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是国资委的最大股东
当然是国家了。都说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了,国有资产嘛当然归国家了。
㈡ 公务员能当公司股东么
《公司法》第58条规定:“国家公务员不得兼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虽然已经删去了该规定,但是《公务员法》第53条规定:“公务员必须遵守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十四)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在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中兼任职务;……” 第42条:“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公务员当股东属于从事营利性活动,为法律所禁止,因此,公务员不能当股东,也不能在公司里兼职当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或经理等。
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国家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不受上述限制。
㈢ 股东为"国务院"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有何区别
基本没有区别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出资并管理
㈣ 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可以当公司股东吗
事业单位可以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下列单位或自然人可以作为股东组建有限责任公司:
1、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公司股东。
2、国务院或地方人民政府授权的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例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企业法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各类企业法人均可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4、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5、具备法人资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中的“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可以在企业中兼职,除了看其本身是否属于参公管理人员、行政机关任命人员等之外,还要看其所在地区、行业领域、系统、单位等是否对其在企业中兼职有相关规定,不能一概以编制、级别和是否为党员来划分。
比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规定,北京市的公办学校教师在工作日期间不得到校外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不得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此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即使只是兼任职务而不领取报酬,或者在其单位投资或者出资的企业中兼职,也要看其所在地区、行业领域、系统、单位等是否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兼职取酬方面的其他具体问题,可以咨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其他相关主管部门。
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㈤ 政府可以成为企业的股东吗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一个强大的背景,做很多事都会便捷很多。同样,一个公司想要发展的更快更好,可以选择国企央企挂靠,即民营私营企业通过股权调整为国企央企进行持股或控股,但实际上国企央企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只作为股东背景展示。
国企央企挂靠混改
1:增加企业资质、背景
挂靠国企对于民企私企来说可以增加企业的各项资质,增加企业的背景。对于民企私企来说有国企的背景做任何事情都有很好的政策性帮助,这也是国家为一些私营企业的发展而实施的措施。
2:增加民众信赖
民企私企参与挂靠国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民众信赖,这样更加可以加强私营企业的盈利性目的,增加企业的收入,因为对于企业目标而言都是利益扩大化。
3: 优先享用国家给予的政策福利
民营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区别就是国有企业在国有政策的面前拥有优先使用权,现在私营企业挂靠国有企业就可以享受国有企业的待遇和福利,大大提高了私营企业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收入。
4:政策倾斜
相对于一些没有挂靠国有企业的私营企业来说,挂靠国有企业的私营企业就会有很多的国家政策倾斜的福利,同样都是私营企业因为享有国家政策的倾斜,挂靠国有企业的私营企业就拥有很多的政策倾斜帮助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赢得优势。
5:资金和项目扶持
挂靠国企的私营企业不同于其他私营企业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得到国家政策性的资金和在项目的扶持,国家对于资金和项目扶持是有严格的审核和要求,私营企业只有通过挂靠国有企业的方式得到国家的资金和项目扶持。
㈥ 当前法律是否允许政府财政部门成立公司,或成为公司股东
㈦ 地方政府是否可以做公司股东
地方政府不可以作为股东。政府出资一般是通过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出资,并作为股东。
政府不是个自然人,而且乡政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是在职人员,法律规定国家公务员不能从事商业活动,更不可能注册公司的。
1、股东与公司的关系上,根据《公司法》,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2、股东之间关系上,股东地位一律平等,原则上同股同权、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约定。
注意: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单独出资,由国务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权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
股东主要分类
按不同的标准,公司股东可以分类如下:
1、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
以出资的实际情况与登记记载是否一致,我们把公司股东分为隐名股东和显名股东。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实际出资认缴、认购公司出资额或股份,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等材料中却记载为他人的投资者,隐名股东又称为隐名投资人、实际出资人。
显名股东是指正常状态下,出资情况与登记状态一致的股东。有时也指不实际出资,但接受隐名股东的委托,为隐名股东的利益,在工商部门登记为股东的受托人。
2、个人股东和机构股东
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可分机构股东和个人股东。机构股东指享有股东权的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股东包括各类公司、各类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各类非营利法人和基金等机构和组织。个人股东是指一般的自然人股东。
㈧ 社会团体法人可以作为有限公司股东吗
社会团体法人原则上不具备股权投资的主体资格,共青团、妇联、侨联、工商联不得设立非法人企业,党政机关主办的团体不得投资兴办企业。
1、1998年10月25日颁布实施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0号)第4条规定,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2、1999年6月29日实施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企业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执行意见》[工商企字(1999)第173号,2006年6月23日废止]规定,社会团体(含工会)事业单位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具备法人资格的,可以作为公司股东或投资开办企业法人,但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规定不得经商办企业的除外。
3、国务院发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不得从事经营活动。条例发布前已办理登记的,应随时条例的执行予以纠正。
注意事项
公司办理了工商注册后,公司名称受法律保护,且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当使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不能改变、增减其中的任何一个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十条:“公司的登记事项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公司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第十一条:“公司名称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公司只能使用一个名称。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公司名称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