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

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7-08 03:19:54

❶ 巨人集团覆灭的原因。

不直面激烈的竞争,唯有直面惨淡的人生!
民族电脑业陷入低谷,“巨人”没有与联想、方正等同族兄弟一道浴血奋战,联手抵抗外强,而是选择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从此企业一步步由盛转衰,其症结何在?

1、战略领域的选择失误
无论初涉商海,还是久经商战,经营者总会不断思考并力图弄清“干哪行赚钱?”选择新的经营领域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冲动。然而“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巨人集团冒然进入“油水十足”却并不熟悉的房地产、生物工程等行业,背离了企业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投向分散,生产、营销的整体协同作用无从发挥,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缺乏基础。

2、管理上的先天不足
战略失败固然是已成定论,但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正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不良状态的传导,才使得“巨人”深陷泥潭。企业规模急剧膨胀,管理水平却没能及时跟上,这使得“巨人”患上了“软骨症”,前行路遇坎坷便一跌不起。可见,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❷ 试分巨人公司失败的原因

促成巨人失败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史玉柱本人主观上没有看清“巨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巨人”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面对一个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真正成长成一个“巨人”时,企业的战略规划开始显得越来越重要。巨人的衰落,正是由于战略的严重失误导致的,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在没有有效的环境分析、稳健的资金保障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采取激进的扩张战略。

一、扩张战略的选择

问:巨人的扩张战略到底错在那里?
选择做一个混合式多样化发展的企业,出发点是为了分散经营的风险,但在对各个行业没有进行必要的研究,对整个产业环境缺乏预测和分析的情况下,贸然扩张只会使风险更大。

1. 多角化战略与市场覆盖的矛盾
巨人的发展显然想走混合型多样化的道路,但它忽视了混合化经营的基本要求:资金充足并且每个事业达到行业的平均利润。从生物工程的部分可以看出,尽管巨人在生物保健方面异军突起,但整个生物工程却是亏损的。实行多角化战略并不意味着每个产业的细分市场都要进入,应该按照企业的特长和现有资源进行取舍。它想做市场的全覆盖,但忽视了生物工程行业的特殊性:资金要求巨大。该产业的亏损就是没有做到细分市场的取舍,没有做到每个细分市场达到行业平均利润。

2. 多角化战略与巨人大厦的矛盾
与上面的矛盾相似,多角化战略需要强大、充裕的资金做后盾。巨人大厦的巨额支出显然是与战略不相符的。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要经过 “问号---明星---金牛---瘦狗”的过程,建造巨人大厦的资金抽自生物保健业,显然在这个决策做出之前管理成没有理智的判定生物保健的所处阶段,导致了连锁效应。

3. 短期利润与长期稳定的矛盾
战略的宗旨就是长期生存稳定发展,发展应建立在稳定的前提下。
巨人进入房地产行业,本身就是一种很偶然的行为,并不是出于战略的考虑,通过对房地产行业的研究而制定出的战略计划的一部分。回顾巨人大厦的建设,从目的,到楼层都一改再改,然而就是在这种目标不清晰的情况下,投入的资金却越来越多,对于上亿元这么庞大的预算,巨人对资金的保障显得过分自信,不够谨慎。
进入生物工程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巨人以做电脑软件发家,后来又进入房地产,生物工程,每一次扩张的唯一理由都是短期的“高利润”,而忽视了高利润往往意味着高风险,并且一个产业的高利润不可能保持很长时间,只要该产业没有很高的壁垒,竞争者必然蜂拥而入,而巨人又缺乏在该产业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没有长期的规划,产品研发;脑黄金的成功只是一个好主意加上成功营销的战术上的胜利,巨人对这一胜利明显感到无所适从,管理层,营销网络,生产系统都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脑黄金”的成功其实是替巨人揭开了疮疤。“脑黄金”虽然火爆了一把,但究其根本,这只是一个很短期化的投资活动,不是一个在企业远景框架下,基于市场需求树立顾客心中位置的战略扩张。巨人在生物工程领域,把一切都寄托于一个产品,(与案例不符,案例中提到已开发系列产品)
没有长远的诉求,“过把瘾就死”,更难以协调各经营产业间的资源竞争,最终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控。这种“什么赚就做什么”缺乏大局观的做法无疑是以企业的资本作为赌注的冒险行为。

二、外部环境分析

问:巨人失误的外部原因是什么?
巨人的失败,最根本的,可以说是没有一套为自己“量身订做”的战略。所谓“量身订做”就是战略选择没有适应企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没有着眼于企业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决策没有溶化在环境中,而是孤立于现实的。

1. 行业的特点
从建巨人大厦到进入房地产,仅仅是因为巨人觉察到了房地产的火热,有利可图,而不考虑行业本身特点所引起的风险。房地产行业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往往热得快,冷得也快,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很大。巨人进入房地产的实施,可谓是“做工粗糙”,决定好像是一瞬间的事情,出发点单纯,盲目和短期化,没有形成系统的流程管理和规范。资金保障是房地产行业的关键所在,巨人在资金的管理和支持上过于自大,与银行缺乏沟通,没有把资金的保证落在实处。

生物工程领域更有进入壁垒高、退出壁垒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科研的特点。巨人进入生物工程是有本钱的:优秀的产品、一定量的资金,但是该行业进入成长期后仍需要足量资金的支持,史玉柱却釜底抽薪,在最关键的时候拿走了生存、竞争保证,导致了“半死不活、逐渐萎缩”的结局。
可见,本案例的关键就是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筹集,其中资金筹集尤为严重

❸ 巨人集团衰败的原因

不直面激烈的竞争,唯有直面惨淡的人生!
民族电脑业陷入低谷,“巨人”没有与联想、方正等同族兄弟一道浴血奋战,联手抵抗外强,而是选择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从此企业一步步由盛转衰,其症结何在?

1、战略领域的选择失误
无论初涉商海,还是久经商战,经营者总会不断思考并力图弄清“干哪行赚钱?”选择新的经营领域始终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冲动。然而“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巨人集团冒然进入“油水十足”却并不熟悉的房地产、生物工程等行业,背离了企业所擅长的技术领域,使本来就有限的资金投向分散,生产、营销的整体协同作用无从发挥,企业的发展战略严重缺乏基础。

2、管理上的先天不足
战略失败固然是已成定论,但外部环境的激烈变化正是通过企业内部管理不良状态的传导,才使得“巨人”深陷泥潭。企业规模急剧膨胀,管理水平却没能及时跟上,这使得“巨人”患上了“软骨症”,前行路遇坎坷便一跌不起。可见,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❹ 以管理咨询的角度分析巨人集团的成功与失败

IIKtxzf掠

其实人总有一种好奇的心里,喜新厌旧这个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不过,当你有一天,觉得那是一种模糊的迷恋消失时,你也就看清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的东西!就如爱情一样,有些人,你根本不在乎,可是他还是死心塌地的等你,等到海枯石烂,一直做着你的后备军!当你厌倦了,在外漂泊的日子,想找一个港湾停靠时,他随叫随到的出现在你身边,当你不需要他时,一脚把他踢开,他也会乖乖的在原地任你宰割!这就是不变的爱,一个男孩深沉的爱!那时候,你认为你该珍惜的又是谁呢?是那些假惺惺对你好的人,花言巧语的,说什么天长地久不会变心的人可信,还是这样老实憨厚的人值得托付终身呢?

OSW。你百6度∮智生财官2网∝ AEI

❺ 巨人集团史玉柱失败的分析

史玉柱和团队,为了荣誉盖巨人大厦,不是为了盈利。所以盖不起来大厦,欠了好多钱。

❻ 1997年珠海巨人集团倒闭的原因以及现在巨人集团的管理模式、商业模式。

1994年初巨人集团发生的两件大事加速了巨人管理体制的变革。—件是西北办事处主任贪污和挪用巨额资金;另一件是参与6405软件开发的一位员工,在离职后将技术私卖给另一家公司,给巨人造成很大损失。1996年底,巨人的员工停薪两个月,一批骨干离开公司,整个公司人心惶惶,声名显赫一时的巨人集团已经摇摇欲坠。1997年1月12日史玉柱外出归来,遇到10余名债主登门讨债,危机终于爆发。可是史玉柱站了起来,他决定与大家共同商议渡过难关的对策。望着如火的落日,一缕坚定的微笑浮现在他疲惫的脸上。采纳,谢谢。

❼ 巨人集团为什么倒闭

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涉及保健品市场在巨人当时的情况下使巨人完蛋,因为保健品化妆品酒类行业是水货行业。

水货行业准确地说是骗人的行业,最大的骗子是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在95年正是中国传播媒介揭露保健品业种种骗子伎俩的时候,时机太差。

二, 史玉柱过分观定位不准确性

他认为脑黄金业市场前途广阔有几十亿市场,94年从某港商处拆借8000千万港元投入保健品业然后就直接上中央电视台进行地毯式轰炸,开始几个月在保健品投放时是有少量的钱回来就以为成功了又建巨人大厦,结果是资金周转不灵没钱了。

三, 战线太长

电脑业做好后赚了钱后以为在电脑业的经营经验适用于所有行业,于是涉足服装业,保健品业,房地产业,某一行业还没做成熟时还没有进入还债期时就认为已经成功,赚来的钱投入新的领域。当某一行业发生问题时就可能注意力不足,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和对策。

四, 贪心

从巨人集团这个名称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希望企业迅速壮大,有点象天方夜谭中的皇帝希望自己的女儿一年就长成大人,象中国企业家给企业起的名如什么科技,什么集团象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该叫什么集团的集团了,即使象IBM只是叫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❽ 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用资本循环理论来回答

网络文库里有 说的很详细

❾ 巨人集团是如何垮掉的

巨人集团是因为投资过度投张,加上巨人大厦多次因相争全国第一大厦之虚名或有关行政领导人一句话多次改变原设计而大幅加层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而导致资金断裂而破产,实质上是企业缺乏安全预警机制和资金危机防患与管理机制而引起的必然破产其营销策略是投入大量的广告狂轰乱炸,用广告开路广告开资极大. 巨人集团创始人史玉柱,后来还是搞保健品,也就是现在的"脑白金"营销策略和原来差不多,但管理稳健了很多,为人也极为低调,甚致史玉柱就是"脑白金"的老板也鲜为人知

阅读全文

与巨人集团失败的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万达股票跌停 浏览:627
黑马股票网 浏览:758
马钢股票的发行价是多少 浏览:242
低工资理财 浏览:586
理财需趁早 浏览:893
理财师登陆 浏览:524
上班族小额理财 浏览:753
金蛋理财提现 浏览:397
正确投资理财项目 浏览:876
贷款融资性保函 浏览:58
融资融券转入 浏览:336
什么是销售融资 浏览:418
直接融资怎么计算 浏览:497
融资融券股票市值 浏览:540
波动幅度大的指数基金 浏览:493
快钱包万达理财客服 浏览:253
ipo融资规模 浏览:784
融资公司会倒闭么 浏览:881
政府平台私募融资 浏览:373
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关系 浏览: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