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业经营长达8年的中国平安保险股份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发展历程:
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3月21日以《关于同意成立平安保险公司的批复》(银复[1988]113号)批准成立,并于1988年4月22日取得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深新企字05716号),注册名称为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00万元,公司性质为全民所有制企业。
1992年6月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你公司更改名称的批复》(银复[1992]189号)批准,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公司从一家地区性保险公司发展成全国性保险公司。
1992年11月14日,国务院以《关于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业务范围的复函》(国办函[1992]93号)批准公司办理全国性的保险业务和国际再保险业务,中国平安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
1992年11月1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扩股增加资本金的批复》(银复[1992]505号)批准,公司在5个法人股东基础上开始增资工作。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1993年12月17日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参股方案的批复》(银复[1993]366号)批准公司吸收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参股。
由于增资期间清退不合格股东等原因导致股东调整,至1995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关于核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扩股增资的批复》(银复[1995]437号)正式批准了这次扩股结果,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15亿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6年5月24日出具的《关于核准的批复》(银复[1996]157号)核准,公司规范为股份有限公司。
经规范登记,国家工商总局于1997年1月16日向公司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1231-6),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亿元。为进一步落实《保险法》关于分业经营的规定,根据中国保监会于2001年12月5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改革的通知》(保监发[2001]197号)、2002年4月2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业经营实施方案的批复》(保监发[2002]32号),公司开始进行分业经营的工作。
2002年10月28日,中国保监会以《关于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变更事项的批复》(保监变审[2002]98号)、《关于成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保监机审[2002]350号)、《关于成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保监机审[2002]351号)批准了公司控股设立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月24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名称变更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2,466,666,667元。
2004年6月,根据中国保监会出具的《关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H股并上市的批复》(保监复[2003]228号)及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证监国合字[2004]18号),公司获准公开发行H股1,387,892,000股,发行价格为10.33港元/股,其中增量发行1,261,720,000股、国有股存量发行126,172,000股,同时公司H股发行前的1,170,751,698股外资股获准转换为H股。发行结束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6,195,053,334股,其中H股为2,558,643,698股,占比41.30%,内资股为3,636,409,636股,占比58.70%。同年6月24日,公司H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代码为“2318”。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⑵ 三元达股票什么时间开始停牌
查三元达股票的公开信息,未见停牌信息的公告或迹象;是不是要停牌不得而知,如果真的要停牌,也不会提前公布时间,只能是当天公告当天停牌。
⑶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的集团架构
1975年创立的英业达公司,早期投入计算器、电话机的设计与制造,1990年跨出海外生产的第一步,在马来西亚槟城投资成立英业达集团海外工厂;随即,陆续拓展海外营运据点,遍布美国、英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在大陆的上海、北京、天津、南京、西安等地,延揽当地优秀菁英,部署研发团队长期投入软件的开发。
英业达集团从软件、硬件的研发,到产品的制造与运筹,提供客户最完整、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服务。自1999年起,英业达集团依不同专业分工陆续另行成立了四个子公司,包括:设计、制造与销售智能型手机的英华达,生产多媒体网络产品的英保达,以电子辞典闻名的无敌科技,以及从事光电模块设计与制造的英新达。而以笔记型计算机和服务器为主的母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每年笔记型计算机产能配备可达一千万台,企业服务器可达二百万台,并在消费电子、移动通讯、无线整合方案与应用软件领域研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因应全球数字化的趋势,不断地创新、领先,以提供最先进、最可靠的产品。 英业达公司在台湾设有士林厂、北投厂与桃园厂,分别负责笔记型计算机、消费性电子、行动通讯与无线整合产品的研发,与服务器产品的研发和制造,而海外的生产基地则有上海虹桥厂、上海浦东厂、美国Houston厂、墨西哥Juarez厂、英国苏格兰Glasgow厂、捷克Brno厂。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配送及技术支持,英业达均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全球营运为第一考虑,将整个集团及全球布局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也是英业达从软件到硬件、从台湾到全球,提供给客户全方位解决方案的雄厚基础。
英立达股份有限公司(Inventec Enterprise Systems Corporation),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之子公司。其总部位于台湾,业务与办公处遍及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英立达股份有限公司具备领先的产品设计,创新研发,生产和全球交货能力,完整的产品线包括:服务器,刀锋服务器,储存设备产品和服务器管理软件ESMS(Enterprise Server Management Software),能够为企业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开发团队具备专精的研发能力、工业设计、机构设计、系统整合测试能力以及安规标准等知识经验;制造生产方面并提供全方位服务,更具备CTO/BTO能力。
英业达集团上海浦东园区
面对全球化竞争的趋势、中国市场的开发,英业达于大陆上海设立了营运枢纽,英业达公司于2001年在漕河泾高科技园区转投资成立英业达(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更于2004年于漕河泾出口加工区内,建立了英业达集团上海浦东园区,未来所有厂房建筑物启用后,将包括八个工厂、一个研发中心与一个后勤中心,以生产制造集团产品。
浦东园区占地达1百万平方公尺,投资已超过4亿美元,主要从事英业达产品的生产制造,各项IT产品产量惊人,笔记型计算机每月可达1000万台,服务器200万台,同时,现有员工数已达到1万5千人,其中工程师亦达1千多人;随着上海厂区的营收不断成长,吸收了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投入,达到最佳整体产值,充分满足海外与中国内需市场需求。
浦东厂为24小时连续运转之工厂,不但产量高,生产质量也极为优良,除基本BTO/CTO等能力外,也积极从事供应链管理,使用供货商管理库存系统(VMI)、PDM、ERP、SCM等将物料库存管理做到最佳化,透过TTM(Time To Market)管理系统,也大幅缩短了出货时间。另外,英业达发挥集团采购能力,在大陆地区以最具竞争力的价格采购原料,加强本身的成本控管及提供客户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英业达上海团队,将不断有效积极管理全球生产、运筹及库存,以达到最佳的出货状况及技术支持
英业达集团(北京)
英业达集团(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Inventec Electronics Beijing Co., Ltd,,简称IBC)于1994年7月由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柳荫公园东门,公司配合集团积极投入计算机相关软件之开发设计工作,更由前集团副董温世仁先生亲手培植,创立英语直通车人机互动英语学习软件,获得数十项国际专利,造福偏远地区缺乏英文师资的中小学校,将创新之学习理念发扬光大。
1995年英业达集团(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更获得 ISO9001 软件质量系统认证,并先后取得由北京市科技委员会和北京市商务局颁发的软件企业、高科技企业、产品出口企业、高科技软件出口企业等一系列认定,拥有多项软件产品著作权、及取得中港日韩等国家,在语言学习上具突破性及提高学习效率的专利权,IBC以明日科技的开拓者自勉,志在创造利润、分享员工、回馈社会。
英业达集团(天津)
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Inventec Electronics Tianjin Co., Ltd.,简称ITC)创立于1993年11月,坐落于天津市南开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公尺,拥有近400名员工。公司致力于软件开发,提供生产线系统化解决方案,支持集团提升竞争力。技术领域包括服务器管理和增值系统(Server Management and Value-added)、存储设备 (Storage Device)以及计算器生产辅助管理系统(E-Manufacture)。
本公司于1995年通过了ISO9001+TickIT之软件开发设计的国际质量系统标准认证,并获得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颁发的「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及天津市政府授予的「先进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出口企业」等荣誉称号。
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在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一直秉承集团『创新、质量、虚心、力行』的经营理念,以其雄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不断开发出世界一流的软件产品,提高英业达整体全方位解决方案的能量。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隶属英业达集团,研发营运总部设于台北内湖,拥有槟城(马)厂、天津(中)厂两大生产基地,专责研发制造IP网络电话设备、Micro Camera Mole、USB Storage、MP3、网络收音机、GPS、DVR 等相关信息产品。在两岸三地共同的努力下,英保达的各项成绩表现斐然,更荣获天下杂志2003「成长最快的五十家公司~排名第九」,以及「制造业行业排名/通讯与网络~排名第十」的优秀表现!
位于台北市内湖科技园区的总部,拥有近两百名的优秀员工,其中三分之二为高科技研发人员,主要负责产品研发、业务营销及运筹管理。我们的目标是多媒体IP网络应用服务。我们期许,也一直朝着「宽带多媒体科技的开拓者」这个使命努力与前进!
2000年10月,英保达与占地五万平方公尺、拥有1500多名员工,原属英业达集团的马来西亚槟城厂合并后,开始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厂商建立起OEM & ODM的伙伴关系,并且成为其中的一员。2002年4月,英保达于中国天津泰达区设立分公司与制造厂;天津厂区拥有研发、设计、生产、运筹、服务等全方位的组织架构,产品遍及计算机、通信、网络、多媒体等多个领域,并已购进全球最先进的自动化操作系统,大幅提升产能,并秉持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确保质量的最佳化。
藉由两岸三地的共同配合,致力于达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方针,使企业能够发挥最大的生产效益,并在全球经济浪潮中独具竞争力!在全球ODM & OEM厂商中,英保达已经成为最顶尖的VoIP、数字相机(DSC)、USB Storage等产品的生产者之一。许多全球知名的公司、厂牌,已成为我们长期的客户与合作伙伴,而高度的研发能力与产品的优良质量,也获得一致的好评。英保达一直遵从着「创新、质量、虚心、力行」的管理哲学,也透过不断地追求完美、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不断地学习来加速自我升级,为客户提供更高、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价值!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IAC)于2000年正式成立于台北,系以智能型掌上装置及网络终端产品为其发展重心,其主要产品包含数字音乐播放器(MP3 Player)、行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科学绘图机及卫星导航装置等,自成立以来,英华达矢志成为通讯网路产业的佼佼者并以华人第一手机品牌为目标;在运用两岸三地的资源为基础下,英华达以台北为经营中心,快速整合两岸的研发制造能力与丰富的人才优势,开创社群导向品牌营销(Community Own Brand Marketing, COBM)与高效整合设计代工(Integrated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 IDOM)的双经营模式。其研发团队集合了海峡两岸的精英,研发基地包括台北,以及中国大陆的上海和南京,主要着重在各种软件及硬件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整合。
自从2000年开始推出台湾首支智能型手机后,透过不断的创新功能、附加价值的开发,以及专注的社群经营,OKWAP手机在台湾市场已经成功地建立领导品牌的地位,并持续向大陆等华人市场进军。英华达自2005年积极扩展中国大陆市场,在5月正式取得中国大陆GSM手机内销执照后,于上海成立销售公司──英华达(上海)数码电子销售有限公司,并在上海浦东厂及南京江宁厂扩增生产线,另于该年十月正式将两岸品牌统称为OKWAP,全面进军大陆手机市场。
无敌科技公司
无敌科技公司创立于1989年,原名无敌商业股份有限公司,隶属英业达集团,自创「无敌BESTA」品牌,以数字学习为核心专长,营销电子辞典等产品于华人文化区,成功地建立功能新颖、质量第一的品牌形象,成为电子辞典业界之领导品牌公司。
公元1999年,配合集团公司重整,原无敌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母公司之个人学习系统事业部、林口工厂、西安分公司等,更名为无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具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全方位功能的数字生活产品的营销服务公司,开创公司发展新局。公元2000年,合并香港好易通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展开香港及中国大陆之市场经营,完成全球华人市场营销网之布局。另外,研发制造英语与韩语、泰语、日语、阿拉伯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之双语电子辞典,在各相关地区,亦获得消费者的肯定,销售量逐年大幅成长,荣景可期。
无敌产品多次荣获政府颁发国家产品形象奖和国家发明创作奖,在营销服务方面,也广受好评,在台湾地区计算机辞典类产品,已连续蝉联十一年理想品牌第一名的美誉,并多次荣获顾客满意度金质奖。未来,无敌科技公司将持续发展以计算机辞典为基础的随身学习产品,并发展随身数字生活产品,及展开数字内容之网络通讯服务,以不断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及更完善的服务质量来经营全球市场。
⑷ 8471是什么公司的上市代码
是新达集团;港股:HK8471。
新达集团是一家高科技跨国集团公司,由蓝伟光博士创办,总部设在新加坡。
业务领域涉及膜分离科技、医药、化工、环保等相关产业,旗下拥有海内外全资和控股子公司20余家,集团业务重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
2003年6月18日,新达科技集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市值约20亿元人民币。
新达科技集团发展战略定位为高科技、外向型、多元化、跨国经营。
(4)新达股份什么时候更名扩展阅读:
新达自成立伊始,就全力实施“永续创新、铸就百年新达”的发展战略,以“直面分离纯化、致力清洁生产;
领先膜科技潮流”为愿景,秉承“通过技术创新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使命,弘扬“与合作伙伴共享成果、共创价值、共谋发展”的理念。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丰收。
新达科技集团下属的核心企业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是1996年创建于厦门火炬开发区的高科技企业;
专业从事膜分离技术及上下游工艺的整合与创新,其业务集膜软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现场安装与售后服务为一体。
自成立以来,公司自主研发出一系列适合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膜应用技术与工艺,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生化、冶金、食品、环保等众多领域;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了中国维生素C生产技术领先全球的梦想,突破了我国头孢菌素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
结束了中国出口青霉素返购6-APA的历史,改写了中国食品染料生产的国家行业标准,促进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等。
参考资料链接:网络-新达集团
⑸ 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及公司主要大事记
2001年5月,芳纶纤维中试成功。
2003年9月,芳纶沉析纤维中试成功。
2004年5月,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吨间位芳纶纤维产业化成功。
2006年3月,烟台泰和新材集团芳纶纸中试技术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07年7月18日,年产500吨的间位芳纶纸项目投料试车。
2008年12月,烟台泰和新材集团芳纶纸产业化技术在北京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2009年5月26日,烟台美士达特种纸业有限公司成立。
2009年5月,首推YT564和YT516产品,厚度为0.05-0.13mm。
2009年9月,YT564-0.04产品产生。
2010年3月,YT511产品上市,厚度为0.13-0.58mm。
2010年7月,研制出YT516的新规格产品,厚度为0.18-0.76mm。
2010年10月,YT812和YT822产品问世,厚度为0.04-0.08mm。
2011年1月,推出YT510产品,厚度为0.05-0.76mm。
2011年3月,公司取得UL的RTI认证,档案号为E331406.
2011年7月2日,公司YT812型航空级蜂窝芯材用间位芳纶纸通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基础技术研究组织的鉴定,标志着公司蜂窝用芳纶纸产品首次得到军用航空领域的认可。
2011年10月21日,公司正式更名为烟台民士达特种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⑹ 小白问个比较白的问题“股票怎么才算重组成功,成功药更名吗,还有控股要达到啥要求”自己有点不懂
重组=拆分(或)合并
其实重组并不难,政策上通过就算成功了,难的是重组后的内部管理
控股不等于重组,重组也不等于控股
举个例子:甲公司跟乙公司进行业务合作,分别从各自的公司拿出部分业务组成一个新的公司(这时,拆出业务对于甲乙是重组,将业务组合成另一新
业务也叫重组)
其中如果甲拥有新公司的50%股份以上就算控股
当然拥有50%的股份不一定算控股的
还有董事会多数的投票权或者签订特殊协议等等
当然还有间接控股和其他特殊情况控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