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上市公司和ipo区别

上市公司和ipo区别

发布时间:2021-05-18 21:58:19

上市公司和IPO的是什么关系

不应对IPO询价制期望过高

最近,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IPO询价制度,从规范新股发行的询价程序、定价机制及发行方式的角度看,这一制度对A股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制度顽疾,A股市场的定价机制就始终会存在问题,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估值标准。

成熟市场股市定价功能之所以比我国的A股市场更为有效,源于股市定价机制生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即一二级市场的双重套利机制。对于二级市场的套利机制和价值发现功能,目前讨论较多,各方认识也比较一致,即认为在既定的股市环境下,二级市场的充分套利可以有效消除市场的定价偏差。

其实,从股市定价效率角度看,一级市场套利功能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二级市场,甚至比二级市场更为重要。如果一级市场没有充分套利的机制,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也将被大大削弱。例如,假设某只股票股东发现该股二级市场定价过高,即可通过发行新股获利,同时股价也将相应回落。显然,这种套利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有二,一是增发可能压低股价,造成股东原有财富缩水,从而使获利下降,甚至得不偿失;二是市场可能据此发现该股股价高估进而沽出股票,导致股价进一步下滑,股东财富进一步缩水。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增发新股的信息反应机制。大股东减少持股的信息反应机制也与此类似。

综合起来看,二级市场的充分套利有助于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增强和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金筹集功能;一级市场的充分套利则有助于减少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补充和完善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同时,一级市场的套利风险还可以有效抑制大股东的过度融资行为,从而使市场均衡得以维持。

当前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二级市场套利功能的不完善,甚至也不在于流通股的一级市场定价机制问题上,而在于一级市场整个套利功能的缺失。而造成一级市场套利功能缺失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框架内,占据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价格不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因此,如果某只股票的非流通股股东发现该股二级市场定价过高,即可通过发行新股获利。但是,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成熟市场中股东在一级市场从事套利交易时所可能承担的风险现在都不再是问题了:首先,增发有可能压低流通股的二级市场价格,但是非流通股价格早已锁定,故此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只要新股增发价格高于非流通股的锁定价格,增发新股即可获利,非流通股股东财富不受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无关。

以某大型企业增发案为例,增发前总股本125.12亿股,流通股为18.77亿股,它对2004年的盈利预测为每股0.66元,中报业绩为0.38元;如果按照增发50亿新股,增发后170亿股本摊薄的每股盈利计算,宝钢增发价格下降的空间很大,原有的流通股股东财富缩水,但这跟大股东没有什么关系。非流通股股东可以享有一级市场的套利收益,却无需承担一级市场的套利风险,一级市场套利功能因而失效。

从这个角度看,A股市场的根本问题是由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导致制度内生性的市场均衡缺失,市场无法自发达到均衡。因此,搁置股权分置问题,则无法消除大股东因不承担一级市场套利风险而形成的过度融资冲动,就不可能找到制度内生的市场均衡,从而也就不可能解决A股市场定价机制失效、估值标准迷失的问题。任何单边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的改革,只可能是"空中楼阁",最终的效果必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IPO询价制度也许有助于压低新股发行价格,解决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问题,从而在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对IPO的收益与风险进行重新配置。但是,它并没有对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风险收益的整体差异进行重新配置。

由于没有解决一级市场内生套利风险缺失的问题,IPO询价制度不能形成对大股东增发配股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非流通股股东仍然会极度热衷于增发配股。如果不对新股发行的行政管制,A股的增发配股仍将频繁发生。因为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一级市场的套利机会始终没有消除,市场始终远离均衡。为抑制非流通股股东过度融资,就仍然不得不对一级市场进行低效的强制性准入监管。但是,由于流通股股东现在已经了解到增发配股对二级市场及其切身利益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非对称分布。因此,市场一旦有新股发行传闻,股价仍会立即下行,股市筹资功能萎缩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对于如何确立A股估值标准、解决定价机制失效、筹资功能萎缩和新股跌破发行价等问题的答案也就再清楚不过了:根本的解决之道显然不在于对股市制度进行零敲碎打式的小修小补,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天生的制度顽疾,因此,我们也不该对IPO询价制度抱过高的期望。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改变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真正建立起股票一级市场的套利机制,完善一、二级市场的双重套利机制,这才有可能重塑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使A股市场能够在持续套利交易过程中自发达成其内生性的市场均衡。

⑵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区别

一、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特点
(1)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可为非上市公司,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般特点,如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所有权和经营权。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和投票参与公司决策等。
(2)上市公司要经过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上市。
(3)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交易。
发行的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与一般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广泛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因此,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将公司股票在交易所公开上市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
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几乎全是上市公司。例如,美国500家大公司中有95%是上市公司。
首先:上市公司也是公司,是公司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讲,公司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分了。
其次,上市公司是把公司的资产分成了若干分,在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大家都可以买这种公司的股票从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上市是公司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则不能在股票交易市场交易(注意:所有公司都有股份比例:国家投资,个人投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向公众披露公司的资产、交易、年报等相关信息,而非上市公司则不必。
最后,在获利能力方面,并不能绝对的说谁好谁差,上市并不代表获利能力多强,不上市也不代表没有获利能力。当然,获利能力强的公司上市的话,会更容易受到追捧。
二、拟上市公司是指以上市为目标,上市有实质性进展并经省发展改革委确认的公司。拟上市公司享受优惠政策,要向同级发改部门提出申请,按程序经市发改部门审查并出具书面确认意见后到相关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拟上市公司确认条件:
一、企业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依法设立且运作规范;
三、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同意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
四、公司基本符合上市条件;
五、公司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的环保要求;
六、公司与合格的境内外上市保荐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七、公司募集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

⑶ 企业上市与不上市有什么区别

1、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同。

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照完整的管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就不行了,要有完整的股东大会制度,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董秘制度,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时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要按时披露信息。

2、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产权流动性的不同。

相比于非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的产权(股票)流动性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是没有什么流动性的。上市公司则不同,上市之后,他的股权其实是可以买卖的,并且很便利。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不同。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多了几个融资渠道。上市公司首次上市募资,叫做IPO,都要出让一部分股份,获得新股东的资金。IPO得到的都是小钱,因为后边还有大头,就是可以不断地增发,每一次增发都能获得一笔资金注入。

除了股票,上市公司还可以发行债券融资,当然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但是从比例来说,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要多得多。不上市要想融资相对不方便些,股票不能公开交易,只能定向融资,吸引力不如上市公司。

并且,上市公司并购比非上市公司更容易,很多公司想上市较难,间接上市就与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在交易所交易,可以将股票变现,非上市公司变现难度大,且获得的股份回报,远远不如上市公司。

4、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知名度不同。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知名度大大提升,很多品牌都是上市后打开知名度快速增长。如乐视,不上市前,它只是个小视频网站,上市后,它是一个有故事会讲 PPT 的知名公司!

⑷ 公司上市与不上市区别

公司上市与不上市的区别:
1、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架构不同。
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照完整的管理架构和管理制度来管理企业;而上市公司要有完整的股东大会制度,完整的董事会、监事会、董秘制度,完整的法人治理结构。非上市公司不需要按时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上市公司要按时披露信息。
2、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产权流动性不同。
相比于非上市的公司,上市公司的产权(股票)流动性是非常高的。如果没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是没有什么流动性的,但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后,他的股权是可以买卖的,而且很便利。
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不同。
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多了几个融资渠道。上市公司首次上市募资,叫做IPO,都要出让一部分股份,获得新股东的资金,后续还可以不断地增发,每一次增发都能获得一笔资金注入。除了股票,上市公司还可以发行债券融资,当然非上市公司也可以发债,但是从比例来说,上市公司发行的债券要多得多。不上市要想融资相对不方便些,股票不能公开交易,只能定向融资,吸引力不如上市公司。
4、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知名度不同。
上市公司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知名度大大提升,很多品牌都是上市后打开知名度快速增长的。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⑸ 什么是IPO,IPO和上市的区别与联系

你好,IPO的意思:
IPO的全部名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的是首次公开募股,或者是首次公开发专行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属行股票的一种方式。
上市的意思:
股票上市指的就是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中向社会的投资者们发售股票,然后募集资金的一个过程。
企业上市方式有三种:
1、中国境内上的话就是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是去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分别是A股股票或B股股票。
2、中国公司都是到境外的交易所去上市股票,比如说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3、中国公司都是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然后通过改公司的名义到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
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其实就是增发股票,让新的、更多的投资者把钱投资到公司里面来,同时给他们些新的股票,让他们有参与公司分红的权利。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就简单的把IPO理解为上市了,不过作为专业的投资者还是应该了解两者的差别,虽然这对于大家的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是体现你投资水平的一个点。

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⑹ 公司上市和不上市有什么区别和好处

公司上市和不上市的区别和好处如下:

一、融资方式不同

公司发展总是需要资金的,如果一家公司不上市,那么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依靠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有资金成本,而且有时间限制,可能会造成短期负债快速增加。一旦经营不顺利,可能会造成无法还贷,银行就会进行财产保全申请,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

这属于间接融资,因为银行的钱其实是储户的,银行只是吸纳存款再把钱贷给公司。

而公司上市,则是直接融资,一家企业IPO上市筹资,这个钱是股民直接出资的,而且与银行贷款不同,贷款是债务,而上市融资是股权,贷款到期是需要偿还本息的,而股票融资是没有期限的,也不需要偿还的,股民买入股票后就成为了股东,不能退股,只能将股份卖给其他人。

而且上市并不是结束,只是开始,通过首发IPO上市可以融资,上市之后还可以通过增发来融资,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上市企业的控股人、大股东还可以通过质押股权进行融资,相较于未上市的企业来说,可以获得长期融资平台。

二、治理结构不同

没上市的公司,大多还是以小微企业为主,一般都是老板说了算,在管理上并不规范。即便是有些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因为没有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要求,会使得有些公司的内部管理不够透明规范,治理结构容易官僚化、人情化和简单化。

而公司上市后,会受到各种上市企业制度的约束,比如说每个季度必须发布季报,每半年必须发布半年报,每年必须发布年报,而且财报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意见。

公司重大决策需要董事会决策通过,重要事项需要股东大会表决审议,还需要设置监事以及独立董事等等,同时上市公司还会受到大股东的制约,对管理层的权力进行制衡,可以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三、发展速度不同

不上市的公司,相对来说发展扩张速度要慢一些,毕竟公司发展需要资金、资源等渠道的发展,如果公司不上市,需要控制住负债率,那么又无法获得更多资金的支撑,当增长到一定体量之后,就很难再获得快速发展。

公司上市后,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快速扩张,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来上马新项目,还可以通过增发收购资产或者对其他企业进行并购。简单来说,上市后可以通过资本杠杆的方式进行内生扩张与外延扩张,比非上市企业获得更大的资本支持,争取到更快的扩张速度。

⑺ IPO和股票上市有什么区别

上市是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本,并且股权在股票交易所交易。

发行股票说白了就是把你的公司(你的私有财产)给卖了,并且是按一定的规则去卖。
股份有限公司是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这里就要涉及公司是什么这个大而笼统的问题。简单的理解,公司是一种主体,我们如果把市场或者经济体比喻成一个世界,那公司就是里面的人。人有很多种,但在这个世界中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要做交易,要盈利。有交易就有风险,你投资100W成立一个公司,有可能100W都亏了,也有可能100W不够,你需要借钱去做一笔交易,这就是杠杆。
杠杆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违约了,失败了,损失也是杠杆放大的。于是,出现一个问题:资不抵债怎么办?
普通企业(有限责任制诞生以前),在这种情况下承担完全责任,也就是说,你公司欠别人120W,你就算只有100W资产,剩下20W你也要私人承担。或许这个公司只是你一个人搞的,那看起来天经地义。但如果你和你家人,朋友一起出资搞一个企业,因为你个人经营失误,要别人一起承担所有后果,一起承担这20W,看起来就有点流氓了啊。于是有限责任制诞生了。
有限责任,顾名思义,就是承担你所应该承担的有限责任,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本身,也只承担他可以承担的部分。
应该承担的部分操作起来需要一个标准,于是我们就按出资额占比来划分(发行股票,公司的股份化)。这个份额就叫股份。对公司的所有权我们按这个份额来划分,相应的,我们要承担的责任也按这个来划分。
严格的股份有限公司,我没记错的话,发起人应该要50人以上好像。公司股东多了,所有权分散了,就形成一个新问题,这公司谁说了算,这公司谁来管。这就诞生了代理问题,可以另外开题说了。

⑻ IPO与上市的关系

你好,IPO的全部名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的是首次公开募股,或者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一种方式。而股票上市指的就是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中向社会的投资者们发售股票,然后募集资金的一个过程。
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
企业上市方式有三种:
1、中国境内上的话就是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是去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分别是A股股票或B股股票。
2、中国公司都是到境外的交易所去上市股票,比如说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3、中国公司都是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然后通过改公司的名义到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
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其实就是增发股票,让新的、更多的投资者把钱投资到公司里面来,同时给他们些新的股票,让他们有参与公司分红的权利。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就简单的把IPO理解为上市了,不过作为专业的投资者还是应该了解两者的差别,虽然这对于大家的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是体现你投资水平的一个点。
ipo之后一定能上市吗?
对于炒股的人都知道,新股发行称为IPO,提到IPO就不能不说上会和过会。IPO上会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用语,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将在发审委的定期会议上审核,如果通过公司即可发行股票,没有通过则不能通过股票市场融资。
IPO过会也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用语,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向证监会提出IPO申请,获得通过称为过会,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新股发行需要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证监会开会讨论对提出IPO申请的公司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IPO公司获得上市资格,这个过程就是IPO上会以及过会。当然,IPO不一定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被否的IPO申请不具备上市资格。
上会被否,股票就不能上市,到二级市场流通,普通投资者不能购买。通过之后,由签订合同的主承销商和分销商(证券公司)来完成股票的分销工作,IPO日期公布之后,大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证券账户购买股票了。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⑼ 介绍上市与IPO有什么不同

1、介绍上市一般是境外发行股票的方式,在中国还没有先例。而IPO是中国发行股票的方式。
2、介绍上市(way of introction)是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不需要在上市时再发行新股,因为该类申请上市的证券已有相当数量,并为公众所持有,故可推断其在上市后会有足够的流通量。介绍形式上市在境外是常见的一种上市模式,截至2012年,中国国内还没有类似的模式。介绍上市最大风险是在上市初期,公司可能面临股份供应与交投量不足的情形。尤其对于小公司而言,可能会将流通性摊薄,易受大户操控,股价波幅可能较大。
3、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⑽ 公开募股(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之间没有区别。公开募股(IPO)指的就是上市。

二、公开募股(IPO)和上市之间的联系:

狭义的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10)上市公司和ipo区别扩展阅读:

公开募股(IPO)的发行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4、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和ipo区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千三百欧元兑换多少人民币 浏览:391
破净值股票 浏览:63
信托50 浏览:589
5月9曰原油价格 浏览:267
投资类企业分类 浏览:543
阿状理财 浏览:414
如何用股价指数进行投资 浏览:984
投资哪个网贷平台返利高 浏览:231
青岛外汇交易培训 浏览:699
黄金价格4月3日 浏览:735
什么贷款软件可以当天放款 浏览:748
汇添富科创解冻资金好久到账 浏览:546
股票知识知乎 浏览:813
北京专业珠宝翡翠小企业贷款2016 浏览:935
富国中证指数分级基金净值 浏览:196
通过c轮融资 浏览:700
哪些基金收益高稳健 浏览:286
融资平台融资模式 浏览:321
中国黄金集团投资公司 浏览:937
如何把握股票时间和价格关系 浏览: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