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 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互北路2号,公司体制为股份制企业,原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22日,2002年8月20日由原来的青海威远路桥股份合作公司改制成为青海威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职工12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名,拥有生产性固定设备资产6340万元,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工程施工机械设备80余台(套),总的施工能力产值1.5亿余元。是具有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承包贰级、桥梁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和公路工程施工试验检测丙级资格的综合性公路施工企业。公司可承建公路路基、路面、桥梁、城市道路、铁路工程、建筑工程、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等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公司下设十个项目经理部。
法定代表人:柳金福
成立时间:2002-08-22
注册资本:14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32126101000217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互助县威远镇安定西路16号
Ⅱ 当年,奥尼尔不顾劝阻,买下100万股的谷歌股票,如今怎样了
投资是一项技术活,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良性的投资,想要更好的投资,需要自己有丰厚的资产,以及较好的战略眼光,投资往往只是富人们的锦上添花,没有钱、没有权力,谁都很难通过投资实现阶级跨越,当然,一旦做出了正确的投资选择,就可以享受到坐收渔翁之利的快感。
投资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有很多人因为投资失败,而一夜破产,倾家荡产流落街头,对于投资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只能说是百分之五十的商业头脑,再加上百分之五十的运气,中国投资界也有很多跨界玩投资的人,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譬如恒大足球队的总裁许家印,他投资了一支足球队,最后靠着这支足球队实现了利润的翻番,并且把足球队带到了世界市场上,叱咤风云,无人能及,除了像他们这样以赚钱为目的的投资,还有一些人,则不是因为想要赚钱才去投资,他们是真的很厉害,误打误撞就“无心插柳柳成荫”,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譬如音乐界曾有一个叫做潘玮柏的歌星,他因为喜欢篮球,就偶然的去投资了一支篮球队,没想到这次投资让他赚的盆满钵满,获得巨大收益,最初他之所以投资,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已。
沙特阿拉伯又有句谚语,说男人几乎一生都活在幻想里,只不过成功者会把幻想化作现实,而后又奔赴下一个幻想,其实这话说得不对,只要不是多么过分的幻想,最终都是能够取得成就的,坐以待毙、坐吃山空的人,终究都只是少数。当然,不要相信所谓的“一夜暴富”,这种想法的受众大概率是失意的创业者,我以前差点相信过那些炒股套路小广告,以为“月入百万不是梦”,可后来我想,哪有这么容易月入百万,那岂不是每个人都不工作了,都去搞投资炒股了?天上没那么容易掉馅饼。
Ⅲ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的创新
柳钢技术中心年1月由技术能源处、安全环保处(环保部分)、钢铁研究所三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44838万元。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柳钢工艺技术管理、能源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措能措、标准管理、环保管理治理和监测、非钢科技项目管理、理化检验、《柳钢科技》编辑等等。1999年7月被确认为自治区级技术中心。2001年11月获得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社会实验室认可。
技术中心现有职工118人.所涉及的技术专业有:炼钢、炼铁、压力加工(轧钢)、煤化工(焦化)、机械、电气自动化、环保(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热工、金属材料(精密合金、热处理)、化学、工业分析、耐火材料(非金属材料)等专业。主要科研检测设备 200多台(套),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四球摩擦机、自动闪点仪等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电脑量热仪、运动粘度测定仪、60t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红外碳硫仪、水中油份浓度分析仪、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高温物性测试仪、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全自动高温抗折试验机、平板法导热系数测定仪、高温热膨胀仪等一批设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开展的检测试验项目有:钢铁、铁合金、铁矿化学分析;钢铁产品力学性能、金相检验及分析;耐火材料及相关非金属的检验试验及分析研究;煤、焦、油分析检验;焦碳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工业废水、废气、粉尘、厂界噪音等监测分析;钢材、金属备件的超声波探伤以及耐热、耐磨铸钢件的生产试验。
Ⅳ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的发展历史
1958年,根据西北局大区协作会议关于在甘肃迅速建设一个年产2.5万吨铝冶炼厂的精神,1958年6月冶金部决定建设兰州铝厂,厂址选定在距离兰州市28公里的西固区西柳沟乡。1958年7月2日,兰州铝厂筹建工作正式开始,8月4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建设过程中,冶金部对原设计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和变更,1958年10月,决定将原设计的钢结构电解槽改为55KA自焙阳极砖砌电解槽168台,生产能力也由原设计的2.5万吨降为2.3万吨。同时,在大铝厂附近增建一座6KA上部导电自焙阳极砖砌圆形电解槽88台的小铝厂,年产铝锭1000吨,后来生产能力又扩大到2000吨。另外,自建一座年产1.5万吨的阳极糊车间。小铝厂于1958年3月28日出铝,并为西北地区生产出了第一块铝锭。由于各种原因,总共168台电解槽直到 1960年5月9日才全部启动完毕,并投入生产。投产后,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砖砌电解槽破损相当严重,于1960年12月28日被迫全部停产。1962年6月25日,整个生产全部关闭下马。1964年8月,兰州铝厂全部固定资产连同人员一并移交给化工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管理。直到1965年11月,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委员会下文,同意兰州铝厂重新复产。1966年3月1日,兰州铝厂复建工程破土动工,于同年12月28日生产出了第一块合格铝锭,至1967年6月全部建成并投入正常生产。1971年5月12日, 兰州铝厂正式向甘肃省冶金厅提出扩建电解三厂房,新增54台电解槽。工程建设开始后,到1973年6月29日所有54台电解槽安装完毕,并陆续启动投产。扩建工程总投资1270万元,新增铝锭8000吨。1985年,三车间再次进行扩建,增加电解槽32台,总投资1377万元,新增铝锭4500吨。1986年7月23日,兰州铝厂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增建电解四车间的报告,通过自筹资金,四车间扩建工程于1986年12月1日动工建设,并在原来9000吨的基础上续建电解槽22台,到1989年4月10日全部建成,总共新增生产能力 1.25万吨。1987年11月24日,兰州铝厂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建设炭素厂,年设计能力3万吨,工程于1989年12月底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1993年,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新建60KA电解生产线,设计年产铝锭3万吨。1997年,公司以承担债务的方式兼并了西北铝加工厂,实现了冶炼加工一体化(至2007年5月24日西北铝从兰州铝业分离)。1999年4月,经国家经贸委国经贸企改〖1999〗251号文批准,兰州铝厂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兰州经济信息咨询公司、兰州永达工贸有限公司、兰州铝加工厂、兰州兴铝商贸部等四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兰州铝厂顺利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2000年8月18日, 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投资13.5亿元建设200KA大型预焙铝电解技改项目,2001年10月完成了建设,并顺利投产。该工程包括动力供电系统、炭素系统和铸轧系统。2004年,公司果断决定:“以股权换发展权”,实行资产重组,加入中国铝业公司。经过不懈努力,2005年1月1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的方式收购了兰州铝厂持有的2890国有法人股,成为兰州铝业的第一大股东,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5年8月12日,经获得国家批复的电解铝技改工程和3×300MW自备电厂项目隆重开工建设。电解铝技改项目是国家第九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投资18.86亿元,采用当前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350KA大型预焙槽电解铝技术,并从国外引进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经过一年八个月的奋战,于2007年5月15日陆续通电启动投产。自备电厂项目于2004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2005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予以核准。计划总投资约43.91亿元,安装3×300MW国产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装置。2008年12月第一台机组建成试投产,2008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发电,年最大发电量65亿度,为电解铝生产提供电力。2006年8月,甘肃省国资委与中国铝业公司签定了《关于推进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和兰州铝厂股权划转的意向书》,初步达成了将兰州铝厂持有的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入兰州铝业发电公司的除外)划转给中铝公司的意向。将兰州铝厂14.65%的剩余股权一次性划转给中国铝业公司,使兰州铝业由此全部进入中铝大家庭。2006年12月25日, 公司通过中国铝业吸收合并兰州铝业暨兰州铝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2007年4月30日,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兰州铝业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兰州铝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在美国、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的一个分公司。5月24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兰州分公司干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李宁任总经理,王洪任党委书记。10月8日,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办公楼正式搬迁至新落成的技术中心大厦。历届的主要领导有:房居平、刘振阳、夏敬业、翟慎修、王振东、曹守让、潘兴国、刘铁军、冯诗伟 。
Ⅳ 柳州钢铁集团的相关背景
柳钢“十五”、“十一五”期间投入一系列重点技改项目,大大提高了设备和工艺装备水平,优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现已具备铁、钢两个1200万吨以上、钢材1350万吨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广西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广西唯一以中厚板、棒材、高线、中型材、热轧带钢、冷轧带钢为主的、品种齐全的钢铁生产基地。柳钢创名牌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柳钢生产的热轧带肋钢筋(螺纹钢)曾是广西唯一一家获得国家免检证书产品,生产的船用钢板和钢带获得了CCS(中国)、GL(德国)、DNV(挪威)、BV(法国)、LR(英国)、NK(日本)、ABS(美国)、KR(韩国)等八国船级社的工厂认可。还有多个产品获得广西区名牌产品和用户满意产品荣誉称号,通过了产品实物质量认定。目前执行国际一般水平标准和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钢材产品产量占钢材总量85%以上。
柳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淘汰了低效高耗、污染严重的生产设备,积极引进清洁生产工艺,强化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柳钢先后投入20亿元巨资治理污染,建成一大批技术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大幅削减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改善厂区的环境质量,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为实现再次创业的目标,柳钢将按照“优化产品结构,优化操作水平,优化技术指标,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精细管理,降本降耗增效”的三十六字方针以及“求变、求进、求强”的柳钢精神,加大技术创新,遵循节能减排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技术、工艺和装备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满意服务,充分利用正在构筑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金色通道,努力把柳钢建设成为华南、西南地区,乃至泛北部湾经济圈最具竞争力的钢材精品基地.
柳钢技术中心
1999年1月由技术能源处、安全环保处(环保部分)、钢铁研究所三单位合并组建而成。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固定资产10044838万元。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柳钢工艺技术管理、能源管理、新产品开发、技措能措、标准管理、环保管理治理和监测、非钢科技项目管理、理化检验、《柳钢科技》编辑等等。1999年7月被确认为自治区级技术中心。2001年11月获得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社会实验室认可。 技术中心现有职工118人.所涉及的技术专业有:炼钢、炼铁、压力加工(轧钢)、煤化工(焦化)、机械、电气自动化、环保(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热工、金属材料(精密合金、热处理)、化学、工业分析、耐火材料(非金属材料)等专业。主要科研检测设备 200多台(套),其中: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四球摩擦机、自动闪点仪等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电脑量热仪、运动粘度测定仪、60t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红外碳硫仪、水中油份浓度分析仪、微电脑烟尘平行采样仪、高温物性测试仪、微机控制全自动压力试验机、全自动高温抗折试验机、平板法导热系数测定仪、高温热膨胀仪等一批设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开展的检测试验项目有:钢铁、铁合金、铁矿化学分析;钢铁产品力学性能、金相检验及分析;耐火材料及相关非金属的检验试验及分析研究;煤、焦、油分析检验;焦碳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工业废水、废气、粉尘、厂界噪音等监测分析;钢材、金属备件的超声波探伤以及耐热、耐磨铸钢件的生产试验。 技术中心经过几年来的运转,逐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组织各种技术攻关,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并通过大力开展技术经济指标追赶全国同行前三名工作,促进技术进步和技术经济指标的提高;组织开发符合实际的新工艺、新技术和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以产品为龙头,带动相关技术、工艺、装备和材料的研究,尤其是对引进技术、成果或自行开发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并积极推广;以钢铁领域为主,同时抓好与钢铁有关的环保、节能以及新材料等其他技术的开发研究。 企业名称: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
GUANGXI LIUZHOU IRON AND STEEL(GROUP) COMPANY 通信地址: 广西柳州市北雀路117号 邮政编码: 545002
Ⅵ 柳州的经济概况
柳州号称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是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柳州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钢材、家电、机电产品、建材、农副产品、服装、日用消费品等批发市场,商业网点服务功能完善,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物流业快速发展。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57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人均GDP超过4.1万元,折合近6500美元。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6.0亿元,增长11.7%。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2010.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9.29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74.93亿元,增长11.6%,其中工业增加值1166.65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575.84亿元,增长7.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3.4%,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8.6%。
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2120.8亿元,增长8.5%;工业总产值4406.0亿元,增长10.0%;财政收入316.6亿元,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1765.5亿元,增长16.0%。
2015年,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1亿元,增长8.0%;工业总产值4573亿元,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2048亿元,增长16.0%;财政收入343.8亿元,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0亿元,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62元,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9553元,增长11.0%。城镇登记失业率3.9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累计上涨1.7%。 201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31亿元,按上年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151.07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22.33亿元,增长6.0%;牧业产值73.92亿元,增长3.2%;渔业产值7.32亿元,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67亿元,增长10.5%。
2013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9.0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55 千公顷,增长0.13%。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70.29千公顷,增加1.4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1.84千公顷,增加0.89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09.92千公顷,减少4.9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90.65千公顷,增加1.65千公顷;果园面积50.65千公顷,增加2.74千公顷;桑园面积31.54千公顷,增加0.37千公顷;茶园面积12.62千公顷,增加0.7千公顷。 全市工业涵盖30多个行业,2009年全市已拥有工业企业3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430户,11家国家大型企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跻身工业企业全国500强。 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柳州工业发达,支柱产业包括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汽车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冶金业,以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嗓子喉宝为代表的制药业,以两面针为代表的轻工业等。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
2013年全部工业总产值40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07.15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752.5亿元,增长13.3%。规模以上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28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1713.8亿元,增长18.4%;冶金工业总产值876.7亿元,增长11.5%;机械工业总产值300.6亿元,增长8.7%。
新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东新区
柳州商业贸易活跃,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拥有谷埠街国际商城、飞鹅商城、龙城五一路地下街、新时代商业港、温州商贸城、飞龙新城及五星商业步行街等商贸中心。
柳州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来柳投资的各大百货超市众多,如:北京银泰百货,上海世纪联华(广西总部),深圳人人乐超市,南城百货,优越百货,长沙步步高百货,南宁百货,广西梦之岛百货,台湾大润发百货等大型百货超市。柳州本土实力百货公司:柳州百货公司(五星商厦)、柳州工贸、东都百货、五象百货和客家缘购物广场等实力零售商。
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22.12亿元,增长19.5%。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年进出口总额28.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5%。其中,出口8.7亿美元,下降3.5%;进口20.1亿美元,下降9.1%。
2013年接待入境游客16.74万人次,增长21.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82.45万美元,增长23.6%。
Ⅶ 请问有谁了解柳州
州,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
在全国中等工业城市中,柳州的山水是最美的;在全国山水秀美的中等城市中,柳州的工业实力是最强的。
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国南部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古城,柳州承续着中华民族最悠远的历史。柳州是南中国史前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的潭中县治所位于柳州,从此柳州成为我国延续2000多年的郡县制体系中的一员。"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曾在柳州任刺史。柳州有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奇石文化,1999年和2002年两次成功举办国际奇石节,奠定了柳州"中华石都"的地位,赢得了"柳州奇石甲天下"的美誉。柳州还是一座极富革命优良传统的城市,至今仍完好保存着抗战时期的韩国临时政府和胡志明故居等革命遗址。
柳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80%的四A级以上风景旅游区全部分布在以柳州为圆心的250公里半径范围内,其中柳州市区内就有3个。典型的岩溶地貌造就了柳州"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自然景观特点,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称。柳州是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区,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市区的鱼峰山,传说是壮族歌仙刘三姐传唱山歌和乘鱼升天的地方。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和鼓楼等民族建筑闻名海内外。
柳州是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全市现有工业企业2000多户,其中规模以上419户,大型工业企业11户,4户跻身工业企业全国500强行列。上市企业有桂柳工股份、柳化股份和两面针股份。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和林纸为新兴产业,制糖、建材、烟草、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汽车制造业发展最为迅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中国三大汽车集团整车厂的城市,微、轻、中、重、专用车及改装车等车型齐全,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完备,拥有"上汽通用五菱"、"东风乘龙"等全国知名品牌,通用、雷诺等世界汽车强势资本的进入,加快了柳州成为中国西部重要汽车制造基地的步伐。冶金工业以钢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拥有华锡集团等知名企业和芭蕉牌氧化锌等知名品牌。锌、锡、锑、铟等有色金属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占据相当重要地位。氧化锌、立德粉、锡、锑、铟的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80%、42%、50.5%、52%左右,立德粉和铟的产量世界第一,氧化锌的产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机械工业以工程机械、空压机、预应力锚具等产品为代表,"柳工"牌装载机占领了国内市场四分之一左右的份额,欧维姆预应力锚具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40%,并远销海外。近年来,瑞典阿特拉斯、深圳华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投资注入,给柳州的机械产业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他行业中,拥有 "两面针"牙膏、"金嗓子"喉宝、"花红"药业、"鱼峰"水泥、凤山牌食糖等一批全国知名品牌。其中"两面针药物牙膏"连续15年占据全国药物牙膏产销第一位。
2003年,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目标,以阳和工业新区为载体,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工业翻番,到2007年全市工业销售产值超过1000亿元,为构建幅射大西南、面向东部沿海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制造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阳和工业新区是广西规划面积最大、前期投入最多的工业区,正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加快建设汽车机械工业园、古亭区和雒容重化工业园,着重吸收经济增量,形成以汽车、机械及其零部件为重点的产业聚集,到2007年整个工业区工业增加值将达到100亿元。
柳州是中国中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构成柳州多元化的立体交通网络。柳州是国家一类口岸,柳江航运可以直达香港、澳门。柳州的四周被高速公路网络所围合,向南可以直达海岸港口,向北可以贯通西南和中南地区。柳州是全国唯一拥有大区铁路局总部的非省会城市,铁路网络直接联通湘、渝、黔、滇、粤五省市。柳州的白莲机场达到4D级标准,空中航线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广州,距离桂林国际机场也不到200公里。
柳州是中国中西南地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柳州素有"桂中商埠"之称,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和东部沿海,处在我国东、中、西的结合部,华南经济圈和西南经济圈的交汇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中转基地,商贸活动频繁,市场体系逐步发育成熟,目前正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构建桂中新商埠"的战略思路,全力打造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随着"南博会"的召开,我们将充分发挥柳州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加工能力强的优势,力争成为国内其他地区与东盟各国经济贸易双向交流的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柳州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柳州市先后被列为全国最早进行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等,城市综合实力曾两次列全国 450个城市中50强之内。"九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高出全国0.2个百分点,高出广西0.4个百分点。进入"十五"期,柳州经济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分别达12.61%、20.7%、35.12%。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0.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4亿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作为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梯度转移中心、华南西南两大经济圈的交汇点和西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柳州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战略发展机遇,并有着明显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当前,柳州市正按照"工业立柳,强市富民"的发展思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城市建设,强化城市管理,投资环境得到迅速改善,对外开放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以工业为主线的城市经济总体呈加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以阳和工业新区和河东行政新区为两翼的城市新区开发的启动,标志着柳州已经改变过去单一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多中心、团组式的城市发展轨道,朝着区域性制造业基地、西部特大型城市的目标迈进。
Ⅷ 作为投资者 如何检查一个企业通过折旧调节利润简答题
作为投资者,可以通过检查一个企业是否调整折旧的会计政策、是否调整折旧期限的会计估计等,检查是否通过折旧调节利润
扩展阅读:
一、重资产企业通过调整折旧年限进行利润修饰
2017年8月,亚泰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关于吉林亚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属水泥生产行业子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会计估计变更的专项说明》。通过这个专项说明,可以了解到亚泰集团调整了折旧年限,并对当期利润造成了重大影响,由于亚泰集团是重资产企业,据2016年年报,固定资产总额128亿元,此次折旧年限调整,少提折旧5142万元,相应的,在没有任何经营改善的前提下,就能增加本年利润5142万元。
通过牧原股份连续五年的年报数据可以看出,该公司近年来尤其是2014年以来营收、利润双双暴涨,并且分析机构对其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比较好的预期。而累计折旧在效益如此可观的情况下,并没有同样的增幅。
是为了在效益好的时候更早的摊销掉固定资产,为企业的未来减负,所以才将折旧年限调低么?
这样去理解牧原股份的动机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从其公告的数据来看:调整之后,对2017年的利润影响只有262.13万元,与牧原股份2016年年报中23亿的净利润相比微不足道,调整折旧年限的做法岂不是多此一举?
不妨假设一下,随后的几年内,牧原股份即将快速扩容增产,而这样的会计估计变更,会对牧原股份未来的折旧、利润产生重大影响—2017年牧原股份中报的固定资产总额较2016年年报增加了三分之一,达到82.3亿。
三、综合折旧率
除了发公告通过变更折旧年限来调整利润,还有更多的企业选择了“偷偷”调整折旧的方式,比如本文开始时笔者提到的操作,变更固定资产的分类,从而影响提取的折旧。这些五花八门的伎俩,投资者如何判断呢?一个比较简便的检查手段就是“综合折旧率”,通过计算当年提取的折旧总额和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综合折旧率),与以前年度进行对比,如果数值发生了重大偏差并且没有合适理由的,通常可以认为是在折旧上做了手脚。
据Wind资讯终端提供的数据,A股上市公司中,2016年综合折旧率较2015年变动超过30%的共有600余家,这些公司中,除了发生大规模并购或重组的企业(因为并购时资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综合折旧率变动),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在资产增加的情况下,综合折旧率反而降低,这种企业通常是比较可疑的。
比如中化岩土2015年的综合折旧率为3.13%,固定资产净值6.4亿。而在2016年的年报中,固定资产净值增到9.6亿,综合折旧率却降到了2.10%。固定资产增幅接近50%的情况下,2016年的折旧费用相对于2015年却几乎没有变化(2015年折旧费为2008万元,2016年折旧费为2011万元),这样的数据变化是值得玩味的。
我们无法肯定这些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作了假,但是数据说明了其折旧的处理是不正常的,投资者在分析基本面的时候,需要对这类企业戴上“有色眼镜”来审查。
通过大数据筛选,除了ST类的上公司,创业板的综合折旧率问题比较多,比如蒙草生态、苏大维格、欣天科技、移为通信等均存在2016年年报较2015年年报综合折旧率大幅下降的情况。这与创业板的上市条件相对宽松有关,部分事务所审计不严谨和监管机构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了大量“修饰”过折旧的公司上市。
Ⅸ 股票柳钢股份的投资分析报告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简称柳钢),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北郊,距离市中心约10公里,战地面积13平方公里。自1958年创建以来,柳钢现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超过220亿元的国有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形成了以钢铁为主,包括工程设计、建筑安装、机械制造、汽车运输、旅游商贸、房地产、环保、水泥等产业的(集团)公司。现有在岗职工1.4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00余人。
柳钢2006年铁、钢、材产量齐超500万吨,主营业务超过200亿元,在2006年度世界钢铁企业产量排名(粗钢年产量为200万吨以上)中名列第53位,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全国500家最大企业集团中名列第146位.。同时,在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柳钢名列第187位,位居广西工业企业50强之首。柳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职工培训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柳钢铁、钢、材均具备600万吨的年综合生产能力,拥有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12个主体生产厂和相应的辅助配套设施,有6米大型焦炉、240万吨氧化球团生产线、1250 m3高炉、100吨转炉、2800mm四辊轧机、高速线材轧机、中型连轧生产线、冷轧和热轧带钢生产线等现代化生产装备,可生产热轧宽带钢、冷轧板带钢、中厚板、棒材、线材、中小型材六大系列数百种规格产品。柳钢大力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创名牌工作,1998年通过GB/T19002:1994质量体系认证,2001年通过2000版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GB/T28001:2001标准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柳钢执行国际一般水平标准和国际先进水平标准的钢材产品产量占钢材总量的80%以上,有4个品种获全国冶金行业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6个品种获“广西区名牌产品”称号,其中热轧带肋钢筋为国家免检产品,船用钢板获得中国、英国、挪威、日本、法国、美国、德国七国船级社的工厂认证,热轧卷板通过了进入欧洲市场的CE认证。2007年2月,“柳钢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柳钢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的人才理念,以环境吸引人、以发展培育人、以事业和待遇留人。柳钢先后投入巨资建设技术中心大楼和先进的实验室,配备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精神仪器和设备。坚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了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制定了产品开发、科研奖励措施和各类人才激励制度,为人才提供学习、培训、发展的广阔空间。另外,柳钢拥有宽敞舒适的单身公寓和现代化的室内体育馆、训练馆及室内游泳池,还投入巨资建设了柳钢宾馆综合大楼、设计院大楼、培训中心大楼、餐饮中心等设施。
柳钢在“求变、求进、求强”的企业精神指引下,抓住我国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实行向科技人员倾斜的激励分配制度,依靠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把柳钢打造成一个企业强、职工富、贡献大、环境美的现代化企业。
[编辑本段]企业理念
企业精神:求变 求进 求强
企业宗旨:追求卓越 奉献社会
营销理念:真诚合作 实现共赢
经营理念:铸造精品 以义求利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依法治企
[编辑本段]企业荣誉
2005年,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区用户满意企业
2005年,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区用户满意企业
2005年,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获全区用户满意产品
2004年,低碳钢热轧圆盘条获全区用户满意产品
2004年,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获国家免检产品。
2004年,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获全区用户满意企业
2004年,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区用户满意企业
2004年,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2003年,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船用钢板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热轧槽钢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热轧等边角钢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产品
2003年,低碳钢热轧圆盘条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热轧圆钢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质产品
2003年,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获全区用户满意产品
2003年,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名牌产品
2003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2003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2002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
2002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
2002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连续15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001年,碳素结构钢板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1年,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1年,20g.16Mng锅炉用钢板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1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1年,热轧带肋钢筋获全国实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2001年,热轧带肋钢筋获国家产品质量免检资格证书
2001年,20R.16Mng压力容器用钢板获广西名牌产品
2001年,20R.16Mng锅炉用钢板获广西名牌产品
2001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连续15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2000年,压力容器用钢板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0年,热轧带肋钢筋获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2000年,船用钢板获广西名牌产品奖
2000年,热轧普通槽钢获广西名牌产品奖
2000年,热轧等边角钢获广西优质产品奖
2000年,热轧普通圆钢获广西优质产品奖
2000年,柳钢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
2000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2000年,柳州钢铁(集团)公司获全区用户满意企业、全区用户满意服务企业
[编辑本段]“十五”发展规划
做优做强钢铁主业
拓宽搞活非钢产业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编辑本段]生产经营战略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靠科学进步、优化工艺技术和产品结构;强化管理、优质高效、低成本;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九十八,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一百八十七。
Ⅹ 柳州市有哪些知名企业分别属于什么所有制
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共同组建的大型中外合资汽车公司,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柳州动力机械厂。几十年来,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逐渐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大型本土合资企业。
2.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位于水陆交通便利的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北郊,占地13平方公里。是以钢铁生产为主,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从1987年起连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2008年列第142位,比2007年上升了18位。固定资产总值268亿元,在册职工约1.5万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
3.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东风汽车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中国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企业、3C认证企业,同时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是东风汽车公司和柳州市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
4.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是以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组建的广西区属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总部设在广西柳州,历史追溯至1958年,集团经历了拖拉机时期、微车时期及集团化运作时期。公司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及发动机制造、客车及改装车制造、汽车服务与贸易,拥有超20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80万台汽车发动机、2万台轻型客车和10万台微型改装车的综合产能。2019年营业收入213.5亿元,是中国汽车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5.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方式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国家重点联系的首批300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是广西“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工程机械集群产业中的龙头企业,现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监管。公司创建于1958年,其核心企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3年改制上市,是行业和广西第一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