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股东的原始股有没有禁售期
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它的证券上市规则、交易体系和法规监管与伦敦交易所非常回相似,其非答流通股流通的规定“以契约为主,法律为辅”,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往往由持股人自行设定一个较为灵活的期间。因此,你所持的“小非”上市后能否立刻进行流通,取决于公司对员工股份流通的态度和约定。按你上面提供的信息,公司没有设定员工股份的禁售期,你的股份是可以在上市后立刻流通的。以下是几个公司对员工股份设定的禁售期,供你参考:阿里巴巴设置了24个月,网络、盛大设置了6个月的禁售限制。如有其他的问题咨询,可通过我的网站给我留言:www.GQJLZX.COM
Ⅱ 新股上市后大慨多久会解禁限售股
1、对于一只新股来说,其限售解禁一般会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该股票上市挂牌首个交易日算起的三个月后,这次限售解禁是由于IPO网下申购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则是在自该股票上市挂牌首个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后,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该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东的解禁;第三次则是在自该股票上市挂牌首个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后,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东的解禁。
3、次新股的内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变化的。一般来说一个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内如果还没有分红送股,或者股价未被市场主力明显炒作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归纳为次新股板块。
(2)a股原始股股东禁售期扩展阅读
相关规定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其中就是针对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后的“限售”规定。
参考指标: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推荐参考以下指标:
1、大股东的类型。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会对其保持较高的持股比例,不会轻易套现。另外,属于国资委管辖的央企和地方重点国企,套现资金的归属、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关法规完善,如是否上缴社保基金,还是部分上缴等。在相关法规出台前,这些公司的股票还不会形成较大的套现压力。
2、作为发起人的民企投资家大多数会专心从事实业,并非从事买壳、卖壳从事资本运营的投资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大规模套现以实现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东属于非发起人的民企,擅长资本运作,则有套现的可能。
3、业绩状况。业绩优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东持股勉强保持相对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现需求也不大。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东退出意愿较强。
Ⅲ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么时候解禁原始股
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从上市日起的1~3年内。
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投资者若购得数百股,日后上市,涨至数十元,可发一笔小财,若购得数千股,可发一笔大财,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数十万股,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
(1)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Ⅳ 原始股一定有禁售期吗我是超小级别股东!
监管部门立法设定禁售期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减缓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后的变现扩容压力,通过设定缓冲时间来换取股市稳定发展空间的战略思路非常明显,而市场将之形象地称为“爬行流通”。
事实上,目前完成股改的公司和正在进行股改的公司基本上都自愿承诺了更长的禁售期限,大部分公司的非流通大股东承诺三年内不通过交易所系统减持股份。
上市公司承诺更长的禁售期,就意味着“爬行流通”的进程被进一步拉长,这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消除了流通股股东对短期扩容的担忧,大受欢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也有公司采用“对价不足,承诺来补”的策略,将超长期禁售当作一种与流通股股东博弈的手段进行投机取巧。
不管上市公司和非流通大股东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在看到超长禁售期承诺的有利一面时,也不应忽视其“硬币的另一面”:今日之承诺如何面对明日之巨大不确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承诺的贯彻实施有无保障。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诚信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如何避免空口说白话在禁售期承诺上重演,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诚意变为实实在在的诚信行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此监管部门已经未雨绸缪,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披露承诺事项的违约责任,赔偿其他股东因此遭受的损失。
总的说来,禁售期的确定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主要还是依据IPO时的判断设定。
Ⅳ 公司上市后,原来持有公司原始股股票的股东,想抛出手中股票也就是限售股。证监会规定需要多久才能上市流
A股至今为止有没有公司明文规定:原始股不可以转让或不能到二级市场上上市流通?以前是规定不能二级市场流通,可以转让,但是股改以后就没有这条规定了,都可以流通.
至于原始股限售多久上交所和深交所及中小板创业板都有各自的规定,大同小异.一般规定是一年后可上市流通,有些公司的原始股东在发行时有承诺锁定时间,另外对上市公司高管持有的股份出售也有规定: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特殊情况或持股少于1000股除外);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在本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离职后半年内和其他规定情形内不得出让;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以及证券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期间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发生变动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向上市公司报告并由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网站进行公告。
Ⅵ 原始股的禁售期是如何确定
监管部门立法设定禁售期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减缓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后的变现扩容压力,通过设定缓冲时间来换取股市稳定发展空间的战略思路非常明显,而市场将之形象地称为“爬行流通”。
事实上,目前完成股改的公司和正在进行股改的公司基本上都自愿承诺了更长的禁售期限,大部分公司的非流通大股东承诺三年内不通过交易所系统减持股份。
上市公司承诺更长的禁售期,就意味着“爬行流通”的进程被进一步拉长,这从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消除了流通股股东对短期扩容的担忧,大受欢迎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也有公司采用“对价不足,承诺来补”的策略,将超长期禁售当作一种与流通股股东博弈的手段进行投机取巧。
不管上市公司和非流通大股东出于什么目的,我们在看到超长禁售期承诺的有利一面时,也不应忽视其“硬币的另一面”:今日之承诺如何面对明日之巨大不确定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承诺的贯彻实施有无保障。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我国证券市场的诚信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如何避免空口说白话在禁售期承诺上重演,将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诚意变为实实在在的诚信行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此监管部门已经未雨绸缪,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披露承诺事项的违约责任,赔偿其他股东因此遭受的损失。
总的说来,禁售期的确定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主要还是依据IPO时的判断设定。
Ⅶ 原始股限售多少天
这要视乎原始股是什么样的情况了,对于A股来说,2006年以后(包括2006年)上市的股票,它们的限售股股东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网下申购的投资者,一般是该股票在A股首日上市交易后三个月后才能上市流通。另一类是该上市公司的发起人,一般也就是指大股东或其他特定的持股量相对小的股东,这一类它们一般要等到该股票在A股首日上市后最多三年以后(对于持股量较小的原始股东其限售时间是一年)才能上市流通。
对于股权分置后的限售股指的都是在2006年以前上市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原来的非流通股东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获得了上市流通的权利,但一般都要在该股票股改后的大约三年时间内分段允许上市流通的。
对于增发的类别,一般是该股票有非公开增发等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售时间,主要是防止非公开增发对象通过增发的途径等套取利润,用时间来控制这种行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