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的国民经济分类标准是哪个,工商要求必须按那个规范经营范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02)
简 介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是国家标准,1984年首次发布,199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2年为第二次修订。
本次修订由国家统计局牵头,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起草完成,2002年5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并将于10月1日正式实施。国家统计局规定,从2003年统计定期报表开始统一使用。
目的:为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管理、企业微观管理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研究等,在观察社会经济活动时,提供一部科学、详细、准确的分类标准,起着规范化、标准化的作用。
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统计、计划、财务、工商、税务管理等各个领域。
Ⅱ 营改增4大行业对应的26个小行业是按什么分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有些行业
国民经济行业有19大类:A 农、林、牧、渔业 B 采掘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 K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Ⅲ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投资公司应归为什么行业
从行业角度说,应该归到服务业吧?
Ⅳ 什么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大类、中类、小类。
经济产业的划分,是将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概略地划分为三个产业,也称三次产业。
产业划分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粮食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冶金、机械加工、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
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一、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财经管理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小区物业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出版和娱乐业,广播电影电视传播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国际组织。
产业经济是在经济产业划分后,分别依照产业政策对其进行产业投资的发展。并且,产业经济有利于对各个产业经济的规划、分别进行投资和发展。比如,近年我国对于教育产业的投资比重为年国民总产值的2.3%左右。
Ⅳ 请问基金公司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属哪一类
去中国品牌联盟吧.中国品牌联盟--强势打造一流的商标转让、特许加盟、品牌许可一体化网络平台,中国最大的网上商标转让平台-中国品牌联盟将是你最好的选择,是提供商标转让、许可服务,盘活开发闲置商标资源的专业化综合性网络平台.
Ⅵ 国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矿山开采属于哪一类,代码是多少
国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矿山开采属于我国第二产业中的工业中的矿业类,具体代码就不太清楚了
Ⅶ 新的国民经济分类标准是哪个,工商要求必须按那个规范
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基本情况 (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概念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全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标准分类,它适用于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宏观管理和部门管理中,对经济活动划分行业类别,也适用于社会经济研究和微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观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包括的内容 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1994年对其进行了第一次修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一些新兴行业大量涌现,现行标准经国家统计局修订并报国家质监局批准,于200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四个层次,即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共有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原则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类别。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归类,而不是依据行政事业编制、会计制度和部门管理归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所选择单位类型的经济活动越单一,同质性越强,越适合采用行业小类划分行业;反之,则适合采用中类、大类或门类划分。如果一个单位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主要活动确定行 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税收工作中的作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国民经济管理工作领域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经济管理相关职能部门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而言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税收征管部门来说,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进一步而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于税收工作起到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三 一是便于借助科学统计软件对各行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测算某一行业的平均税收负担率,对低于平均水平的企业可重点加强监控,有针对性地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加强税收征管,提高整理力度和水平。二是有利于分行业确定不同的税收标准,对加强和规范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如北京市从1995年起对一部分企业根据行业分类情况确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纯溢率分行业标准,促进了税收征管工作更加有效的开展。三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情况便于分行业落实减免税优惠等税收政策,如对下岗再就业人员区分不同行业给予减免税优惠,能有效体现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征管工作顺利开 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我市地税系统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在市局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设有20个门类、76个大类、35个中类、56个小类,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门类。目前,我们对纳税人国民经济行业的分类工作主要在税务登记环节完成,即纳税人在办理地税登记时,由税务机关登记窗口的负责人员根据纳税人营业执照中所载明的经营范围或实际经营业务,在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选择,确定企业的所属行业。在地方税收工作中,分类工作对实施行业税收分析,加强行业税源管理,堵塞税收漏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划分纳税人的国民经济行业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应当及时予以解 (一)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尚未全部列出 目前,在市局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某些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尚未列出,一些具体行业难以准确归类。例如对美容美发、洗浴等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理发及美容保健服务、洗浴服务的代码分别为8240、8250,但由于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没有这两个行业的小类代码,因而无法准确统计征管户数和纳税情况,不利于进一步加强税源管 (二)企业经营范围模糊影响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准确性 为给企业经营发展营造宽松的税收环境,我市从2001年3月起颁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70号文件《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登记注册管理办法》,文件第四条明文规定:“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专项审批的经营项目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办理企业登记时,不再审核具体经营项目,企业可以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即企业在申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不再核定具体的经营范围,而代之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经许可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后方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未规定许可的,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这一规定后来扩展到科技园区以外的企业,由于纳税人没有具体的经营范围,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带来困难,无法准确、清晰地进行行业分类。 (三)缺乏统一划分标准导致分类具有随意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一个系统化的技术工程,从大到小包括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各层次之间是相互包含关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所选择单位类型的经济活动越单一(同质性强),越适合采用行业小类划分行业;反之,则适合采用中类、大类或门类划 但是企业经营活动不可能绝对单一,因此并不是用行业小类划分就好,如对一个经营多种项目的企业来说,如果行业分类过细,反而使企业无所适从。但什么情况应划分为小类,什么情况应划分为大类或中类,这方面税务机关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也没有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对负责办理税务登记的窗口人员,在对企业进行行业划分时容易产生盲目性和随意性,影响划分的准确性,给统计工作带来困 (四)尚未建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动态管理机制 如果一个单位从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主要活动确定行业,比如一些大的集团公司,应依次按全年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来确定企业的行业类别。而企业的营业收入中各行业所占的比重常常会发生变化,由此国民经济行业类别也应及时调整。而工作中我们的行业分类往往在登记环节一旦确定终身不变,缺少定期反馈和修订的工作机制,影响了行业分类的准确 四、加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管理的建议 一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国家标准,健全完善我市地税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其中的门类、大类、中类及小类的代码内容全部列示,做到不留空白,确保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将纳税人行业划分到小类,为税收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选择条目过多,可采用先选择大类条目,自动带出所包含小类条目的内容供进一步选择的方 二是由于行业分类复杂,其中小类共有913个代码。为尽量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错误,正确划归行业类别,建议在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增加《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计算机查询系统功能,即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范围自动带出行业类别。对经营范围模糊的,可以通过询问或后期核查等方式进行确认和划 三是建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利用税收管理员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对企业的行业类别进行修正或调整,确保数据准确到位,为税收日常征管、税收分析、纳税评估、行业税收统计等应用环节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
Ⅷ 部门决算单位的国民经济行业中如何分类
发布部门决算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口径
一、封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标填列问题
封面中"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指标,对行政单位而言,一般应在"S90"到"S95"中选择填列;对事业单位,应按其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来划分,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及相关注释的电子档文件中查阅并选择大类填列(我省在决算公告第3期附件中有下载)。特别注意,同一部门内部的单位不一定填列同一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大类代码。
二、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拨款的部门决算列报口径
各预算单位对纳入预算管理,即收入缴金库,支出部门预算列"一般非税收入拨款"(省直资金性质代码1121)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拨款"(省直资金性质代码1123)的资金,在单位会计账务核算时,应视同财政拨款,通过"拨入经费"(行政单位)和"财政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单位)等会计科目核算。在部门决算财决03表中填列"财政拨款",并按收支数填报财决07表、08表等。
三、关于"经费自理"人员转变为"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员的问题
部分单位原来用预算外行政事业性收费供养的"经费自理"人员,随着2011年度管理政策变化,原有预算外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其供养人员也相应要填报为"一般预算财政补助开支"人员,衔接审核的差异作情况说明即可。
Ⅸ 国民经济分哪五大类
国民经济主要经济指标
指 标 单位 本月止累计 增长(%)
一、GDP (仅供内部参考) 亿元 1384.16 14.3
#第一产业 亿元
第二产业 亿元
#工业 亿元
第三产业 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亿元 101.43 0.6
三、全部工业总产值 亿元 2603.57 20.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亿元 2099.45 24.0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亿元 483.35 16.3
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 412.16 41.3
#城镇以上投资 亿元 366.75 46.7
六、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 亿元 151.86 24.6
#一般预算收入 亿元 77.41 23.6
一般预算支出 亿元 72.22 23.0
七、全社会用电量 亿.千瓦时 161.51 16.3
#工业用电 亿.千瓦时 121.40 15.8
八、进出口总额(上月海关数) 亿美元 36.49 21.8
#出口 亿美元 27.01 26.0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 亿美元 8.11 30.5
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2533 12.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元 8329 14.3
注:月度GDP仅供内部参考。
[返回目录]
规模以上工业产销
单位:亿元
指 标 本月止累计 增长(%) 本月止累计销售产值 产销率(%)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2099.45 24.0 2030.36 96.7
#轻工业 1314.69 1263.29 96.1
重工业 784.76 767.07 97.7
#国有企业 203.28 203.90 100.3
集体企业 21.13 20.90 98.9
股份合作制企业 593.29 573.23 96.6
股份制企业 58.21 56.32 96.8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1142.91 1097.48 96.0
其他经济类型企业 80.63 78.54 97.4
#国有控股企业 230.39 230.86 100.2
#出口交货总值 510.94 - -
注: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返回目录]
五大传统产业及五大新兴产业产销情况
单位:亿元 %
指 标 本月止累计 现价增长(%) 本月止累计销售产值 产销率(%)
规模以上工业 2099.45 26.6 2030.36 96.7
#五大传统产业
1365.21 29.8 1313.06 96.2
纺织鞋服 762.56 26.6 730.23 95.8
建筑建材 247.46 32.2 240.81 97.3
工艺制品 109.33 27.6 104.47 95.5
食品饮料 126.18 42.6 123.85 98.1
机械制造 119.68 36.2 113.72 95.0
#五大新兴产业 288.99 18.3 279.93 96.9
石油化工 251.18 18.3 243.40 96.9
电子信息 21.91 2.2 21.43 97.8
汽车制造 10.43 38.6 9.70 93.0
修船造船 1.97 -100.0 1.97 100.0
生物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