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救命药频遭降价死是什么原因
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其实药品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短缺药品中不乏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
一降价就消失?其实是换个包装,重新报价
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其实只是“换了个身份”重新出现而已。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
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马甲”。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山东)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唐小辉介绍,当时“死掉”的主要是那些实际成分不变,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后重新报价的品种,在当时情况下,只要有变化,就可以换名,就可以提价。
很多企业纷纷在创“新药”上做文章:把原来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装,换成每板10片的铝塑装;原来的粉剂改成片剂、针剂、胶囊、缓释片;每片含有效成分150毫克的变为50毫克、1克……药的主要成分及疗效差别不大,可价格一下就翻了十几倍,使原来相对利薄的品种,被动出局。
不过,如今这种换马甲的“假死”现象正在减少,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的日益规范,现在药品申请换规格的费用已经与申请新产品相差无几。药号批文成本的提高使换“马甲”越来越难。
进口抗癌药品降价,短期内供不应求
国产药大幅降价降低了利润空间,也会降低药企的生产医院和药房的销售医院,进而导致一些廉价药品的消失,出现“救命药”一药难求的窘境。而在进口药集中议价以及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下,赫赛汀在降价潮中的断供现象是否是进口药“降价死”的苗头?
两年前,抗癌药赫赛汀的国内市场价格约为每单位24500元,一个疗程约四五十万元。但经过2017年的价格集中谈判后,其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后的支付标准降至每单位7600元,降幅约为70%。由于使用的患者人数剧增,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
作为第一批通过以量换价压低价格并进入医保目录的36种高价进口药之一,对于赫赛汀可能出现的“降价死”现象,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在价格谈判中,要求跨国药企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波动有所预见和准备,优化药品生产与供应链条,保证相对稳定的供应量,或许能有效预防进口药降价死现象的发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⑵ 生产地高辛片的上市公司有几家
上海玉瑞生物科技(安阳)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成都第一药业有限公司
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
葵花药业集团(衡水)得菲尔有限公司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九寨沟天然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华源众生药业有限公司
全国总共就这么多了,排序应该是这样排的
⑶ 谁能告诉我地高辛片为什么涨了十倍的价格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6月1日国家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以后,地高辛片价格上涨了10倍。地高辛片价格的“离谱暴涨”,是药品价格改革惹的祸吗?
“且不说从价格调整的时间节点看,地高辛片的调价行为发生在今年5月份以前,而非这次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药品价格改革方案之后。即便如此,简单地把地高辛片价格上涨原因归结为药品价格改革也是不客观的。”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地高辛片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常峰表示,长期以来,由于地高辛片的价格偏低,导致企业不愿生产,药品的临床供应短缺,有时有有时没有。
2014年4月,为解决一些廉价药消失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对低价药品取消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价,实行日均费用上限标准控制(化学药品3元、中成药5元),药品生产经营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制定具体购销价格。这一改革举措,其目的就是要保证这些廉价药、常用药品老百姓(50.45, 0.00, 0.00%)能买得着、用得上。
“在成本倒挂已经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价格不调整,生产企业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很有可能停产,这将造成市场供给的短缺,甚至是低价药的消失,影响大的是老百姓”常峰说。
据了解,地高辛片的注册生产企业有11家,但目前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生产,而且原料药全部依靠进口。2014年下半年以来,地高辛片的原料进口价格快速上涨,由每公斤7.5万元上涨到40万元。由于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该药品的市场售价从去年年底逐步提高。
常峰表示,一瓶地高辛片的价格从6.8元上涨到68元,看起来价格上涨了十倍,涨幅有些吓人。但是,如果以媒体报道的信息测算,一瓶地高辛片为100片,每天服用半片能吃200天,以上涨后的价格计算,患者的日均费用也只要3毛4分。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发布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明确取消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并同步出台了《关于加强药品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通知》,提出了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的有关措施,明确要求取消药品政府定价后,药品生产经营者自主定价要依法合规,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合理制定价格,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鉴于地高辛片价格的涨幅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关注和调查,特别是要确认价格上涨的背后是否存在生产厂家或经销商利用市场垄断地位操作价格等违法行为。”常峰说。
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地高辛片价格上涨问题已经引起了价格主管部门的注意,有关部门正在对其生产经营情况进行调查,如相关生产经营者存在哄抬价格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扰乱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等行为,将遭到查处。
⑷ 救命药为何频遭降价死
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
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其实只是“换了个身份”重新出现而已。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
不过,如今这种换马甲的“假死”现象正在减少,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的日益规范,现在药品申请换规格的费用已经与申请新产品相差无几。药号批文成本的提高使换“马甲”越来越难。
⑸ 地高辛片哪儿个厂家好
螺内酯:江苏丰海
硝:北京恒生
地:上海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