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容克集团

容克集团

发布时间:2021-07-07 23:28:57

A. 容克贵族是怎样产生和没落的对二战时期的德意志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一,更正一点不是所有的元帅名字中都有冯冯表示此人是贵族出身,二战期间德国共有27名元帅,贵族出身的只有14个人,陆军12人,空军2人冯.布隆贝格陆军元帅1936国防部长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1940陆军总司令冯.博克陆军元帅1940B集团军群总司令,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勒布陆军元帅1940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冯.龙德施泰德陆军元帅1940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冯.维茨勒本陆军元帅1940D集团军群总司令,西线总司令冯.赖歇瑙陆军元帅1940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屈希勒尔陆军元帅1942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冯.曼施泰因陆军元帅1942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布施陆军元帅1943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冯.克莱斯特陆军元帅1943A集团军群总司令冯.魏克斯陆军元帅1943F集团军群总司令冯.里希德霍芬空军元帅1943第二航空队司令冯.格莱姆空军元帅1945空军总司令第二,为什么有那么多贵族出身的元帅其一,欧洲贵族普遍具有从军的传统,在德国统一之前更是如此,各小国彼此征战不休,武士阶层享有特权。他们的后代为了维持这种特权往往以从军为职业,形成了军事家族以冯克莱斯特元帅为例,其家族的从军历史就有600多年其二,由于这些家族有从军传统,其子女在出身之初就明确了人生道路,而且从小受到了军事熏陶,在学校中的表现也更出色。日后更容易提升在腓特烈大帝时期,平民出身的军官只占军官总数的10%即便到了二战前夕,贵族军官在军官团中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这么算下来,贵族出身的元帅数量多也是必然

B. 魏玛共和国官吏集团与希特勒的关系如何

纳粹党的宣传及其选举成就,使官吏们逐渐与纳粹党接近,最后支持希特勒上台。官吏集团的重要代表、总统的顾问、国务秘书奥·梅斯纳,为大资本家和大容克地主向兴登堡总统呈交“陈情书”,要求任命希特勒为内阁总理。他和总统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权势集团幕后策划人之一)为希特勒组阁,穿梭于希特勒和总统之间。

C. 纳粹党对容克地主是什么态度

1930年11月27日,德国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开始把希特勒作为自己的政治代理人提出来。

1931年,莱因河畔法兰克福经济政策联合会向兴登堡总统呈文,要求把政府交给希特勒纳粹党。

希特勒非常清楚,要想合法上台,必须得到总统的任命。因此,兴登堡总统周围的容克朋友和顾问们的态度,对希特勒的政治前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争取容克地主的工作,希特勒多次向容克地主发表演说,阐述纳粹党对他们的态度。1931年1月14日,他同欧根堡—海尔特菲尔德公爵进行了一次谈话,尽量解答容克地主期待澄清的问题,解除容克地主的疑虑。他明确表示,绝不没收和剥夺大地产,将继续执行对易北河东部容克地主“东方援助”的政策,重视同大地主合作,准备同代表大地主利益的政党德意志民族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以保证执行有利于容克地主的政策,维护他们的利益。欧根堡—海尔特菲尔德公爵将这一谈话记录连同他的一封信,在容克地主中间广为散发。

D. 约翰·冯·诺依曼是容克贵族么

容克地主阶级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容克(Junker,德语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16世纪起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集团(尤其是苏联)为了从根源上铲除德国军国主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及社会改革,将容克地主的土地或收归国有,或分配给小农耕种,容克阶层自此消亡。
约翰·冯·诺依曼是美籍匈牙利人啊

E. 容克地主是什么意思

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16世纪起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集团(尤其是苏联)为了从根源上铲除德国军国主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及社会改革,将容克地主的土地或收归国有,或分配给小农耕种,容克阶层自此消亡。

容克地主指靠战争取得地归土地之后向国王申请并获得该土地的所有权的贵族,这样使贵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普鲁士(德国前身)就以此发迹,最终统一德意志全境,甚至发动一战!但是由于长期垄断军政要职,在经济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其缺陷也是相当明显。

容克(Junker,德语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起源于1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消亡。在德国文献中容克被分为作战容克、宫廷容克、议院容克和乡村容克等不同类型。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乡村容克。

乡村容克指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以东地区并在那里进行殖民的德意志骑土领主的后裔。他们集领主权与乡村政权于一身。16世纪,容克为了扩大谷物生产,以便大量出口到英国、尼德兰,大量强占易北河以东农民的份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经济。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赐予容克以“完全支配”农民的权力,并给予免税等大量经济优惠。在1807年开始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中,容克受到重大打击。19世纪以来普鲁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经济基础——封建庄园。为此普鲁士王朝把重要军官职位和政府官位赐给容克作为“补偿”。1848年德国革命后,容克的庄园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大部分容克开始资产阶级化,但仍保留许多封建残余。在容克庄园中,雇农仍然处于半农奴的地位。这种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用资本主义剥削逐渐代替农奴制剥削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参考资料:网络-容克地主阶级

望采纳~

F. 为什么主要有容克地主阶级可以统一德国

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16世纪起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集团(尤其是苏联)为了从根源上铲除德国军国主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及社会改革,将容克地主的土地或收归国有,或分配给小农耕种,容克阶层自此消亡。
中文名
容克地主阶级
性 质
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
时 间
16世纪
成 就
长期垄断军政要职
目录
1定义
2历史
3意识形态
4经营方式
5代表国家

1定义编辑
容克地主指靠战争取得地归土地之后向国王申请并获得该土地的所有权的贵族,这样使贵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普鲁士(德国前身)就以此发迹,最终统一德意志全境,甚至发动一战!但是由于长期垄断军政要职,在经济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其缺陷也是相当明显。
容克(Junker,德语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

2历史编辑
起源于16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本消亡。在德国文献中容克被分为作战容克、宫廷容克、议院容克和乡村容克等不同类型。在德国历史上真正起过较大作用的是乡村容克。
乡村容克指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主要是征服易北河以东地区并在那里进行殖民的德意志骑土领主的后裔。他们集领主权与乡村政权于一身。16世纪,容克为了扩大谷物生产,以便大量出口到英国、尼德兰,大量强占易北河以东农民的份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经济。乡村容克具有粗犷、暴戾、眼光狭隘的特点。年,勃兰登堡大选帝侯腓特烈·威廉赐予容克以“完全支配”农民的权力,并给予免税等大量经济优惠。在1807年开始的施泰因和哈登堡改革中,容克受到重大打击。19世纪以来普鲁士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全面瓦解了容克的经济基础——封建庄园。为此普鲁士王朝把重要军官职位和政府官位赐给容克作为“补偿”。1848年德国革命后,容克的庄园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大部分容克开始资产阶级化,但仍保留许多封建残余。在容克庄园中,雇农仍然处于半农奴的地位。这种在保留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条件下,用资本主义剥削逐渐代替农奴制剥削的方式,被称为“普鲁士道路”。

3意识形态编辑
容克地主阶级在政治方面属于极端的保守主义,主张君主专制,崇尚武力,赞成对农业采取保护主义,其代表人物是O.von俾斯麦(于1862至1890年任德意志帝国第一任总理)。1871年普鲁士“自上”统一德意志,标志容克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后形式。帝国国会中的德意志保守党和国会外的农民同盟均代表容克利益,军队中的军官也多出身于容克,从而使整个德意志帝国打上容克的烙印。魏玛共和国时期,容克敌视共和政体,支持A.希特勒执政。也称“容克帝国主义”,是列宁对德国帝国主义特征的概括。

4经营方式编辑
“容克”是德语Junker的音译,原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最早是指1525年条顿骑士团建立普鲁士公国后那些靠对外军事征服获得土地的小地主,后来用来称呼一切普鲁士的地主和贵族。
领导德意志统一运动和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的是普鲁士王国的贵族即容克们,俾斯麦便是他们的代表。所以,德国统一后一直到1918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战败瓦解为止,容克一直控制着政权特别是军权。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也分享到一部分政权。
实际掌握国家政权的依然是容克,不过这些容克也日益由于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和投资于工业而与资产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并为他们而扩军备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 这样一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便出现了其他帝国主义所没有的特点:一方面,容克贵族地主控制着国家政权,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也分享政权,并且已经进入垄断 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列宁将之概括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5代表国家编辑
典型代表:德国即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德国是在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妥协的情况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的容克地主阶级,在德国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情况,给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德国统一后,容克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渐趋一致。在政治上他们独占了德国的军政要职,在国家政权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垄断资产阶级进一步依靠容克地主阶级专政,以便对内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对外争夺市场和世界霸权。列宁指出,德国是个“军阀的、容克的、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国家”。 德国在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虽然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较高,但它的垄断组织普遍采取较低级的卡特尔形式。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仍然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瓜分销售市场,确定商品产量,规定标准价格
1911年,德国共有550~600个卡特尔,它们广泛地分布在采煤、冶金、电气、化学、纺织、皮革、玻璃、砖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门。卡特尔成为德国最普遍的垄断组织形式,是与德国经济中广泛存在封建残余分不开的。容克地主和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对劳动人民进行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剥削,工人工资低,人民群众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争夺市场的斗争异常尖锐,从而推动了缔结划分市场和规定售价的卡特尔的发展。同时,封建势力的存在,封建行会传统对经济影响很大,工业中与少数大企业并存的还有大量的小企业,它们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为在生产上进行联合的托拉斯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而卡特尔最易于把为数较多而技术状况比较悬殊的企业组织在一起。 容克地主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结合,使德国帝国主义特别富于对外侵略性。在国内阶级矛盾和市场问题十分尖锐的条件下,德国地主资产阶级为了转移人民视线,同英法帝国主义争夺“阳光下的地盘”,积极地投入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并最早走上了军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道路。样一来,并且已经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列宁将之概括为“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G. 二战后苏联为何非要弄死容克贵族,出于何种目的

二战后苏联非要弄死容克贵族,是为了彻底铲除德国内部法西斯势力的根基,避免在引起新的世界范围内的大战。方式是:武装镇压,并将容克贵族的土地回归国有化,或者分配给农民

回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无不谴责德日意轴心国集团对于世界人民带来的无尽的灾难。而在西方国家严重,德国则是最痛恨的目标。

于是爆发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是他们发动的。从整个历史过程,我们可以看得出,当时的德国之所以变得好战,实质上即是源于容克贵族内部。

当二战结束后,苏联人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认为只有铲除容克贵族,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维护世界和平。基于此,他们毅然决然采取了行动。

H. 容克贵族的普鲁士是如何在夹缝中崛起,并成功统一德意志的呢

说起德国,人们一定会想起普鲁士、容克贵族和俾斯麦等关键词,因为他们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央集权制度和军国主义的来源,也是近代德国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词。在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巨头相聚德黑兰时,就商定要铲除普鲁士这个万恶之源,清除容克贵族根基。可见普鲁士、容克贵族在德国影响力。

这样一来,英俄自顾不暇,普鲁士收拾奥地利和法国就显得轻松了许多。俾斯麦和威廉一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多变的外交方式,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就清除了德意志统一的一切障碍,统一了德意志。

就这样,容克贵族在乱世中,渐渐地主导了普鲁士,并通过改革、关税同盟、法兰克福议会等逐步登上主宰普鲁士的历史舞台,借助英法土大战沙俄都受了重伤之机,靠着普鲁士雄厚的国力和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成功缔造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I. 容克地主是怎样消失的到了希特勒时代,就没有容克地主

以普鲁士为代表的德意志东部地区的贵族地主。在德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容克地主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容克地主在经济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和其他欧洲国家的地主相比较,德国的容克地主们更勤恳,同时思想较为保守。在十九世纪,随着资产阶级的兴起,容克地主逐渐开始从事资本主义经营,在德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一方面农商并举,大量加入工业和银行业,同时又改变农业经营形式,由收租的地主变成农业企业家。同时,资产阶级则力图挤入贵族行列。最终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日益融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集团(尤其是苏联)为了从根源上铲除德国军国主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及社会改革,将容克地主的土地或收归国有,或分配给小农耕种,容克阶层自此消亡。

希望能帮到你。

J. 什么是新贵族和容克贵族

1、新贵族(封建贵族和资本家贵族)

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型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有些贵族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新贵族有两种人:第一是原来的封建贵族,但是他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种是资本家,但是为了有政治地位,而买了封建贵族的名号。

2、容克贵族

容克地主阶级原为普鲁士的贵族地主阶级。容克(Junker,德语Junker的音译),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16世纪起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同盟集团(尤其是苏联)为了从根源上铲除德国军国主义,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及社会改革,将容克地主的土地或收归国有,或分配给小农耕种,容克阶层自此消亡。

定义

容克地主指靠战争取得土地之后向国王申请并获得该土地的所有权的贵族,这样使贵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普鲁士(德国前身)就以此发迹,最终统一德意志全境,甚至发动一战!但是由于长期垄断军政要职,在经济上掌握大部分土地,其缺陷也是相当明显。

(10)容克集团扩展阅读

容克贵族制度

关于容克贵族制度的解释:容克贵族制度:在中世纪以来主要盛行于普鲁士,主要的内容是在一个封地上只有这个家族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家族的封地和爵位,而其他的兄弟在其兄长继承家业以后必须离开家去创自己的天地,去寻找一些无主的土地或是有主的非本国的土地,然后通过决斗等方式取得土地后向普鲁士皇帝申请封号。

由于这一类的贵族众多最终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贵族阶级,也是所有贵族阶层中最具侵略性的阶层,终于在普鲁士的东部也就是原来的东德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国土,被人称为东普鲁士。

容克贵族形成的原因: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普鲁士帝国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再封给一些新兴的贵族了,但是贵族又是组成帝国的主要部分,所以普鲁士帝国通过几种方式消化这些贵族:

给爵位然后服兵役,这在后来形成了最早的德国的职业军人;修改继承制度,将一些多余的贵族通过制度规范使其离开父母的封地,去侵略别人的土地为普鲁士帝国夺得更多的土地,如果夺得土地的贵族不向皇帝申请要做土皇帝将会遭到周围一些贵族的进攻,其封地将被别人瓜分。

有些西方的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是没有封建制度的,因为封建制度的很大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分封制度,但是中国自汉以来很少再有分封制的出现了(比如明朝)。而在欧洲分封制度非常盛行,在这种情况下才产生了容克贵族。

这是一种解决贵族阶层人数不断增长的办法。当然不是每个容克贵族都能成功,所以他们为了生存会去其他国家服役,其中法国外籍军团中的普鲁士团最为出名,在那里服役的大多数是容克贵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贵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容克地主阶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容克贵族世家

阅读全文

与容克集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投资几个心理阶段 浏览:542
资金暂借属于关联方交易吗 浏览:358
工商银行买外汇吗 浏览:712
万达股票跌停 浏览:627
黑马股票网 浏览:758
马钢股票的发行价是多少 浏览:242
低工资理财 浏览:586
理财需趁早 浏览:893
理财师登陆 浏览:524
上班族小额理财 浏览:753
金蛋理财提现 浏览:397
正确投资理财项目 浏览:876
贷款融资性保函 浏览:58
融资融券转入 浏览:336
什么是销售融资 浏览:418
直接融资怎么计算 浏览:497
融资融券股票市值 浏览:540
波动幅度大的指数基金 浏览:493
快钱包万达理财客服 浏览:253
ipo融资规模 浏览: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