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证券公司怎么给上市公司评级

证券公司怎么给上市公司评级

发布时间:2021-05-27 17:55:29

A. 谁知道国内证券公司评级中的2A 3A是什么意思,评价标准是什么

AAA(3A)信誉极好,几乎无风险 表示企业信用程度高、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各项指标先进,经济效益明显,清偿支付能力强,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极小。

AA(2A)信誉优良,基本无风险 表示企业信用程度较高,企业资金实力较强,资产质量较好,各项指标先进,经营管理状况良好,经济效益稳定,有较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

根据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 第五条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主要根据资本充足、公司治理与合规管理、动态风险监控、信息系统安全、客户权益保护、信息披露等6类评价指标;

按照《证券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与标准》(见附件)进行评价,体现证券公司对流动性风险、合规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及操作风险等管理能力。

(1)证券公司怎么给上市公司评级扩展阅读:

证券信用评级作为信用评估的一个项目,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一,证券信用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的信息,减少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并成为投资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二,证券信用评级为上市公司之间的比较提供信息,促使其扩展资源,改善经营管理。

其三,证券信用评级能引导股民投资趋于理性化,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其四,证券信用评级可对资本市场起到监督的作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有利保证。

然而,当其他信用评估项目在国内外得到发展的时候,传统的证券信用评级方法却举步维艰,需要创新改进。传统的证券信用评级的缺陷主要是证券信用评级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面临信息的价值、评级指标的选取、信息的加工及市场四个方面的困境。

B. 关于证券公司对某只股票的评级你们怎么看

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中国的研报基本上不准的,特别对那些小盘股。

C. 查询券商的评级,AAA.AA.A.BBB.BB.B请问在哪里查询,上交所还是证监会,

先访问网页链接

然后在右上角的搜索框输入证券公司分类结果,就能搜索到如下内容

中国证监会公布2018年证券公司分类结果

网页链接

D. 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评级如何排序

提问:经常看到机构对上市公司评级,其中有买入、增持、持有、推荐、强烈推荐、中性、强于大市等等,没有搞清排列顺序,哪个最高,哪个最低,麻烦帮忙解释。谢谢!一心答: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综合来看,不同研究机构的评级体系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阅读研究报告时须留意各家机构对评级体系的具体定义,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E. 证券公司,给的,股票投资评级,还有目标价,可信么,认真点

可信。因为券商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以提高股民与自己的黏性。毕竟,经纪业务才是券商们的本职工作。
但是,可信度并不一定高。因为,证券公司也是人为做出来的评级。而投资顾问和研究员的水平,也不一定有野路子出身的大师水平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券商服务,如果全部按券商提供的策略进行投资,该亏的还是要亏地,能赚的也还是能赚地。所以,任何人给出的建议和策略都只能当做参考,而不能当做进出场的依据。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策略都是王道。或者因为没时间和精力,就干脆交给基金,省心省事。至于赚钱多少,真的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F. 如何进行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

证券公司债券信用评级的目的在于揭示债券如期足额偿付的可能性,注重确定证券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可猜测性,综合考虑影响证券公司信用状况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证券公司外部因素分析
证券市场行情受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汇率、行业发展状况以及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证券市场行情上涨时,证券公司的承销、自营、经纪和资产治理等业务的业务量和经营收益普遍增加;证券市场行情下跌时,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经营难度和风险将会增大,经营收益有可能大幅度下降。
证券业属于国家特许经营行业,证券公司开展证券承销、经纪、自营、资产治理等业务要接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管。有效的政府监管能够有效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规范证券公司的市场行为,降低证券行业的系统风险,约束证券公司的风险程度。
信息技术在现代证券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资金清算、网上交易、售后服务等方面,信息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证券公司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的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成果的社会化应用,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运营、经营治理、资金投进、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证券公司内部因素分析
(一)证券公司的基本素质分析,包括股东背景和公司治理结构、经营战略和目标、治理层和员工素质、激励与约束制度、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其中人力因素是首要的,证券公司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吸引、培养和留住高质素专业人才的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竞争上风。
(二)从外部债权人的角度来评估具体业务的风险状况。研究各项业务的经营周期,整个市场周期内的情况,以把握公司回报的规模和稳定性。受评对象的盈利性与同业公司进行比较,以确定其业绩是否与本行业其他公司一致。根据受评对象的风险偏好研究回报率,想法把握受评对象各项业务的盈利性。利润的来源越可靠、越多样化,对债权人的保护也就越强。
(三)市场地位的实力与稳定性。证券公司的市场地位越强、越稳定,其信用保护水平也就越高,而在市场上的上风地位和稳定性又取决于以下因素:长期开展某项业务;一支有经验的专业职员队伍;具有专有技术或销售体系;与具有高盈利性或潜伏的具有高盈利性的客户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具有极好的声誉。
(四)风险的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证券公司风险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正常运营的有力保证,也是衡量公司经营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证券公司内部控制包括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资金治理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系统控制、内部稽核控制等环境控制包括治理结构控制、治理思想控制、员工素质控制、授权控制等。
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金流量能更加真实地反映证券公司如期偿付债务本息的能力。选取财务指标时,更加关注能够反映资产当期市场价值和资产产生现金流量能力的指标。财务分析主要分析财务报告质量、财务结构、资产安全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方面。
财务报告质量分析目的在于评估财务报告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正确程度,必要时对财务数据进行调整以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比性。主要考察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会计信息的表露水平、变更的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等方面。
财务结构主要考察包括资产负债率、活动资产比率、资本化比率、长期资本化比率等指标。评价证券公司财务结构以行业标准或行业均匀水平作为评价基准。
资产安全性主要考察指标包括净资本比例、自营证券比例、受托资产比例等指标。证券公司资产受二级市场波动影响,市场风险较大,按证监会净资本计算规则计算的净资本予以比较。自营证券比例的增大和受托资产比例的增大,将增加证券公司的市场风险,并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盈利能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收进盈余率、净资产收益率、经营现金流进流出比等指标。可猜测的现金流量是保障证券公司及时足额偿付债务本息的条件,考察证券公司主营业务产生净现金流量的可猜测性、利润的稳定性和构成,从而评价证券公司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活动比率、债务盈余比、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偿债能力与资产活动性及盈利能力密切相关,考察可预期现金流量的获取能力以及资产的变现能力,从而评价证券公司及时足额偿付各种债务本息的能力。
债券契约条款分析
召募资金投进项目,主要考察召募资金投向对证券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债务风险等方面的影响,以及项目实施可能出现的风险。
偿债保障措施,对担保人或担保物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考察其他保障措施的可靠性、局限性,评价有关偿债保障措施对受评债券风险程度的影响。
担保条款,主要评价担保的性质和程度,重点考察担保的法律效力、担保的无条件性和不可废除性以及担保人的财务实力。
专项偿债账户,主要考察契约条款中是否有专项偿债账户的规定,以及计提金额是否充足或公道。故乡!7朵玫瑰代表——我偷偷地爱着你!

G. 证券公司给予上市股票的评价有几个级别分别推荐到何种程度

证券公司将股票投资评级一般分为:买入--增持--中性--减持--卖出
股票评级标准,股票评级系数:1.00~1.09强力买入;1.10~2.09买入;2.10~3.09观望;3.10~4.09适度减持;4.10~5.00卖出

由于业界对股票投资评级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在阅读各证券公司研究所的报告时,常常看到不同分类的股票评级,而且即使是称谓相同的评级,其具体的定义也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与“减持”。其中“买入”的定义为: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则是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而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中虽也有“买入”、“增持”,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内相对大盘涨幅介于5%与15%之间。对比可知,同样是给予一只股票“买入”的评级,申银万国的分析师理应比海通证券的分析师对该股后市表现更为乐观。
与上面不同,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依据其定义,这里的“推荐”与申银万国的“买入”相类似,同样是指优于市场指数20%以上,不过,其“谨慎推荐”则是指优于市场指数10%-20%之间,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稍有差别。

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非表示特别看好,只是“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10-20%之间”,其“强烈推荐”才是最为看好的评级层次,即“预计未来6个月内,股价涨幅为20%以上”。从这里还可以发现,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非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优”、“优势”大致与海通证券的“买入”与“增持”相对应

H. 证券机构对个股的评级

一般个股的研究报告的最后要对个股做出评级,对研究报告而言个股评级是研究报告的一部分。另外一些券商或咨询机构会对一些个股发布单纯的评级。对外发布的个股评级针对的一般是投资者。而重要的研究报告针对的是机构投资者。
证券公司官网没有这些评级非常正常,证券公司官网的主要目的是发布一些本公司的主要业务和管理机构规定的必须披露的事项。
证券公司官网和网站针对的客户群不同,受众不同。
券商的研究报告在专门的分析系统比如wind等研究报告系统中都有发布。

I. 怎样 查到 各证券公司对股票的评价

各大股票网站上的个股信息里都有研究报告或者机构评级之类的栏目 比如东方财富网 和讯网 全景网 新浪都有 里面会有证券公司研究所出具的报告的简要内容 有买卖建议和评级

阅读全文

与证券公司怎么给上市公司评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外汇存款证明吗 浏览:980
比特币价格今 浏览: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浏览:653
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浏览:357
哇哇在线理财 浏览:158
国泰君安的资金账户忘记了 浏览:372
中融的助金资金池能买吗 浏览:228
002600资金走向 浏览:19
罗纹价格换算 浏览:871
凤凰医疗股票 浏览:561
3i基金理财 浏览:64
600826资金 浏览:512
2001年卢比与人民币汇率 浏览:527
家庭理财频道直播首页 浏览:128
风生水起投资周记001 浏览:708
2015年香港黄金价格 浏览:711
绥化象屿金谷玉米价格 浏览:202
昌乐外汇开户 浏览:447
十大理财平台排行榜 浏览:638
山东省如意集团股票是多少 浏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