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尔集团2019营业收入
海尔智家2019年营业收入(合并报表)为2007亿元。
Ⅱ 海尔集团市值多少
新闻一: 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冰箱市场研究报告对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冰箱业销售进行了分析并在日前公布了分析结果。报告称:主流厂商纷纷抢占高端市场。保鲜、节能理念是今年的主流方向。海尔在2008年第一季度销售势头良好居国内市场先锋位置,3月份销售势头再次拔高。区域关注度,海尔冰箱的关注度在除华东地区的六大区域市场中均位居榜首。
新闻二:奥运倒计时100天 海尔奥运纪念版冰箱全新上市。作为2008奥运会惟一的白色家电赞助商,推出了一系列的奥运家电,海尔冰箱再度推出全新的奥运纪念版冰箱。纪念版冰箱采用祥云花纹图案,创新设计和功能与北京奥运会“绿色、科技、人文”理念一脉相承。注重细节,三门设计,直流全变频、光波增鲜、全温区,对使用者体贴入微缔结海尔产品一贯延续的高品质。
新闻三:2008年4月20日,一批从泰国拉查邦港口起航的海尔冰箱穿过南沙群岛进入香港。据悉,这批“泰国原装”的三门高档冰箱是首次进口到中国香港,这同时也是继“美国原装”卡萨帝冰箱进口中国后,第二次批量进入中国的海尔冰箱。
海尔冰箱:从产品制造到生活缔结者的转变
1988年12月,创业刚刚四年的海尔在全国电冰箱评比中,以最高分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的第一块金牌。庆功会上,张瑞敏宣读一封用户来信。信里,用户提出多项建议和尖锐的意见。为此,张瑞敏当场宣布,干部自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差距,找原因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改进。这样的故事在海尔很多。
当我们惊讶一个中国企业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里的发展竟然可以和拥有百年以上经验的跨国公司公司竞争的时候,我们在不远的历史故卷堆中搜索到的这些陈旧故事给了我们答案。海尔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及时改变问题的企业,这是业界供认的,从冰箱起家到进入黑电领域,而后进军IT为3C融合埋下伏笔,海尔每一个进步都坚定而稳健。
一.撼动美国市场的技术掘金者
创新不是口号,是海尔一直秉承成长因子。今年五一期间,海尔奥运系列冰箱,卡萨帝冰箱以创新设计再次成为市场风标,销售一路领先。欧亚美等顶级设计师的世界级眼光,结合海尔冰箱上乘工艺,海尔多系列冰箱折射出中国制造也能和钻石以般闪烁夺目光芒。来自商场初步统计的销售数据显示,海尔卡萨帝冰箱、奥运冰箱等一系列产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商场的销售不断攀升,据统计,海尔卡萨帝六门等冰箱成为高端市场最为畅销的型号。海尔奥运纪念版冰箱卡萨帝冰箱等系列冰箱,给消费者带来的是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目前,海尔冰箱已在北美、欧盟、非洲、东盟、南亚等地区建立了16个海外制造基地、22个贸易公司和8个设计中心,实现了公司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的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依靠遍布全球的16个本土运营平台迅速了解潜在需求,并以本土运营平台为中心,面向全球整合最优势的资源满足了用户的潜在需求。早于欧、美、韩著名冰箱品牌一个研发周期上市。这种“以全球资源满足全球用户需求”的战略,已被海尔冰箱多次成功运用。在市场与行业的双重认可下,海尔冰箱走在了世界制冷领域的最顶端。
而消费者关于新生活更便利更体现个人价值的心理需要在卡萨帝冰箱的协助下成为现实,而消费者实际得到的不仅是冰箱的使用功能,还有产品本身附带给消费者的幸福指数的上升。卡萨帝冰箱创造了产品还缔结了新生活。
二.创造并引导需求,卖产品还要卖生活方式
正如业界人士分析的:每一次富有革新意义的家电产品都不能简单归结为是消费升级使然,其深层次原因是消费主体发生了变化。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更注重自我空间的建造,个性化需求成为消费主流趋势,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早已经脱离纯粹的功能要求,对价值的要求也更重视起来。作为80后的一代成为主要购买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可能不会进入市场去选择和货比三家的疲劳作战以其获得一个好的产品,他们只需要移动鼠标就能获得全球最新的资讯,知道什么产品代表先进科技和强大功能。
企业如果一味沉浸在陈旧的产品设计理念中,是难以满足国内消费新势力的消费需要和购买要求的。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研究,过去五年中,中国百万资产家庭的数量迅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总数达到31万户,居全球第五位,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该公司估计,到2011年中国百万资产家庭总数有望达到60.9万户。“中国市场的活力在于,如果说以前中国还是跟着欧美或者日韩的消费潮流在走,现在完全可以说,中国的市场已经在引领全球。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都会在中国同步上市,甚至快于发达市场。
营销人告诉我们:“消费者请注意”的叫卖时代已经过了,“我有我的主义”开始大行其道。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应该具有双重性,即包括物质价值还要精神价值。物质价值用于满足消费者的功能性需求,而精神价值则是用于满足消费者心理上的情感及精神需求。
迪拜的成功彰显了一个事实,“好”是最好的敌人。只有比最好还要好,才能创造利润使财富流动加速并且成为财富中心吸引更多财富聚拢而来。
展望国内市场,海尔冰箱以为消费者创造新生活为基点,以全球视野、开放性的创新、精彩的细节为延展,以科技为手段,以设计为表达,众多消费者零距离体验海尔卡萨帝系列冰箱带给他们的惊艳和极致体验,这个体验让海尔大冰箱再次领航了中国市场消费导向。
尽管海尔已经有能力完成中国家电企业新一轮全球价值链的轮回:从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创造,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品牌,然后重新回归中国市场,向中国消费者提供其全球研发、全球创造的最新作品。让中国的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家电提供的生活感受。但是比最好还要好的要求,令海尔冰箱依然任重而道远。
三.永往直前,不改全球化的雄心壮志
关于全球化的概念教科书上说: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推动了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与此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包括思维方式都造成巨大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
2008年4月20日,一批从泰国拉查邦港口起航的海尔冰箱穿过南沙群岛进入香港。这批“泰国原装”的三门高档冰箱是首次进口到中国香港,这同时也是继“美国原装”卡萨帝冰箱进口中国后,第二次批量进入中国的海尔冰箱。这批“泰国原装”的海尔冰箱已经进入我国香港百老汇、BEST等大型连锁渠道销售。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中部小镇坎姆登,20号和95号州际公路的交叉地带耸立着一栋厂房,这里便是海尔位于美国的工厂,奠基于1999年4月,一年多以后,第一台带有“美国制造”标签的海尔冰箱从漂亮的生产线流下来,海尔从此开始了在美国制造冰箱的历史。刚刚过去的2007年,海尔在全球售出1000多万台冰箱,相当于每3秒钟创造一名全球用户。
融合和被融合都成为可能,我们看到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成本优势已不再明显。毫无疑问,此时的中国企业只有通过国际并购与合作等方式来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海尔冰箱于2007年4月1日收购该工厂,此次收购使海尔冰箱由原来进口商的海尔一下子变成泰国第二大冰箱制造商。2010年海尔将成为泰国第一大制造商。
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品牌500强中,海尔排名第89位,是唯一进入前100强的本土品牌,连续6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7年品牌价值高达786亿元。海尔牌电冰箱(国际同行排名销量第一)、海尔牌洗衣机(国际同行排名销量第三);海尔冷柜稳居行业第一;海尔空调07零售额份额列行业第二。海尔先后在意大利,美国等国建厂,生产海尔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已建海外工厂共13个;在美国小容积冰箱市场,海尔已占据了50%的份额。作为08北京奥运会唯一的白色家电赞助商,07年海尔商用空调累计中标22个奥运项目,打造了22个经典样板工程。并连续在轨道交通行业积极拓展,中标深圳、武汉地铁等千万级大型项目。目前海尔公司已在合肥设立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预计08年2月底投产,2008年可生产冰箱145万台,2009年以后每年可生产200万台以上。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据海尔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海尔的企业战略定位就是实现卓越运营,建立从目标到目标、从用户到用户的端到端的卓越流程,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服务”海尔就是要靠这种卓越的商业模式,实现全球化品牌的持续发展。
Ⅲ 美的、格力、海尔、究竟哪家企业进了世界500强你怎么看
都是世界500强,只是进入的时间有先后。1、2018年三家企业的营收年美的的营收是2618亿人民币,而海尔的营收是2661亿元,格力电器的营收是2000亿元,这个就是三家白电巨头的营收情况,海尔一直是老大。其次是美的,然后是格力,不过格力的产品比较单一,是专注于空调领域,在这个单一领域是绝对的领头羊。2、三家公司在世界500强的排名刚刚财富中文网发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格力电器是首次进入榜单,排名414位,营收302亿美元。
总结:目前格力、海尔和美的都是世界500强企业,美的的排名最高,海尔的排名最低,格力居中,但是海尔集团是有两家上市公司的,集团的营收甚至还超过美的集团。总的来说,三家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的排名在逐年上升,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经济表现的不俗魅力。
Ⅳ 国产空调巨头海尔,为什么能在美国抢下27%的市占率,销量排名第一
2017年,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GEA双空调品牌拿下美国第一,占据27.2%的市场份额,几乎是第二三名之和,打破近20年的美国空调旧格局。在2018年,美国空调市场下降5%,海尔却增长30%以上,稳居第一。
海尔在1999年就进入了美国市场,不过,美国家电市场主要由本土品牌和日韩品牌霸占,海尔的生存空间非常小,刚开始一年只能卖50台冰箱,可以说是惨不忍睹。不过,海尔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投入,在2004年有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并加快本土化,启用美国本土的员工,营销方式等等,让海尔逐渐打开了市场,并获得了高速的发展。
Ⅳ 海尔集团年产值共有多少钱
去年好像是一千亿以上吧.
Ⅵ 海尔集团公司是外资还是中国民营企业
截止2019年,公司类型是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上市)。
法定代表人是梁海山,登记机关是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资本是636841.67 万人民币,企业地址是青岛市崂山区海尔工业园内。
经营范围:电器、电子产品、机械产品、通讯设备及相关配件、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技术咨询服务;进出口业务(按外经贸部核准范围经营);批发零售:国内商业(国家禁止商品除外)。
2016年8月,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84位。2018年,青岛海尔正式入围《财富》世界500强。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榜单在济南发布,海尔集团公司排名第38位。
2018年互联网交易产生交易额2727亿元,同比增长73%,包含海尔产品也包括社会化的B2B、B2C业务。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592.54亿元,增长33.68%;实现归母净利润69.26亿元,增长37.37%。
Ⅶ 外界总拿海尔的市值与美的、格力对比,为何业内却说“没有可比性”
确实没有可比性!上市的只是部分资产而已!拿海尔来说,海尔有沪股,过去是青岛海尔,现在可能叫海尔智家,港股海尔电器,海尔电器是洗衣机,热水器等资产,还有18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上市的海尔D股!这些都是只是海尔集团的子公司而已!还有像日日顺,也是海尔集团附属公司,它包括日日顺物流,乐家,简单说来,就是物流体系,和海尔的乡镇网店和渠道。18年,日日顺品牌价值就是300亿了。13年阿里巴巴花了5.4亿购买了日日顺物流9.9%的股权。后28亿增持到34%。还有雷神科技,就是产雷神笔记本,也是从海尔小微企业创立出来的!
熟悉海尔的都知道,海尔一直坚持全球创牌,通过在海外的并购实现美国GEA、新西兰斐雪派克、Candy等七个品牌的布局,给行业树立了榜样。最关键的是,海尔在海外的布局也有了汇报,上半年,海尔智家营收的47%来源于海外,而且是近100%的自主品牌,与贴牌代工完全不同,贴牌的收入来的更快,但是不持久,未来得不到保障。目前,海尔在全球有10大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研发产品。看到海尔这样全球化的布局,他连续十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无可厚非。
Ⅷ 海尔集团在全国产值排名
十二啦!
Ⅸ 海尔集团2015年销售额是1800多亿,美的销售额1500亿。今年美的入选世界500强了,海尔没入
海尔的营业额没有达到入门门槛,就这么简单。企业自己公布的数字不可信,按企业自己公布的数字,房地产企业碧桂园的销售额都是财富统计的3倍以上了。
Ⅹ 海尔集团的规模占全国的百分之几
中国制造业诞生了第一个靠自主品牌为主而创造了千亿级年度营业额的企业:海尔集团预计2004年度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可突破1000亿元,其中,海尔出口创汇预计突破10亿美元,而海外生产海外销售预计突破了10亿美元。这是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日前对外界透露的信息。
这表明,海尔集团创业20年来,以创新精神为先导,坚持自主品牌建设,实现了从零到1000亿的突破、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世界品牌百强的跨越。值得一提的是,海尔是坚持通过以自主品牌参与全球家电产品市场激烈竞争而结出了明显的硕果。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评选结果,"海尔"品牌已被列入"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并位居第95位,实现了中国品牌零的突破。这也意味着海尔进入了与世界级品牌同台竞争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