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还有杜邦分析体系和财务比率 表格形式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应用前景: 杜邦分析法是美国杜邦(DO PONT)公司率先采用的用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它是从股东权益报酬率出发,将其分解,计算出相关主要财务指标的高低及其增减变化,进而再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层层剖析,细分至各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项目,在对比中找到引起各项指标变化的原因,从而能有针对性地寻求最佳的管理决策方案。
杜邦分析体系在财务分析方面的优势是简洁、系统和可操作性强。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杜邦分析体系日渐显露其缺 陷,就是核心指标“权益净利率”的收益质量的下降。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作用是解释指标变动的原因和变动趋势,为采取措施指明方向。从杜邦分析图中可以看出,权益利润率与企业的销售规模、成本水平、资产营运、资本结构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把这个系统内各个因素的关系安排好、协调好,才能使权益利润率达到最大,才能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二)杜邦分析的优点。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财务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就要求财务分析人员系统地分析各项指标。杜邦分析体系就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它把不同种类的指标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建立金字塔形分析体系,对核心指标的变动进行分析。从而全面、直观、系统地反映出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可大大提高对财务报表分析的效率。杜邦分析体系是通过综合性指标“权益净利率”的分解图来完成的,该体系最大特点就是简洁、操作性强。它把有关指标的内在联系显示出来,通过层层分解,把净资产收益率这一综合指标发生升、降变化的原因具体化,找出企业财务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三)杜邦分析的不足。杜邦分析以权益净利率的高低判定经营业绩的大小与财务状况的好坏成为一段时期的评价标准。但是由于杜邦分析的数据来自财务报表,财务指标是分析和决策的主要依据,报表分析者主要依据这一系列关键的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但财务指标有“酌定性”行为,可导致财务指标“监控”作用弱化。
具体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银广夏公司自1999 年以来一直得到广泛关注,2001年的市值更是高居深沪两市第三名,创造了股市神话。但是 2001年 8月《财经》刊发的《银广夏陷阱》揭开了银广夏神秘的面纱。但是通过剖析其相关财务指标,如净利润和每股收益、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指标、权益报酬率指标,发现正是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的相关指标,不断扭曲其财务恶化的事实真相,为财务造假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由于传统指标的误导,给银广夏罩上了一层层的光环。香港《亚洲周刊》将其评为“2000 年中国大陆——百大上市企业排行榜”第 8名,《新财富》评出的“100名最有成长性上市公司”,银广夏位居第二,传统财务指标误导了媒体,误导了广大中小投资者。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在杜邦分析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指标来完善杜邦分析,使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在拓展杜邦体系时必须注意,拓展后的杜邦分析体系应仍然是一个综合分析系统,不能为了突出某一方面的分析而放弃其他方面的分析;新的指标要有代表性、可分解性,每一指标至少能体现企业某方面的能力,财务指标之间必须具有内在联系,核心指标和主体指标能够用基础财务指标关系式表示。
(一)引入经济增加值和现金流的杜邦分析图。新系统可以建立以下的改进杜邦分析图:
首先引入权益经济增加值率作为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指标,以满足分析企业资金增值能力的需要;其次将核心指标合理分解,引入总杠杆系数、边际贡献率、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以满足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分析企业风险大小、成本性态结构及产品贡献能力、现金流量状况等的需要。如图2所示,拓展后的杜邦分析体系是以权益经济增加值率作为核心指标逐层展开进行综合分析的。权益经济增加值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所实现的经济增加值占股东权益平均总额的百分比,这是一个综合性极强、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d Added:EVA)是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减去该公司现有资产经济价值的机会成本后的余额。其计算公式为:EVA= NOPAT –KW(NA)
在上式中,KW: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OPAT: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润;NA:公司资产期初的经济价值。
改进的杜邦分析图中,引入了现金流量这一因素。这样,杜邦分析系统的数据来源于企业必须编制的三张报表,使得财务分析更加全面、综合。分析现金流量,有助于投资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据以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正确评估企业价值对债权人来说,分析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评价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由于负债和利息都必须用现金支付,用现金流量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比以利润为基础的财务指标在理论上更科学。对资本市场投资者来说,对现金流量分析则是洞察企业盈余操纵、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和企业成长性的重要手段。
(二)引入股利支付率和每股收益的杜邦体系。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另一种改进模式就是在杜邦分析体系中引入每股收益,亦是改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发展后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股利支付率”也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增长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股利支付率”是反映企业利润分配有关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投资者而言,他们将自己的资金投资到自己看好的某只股票,总是指望它能产生比其他有价证券投资更具有吸引力的收益率,而股票投资的收益率则由股利收入和资本收益两部分组成。对于股利支付率的多少,不同的投资者各持不同的观点。在企业利润一定的情况下,股利支付越高,则留在企业的内部积累就越少;反之亦然。在对此指标进行分析时,也可引入“每股收益”与“每股费用”这两个财务指标,与股利支付率一起作为财务报表分析者考虑的因素。其中,每股收益反映的是上市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中,平均每份股份享有的收益份额。至于决策的选择,就要看报表决策者如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及自身承受风险的态度。
⑵ 上市公司的负债率怎么看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上市公司会计期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能了解企业在报表日的财务状况,长短期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权益和结构等重要信息。
(一)对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科目的分析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的科目很多,但投资者在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时重点应关注应收款项、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和递延资产四个项目。
1.应收款项。
(1)应收账款:一般来说,公司存在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因为在会计核算中设有“坏账准备”这一科目,正常情况下,三年的时间已经把应收账款全部计提了坏账准备,因此它不会对股东权益产生负面影响。但在我国,由于存在大量“三角债”,以及利用关联交易通过该科目来进行利润操纵等情况。因此,当投资者发现一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很高,一定要分析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目是否存在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同时要结合“坏账准备”科目,分析其是否存在资产不实,“潜亏挂账”现象。
(2)预付账款:该账户同应收账款一样是用来核算企业间的购销业务的。这也是一种信用行为,一旦接受预付款方经营恶化,缺少资金支持正常业务,那么付款方的这笔货物也就无法取得,其科目所体现的资产也就不可能实现,从而出现虚增资产的现象。(3)其他应收款:主要核算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的应收债权,如企业发生的各种赔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以及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并非这么简单。例如,大股东或关联企业往往将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挂在其他应收款下,形成难以解释和收回的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虚增资产。因此,投资者应该注意到,当上市公司报表中的“其他应收款”数额出现异常放大时,就应该加以警惕了。
2.待处理财产净损失。不少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挂账列示巨额的“待处理财产净损失”,有的甚至挂账达数年之久。这种现象明显不符合收益确认中的稳健原则,不利于投资者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
3.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无实质上的重大区别,它们均为本期公司已经支出,但其摊销期不同。“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而“递延资产”的摊销期超过一年。从严格意义上讲,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但它们似乎又同未来的经济利益相联系,而且在会计实务中,不少人也习惯于把已发生的成本描绘为资产。
(二)对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
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类科目的分析中,重点应关注其偿债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是衡量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常用的指标。一般来说,流动资产应远高于流动负债,起码不得低于1∶1,一般以大于2∶1较合适。其计算公式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但是,对于公司和股东,流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还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尤其是由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余额大而引起的流动比率过大,会加大企业短期偿债风险。因此,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应收账款及存货的情况进行判断。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即用于衡量公司到期清算能力的指标。一般认为,速动比率最低限为0.5∶1,如果保持在1∶1,则流动负债的安全性较有保障。因为,当此比率达到1∶1时,即使公司资金周转发生困难,也不致影响其即时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该指标剔除了应收账款及存货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一般来说投资者利用这个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比较准确。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权益比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这三个比率的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负债率反映企业的资产中有多少负债,一旦企业破产清算,债权人得到的保障程度如何;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份额,所有者权益比率与资产负债率之和为1;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比率反映的是债权人得到的利益保护程度。投资者在看财务报表时,只要看一下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总额这几项,便可大概看出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状况,这三个比率只有在同行业、不同时间段相比较,才有一定价值。
(2)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其公式为:长期资产与长期资金比率=(资产总额-流动资产)/(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一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该值应该低于100%,如果高于100%,则说明企业动用了一部分短期债务来购置长期资产,这样就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其经营风险也将加大,实为危险之举。
二、对利润表的分析
在财务报表中,企业的盈亏情况是通过利润表来反映的。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和经营成果的分配关系。它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反映,是衡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主要尺度。投资者在分析利润表时,应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润表结构分析
利润表是把上市公司在一定期间的营业收入与同一会计期的营业费用进行配比,以得到该期间的净利润(或净亏损)的情况。由此可知,该报表的重点是相关的收入指标和费用指标。“收入-费用=利润”可以视作阅读这一报表的基本思路。当投资者看到一份利润表时,会注意到以下几个会计指标。它们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在这些指标中应重点关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净利润,尤其应关注主营业务利润与净利润的盈亏情况。许多投资者往往只关心净利润情况,认为净利润为正就代表公司盈利,于是高枕无忧。实际上,企业的长期发展动力来自于对自身主营业务的开拓与经营。严格意义上而言,主营亏损但净利润有盈余的企业比主营业务盈利但净利润亏损的企业更危险。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将当期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作成盈利,可谁又敢保证下一年度还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呢?
(二)通过分析关联交易判断上市公司利润的来源
上市公司为了向社会公众展现自己的经营业绩,提高社会形象,往往利用关联方间的交易来调节其利润,主要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
1.增加收入,转嫁费用。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一定要分析其关联交易,特别是母子公司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关联交易,转嫁费用的现象,对于有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的,一定要将其上市公司的当年利润剔除掉关联交易虚增利润。
2.资产租赁。由于上市公司大部分都是从母公司剥离出来的,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从母公司以租赁方式取得的。从而租赁资产的租赁数量、租赁方式和租赁价格就是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可以随时调整的阀门。有的上市公司还可将从母公司租来的资产同时转租给母公司的子公司,以分别转移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利润。
3.委托或合作投资。
(1)委托投资。当上市公司接受一个周期长、风险大的项目时,则可将某一部分现金转移给母公司,以母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将其风险全部转嫁到母公司,却将投资收益确定为上市公司当年的利润。
(2)合作投资。上市公司要想配股其净资产收益率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公司一旦发现其净资产收益率很难达到这个要求,便倒推出利润缺口,然后与母公司签订联合投资合同,投资回报按倒推出的利润缺口确定,其实这块利润是由母公司出的。
4.资产转让置换。一般来说上市公司通过与母公司资产转让置换,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经营状况,长期拥有“壳资源”所带来的配股能力,对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都是一个双赢战略。通常上市公司购买母公司优质资产的款项挂往来账,不计利息或资金占用费,这样上市公司不仅获得了优质资产的经营收益,而且不需付出任何代价,把风险转嫁给母公司。另外上市公司往往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剥离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以达到避免不良资产经营所产生的亏损或损失的目的。
三、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流出及其净额的报表,它主要说明公司本期现金来自何处、用往何方以及现金余额如何构成。投资者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金流量的分析
一些公司会通过往来资金操纵现金流量表。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之间通过往来资金来改善原本难看的经营现金流量。本来关联企业的往来资金往往带有融资性质,但是借款方并不作为短期借款或者长期借款,而是放在其他应付款中核算,贷款方不作为债权,而是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这样其他应付、应收款变动额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就作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而实质上这些变动反映的是筹资、投资活动业务。这样当其他应付、应收款的变动是增加现金流量时,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就可能被夸大。
(二)注意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的状况
现金股利分配有很强的信息含量。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往往能够连续分配较好的现金股利,有一些上市公司虽然账面利润好看,但是利润是虚假的,财务状况恶劣,一般不能经常分配现金股利。
(三)“每股现金流量”这一指标反映的问题 字串1
“每股现金流量”和“每股税后利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上市公司有较好的税后利润指标,但现金流量较不充分,这就是典型的关联交易所导致的,另外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内变卖资产而出现现金流大幅增加,这也不一定是好事。
现金流量多大才算正常呢?作为一家抓牢主业并靠主业盈利的上市公司,其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不应低于其同期的每股收益。道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其获得的利润没有通过现金流进公司账户,那这种利润极有可能是通过做账“做”出来的。投资者最好选择每股税后利润和每股现金流量净额双高的个股,作为中线投资品种。
⑶ 上市公司负债77亿,其中预收账款48亿,公司债务到底是多少
预收账款也是负债,还是负债总额77亿
⑷ 上市公司负债大于市值说明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这个还得看公司的具体业务情况来定。很多公司的在战略布局前期,负债都是大于市值的。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他们这些布局和公司现金流上,一个好的布局和相对健康的现金流,就能给一个公司带来极大的前景。
⑸ 为什么大家都说上市公司有息负债正常的范围在60%-70%之间呢
第一个问题,太低没有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净资产收益率会比较低。
第二个问题,是利息可以税前扣除。
第三个问题,看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构成,就知道钱花在哪了。
⑹ 中国哪些上市公司是负债经营的
没有公司不是负债经营的。简单的就是公司未支付职工工资,就是一项负债。
我理解你是问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吧。如果上市公司连续3年亏损,就在名字前加st。
第五十五条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
(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
(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可能误导投资者;
(三)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
(四)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
(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六条 上市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一)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上市条件,在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期限内仍不能达到上市条件;
(二)公司不按照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且拒绝纠正;
(三)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
(四)公司解散或者被宣告破产;
(五)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⑺ 上市公司负债不能超过多少才是合理
上市公司的负债不能超过公司资产的40% 还算合理 ,对啊 上市公司的经济压力才不会很大 。
⑻ 目前负债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你的意思是
利润少吗
或者为负数
现在哪个公司不是借钱进行
钱生钱的啊
这就是越来越有钱的原因
负债率可以关注一下
⑼ 最近那些上市公司爆发了债务危机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