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4年中国各种电能源占比!
在BP公司2015年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回顾2015》中,
2014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表中Mtoe表示百万吨油当量)
㈡ 吉电股份有年底前会大涨200%以上
能涨还能让你知道,肯定要下跌,并且跌你不商量。
㈢ 近几成电企业绩不佳
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2月21日,共有16家电企发布了2017年业绩预告。其中,有14家电企2017年业绩亏损和预减,有5家电企首亏,8家电企预减,新能泰山续亏;只有内蒙华电业绩预增,大唐发电预计扭亏。数据还显示,净利润亏损金额最大三家公司依次为漳泽电力、华银电力和华电能源。
华银电力预计2017年净利润亏损-11.57亿元,同比变动-715.33%。业绩预告称,因国内煤价高位运行、省内煤炭持续缩量,本期公司燃料成本同比增加19.12亿元,其中因标煤单价同比大幅度上涨,影响燃料成本同比增加15.47亿元;其次,因公司执行国家煤炭去产能等政策影响,本期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66亿元;以上导致本报告期预计亏损。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吉电股份、长源电力也预计2017年业绩亏损。需要一提的是,内蒙华电预计业绩预增70%,并不是由于主营业务给力。
㈣ 2015年7月吉电股份破增发价格会怎么样
一样 或者调整,或者没动静
㈤ 新能源补贴收紧,半数新能源品牌利润下滑,这不只是寒冬
进入2019年,中国车市的低温进一步加剧,在传统燃油车普遍吃紧的大背景下,国内新能源市场同样迎来了一场冰封般的洗礼,新能源补贴门槛的提高,不仅提升了用户的购车成本,同样也提升了企业运营成本。
纵观全盘,在新能源领域能实现营利双收的,仅仅只有北汽、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老牌新能源企业;在政策与补贴双重支持的大背景下,主流新能源车企利润只有23%左右,这样的利润本身就不及传统燃油车型,而现在补贴和政策的双重收紧,无疑将一大波跟风造新能源的车企牢牢的套住,为其未来的发展增添更大的变数。
编辑点评:
所以,在新能源发展的路上,一味的贴近政策补贴也不可取,国内新能源企业未来还需要在技术、性能、成本、用户体验上发力,找准自身优势,将其最大化;让自己的产品定位能满足电气化、智能化、市场化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在车身质量方面也加强布局,提高新能源车安全性,得到市场的认可和信任才是新能源车企健康发展的唯一办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㈥ 关于吉电股份
股价呈调整走势,来后源市观察主力做多动能是否跟上;整体仍有持续盘升动力。
获利者持筹为主。
空仓者考虑低吸。
被套者适量补仓操作。
问题补充:不要说得太高深.只要回答何时卖出就可以.谢谢合作
第一目标位9元可以考虑出货!祝你好运!
㈦ 吉电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涨了多少
吉电股份现在还没有正式发行非公开发行股票,现在只是预案,离真正发行起码要半年到一年。
全景网2015年6月4日讯 吉电股份(000875)周四晚间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9.5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24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40.57亿元。股票将于5日起复牌。
㈧ 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是什么意思
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是当期发现的、非本年的、涉及以前年度损益事项调整内容之一,包括调增、调减以前年度利润(损益)。调整增加利润主要有:少计收入、多计成本、费用;反之,多计收入、少计成本、费用,则调减利润。
由于对成本费用的处理、计算差错,会导致利润(或亏损)差错,不能正确反映经营成果。当年发现的,在当年直接调整。
而有些差错,当年未发现,在次年及以后年度发现,如果涉收入、成本费用等事项,这些最终会对利润产生影响,而这些事项不是当年发生的,是以前年度的事项产生的,以前年度已经结转,账簿、凭证等已经装订,不可能再进行修改,或者补充记录的。所以,会计上对此类调整是在发现时,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反映。同时,由于最终增加的利润不属于本年的成果,所以,年终,要对本年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等涉及到的项目的年初数(即上年数)进行调整(修改);在编制比较利润表时,同时按上年的差错调整数对有关项目的上年数进行修改。如,2016年发现2014年少计营业收入10元,2015年营业收入少计90元,少计合计100元,2016年编制利润表时,对营业收入的上年数(2015年他)只能调增90元,不能调增100元;相应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等项目同时修改。即采用追溯调整法,按涉及到的年度分别调整。
之所以要做这样的调整,是正确核算、反映各年经营成果,正确比较分析。
㈨ 营改增对电信业2014年税前利润影响
1. 对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影响。“营改增”对电信企业收入和成本费用的影响,是在假设服务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测算价税分离的财务影响。
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将电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电信业采取差异化税率:基础电信业务税率11%,增值电信业务税率6%,为境外单位提供电信业服务免征增值税。基础电信业务主要包括语音通话、出租或出售带宽、波长等网络元素等业务;增值电信业务主要包括短信和彩信服务、电子数据和信息的传输及应用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等业务。对于基础电信业务,营业收入将下降9.91%[1-1/(1+11%)];对于增值电信业务,营业收入将下降5.66%[1-1/(1+6%)];对于销售商品、租赁设备,应当按照17%的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另外,还要考虑“视同销售”的影响。企业在赠送一些实物商品时,虽然没有取得实际收入,但仍应作为“视同销售”处理,计算缴纳增值税。
“营改增”后,电信企业的成本费用可以按照适用税率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处理。如按17%税率抵扣(如租赁有形动产),成本费用下降14.53%[1-1/(1+17%)];如按11%税率抵扣(如电信企业之间的支付),成本费用下降9.91%[1-1/(1+11%)];如按6%税率抵扣(如广告服务),成本费用下降5.66%[1-1/(1+6%)]。但是与工业企业相比,其能抵扣进项税额的成本费用较少,同时还涉及很多如建筑安装等尚未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劳务成本,总体来说抵扣相对较少。
2. 对资本投资的影响。电信业需要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如果固定资产视为动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那么价税分离以后不仅可以抵减增值税,资产账面价值减少后折旧费用随之减少,也会为未来利润带来正面影响。例如,含税价a元的动产投资,可以抵扣进项税额0.145 3a[17%×a/(1+17%)]元,账面价值为0.854 7a元,若平均10年折旧,则每年折旧费用下降14.53%[(a/10-0.854 7a/10)/(a/10)×100%]。
如果固定资产被视为不动产或附着地面建筑物或建筑物附属设施,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那么不仅不能抵减增值税,折旧费用也不能减少。而电信企业的很多固定资产诸如基站、铁塔、传输管道等,很可能被认定为第二类固定资产。在税率大幅提高的前提下,这些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资本投资会对企业的税负、利润和现金流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3. 对利润和税负的影响。成本费用和资本投资中进项税额抵扣的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营改增”后的利润和税负水平。如果收入的下降幅度低于成本费用的下降幅度,即抵扣充足,则利润会上升;否则,利润会下降。相对于电信业原本3%的营业税税率,11%和6%的增值税税率表面上看是大幅提高了,但只要成本费用和资本投资中存在大量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流转税税负就可能有所下降。即使利润减少,随之而来的所得税的减少也可能带来整体税负的减少。这主要取决于各企业中收入、成本费用的构成,资本投资的构成,不能一概而论。
总体来说,由于电信业在收入、成本费用和资本投资中的上述特点,“营改增”对其带来的税负压力相对较大,很可能在短期内对其实际税负率和利润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