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忠旺集团的发展战略
完备的生产管理体系是企业稳定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产量的基础 公司建立伊始就着眼于做实、做精、做强、做大,注重规模效益和产品互补的发展策略,立志“向高的攀、与强的搏;向大的比、与快的争”,充分发挥企业适应外部变化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本着产品结构多元化,设备选型先进化,技术工艺创新化,质量过程监控化及经营管理体系化的现代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实现机构重组,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完善有效的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发展。自1997年以来,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2、ISO9001、ISO14001各项体系认证及产品认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了欧洲和俄罗斯的各项产品认证,完全实现了从原辅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以及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监控管理。
十几年来,公司投入巨资通过购进和技术改造使铝型材挤压、表面处理、模具加工制造等技术装备水平始终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设备由意大利、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引进,同时还引进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光电光谱仪、高精度的材料试验机和断面尺寸扫描仪,奠定了公司发展的物质基础。公司产品的生产经营状况一直保持最佳水平,产品销售量的年增长率达到了32%以上。2006年公司全面实行了ERP信息化管理系统,从公司的供应、生产、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仓储到销售整个流程实现了在信息化平台上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消耗。公司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各项工作,努力掌握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实施方法,提高竞争实力,真正实现公司绩效的持续改进。
公司生产的“忠旺”牌产品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迅速提升,始终处于国内铝型材建筑行业的高端领域。尤其是在承接国内大型标志性工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承接了北京奥林匹克国家会议中心、北京首都宾馆、北京首都机场三期、北京金融街F1F2、北京富丽城、天津富丽城、南宁航洋国际城、南宁水晶城、深圳半岛城邦、南昌嘉莱特大酒店、武汉金色华府、杭州康恩贝大厦、济南政务中心等30多项大型标志性工程,真正提升了“忠旺”牌铝型材的知名度。产品质量在受控状态下极为稳定,同时,节能降耗工作贯穿于质量和环境两项管理体系的实施和运行中,目前,公司正在实施清洁生产的整体运行中。 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忠旺的知名度 品牌是企业品质和产品质量的外在表现,质量产生价值,品牌产生高价值。所以,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必由之路,品牌是企业发展的康庄大道。多年来,公司极为重视品牌建设工作。在思想上,公司积极培育和树立企业自主品牌的思想,重视品牌意识的提升,并多次参加在全国各地举办的展览会及交易会等。在投入上,为提高“忠旺”商标的知名度,推广和维护品牌形象,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多方位的广告宣传,2004年至2006年共投入广告费用17908.8万元,在中央电视台、上海卫视、广东卫视、辽宁卫视、香港凤凰卫视等40多家电视台黄金时段以及《人民日报》、《有色金属报》、《辽宁日报》、《中国消费者报》、《中国质量报》等上百家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品牌广告宣传,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
公司提出了“树忠旺品牌,创世界品牌”的品牌培育目标,成立了由2名专业律师为主要成员的法规处,严格审查各类来往合同,保障合作双方的合理、合法权益。到目前为止,公司从未发生因诚信问题引起的纠纷,公司的信誉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品牌建设工作的总体水平。
公司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作为公司发展和品牌建设的基础,建立健全了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精心培育,“忠旺”这一品牌已经成为国内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一流品牌,在最新公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忠旺”品牌价值已达到54.34亿元。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基础,实施自主创新 公司始终把自主创新,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决策,并制定了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市场营销等多方面战略发展规划,使公司的发展能迅速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从原来的加工制造业成长为具有强大核心竞争优势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坚持实施企业技术发展战略,以科技进步带动企业发展。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发展需要,公司于1998年建立了由130人组成的研发技术中心,其中,教授级技术顾问1人,硕士高工5人,副高15人,中师46人,注册质量师4人,本科以上学历占90.23%,占地3147平方米,建筑面积8189平方米。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技术中心为公司的产品开发,经营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起到到了领先、监督及保证的作用,使产品品种及规格型号与日俱增,质量信誉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用户好评。2004年至2006年期间,科技资金总投入23900万元,发表论文4篇,申报专利140项,开发新产品8项。新产品销售收入累计30余亿元,出口创汇达1.1亿多美元,着实体现了民族品牌战略的深远意义。
企业生存难以寄托在某一个产品或某一个质量水平上,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产品才有生命力,企业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加大力度,在人、财、物上给予优先支持。不断地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上的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社会责任,加强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措施,使“忠旺”品牌充分地具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 人才是企业建设的动力,是企业发展的最好的资源 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中最有活力的要素,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物质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竞争的热点上来。打造名牌,必须以人为本,人精产品才能精。公司创业十几年来,始终坚持人才工程的建设工作,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自2000年以来,先后招收国家重点高校对口专业毕业生1676人,并给予他们充分发挥才智和学习的机会,适时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公司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外招内培的培养模式,出国考察学习,并请国际友人和同行多次到忠旺传经送宝和技术交流。公司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给予关心和爱护,为其解决住房,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留人留心。公司始终坚持关心、培育、导向、竞争的用人机制,不断优化人才队伍。同时,在质量与效益的良性循环中,培养和造就了高素质的管理者和员工队伍,促进了品牌和商誉价值的提升,这是实现企业与相关方“共赢”的又一个良性循环。在与东北大学进行技术合作中,全面提升了公司各层次人员的管理能力,公司还将继续引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业务能力的技术研发人才,生产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以打造一支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企业员工队伍,为公司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人力保障。
品牌,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质量水平的象征。提高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施以质取胜的名牌战略,是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忠旺有决心更有必胜的信心,在国家及省、市质监部门的指导下,在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企业管理的内部监督,继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公司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措施,为国家的质量振兴事业和中国名牌战略的发展而不懈的努力。
『贰』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专利药事业部有叫杨林的员工
潜规则难破 恒瑞医药业务员多次卷入医疗腐败案!!!
医疗腐败触目惊心。
2015年4月22日,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原院长陈某因其行为构成受贿罪,一审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年,没收财产8万元。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瑞医药”)等多家知名药企的业务员行贿之事也随之东窗事发。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恒瑞医药业务员曾多次卷入医院相关人员受贿案中。不过,每一次事件爆发后,牵涉其中的企业似乎都能从中“全身而退”,并没有妨碍其继续在市场上高歌猛进。
多次涉案
恒瑞医药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和手术用药的研究和生产基地,国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之一,在业界一直以专注创新的形象示人。
财报显示,2014 年公司主营收入74.52 亿元,同比增长20.14%;实现净利润15.16 亿元,同比增长22.41%。与之相对应的是2014 年度市场费用高达25.8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34.6%。
而高昂的市场费用或为业务员行贿提供了方便之门。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显示,2010年至2014年期间,恒瑞医药杭州地区业务员宋某为了和杭州钢铁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原院长陈某搞好关系,并为感谢其在克拉霉素等药品进入杭钢医院销售方面给予的帮助,先后多次以各种名义送给被告人陈某共计人民币2万元。
宋某的证言证明,其所在的恒瑞医药和杭钢医院有诺邦(克拉霉素)、贝来(氨溴索口服液)、乐加(钠钾镁钙注射液)、维瑞特(脱烷司琼)、瑞菲等药物业务,2009年年底,宋某接手杭钢医院的业务。乐加和维瑞特是其经办进入杭钢医院的,也让陈某帮了忙。逢年过节,宋某送给杭钢医院陈某共计2万元的现金。2010年或2011年,陈某说要去海南或是厦门游玩,让宋某分摊一点儿。宋某记得好像陈某拿了旅游发票要宋某予以报销。宋某在陈某家的小区门口或是杭二中门口,将1万元现金送给了陈某。
事实上,这并不是近年来恒瑞医药业务员第一次卷入医疗腐败案。
2014年6月,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显示,被告人陈某利用担任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副院长的职务便利,接受恒瑞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办事处主任张某请托,在医药采购事务上为其谋取利益,并因上述事由,先后两次在其吴江第一人民医院办公室非法收受张某给予的人民币1.6万元。
2014年4月,陕西省府谷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显示:2008年至2013年期间,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业务员王某在向榆林市第二医院推销药品期间,为了能让其药品顺利进入二院销售,同时让其已经在销售的药品不被剔除,向榆林市第二医院药剂科主任刘某行贿6.35万元人民币。
王某证言显示,他从2005年开始在江苏恒瑞制药有限公司担任销售业务员,2006年开始主要在榆林市第二医院做药品销售业务。因为榆林市第二医院增选药品进入药品目录必须通过刘卫斌同意,因此他在2008年10月14日给刘卫斌送过1万元,2009年1月13日给刘卫斌送过1万元,2009年9月22日给刘卫斌送过1万元。此外,2012年2月,他为感谢在推销药品过程中的关照,支付刘卫斌旅游费用1.85万元,给刘卫斌人民币0.5万元。
恒瑞医药对业务员卷入上述多起案件有什么解释?对此是否采取了相关整改措施?恒瑞医药回复本报称,公司对上述内容不知情,正在对有关情况做进一步了解和核实。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涉案的业务员都是以证人的身份出现在判决书中,而没有被注明被另案处理。
其实早在2008年6月30日,河南省卫生厅点名36家行贿河南省内医院、医生的制药企业,恒瑞医药赫然在列,当时涉及的品种是奥沙利铂。
2012年8月22日,一份署名为“恒瑞医药前医药代表”的网帖突然出现在网络上,文章称“披露恒瑞医药的不法行为”,主要披露了恒瑞医药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区肿瘤医院等医院开展业务过程中,涉嫌向医生支付高额医药回扣。
这次网络披露的文件中称,艾素、奥沙利铂、亚叶酸钙、顺阿曲库胺等20多个产品均涉嫌贿赂,广西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放疗科、化疗科、妇科、心胸外科、肠胃腺体外科等多个科室多名医生出现在“涉贿”名单上。
该公司时任证券事务代表徐国文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坚决否认恒瑞医药涉嫌行贿,完全是子虚乌有,并表示已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起诽谤事件,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而这一切并没有对恒瑞医药继续在市场上高歌猛进形成妨碍。
财报显示,201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2.04亿元,增长28.03%,净利润5.47亿元,增长40.2%。5月27日收盘,恒瑞医药股价上涨5.19%,总市值达到1012亿元,成为首家进入千亿元市值俱乐部的医药上市公司。
潜规则难破
药企业务人员向医院相关人员行贿几成行业“潜规则”,多家药企的业务人员也在杭钢一案中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
杭州市拱墅区法院判决书还显示,2005年至2014年期间,浙江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某为了感谢被告人陈某在其代理的药品在新药引进、停药复用、药品用量等方面给予的帮助,先后多次送给被告人陈某共计价值人民币8.6万元的财物。2012年下半年,浙江康恩贝医药销售有限公司浙江区经理黄某为和被告人陈某搞好关系从而能在药品销售中获得关照,在被告人陈某的办公室送给其现金人民币3000元。
受贿者锒铛入狱,行贿者或因情节轻微不能被刑事追责。那么从中获得利益的药企也可以“全身而退”吗?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早就建立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黑名单”制度,药企一旦实施商业贿赂被发现将被列入不良记录,影响其产品招标采购。
根据国家卫计委《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生产、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机构及个人给予采购与使用其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的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构成行贿犯罪,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判处免予刑事处罚的;行贿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