断是大势所趋。能源改革首先从油气领域打开,油改正在逐渐进入深水区。
有分析师认为,改革终究是要触碰到最深层次的东西,原油进口权,甚至是上游油气资源的放开都将成为可能,因此在国外进行油田并购而进入油气领域的民企也有望享受到本轮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业绩不佳谋转型
上海外油田收购
近日,亚星化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募资不超14.8亿元,以其中1.58亿美元收购TOP ROSE HOLDINGS LTD.(简称“TR公司”)87.5%的股权,4.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TR公司通过复杂的离岸关系间接持有SYNERGY OIL & GAS公司80%的股权,其核心资产是位于美国加州的油田(简称“LCW资产”),也就是说亚星化工花了近10亿元买下加州190英亩LCW油田70%的权益。
但值得注意的是,SYNERGY公司自去年6月份成立后至12月31日,亏损78.71万美元。
公告还显示,2012年10月份,LCW资产探明总储量为261.54万当量桶(其中原油216.56万桶)。SYNERGY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储量和产能提升计划,2014起未来三年,已开发正生产储量(PDP)将分别达到500万桶、1000万桶和3000万桶。
但是,上述产能提升计划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
今年来,亚星化学陷入亏损的泥潭难以自拔。2011年度,亚星化学净利润即为亏损5545万元,2012年亏损急剧扩大至4.74亿元,净利润下降幅度高达755%。由于连续两年亏损,亚星化学被披星戴帽。2013年实现净利润879万元,2014年才得以摘帽。
亚星化学表示,在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及氯化聚乙烯等化工行业供大于求的环境下,公司生产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公司要扭转目前经营亏损的局面,除了在现有业务领域内大力挖潜改造,还必须抓紧业务转型升级。
收购上述油田,亚星化学意在谋求转型和摆脱困境,但遭到了并列第一大股东——山东盐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反对。
山东盐业派出的董事谭新良、陈宝国先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该收购有不确定性,跨行业风险较大,操作周期较长。
实际上,对于跨行业收购来说,确实存在上述风险。但是转型同样意味着有机会,对于已经深陷亏损的亚星化学来说,转型已经迫不及待。
像亚星化学一样,想通过收购海外油田转型的公司不在少数。
房地产行业正在陷入低迷期,房企正和股份通过收购马腾公司95%股权进入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开发市场;美都控股积极转型油气开发领域,收购的美国MADE油气公司已开始投产。
但与此同时,对于上述公司来说,海外收购的重重风险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跨行业收购毫无经验的公司,正如亚星化学的大股东所担心的那样。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企业购买的美国的油气区块,大多是只经过初勘的资源或者衰减期的资源,前者还需要大量投资进行勘探及生产投资,而后者可能产能规模有限。
三桶油“让位”
民企成海外掘金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三桶油海外收购的速度明显放缓,而民企却加速在海外布局。
从去年的年报发现,中石油2013年的资产负债率为45.7%,中石化2013年的资产负债率为55.5%,这远高于国际石油企业20%-30%的平均资产负债率。
由于负债率高企,中石油和中石化2013年的资本支出开始有所压缩,而且继续削减2014年的资本支出。
有油气专家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来说,负债规模不断攀升与其近几年海内外大规模扩张不无关系。
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中石化、中石油和它们的母公司共花费约260亿美元用于收购。
除了上述资本层面的因素,三桶油海外收购放缓,也有其特殊的原因。
沈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三桶油海外收购脚步放缓,在很大程度也和石油系统的反腐有关,因为海外投资很容易形成腐败机会。
而与三桶油形成对比的是,民企正在成为海外油田收购的主角。除了亚星化学、正和股份、美都控股,今年以来,还有广汇能源、风范股份等不少上市公司开始海外掘金,。
“上半年国企立足改革,民企海外油气田收购却如火如荼。”安信证券分析师表示。
在他看来,过去20年,我国企业海外油气资产的局面主要由三桶油主导,在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能源安全问题亮起红灯的背景下,民企迎合油气改革利好政策积极“走出去”收购海外油气资产将有望有效改善盈利能力。未来将有更多民营企业加入海外油气资产收购的行列。
而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就是,近年来,我国油气消费量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连续上升,已成为全球主要油气进口国。
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30%。
有石化行业分析师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内原油需求缺口巨大,民营企业投资增加,到海外争取份额油是解决原油需求巨大缺口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国内产业转型和国家鼓励海外投资的大背景下,未来到海外收购油气资源项目的民营企业数量将继续增加。
油改进入深水区
民企盼享受改革红利
2014年以来,以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代表的垄断企业开始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能源改革首先从油气领域打开,油改正在逐渐进入深水区。
上述石化行业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次油气改革是打破经营垄断的主要途径。民企加速收购海外油气资产,以积累油气行业的运营经验,为日后进军国内油气资源的开发做准备。
信达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无论是中石化油品销售的混合所有制,还是中石油油气运输管线,均属于能源领域中下游的改革,并未涉及上游油气资源,而改革终究是要触碰到最深层次的东西,原油进口权,甚至是上游油气资源的放开都将成为可能,打开民营企业的原油进口通道,因此在国外通过油田并购,从而进入油气领域的民营企业,有望享受到本轮改革带来的政策红利。
随着油气改革的深入,近期有消息称,原油进口权下发的时间窗口就在近两周,由发改委下发许可证,商务部核定配额。
按照行业的规则,有两类民企将有可能获得原油进口经营权,一是符合条件且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地方炼厂,二是拥有海外油气资产的民企,从而在现有原油进口渠道之外开辟新的进口途径。
这意味着,原油进口垄断权有望被打破。
国泰君安分析师肖洁认为,海外油气开发,是油气改革打破垄断的大势所趋。国内常规油气资源被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瓜分完毕,存量市场的进入和利益再分配阻力较大。在油改的大背景下,转型至油气生产商以海外油气资源开发进展最快。

㈨ 中海油上市公司有几个

四家。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是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中央企业),总部设在北京,现有98750名员工,有天津,湛江,上海,深圳四个上游分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4年度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中排名第79位。在《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主办2015年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27位 。

自1982年成立以来,中国海油通过成功实施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重大举措,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国际能源公司,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炼化销售及化肥、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新能源等六大业务板块。

2、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服", "China Oilfield Services Limited" 或 "COSL")是中国近海市场最具规模的综合型油田服务供应商,隶属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服务贯穿海上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及生产的各个阶段。业务分为四大类: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及船舶服务。COSL于2002年11月20日公开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编号:2883。

2004年3月26日起,COSL之股票以一级美国存托凭证的方式在美国柜台市场进行交易,股票编号为CHOLY。COSL于2007年9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股票简称:中海油服。2018年12月5日,荣获第八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最佳投资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

3、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控股公司(股票简称:海油工程,股票代码:600583),是天津市新技术产业园区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甲级工程设计单位,国家一级施工企业。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承揽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公司。

主要从事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及其陆地终端的设计与建造,各类码头钢结构物的建造与安装,各种类型的海底管道与电缆的铺设,海上油气田平台导管架和组块的装船、运输、安装与调试,以及海洋工程及陆上设施的检测与维修等业务。

公司立足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尤其是鼓励各种形式的创新手段和成果,坚持低成本、高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主业以设计为龙头不断延伸,中下游产业和深水业务两翼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不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建设成为管理一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专业化能源工程服务公司。

4、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化学是中国产量最大、能源耗用效益最高的氮肥生产商之一,以生产,开发销售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尿素及高附加值的合成化工产品为主要业务。公司产能巨大,生产技术先 进,庞大的销售网络覆盖中国20个省份。

(9)上市公司买南海油田扩展阅读:

中海油上市公司具备的企业文化:

(1)诚信:公司要保证企业资产保值增值,通过合法经营获得利益,并向员工提供应得权益;

(2)和谐:公司对外树立大型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注重营造良好社会关系,对内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3)创新:公司注重不断地求知进取,通过学习汲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成果,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员工积极进取的精神;

(4)奉献:公司处于快速成长发展时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也是员工成就事业的平台,为实现公司的愿景目标,乐于奉献、勇于追求。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买南海油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园钉融资 浏览:817
1千多美金是人民币多少 浏览:492
兴业消费贷款计算器 浏览:597
外汇手续低 浏览:403
睿信财富理财 浏览:19
建行理财产品什么时间到账 浏览:530
国家外汇网上平台 浏览:810
龙腾影视股票 浏览:972
美图控股股票 浏览:751
融资租赁空置率 浏览:467
5000刚郎兑换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957
4十N融资 浏览:577
股票交易形式 浏览:415
钽股票 浏览:245
全国融资租赁企业 浏览:506
国外汇款工行几天到 浏览:130
合肥融资担保公司 浏览:447
11亿韩元汇率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479
大智慧交易资金账号 浏览:759
今日谢克换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