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华为每年营收千亿,为什么任正非却没进富豪榜呢
现在说起手机,很多人都会想到华为,这两年华为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特别是在去年,华为在全球一共拿下了25个商业的5G订单,在通讯上遥遥领先,2018年华为的手机销量突破两亿,排名挤入世界前三,成为营收破千亿美元的科技公司,这是苹果、三星之后的第三家,实力可见一斑。
而任正非在华为控股有限公司出资比例为1.18%,再加上他的0.21%的员工股份,共有1.4%的股份。所以就算华为现在股价有很大的提升,他的资产也并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在持股上,特别是和马云的6.7%和雷军的30+%的各自公司股份持有相比,任正非确实很少。
但是根据华为股票的回报相信华为的员工每年拿到手的分红都是非常可观的,在市场上来说,华为的表现确实是非常突出了,任正非采用这样的持股方式,也可以让他的员工们工作起来更加努力,更有动力,也正是这种企业文化,让华为的发展越来越好了。
⑵ 如今华为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原因
华为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成立的,具体的日期其实是1987年的9月,当时的华为甚至不足20人,1988年才正式成为一家公司,当时他的注册资本才2万元,虽说当年算不少了,但是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只能说是小打小闹的小作坊,但是如今华为却发展成了拥有18万员工的企业,并且年销售额高达7000多亿。当年他80%以上的员工学历都不高,毕竟是上个世纪,但他如今的成功靠的就是这些人才,为何华为能找得到并且能留得住这些人才呢?其实是因为“狼性”。
如果各大企业能将这种激励机制运用好,那么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半瓶水咣当的学子了。更重要的是企业对于人才的包容性,例如华为对人才的包容性,不论国籍,不分贵贱,不崇学历,只要愿意与企业共进退,能在需要他的岗位上,发挥其重要作用,那么就都能够被华为所吸收。能够让人才享有到应有待遇并且舒心的工作,这些企业并不多见,所以华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值得广大企业去学习和借鉴。
无论是华为,还是任何一家企业,成功的关键都在于能否留得住人。当然有一个具有领袖精神CEO也同样重要,例如苹果曾经的CEO乔布斯。
⑶ 华为和华三区别!
区别如下:
1.主体方面:
①H3C的前身是华为-3com,也就是中国知名企业华为和美国知名企业3com的合资公司。
②后来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最终3com取得了华为-3com公司的全部股权,因此这个公司更名为H3C,也就是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③后来华为曾经尝试收购H3C,但是被美国贸易安全委员会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阻止。
④现在3com被HP收购,H3C成为HP的全资子公司。
2.认证方面:
①华为从2001年开始即进入认证服务领域,并发布了基于数据通信的认证体系。
②H3C公司整体移植了华为的认证业务。
③随着H3C公司整体被HP公司收购,华为与其的非竞争条款在2009年9月29日已经结束,现在华为与H3C没有任何关系了。
④因此华为公司推出的华为认证项目与H3C认证无任何关系。
(3)为什么共进股份称为小华为扩展阅读
华为的工作理念
1.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2.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3.战略:以客户为中心。
①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
②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③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竞争力和赢利能力;
④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⑤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⑷ 真实的华为到底是怎样的
它给的最多!华为的成功,许多人归诸于中国政府的支持,实际上,最支持任正非的是15万华为员工。因为任正非用了中国企业中史无前例的奖酬分红制度,98.6%的股票,都归员工所有,任正非本人所持有的股票只占了1.4%,造就了华为式管理的向心力。李瑞华在1994年就开始接触到华为,对于华为的敢给,他的评价是,“把饼做大比占有大部分更好的智慧和心胸,甚至跟比尔·盖茨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中国最国际化企业——七成营收来自海外,全球逾500客户
它是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唯一一家没上市的公司。根据《财富》的报告,它在2013的年营收达到349亿美元,超过爱立信的336亿美元,成为全球通信产业龙头。
它的营收,7成来自海外,比联想集团的4.2成还要高。《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在150多个国家拥有5百多名客户,超过20亿人每天使用华为的设备通信,也就是说,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华为的服务。即使4G技术领先的欧洲,华为也有过半的市占率。
它的技术研发能力,也超越一般人对中国企业的想像。华为拥有3万项专利技术,其中有4成是国际标准组织或欧美国家的专利。《经济学人》指出,华为已是电信领域的知识产权龙头企业。
放眼世界500强企业,9成的中国企业是靠原物料、中国内需市场等优势挤入排行,但华为,却是靠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海外市场经营绩效获得今天的地位。当过去的通讯产业巨擘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都面临衰退危机时,它却在过去10年间年年成长。
员工关系与客户关系——“生命共同体”
1“肯给”——养出最拼团队,有员工一年就拿120万元股利
华为没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权开放给员工,创办人任正非只拥有公司1.4%的股权。除了不能表决、出售、拥有股票之外,股东可以享受分红与股票增值的利润。并且,每年所赚取的净利,几乎是百分之百分配给股东。
2010年,华为净利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人民币238亿,配出了一股人民币2.98元的股息。若以一名在华为工作10年绩效优良的资深主管,配股可达40万股,该年光是股利就将近人民币120万。这个数字,甚至比许多外商公司的高级经理人还要高。
你要如何分辨你是老板级的员工还是打工仔的员工?在华为,从你的薪资帐户比较就很清楚。
“我们不像一般领薪水的打工仔,公司营运好不好,到了年底会非常感同身受”,2002年从日本最大电信商NTTDoCoMo跳槽加入华为、LTETDD产品线副总裁邱恒说:“你拼命的程度,直接反映在薪资收入上。”
以他自己为例,2009年因为遭遇金融海啸,整体环境不佳,公司成长幅度不如以往,他的底薪不变,但分红跟着缩水。隔年,华为的净利创下历史新高,他的分红就超过前一年的1倍。
这等于是把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在华为,一个外派非洲的基础工程师如果能帮公司服务好客户,争取到一张订单,年终获得的配股额度、股利,以及年终奖金总额,会比一个坐在办公室、但绩效未达标的高级主管还要高。
事实上,即使一个刚入公司的本科系菜鸟,起薪也比一般企业高,以第一年月薪人民9千元换算,加上年终奖金,年薪至少人民币15万起跳,比台湾领22K的毕业生高上将近两倍。
工作2年至3年,就具备配股分红资格。在华为有“1+1+1”的说法,也就是工资、奖金、分红比例是相同的。随着年资与绩效增长,分红与奖金的比例将会大幅超过工资。即使是号称重视员工福利的欧美企业都很罕见,然而这个源头,竟然只是为了三个字“活下去”。
2不只把员工与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就连客户也成为其生命共同体
华为的企业文化中,第一条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华为做为一家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26年来生存不是靠政府,不是靠银行,客户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华为第五位员工,现任三位轮值执行长之一的郭平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事实上,“很多公司嘴巴上说维护客户的利益,实际上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两件事常是冲突的”,邱恒说。
通讯产业会因为技术标准、频率波段不同,衍生出不同的产品,一个电信商可能会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用到三种技术标准,采购三套不同的机台,其中安装与后续维修费用,甚至高过于单买机台本身。
以一个制造商的角度,当然希望客户买越多套产品,才能赚取越多服务费。这个算盘连小学生都会打,但华为走了一个逆向的路:我来帮客户省钱!为反过来站在电信商的角度思考,主动研发出把三套标准整合在一个机台的设备,帮客户省下了50%的成本。
“短期来看,我们是傻是亏,但长期就不见得”,邱恒说。客户省下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投资,研发出更新的产品,从消费者端赚来更多的钱,再回头来跟你合作,双方一起成长。“当他只能赚一块钱的时候,肯定无法分给你一块五,他若能赚五块钱,你才有机会分到两块甚至三块”,邱恒道出一个简单的商场互利逻辑。
许多技术创新更是从这个过程中而来:“华为是第一个把2G、3G、4G打通的人,靠一套设备就能提供多面相的服务。”郭平说。当客户提出问题或需求,华为的工程师会回过头去从基础科学中找寻解答,由此产生源源不绝的新产品与专利。
拼服务,“脑袋对着客户”——明文严禁讨好上司,机场接机也不行
邱恒说,一个领死薪水的员工,不可能主动去帮客户想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但华为的员工因为把自己当成老板,待得越久,领的股份与分红越多,所以大部分人不会为了追求一年两年的短期业绩目标而牺牲掉客户利益,而是会想尽办法服务好客户,让客户愿意长期与之合作,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把客户服务做到透,就是华为的胜出关键。
“国际大厂比较容易耍大牌,不会愿意配合客户要求去量身订做产品,反正我给你什么就吃什么,美其名曰是教育市场,实际上是怕麻烦”,观察通讯产业达10年,权威研究机构顾能资深分析师杨敬宇说。
他指出,一般派四、五个工程师到客户端驻点就算是大手笔,华为却可以一口气送上一组12人的团队,与客户一起讨论、研发出最适合的产品。若产品出问题,即使地点远在非洲乞力马扎罗火山,华为也是一通电话立刻派工程师到现场,与客户一起解决问题,不像其他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多半用远端视频遥控。
能做到这程度,固然归因于中国有全世界最便宜的优质人力,但能让这群高知识工作者甘心乐意的为公司、客户卖命,除了配股分红的激励机制外,也与华为强烈的企业文化有关。
“你们脑袋要对着客户,屁股要对着领导”,这是任正非反复不断对底下人说的话。他认为,大部分公司会腐败,就是因为员工把力气花在讨好主管,而非思考客户需求。
因此,他明文禁止上司接受下属招待,就连开车到机场接机都会被他痛骂一顿:“客户才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应该把时间力气放在客户身上!”
BAT员工:阿里3万,网络5万,腾讯大约3万。员工总数11万,华为全球员工总数为17万!
BAT纳税:阿里纳税109亿,网络纳税22亿,腾讯纳税70多亿,纳税总额200亿;华为自己纳税337亿!
BAT利润:阿里234亿,腾讯242亿,网络105亿,利润总额580亿;70%被外资拿走,而华为自己利润279亿!
从2000年开始的最近十五年,华为累积营收2.3万亿,超过70%来自海外,在外国人身上赚的钱达1.38万亿!
不仅如此,华为CEO任正非还把公司99%的股份分给了员工,自己只保留了1%的股份!这意味着华为每年赚的钱,除了大半交给国家纳税以外,剩下的都分给了员工,这也是华为为什么不上市的原因,这是一家骨子里面就为中国人民造福的企业。
真正扛起中国科技崛起的大旗!!
⑸ 华为任正非任总为何能成大事
说的华为在国内几乎是人人都知道了,因为毕竟现在华为在国产手机中的地位绝对是遥遥领先呢,甚至可以说是龙头地位。因为华为的产品不管是在性能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很有保证的,并且一直以来,消费者都是十分喜爱。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华为。曾经的副总裁,名字叫做李一男。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其实他从小的时候就是学霸,在22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进入华为工作嘞。之后更是因为被任正非重视。
虽然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他这个人物,毕竟和马云,马化腾这种互联网大咖相比,他可能没有那么吃茶风云,但是其实他的个人经历也是很奇迹一般。不仅在华为担任过副总裁。之前他也在网络,曾经担任过技术官一职。所以说他的才能真的是不如被忽视的。尽管已经不在华为任职,但是她自己的事业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往前赶着,相信以后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⑹ 华为是国有企业吗
不是国有企业。华为是一家100%由员工持有的民营企业,没有任何政府部门、机构持有华为股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2013年,华为首超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排名《财富》世界500强第315位。
(6)为什么共进股份称为小华为扩展阅读
早年发展历程
1987年,创立于广东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89 年,自主开发PBX。
1990年,开始自主研发面向酒店与小企业的PBX技术并进行商用。
1992年,开始研发并推出农村数字交换解决方案。
1994年,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5年,销售额达15亿人民币,主要来自中国农村市场。成立知识产权部、北京研发中心,并于2003年通过了CMM4级认证。
1996年,推出综合业务接入网和光网络SDH设备。与香港和记黄埔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固定网络解决方案。成立上海研发中心,并于2004年通过了CMM5级认证。
⑺ 为何中国最牛的科技企业是华为,而不是中科院或国企呢
因为华为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企业,几乎所有的财力都投入到了科技研究。
⑻ 华为是国企吗
华为是民营企业,
华为全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于1987年正式注册成立,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
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8月,华为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27位。
(8)为什么共进股份称为小华为扩展阅读:
华为公司荣誉
2008年,华为提交了1737项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过了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大户松下(日本)的1729项,和皇家飞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荷兰)的1551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其网站上公布2008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华为公司2008年名列PCT申请量榜首。
2011 年,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囊获6 大LTE顶级奖项,标志着华为在LTE 技术研发、商用实践、标准专利、产业链整合等方面上的持续投入和巨大贡献获得业界的一致认可。
2011年,华为在云计算相关技术上拥有中国专利685 件、欧洲专利226 件、美国专利107件,并积极参与到云计算的标准工作中,担任了DMTF的14个董事成员之一,主导成立了IETF 云计算/ 数据中心领域的ARDM 工作组并担任主席职位,广泛参与云计算标准相关组织。
截至2014年底,成功提案665件网络通信核心标准,占全球1/4,居业界第一。也创建了ETSI ISG mWT(毫米波)、SDN、eLTE、灾备技术、互联网金融身份认证(IFAA)等产业联盟。
⑼ 姚安娜作为华为的小公主,为何选择出道
任正非小女儿姚安娜出道进入娱乐圈这件事,在各大平台都上了热搜。
不少网友表示惊讶,为何这么一位有钱有闲的超级富二代要趟娱乐圈这趟浑水。毕竟华为是中国最有钱的企业之一,她进娱乐圈能赚到的钱,可能远远不及从父亲那里得到得多。
北京天浩盛世娱乐文化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周浩持股比例为55.69%;第二大股东为北京乐华圆娱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0%,其公司掌门人杜华正是《乘风破浪的姐姐》幕后的老板。
天津天浩盛世娱乐文化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中大股东北京天浩盛世娱乐文化持股90%,自然人陈红持股10%。这个陈红,有可能就是陈飞宇的母亲陈红。
姚安娜被天浩盛世娱乐签约,她得以带着0作品出道,还能开工作室,不仅如此,公司还为她制作了长达17分钟的出道纪录片。
说明天浩公司对姚安娜表现出了很高的信任与支持,并特意为她打造了“破格公主”概念,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浩看中了姚安娜“华为公主”的头衔,才敢重金投入,这个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出道原因或与姐姐有关
华为小公主姚安娜在17分钟的纪录片中提到了姐姐,出道的原因或与姐姐孟晚舟有关。
当然,她自己也想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
在短片中,姚安娜称:“网友们都喜欢她的姐姐孟晚舟,而不喜欢她。”
两人虽是亲姐妹,但是她们俩走的职业路线完全不同,孟晚舟在华为工作多年,并升任至公司CFO。然而直到现在,孟晚舟依旧被囚禁在加拿大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