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没有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只能为法人,按公司法,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成为股份公司的股东
你看到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都是法人,那是因为法人的资金实力普遍要比自然人要强,所以能有更多的资金控制更多的股份,如果你有超级多的资金,也完全可以去收购一个上市公司的大量股份,成为这个上市公司的自然人大股东
❷ 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对于自然人股东及法人股东的解禁期,是如何规定的呢不甚了解,求高手赐教!
这个不区分是自然人股东还是法人股东,只是区分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还是董监高专还是一般属股东。
如果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锁定期是上市后三年。如果是董监高,上市后一年内不能转让,任职期间每年只能转让不超过25%,离职后半年内不能转让。如果是一般的原始股股东,上市后一年内不能转让。
还有一些特别规定,是针对在上市前突击入股情况的。
❸ 如何确认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和个人持股额的资料呢
很简单,如果是新上市,看它的上市报告,如果是已经上士的公司,可以看它的年报,就是年度财政报告么,这些绝对都是公开披露信息,十分容易找到,你可以上具体公司的官方网站,或者是正交所的网站查讯,还有就是,随便什么抄股软件,比如大智慧呀,广发证券呀,世化财讯呀都可以,进去选一个具体股票,然后看它的背景介绍,都有的。很明确了吧?呵呵
❹ 公司上市,不让个人参股,以公司控股的形式,有什么利弊
我总结了以下4类情况形成法人持股,常见程度依次降低:
利弊1:如果是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视同利润分配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是自然人股东,涉税,如果是法人股东可以不交,但上市之后仍然要交。其中,上市前,股东交税基本没法交,因为股东在变更过程中未得到现金,无法交税,只能在变更前公司做一次利润分配,但是这会多少影响到公司变更后的股本。法人持股虽然不交税,但是第一次坚持时法人要交20%,之后分红的时候再交25%,等同于纳税额高于自然人直接持股。但是……法人持股可以不分红……多余的我就不解释了;
利弊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允许高管、核心员工股东任意减持。如果是自然人直接持股,锁定期结束后,自然人自由减持,而一般的拟上市公司其实高管也好,员工也好,很多也比较苦逼,工资万八千,房子、车可能都在公司名下,所以基本都没钱,一旦减持哪怕是持有量的25%(高管每年减持不得超过持有量的25%),也会发达一下,那么离职风险就增加了。一些拟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了规范股权结构,给高管和核心员工分一些股份,也是给点福利,但是决不允许大范围离职的情况发生,所以要求高管和核心员工不直接持股,而是注资另一个公司,由另一个公司向拟上市公司投资持股。
利弊3:持股公司中可能存在委托代持。为降低被代持人的风险,被代持人不允许代持人直接持股,而是以持股公司为屏障,也就是说,代持人即使决定抛售他人股票变现跑路,也拿不到钱。
利弊4:内部员工,统一退税,部分省目前在原始股流通转让的所得税方面执行地方留存部分退税的做法,退回部分可由证券公司返还给股东,极少数拟上市公司为内部员工股东统一享受退税而设置法人持股的模式,降低单个股东逐个操作的成本。但这种情况属于极少数。
❺ 上市公司前十名自然人股东需要特别披露什么内容吗
需要,正常情况下,前十名的自然人股东要披露姓名,国籍,身份证号,住所,专是否有永久境外属居住权。
如果是持股10%的,那已经算是主要股东了,披露的会更详细,还要披露任职情况、与控股股东的关联关系、该自然人控制的企业情况、作出的承诺及履行情况,是否存在尚未了结的或可预见的重大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案件。
如果是在申请上市前一年入股的,还必须披露其近五年的简历。申请前半年入股的,还要详细披露入股原因。
如果是在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就已经持股5%以上了,那就是主要发起人,还会披露改制时该自然人股东的拥有的主要资产和从事的业务。
❻ 上市公司与其自然人股东之间的交易,在合并报表里面要抵消吗
上市公司与其自然人股东之间的交易,
在上市公司的合并报表里面不要抵消,
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里抵消的是上市公司与其子公司之间的交易。
❼ 拟上市公司自然人超200,是否可以只挑200个大股东单独上市
上市是公司上市,不是某部分股东上市。可以将小股东的股份转让回给大股东,就可以将股东人答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在公司章程中做出股权变更说明(公司章程修正案),并在当地工商局登记备案。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
❽ 一个自然人大量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个人持股比例占总股份的55%.他能不能不经过其它股东
持有那家公司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就是最大股东 就最大表决权 法律角度讲应该可以 但还是要开股东大会 研究决定 最后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