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国企上市公司被借壳国有资产流失

国企上市公司被借壳国有资产流失

发布时间:2021-07-07 07:07:04

1. 政府侵占国有企业资产,是国有资产流失吗

不属于国有资产流失。
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批准,是可以无偿相互划拨资产的。所以如果政府占用国有企业资产,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就是合法的。
如果没有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占有国有企业资产,那就是违法的,应该予以纠正。但是,不能说国有资产流失。

2. 国企被上市公司收购了,企业性质会发生什么变化,还算是国企吗

根据收购资金占的比例有关。若此上市公司将该企业完全收购,则该企业变成非国企;否则,变为国资控股公司。

3. “国有资产流失”这个罪名最严重可以到什么程度

我国现行刑法中尚无“国有资产流失罪”这一罪名
但是涉及这类犯罪的比如有以下2个
一、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

【刑法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九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五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
《公司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时,严禁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
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给个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
【刑法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中规定: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附则:(六)本规定中有关私分国有资产罪案中的"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定的,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等形成的资产。

4. 国有资产流失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造成国家财产的损失,同时相关责任人要担负法律责任。
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国家属于历史范畴,因而国有资产也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有资产”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
种类: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种类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标准或依据或角度划分有不同的情形:
(1)按资产形态划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可分为固定资产的流失、流动资产的流失、无形资产的流失、其他资产的流失等。
(2)按流失形态划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可分为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显性流失是指企业国有资产有形、直接、具体的减少和损失;隐性流失是指企业国有资产无形、间接、潜在的减少和损失)。
(3)按合理行为划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可分为管理者决策失误造成流失、管理混乱造成流失、不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造成流失等。
(4)按经营管理者的主观因素划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可分为盲目无意造成流失和明知故意造成流失(盲目无意造成流失是指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盲目决策、盲目签约、盲目争市场、盲目上项目而无意造成流失;明知故意造成流失是指经营管理者明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纪律规定,故意违法违纪造成流失)。
(5)按流失的渠道划分,企业国有资产流失可分为资产评估中的流失、产权转让中的流失、资产处置中的流失、出仓或出租中的流失、股份制改造中的流失、合作合资中的流失、行使经营权和出资权及监管权过程中的流失、企业重组过程中的流失等。

5. 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比如0.5%)被一个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购买后,这部分股票是不是变成国有股呢

不是。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通过市场上购买股票,一般是作为投资,它们是作为机构投资者出现的。只有当其购入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比如5%或以上,才会将其作为参股公司,那时它持有的股票才能体现出“国有股”。祝你成功。

6. 国有企业资产流失

蓝田公司 1989年,中国蓝田总公司在北京成立,创始人是瞿兆玉。瞿1948年出生在瞿家湾,1968年入伍,转业前任海军某基地某部分队长,后曾担任沈阳电信局宣传部长、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
1992年10月,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即蓝田股份)成立。由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沈阳市新北制药厂和沈阳莲花大酒店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3家发起人分别成立于1987年、1988年和1991年,隶属于当时的沈阳市财贸干部学校(后改名为沈阳行政学院,公司创始人瞿兆玉曾担任该院的副院长)。
1993年3月,沈阳蓝田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洪湖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洪湖水产)宣告成立,其主营业务为农副水产品开发和经营,此后并成为母公司的主业。
1994年8月,沈阳市批准蓝田股份作为农业企业,归口农业部管理。
1995年12月11日,蓝田股份的1828万股国家股无偿划拨给农业部。4天后,农业部批准沈阳蓝田公司转为社会募集公司。随后,农业部将3000万额度的上市指标给了蓝田股份。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9696万股的总股本,而这3000万流通股额度是从农业部拿到的。其中,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持有发起法人股(公司称其为集体性质)3525.6万股,占36.36%,为第一大股东;农业部持有国家股1828万股,占18.86%,为第二大股东,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企业。
1996年,公司用发股募集资金投入全资子公司洪湖蓝田水产品公司17700万元,形成注册资本1.93亿元,法人代表是瞿兆玉的弟弟保田,是蓝田系的核心公司。投资联营公司洪湖大湖公司3696万元,占股份48%。
1997年底,蓝田股份在实施以19393万股为基数,按10:1.5比例配股后,新增了两家全资子公司——洪湖市香檀河养殖场,注册资金2500万元,系第一大股东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以配股方式投资转入;中国农业物资供销总公司,注册资本401万元,系第二大股东农业部以配股方式投资转入。
1998年7月,蓝田股份第一大股东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迁至湖北洪湖。
1999年4月,根据中办文件的规定,农业部将所持蓝田股份18.86%的国家股无偿划转给湖北洪福水产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上半年,蓝田股份第一大股东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把注册地从沈阳迁到了湖北洪湖,名称变更为洪湖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法人代表仍为瞿兆玉。同年8月9日,保田从瞿兆玉手中接过了蓝田股份董事长的位子,瞿兆玉只任总经理。随后在2000年1月5日,蓝田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住所已由沈阳市迁入洪湖市瞿家湾镇,同时公司名称已由沈阳蓝田股份变更为湖北蓝田股份。
1999年8月,为“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瞿兆玉辞去蓝田股份董事长一职,接替他的是洪湖水产品开发公司的总经理保田。2001年6月,瞿兆玉辞去总经理,10月,又辞去董事职务。
1999年8月21日,蓝田股份在“关于1999年度中期报告的补充公告”中关于两个蓝田的关系有了正式的说法:中国蓝田总公司为蓝田股份“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
1999年10月1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已查实蓝田股份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伪造沈阳市土地管理局批复文件和土地证以及沈阳市人民政府地价核准批复,虚增无形资产1100万元;伪造银行对账单,伪造三个银行账户1995年12月的银行对账单,虚增银行存款2770万元;将公司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的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据此,中国证监会当时对蓝田股份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罚款10万元。
1999年12月,蓝田股份正式迁址更名,公司工商登记住所改为“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镇”,公司则由“沈阳蓝田”变为“湖北蓝田”。从此,蓝田股份除了几家不产生什么效益的子公司还在沈阳,与沈阳彻底断了干系。
2000年年报显示,蓝田股份公司欠中国蓝田总公司其他应付款1.9亿元,占公司当年流动负债的34%。
从1999年到2001年,蓝田股份三度申请配股,均未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查。券监管部门再次到蓝田股份进行调查。
蓝田股份“2001年中期报告补充说明”显示,中国蓝田总公司2000年度、2001年上半年为蓝田股份代销的产品销售额为3483万元和759万元,分别占洪湖蓝田水产品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1.9%和0.96%。
2001年9月21日,中国证监会再次到蓝田股份进行调查。资料显示,蓝田股份1996年股本为9696万股,2000年底扩张到4.46亿股,股本扩张了360%;主营业务收入从4.68亿元大幅增长到18.4亿元,净利润从0.593亿元快速增长到4.32亿元。
2001年10月8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公告称:“2001年9月21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本公司有关事项进行的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001年10月26日,北京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
2001年11月,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出售北京蓝田园国际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80%股权、出售野藕汁生产线、彩色印铁制罐生产线及其相关厂房、存货等资产给中国蓝田总公司,并更名为湖北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
2001年12月13日,蓝田公司起诉刘氏。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向刘下达了《应诉通知书》,称“湖北蓝田股份公司诉刘姝威侵害名誉权案”将于2002年1月23日开庭,要求刘作为被告出庭。
2002年1月12日,生态农业董事会发布公告,公司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董事总会计师黎洪福、董事会秘书王意玲及7名中层管理人员被公安机关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1月22日,湖北江湖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02年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决议,委托肖纯林董事代理行使公司章程赋予的董事长职权,并聘请湖北中正会计师事务所为财务审计机构。
2002年1月21日、1月22日和23日上午,“生态农业”股票被强制停牌,下午一开盘即告跌停,以跌停价5.89元收盘

7. 为什么国有资产会严重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的机制或途径是什么

国有资产流失,通常所指的国有资产的流失是指:国有资产的出资者、管理者、经营者,因主观故意或过失,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国有资产流失已经出现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同时发生的现象,主要形式有:

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假合资进行套钱;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和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等。

(7)国企上市公司被借壳国有资产流失扩展阅读:

成因

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一是“区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重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上千亿元的投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

我国几乎每个省都有彩电生产线,然而,彩电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5% ;各地区为振兴地方经济,不注重实效,盲目引进冰箱、洗衣机生产线,但由于市场及产品本身质量等因素,只好纷纷停产,目前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0%.

由于市场的暂时过热,加上“区域利益”的驱动,从而鼓舞了地方政府、部门领导 及企业经营者的获利信心,最终导致决策失误。二是决策不民主,一言堂。为使企业能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发展,80年代后期,改革提出了新思路: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后,企业摆脱了众多婆婆的干预,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暴露出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法人代表一人说了算,即: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只笔、一张嘴“。

某电视机厂,是我国最早的电视机生产厂家之一,1988年到1990年间,厂长一个决策,投资6000万元与日本一家公司合资兴建空调器厂,利润分成与外方实行倒四六。

而后又投资3000万元引进国外平绕行输出变压器生产线,由于选择不当,无法使用,成了一堆费铁;后又投资1 亿元从美国引进纸箱生产线,因产品无市场,到目前为止设备仍无法启动。

8. 上市公司被借壳后,借壳公司一般会和原上市公司进行优质资产注入,那被借壳公司原有业务怎么办

一般抄借壳上市的公司,其目的往往不是要经营上市公司原有的业务,而是需要把自己的业务注入。借壳上市经典流程如下:
1、借壳公司与被借公司做资产置换 借壳公司将自己的资产置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资产不够的部分向借壳公司定向增发股权。
2、借壳公司用换来的元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与元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置换大股东的股权。
3、这样原股东退出上市公司,新股东进入并将自己的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草鸡变凤凰,借壳上市完成。

9. 国企在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怎样解决

建立信息化的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审计和评估及对相关责任人建立廉政审核制度

阅读全文

与国企上市公司被借壳国有资产流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浏览:27
融资服务流程 浏览:945
天天基金固收理财回亏损本金 浏览:679
人民币原油期货怎么样了 浏览:855
公款购买理财 浏览:270
永安期货停牌最新消息 浏览:874
融资融券交易规则 浏览:81
融资融券对大盘 浏览:213
燃料油各类价格 浏览:998
投资几个心理阶段 浏览:542
资金暂借属于关联方交易吗 浏览:358
工商银行买外汇吗 浏览:712
万达股票跌停 浏览:627
黑马股票网 浏览:758
马钢股票的发行价是多少 浏览:242
低工资理财 浏览:586
理财需趁早 浏览:893
理财师登陆 浏览:524
上班族小额理财 浏览:753
金蛋理财提现 浏览: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