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华茂股份股票贴吧

华茂股份股票贴吧

发布时间:2021-05-26 10:25:17

1. 推荐几只股票

转发:中金公司,最后一只恐龙走向何方?

2009年1月22日星期四,鼠年年末。农历新年气息渐浓,在国际贸易中心28层工作的中金公司(CICC)投行部(IBD)员工们已经不再像往常那样忙碌,大家在谈论着春节假期的出游计划、牛年的工作规划和08年公司几近腰斩的收入……当然,最热门也最敏感的话题还是当日下午即将发放的08年年终奖金(Bonus)。
管理层、特别是公司总裁朱云来(Levin)和IBD Head丁玮在不同场合已经给所有人不止一次的打了预防针: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承销收入下降大半、08-09年度公司人数膨胀一倍,大家都要降低对Bonus的预期与公司共度寒冬……但对那一帮刚刚经历了07年公司收入达到6亿美金、IBD年薪超过华尔街一流投行的投资银行家(Banker)们来说,对即将到手的Bonus仍抱有极高的期望。毕竟,这是一年辛苦忙碌工作的成果。按照Levin的说法计算,即使人均收入下降75%,即使只获得相当于07年25%水平的Bonus,也还是可以接受的。况且,Levin也提到公司管理层要做出表率,以身作则,如果真的能够与外资投行的管理层降薪力度持平,员工们的收入水平将还是很可观的……
即使做了如此充分的心理准备,Banker们拆开Bonus信封时,几乎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Bonus仅相当于07年的5% ~ 10%!对于一年加班时间以千小时计算的Bankers来说,与普通行业最直观、最容易区分也最引以为傲的差别就是年终高额Bonus。而CICC的Bonus也是其区分其他境内证券公司,自诩与境外投资银行摩根(MS)、高盛(GS)、瑞银(UBS)等为伍的特殊资本。08年年终奖金的大幅降低,是否意味着这一只中国本土的金融恐龙从此将摘下“一流国际投行”的王冠,归于平凡?加之08年金融风暴的洗礼, Banker这个高傲、自私、贪婪却又承载着无数年轻精英血汗和梦想的职业是否就此在中国境内消失,我们不得而知,但CICC今年年终的无奈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确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 自欺欺人的全业务(Full Service)投行
作为CICC的掌舵人,Levin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Full Service”,也就是向客户提供包括承销、兼并收购、财务顾问、资产管理、证券经纪、研究咨询的全方位服务;同时借助强大的研究能力,以自有资金为支点,借助杠杆进行私募投资和股票、债券等其他有价证券投资。
因其特殊的合资身份和其他种种问题,CICC在证券经纪、证券自营和直接投资这3个目前资本市场最赚钱的领域一直无法取得与其直接竞争对手(如中信证券)相当的地位。在07年到08年上半年A股市场风起云涌加之资产价格大幅飙升的过程中,CICC错过了资本盈利的大好时机。后知后觉的管理层选择08年疯狂扩张各项业务却又遭受了金融危机的寒冬,所谓亡羊补牢却作茧自缚。此外,因政府换届等众所周知的原因,Levin的影响力也被大大削弱,大型国有企业把CICC当作“客户”给予关照的情况已经很少见到了。绝大部分换届后的地方政府也不再将Levin + CICC作为特殊选择,直接竞争无疑导致了收入的进一步降低。
2008年初,MS欲出售CICC股权一案,因管理层强势的干预和金融危机造成的估值大幅缩水,至今未有定论。金融危机迟早将成为过去,但是管理层的实际控制却并未因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任何松动的迹象,只要CICC的股权问题一天不得到妥善的解决,Full Service终将是一纸空谈。而CICC也将继续依赖其IBD的承销、财务顾问和资产管理等穷途末路或羽翼未丰的收入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08年CICC债券自营收入超过10亿人民币,几近公司收入的一半。而这些收入竟仅由不足10人的小团队直接创造,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惊喜。但仔细分析,这种情况是建立在08年基准利率大幅波动的基础之上,而CICC的交易头寸也受制于其资本不足,使这种收入更多的只是一种安慰,反而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和09年的严峻形势。
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扩充资本实力,而从2004年就甚嚣尘上的CICC上市至今仍遭搁置。股权归属、激励计划、上市方案等等问题当然存在,但最直接的障碍还是信息披露,或者说,是收入披露——所有员工的收入披露。在08年年底,一个表现出色的分析员(本科第一年毕业生)收入可以轻松超过1,000,000RMB,一个卓有贡献的VP(年纪低于30岁,毕业4-5年)可入账10,000,000RMB,而那些资深的董事经理们一定会为马明哲事件而暗自窃喜:老马管理20万人,年薪40,000,000RMB引发如此多的争议,而CICC超过两位数的高管年薪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如果这些数字出现在CICC 2007年年报上,将具有何等爆炸性的效果? 2008年度对基层员工的大幅降薪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管理层的巨额高薪。要知道,在股东弱势又无需信息披露的情况下要求高管抑制自身的欲望确实是强人所难。从这层意义上说,CICC的管理层在2008-2009年的金融寒冬当中,要比华尔街的那群大佬们们幸福的多了。

二、 投资银行文化之痛
在CICC IBD 的Banker中间,流传着这样一种有趣的说法:中信、银河、国信等中资证券公司被称为“本地券商”,MS和GS等公司被称为“外资投行”。其实,除了国别,这两类机构的内涵并无二致,区别的产生,更多的来源于一种尊敬,尊敬“外行”们悠久的历史、高贵的血统、咋舌的高薪甚至还包括那些真材实料同时也目空一切的精英。同时,这种区别也透露出一种归属感,毕竟,CICC对外一贯是以“投行”自居的。
CICC 08年IBD收入大幅缩水,虽然全年实现股本融资509亿,债券融资2215亿,兼并收购金额489亿。但是IBD的收入仅为5亿左右,粗粗算来,承销的佣金比例不足0.2%。这个数值大大低于0.5~1%的行业标准,主要的原因在于:
1、债券收入占比过高,这也反应出08年承销市场的普遍情况。相比承销费比例相对较为丰厚的股本融资,债券融资的承销费率要低的多。许多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债券融资项目当中,承销费收入竟不足千万,费用比例以万分位计算。这不仅仅是CICC的尴尬,也是08年境内证券公司需要共同面对的窘境。
2、多家券商分食使得本就微薄的承销佣金更加可怜。除大型国企IPO外,中小型企业IPO、后续股本发行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融资项目类型中,CICC早已风光不再。平庸的销售力量、高高在上的承销费率预期、羸弱的资本承诺实力使得CICC不再是企业的第一选择,在很多承销项目中,CICC的承销费用分成已经大大低于中信、中银国际等竞争对手。
3、新兴业务瓶颈明显,在成熟资本市场中,兼并收购业务和固定收益类新产品承销是IBD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在CICC IBD的收入版图中,兼并收购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境内兼并收购业务必须面对境内企业股权结构固化、行政审批严格等硬伤,而受制于国际服务能力的不足,跨境业务中CICC也很难争取到足够的优势。但最为致命的是境内企业对兼并收购服务的认同程度非常之低,毕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公平交易而不是像融资服务那样“空手套白狼”无本万金。许多兼并收购项目成了免费服务或是客户关系维护。这种情况在CICC尤其常见,将兼并收购作为IPO融资的“添头”听来好笑确是近期多数项目的真实写照。而曾经走在ABS等固定收益类新产品开发前沿的CICC也无法改变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对这些产品的反思,新产品开发和承销工作基本停滞。

三、 境内投资银行走向何方
投行也好,券商也罢,说的都是立足于境内外证券市场的服务机构,并无高下之分。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因超强的盈利能力和高端的服务姿态为从业人员赢得了打工皇帝的美誉。这个行业交织了太多梦想、荣耀和批评,他深深的根植于美欧(不是欧美,在欧洲,这种老美的东西总不是那么淋漓尽致)商业文化中,发挥着潜移默化却又无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对于那些刚刚毕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或者工商企业的行业专家来说有着难以名状的魔力。但是,这一切的根源都是那一份似乎与个人日常工作并不成正比的、极高的年薪而已。没有了Bonus作为底座,再漂亮的奖杯都将会无处摆放。
除CICC之外,境内的投行(至少听起来似乎比券商好听些,先这么叫着吧)其实并不具备这些光环,原因很简单,薪水不那么诱人。
过去10年,以MS、GS、UBS为代表的外资投行再加上一个如日中天的CICC几乎垄断了所有的巨型海外IPO项目,这些项目也是境内投行业务利润最为丰厚的部分。随着大型国企上市浪潮的逐渐褪去和IPO项目竞争的日趋激烈,CICC的好日子也在一步步远离人们的记忆。在未来2年内,除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银行等屈指可数的3-5个大型IPO项目外,CICC的传统优势项目将彻底消失。寒酸的中小型IPO,风险极大、CICC因资本实力弱而无法承担的后续发行,债券承销,兼并收购等“二三流”项目能否满足CICC这只史前巨兽的胃口,答案将逐渐揭晓,而09年年初的Bonus信封,似乎为故事的结局暗藏下一个并不隐晦的伏笔。
在华尔街,投行们 “卖力赚钱”的IBD早已沦为客户关系维护的纽带、而非主要收入来源,直接和间接“用钱赚钱”的资产管理(Asset Management)和交易(Trading Desk)成为盈利的主要手段。虽然金融危机对这种疯狂的资本行为敲响了警钟,但投行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回到100年前依靠IBD佣金的时代,而是在对整体的业务模型进行完善和调整,进一部扩充资本实力,为几年后更加疯狂的反攻倒算埋下种子。
更加本质的问题在于,中国商业文化的力量远远强于所谓的“投行文化”和其他任何一种外来的商业文化。所有的外来行业,想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必将打上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烙印。这种中国商业文化包括股权问题、政府问题、社会结构甚至风俗习惯。
CICC,这只孤独的恐龙,面对如此恶劣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和大而无形的文化环境是否走到了辉煌生命的尽头?一个薪资水平向 “国内券商”看齐的CICC是否还是国内外一流学府传说中的那个令人神往的圣地?时间将给出答案,相信我们不用等待太久。

2. 黄木顺最新持股

建行十大股东里面查不到这个人

3. 生产棉花的上市公司股票有什么

1、农产品(000061):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一直以“服务、创新、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为指导,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为顾客提供集 交易、结算、加工、仓储、运输、通讯、信息、金融、住宿、餐饮 及娱乐等全方位服务。

2、华孚色纺(002042):2015年7月份,公司和中国恒天集团、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三方签订《阿克苏华孚恒天色纺工业园项目投资协议》,项目规模为100万锭色纺纱及6万吨棉花染色,达产可实现产能为20万吨色纺纱线。

3、鲁泰A(000726):已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公司集棉花种植加工、纺纱、漂染、织布、后整理及成衣制造于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一体化的产业链使公司受棉花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强。

4、新疆天业(600075):目前唯一同时大量种植番茄和棉花的上市公司,公司收割、销售、结算的日子都集中在第四季度和下年度的第一季度,季节特征明显。

5、新赛股份(600540):国家级的大型优质种子和优质棉花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所在地有着独特的土壤、气候、水以及光热资源,极其适宜棉花作物的生长。公司近三年来棉花平均单产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棉花年均播种24万亩左右。

4. 参股券商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参股券商概念股龙头有辽宁成大、吉林敖东、中山公用、华茂股份、闽福发A、黄山旅游、浙江东方、浦东金桥、百联股份。

1、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安徽华茂股份有限公司是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50)。现有本部及3个工业园,集纺织、烧毛丝光染色、服装、典当拍卖、金融投资等多元化经营。

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皖政秘[1998]83 号文件批准,由原安徽省安庆纺织厂作为独家发起人,对其生产经营性资产及其相关债项进行重组,并通过募集方式组建设立。

2、百联股份公司是国内商业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大量优质商业资产。公司在上海市主要的70家百货店零售额中占有28%的市场份额, 并在市内前20强单体百货店占有40%的市场份额。

主要门店中, 持股64%的第一八佰伴仍旧占据榜首,2008年净利润2.9亿元;持股100%的东方商厦2008年净利润1.0亿元。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益临近,将推动上海旅游业和商贸零售业的发展, 公司必将从中受益。此外,公司还拥有大量金融股权投资,持有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东方证券等股权,其估值优势明显。

(4)华茂股份股票贴吧扩展阅读:

中国概念股相对于海外市场来说的,同一个公司可以在不同的股票市场分别上市,所以,某些中国概念股公司是可能在国内同时上市的。美国接受中国概念股的原因主要是中国的庞大市场的影响,是相当于投资中国公司,但这个原因主要是资本的利益取向,为了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和政治无关。

例如香港的或者说在境外的投资人,甚至可以说包括美国投资人,可能在收购了境内中国企业的股权,然后拿境内中国企业的股权包装以后再到境外上市。

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时的黄红连收购所有的中国橡胶生产企业,国有企业他都收到51%以上的股权,然后把这个51%的股权进行整合以后到香港去上市或者到新加坡上市,或者到美国上市。

5. 华茂股份这只股票怎么样啊我实在8.7这个位置买入的。

持股待涨,11.19逢高减半!

6. 请高手分析下000850华茂股份如何操作

1、截止到2015年8月25日,华茂股份(股票代码为000850)已经停牌了,具体的复牌日期还没有公布,所以后期暂时无法操作。
2、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15 年 5 月 7 日早间接控股股东安徽华茂集团有限公司函件通知,该公司拟筹划与本公司有关的重大事项,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简称:华茂股份(10.93, 0.00, 0.00%)、代码:000850)自 2015 年 5 月 7 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

7. 带华字的股票

很多啊,只能列几个比较熟悉的供参考。
华信股份,华鑫股份,华锐风电,华能国际,华茂股份,大华股份,山大华特,华友钴业等等。

8. 华茂股份应如何操作

华茂股份应卖出,规避风险。
近期,中国股市大幅调整,华茂股份从5月6日开始停牌,上证综指4300涨到5170点,又大幅调整到3100点,华茂股份一直处于停牌,一旦复牌,有强烈的补跌愿望,所以应规避风险。
简介:
中国棉纺织精品生产基地---安徽华茂股份有限公司是有着50年历史的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850)。现有本部及3个工业园,集纺织、烧毛丝光染色、服装、典当拍卖、金融投资等多元化经营。
公司拥有纱锭50万枚,可年产“乘风”牌6-330支高档纱线5.5万吨;无梭织机1000台,年产120-360厘米幅宽“银波”牌高档坯布8000余万米。纱线和坯布产品双双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称号。长期以来,华茂始终致力于企业技术发展和品牌建设,着力打造产品的精品形象,立足于高档、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配置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HVI1000大容量测试仪、AIFS单纤维测试仪、Uster条干仪、Classimat纱疵分级仪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试验仪器,确保从原料、半制品到纱线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使公司产品密切追踪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新产品的研发力。对照乌斯特2007公报,产品质量始终处于5~25%的国际先进水平。
现公司生产有纯棉纱线、混纺纱线、氨纶弹力包芯纱线和烧毛丝光染色纱线等系列,有直贡布系列、提花布系列、防羽布系列、竹节布系列、生物工程过滤布系列、无纺布系列等。精梳330支、240支、200支纱线、丝光烧毛线、双层弹力布、新型涤长丝弹力纤维交织布、色织布、漂染布等品种的开发,使华茂的精品效应、品牌效应不断显现。

9. 220只个股跌破发行价会带来哪些影响

近日,在A股市场经历大幅回调后,沪深两市破净和破发的股票有所增加。《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9只个股股价跌破定增价格,70只个股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还有220只个股股价跌破上市发行价。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正所谓“不破不立”,“三破”股大量出现往往是市场筑底反弹的标志,在“三破股”中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银行业的破净股也比较多,截至上周五,共有11只银行股破净,占破净个股的比例为15.71%。这11只破净银行股分别为: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

但与破净的公用事业股不同的是,2017年上市银行业绩普遍预喜,中原证券指出,2017年,银行营业收入与资产质量环比大面积改善,乐观预期逐步兑现,并坚持认为2018年银行业绩与资产质量改善范围将逐步扩大,由大银行逐渐蔓延至中小银行。

破发 113家公司2017年预喜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数据统计发现,以上周五最新收盘价与首次发行价相比,沪深两市共有220家公司股价跌破发行价,其中,有127只个股的破发幅度超过20%,而金杯汽车、*ST锐电、华谊集团、神奇制药、庞大集团、贝因美、吉鑫科技等个股破发幅度均在70%以上。

从业绩角度来看,在上述220家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公司中,有181家公司已披露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业绩预喜公司达到113家,占比62.43%。从预计净利润同比最大增幅来看,23家公司有望实现2017年净利润同比翻番,丰华股份(1058.32%)、山东矿机(601.76%)、精艺股份(575.07%)、益盛药业(400.00%)、郑煤机(374.20%)、乾照光电(342.31%)、中远海发(252.00%)、宏达新材(217.07%)、中国石油(203.00%)等公司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在2倍以上。而包括昊华能源、林州重机、协鑫集成、氯碱化工、天龙光电、天沃科技、金杯汽车、华电重工等公司在内的26家公司也有望实现2017年业绩扭亏为盈。

从市场表现来看,在上述2017年年报预喜的破发股中,1月29日以来,累计跌幅超过20%的个股有31只,其中,科融环境、通达动力、海航创新、精艺股份、海南矿业、申科股份、雷柏科技等个股期间累计跌幅均在25%以上。

阅读全文

与华茂股份股票贴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禾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576
上海君勉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浏览:441
b类杠杠基金 浏览:770
三元食品在新乐市的投资 浏览:162
精选医疗混合基金净值 浏览:891
中航信托姚江涛哪里人 浏览:302
驾驶证贷款的口子 浏览:175
信托有保障吗 浏览:953
交易所非公开数据 浏览:357
绵阳小额贷款公司58 浏览:671
纯净水股票 浏览:907
本人亲自去贷款公司 浏览:108
怎么查东莞证券历史资金 浏览:189
北京理财渠道 浏览:536
王建平股票 浏览:202
外汇存款证明吗 浏览:980
比特币价格今 浏览: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浏览:653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浏览:357
哇哇在线理财 浏览: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