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贵州宜化矿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宜矿业 60%、毕节新宜矿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毕节矿 业)20%、湖北华恒矿产公司(以下简称化华恒矿产)20%。贵州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系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其持有新宜矿业的 60%股权,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新宜矿业的 40%股权,矿业集团系本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宜昌市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矿业集团为 2010 年设立的新公司,目前尚未进行经营活动,截止 2010 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 5000 万元,负债 0 万元,净资产 5000 万元,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 0万元。矿业集团本次拟增资 45000 万元,全部为货币资金出资形式,新宜矿业 对矿业集团增资 17000 万元的资金来源为该公司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其 中,新宜矿业认缴 17000 万元,其他两名股东各认缴 14000 万元。本次增资 完成后,矿业集团的注册资本由 5000 万元增加至 50000 万元,新宜矿业的 持股比例为降为 40%,其他两名股东的持股比例增至 30%,新宜矿业仍为矿 业集团的控股股东。单位:万元增资前增资后出资金额所占比例出资金额所占比例新宜矿业300060%2000040%毕节矿业100020%1500030%华恒矿产100020%1500030%
法定代表人:刘峰
成立时间:2010-01-27
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22300000001565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神奇路1号
Ⅱ 山东钢铁永锋集团莱钢永锋莱芜钢铁背后老板都是刘峰
挂个名而已,莱钢控股,但是人事、财务等等都是自己说了算。
Ⅲ “公司”的定义!
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或某些目的而成立的组织。其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Company)、个人无限责任公司、合伙无限责任公司(Propietery Company)以及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其区别于非盈利的社会团体、事业机构等。
公司一般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统称为法人。
Ⅳ 青岛刘峰物流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青岛刘峰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2月09日,主要经营范围为普通货运等。
法定代表人:刘峰
成立时间:2012-02-09
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7028123004973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青岛胶州市向阳大道北端
Ⅳ 巨额冲销的影响因素
对巨额冲销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1、国外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
在企业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的时期,企业的盈利往往也会产生大幅波动。Leop-old Bemstein(1970)提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采取为未来的损失和可能发生的费用提取储备金的行为。Michael L.Moore(1973)在收集1966-1970年间发生了高管层变动的36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方法,得出了减少当期收入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当期高管层变动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基本结论。再如Linda Elizabeth(1987)通过随机游走模型和选择模型方法研究了两者的相关性,他搜集了1970-1983年间发生了高管层变动的22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并从中发现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公司有在变更当年采取巨额冲销的趋势。此外,SusanPoureian(1992)提出了高管层变动的两种类型即正常与非正常的变动,并在收集1985-1988年间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运用符号等级检验方法,得出了高管层变动与巨额冲销有显著相关的结论。
(2)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1996年Deehow、Beasely研究发现,易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查处的公司其治理结构往往很薄弱,很少设立审计委员会,通常只设立一个由总经理兼任的内部控制委员会。可见,一个治理结构比较薄弱的公司很有可能积极从事盈余管理。因此,如何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有效约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3)企业的财务困境
上市公司因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或遭遇自然灾害而陷入经营困境时,通常会选择巨额冲销行为。一般认为,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会做出调增盈余的会计选择,但DeAngelo、斯基诺研究的结论是:管理人员的会计选择基本上反映了公司的财务困境,既没有试图粉饰公司业绩,也没有试图避免或推延违约事件和违约成本的发生。巴哥泰勒和迪切夫的研究发现,公司中存在避免报告盈余下降或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通过管理经营现金流量和营运资金的变动额来达到增加会计盈余的目的。
2、国内的研究
如今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契约可以简化为政权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契约,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空间更大。我国关于巨额冲销影响因索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公司财务困境
陆建桥认为,亏损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存在巨额冲销行为。他收集了上交所上市的22家亏损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首先,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采用非正常调减盈余的手段,使该年度的应计利润总额、应计利润变动额小于零和上年数。其次,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度,应计利润总额为正,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上一年,且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为正值。另外,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其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零,其应计利润总额、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亏损年度。
(2)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首先,由于国有股权“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严重。其次。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有的企业甚至一人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造成了二者之间的监控关系失衡。再次,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存在过多的关联交易,便于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另外,监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企业内部,迫于高层的压力,有时无法对经理人的不当行为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效果值得怀疑。吴雅辉 (200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内部董事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外部董事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大,则盈余管理程度低。
(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巨额冲销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认为存在巨额冲销现象,注册会计师就不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张永奎、刘峰(2008)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越厉害,越有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出现关系到上市公司切身利益的事项时,面对比较突出的盈余管理问题,仍然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之外的审计报告。
Ⅵ 尼克森石油公司的收购详情
中海油精心地安排了收购尼克森的每个步骤,这个收购如果成功,中海油将成为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在加拿大获得权益油最多的企业,其示范效益或将吸引更多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加拿大进行类似的大单买卖,在此之前中石化和中石油大多以收购当地公司的股权为主,并购项目的规模相对较小。
志在必得的交易
中国第三大石油公司看上了加拿大第十四大石油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股份公司2012年7月23日宣布对加拿大尼克森发起收购,报出151亿美元的收购价。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吕波2012年7月27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海油有信心成功收购尼克森,正在等待各个相关国家政府部门的审批。
过去的一周内,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成了国际能源界最大的新闻之一,151亿美元的收购报价创下近几年来石油收购案中的最高值。但与国内媒体一边倒的质疑不同,国外媒体,特别是加拿大媒体大多看好这项收购。
2005年被中国某石油公司派往加拿大参与油砂开采项目的刘峰(化名)告诉本报记者,与政府部门相比,加拿大的工业界比较支持这项收购,“一方面收购价比较高,另一方面中海油给当地政府的承诺很好,不会影响到当地的就业和财政收入。”
中海油方面表示,已与尼克森签订收购协议,将以每股27.50美元的价格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比7月20日股价溢价61%。中海油承诺,确立加拿大的卡尔加里为其在北美和中美洲的总部,并有意留用尼克森现有的管理层和员工,有意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连昱称之为一场“周全”的收购,“中海油吸取了收购美国优尼科公司失败的教训,精心设计收购环节,在各个环节充分考虑到当地政府、民众的阻力。”
为什么是尼克森?
中海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直言,尼克森是一个很好的公司。
作为加拿大的第十四大石油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尼克森拥有9亿桶油当量的证实储量及11.22亿桶油当量的概算储量,还拥有以加拿大油砂为主的56亿桶油当量的潜在资源量。
过去的几年里,尼克森在全球快速扩张,一些项目面临投资亏损,在也门的项目因为当地爆发战争而不得不退出,这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资金流,也是尼克森在过去几年内不得不寻求外援的原因。
刘峰说,与加拿大本国的一些石油巨头不同,尼克森大部分油气资产在海外,因此面临的投资风险也较大。
“但从长期看,收购尼克森依然是中海油的合算买卖,尼克森的规模效益能帮助中海油实现在海外的快速扩张。”刘峰分析说,尼克森拥有完整的石油上、中、下游产业链,综合效益可观,其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成熟的作业团队都将为中海油提供借鉴。
尼克森的资产分布在加拿大西部、英国北海、墨西哥湾和尼日利亚海等全球最主要产区,包含了常规油气、油砂以及页岩气资源。
为什么是加拿大?
加拿大与中国高层的密切互访,为中国企业进入到加拿大市场创造条件。
2011年11月初,刚刚上任不久的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乔·奥利弗到访中国,拜会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董事长。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些会面中,奥利弗邀约中国的石油企业去加拿大投资,并承诺较好的投资环境,对尼克森的收购是中海油和乔·奥利弗谈论的话题之一。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储备地,加拿大的油砂主要集中在阿尔伯塔省北部,石油储量高达1750亿桶,在全球仅仅排名在沙特和委内瑞拉之后。当地的油砂主要向私人开放,拥有几百家从事上游开采的公司。
刘峰说,加拿大的原油开采市场很活跃,如果算上为石油开采提供服务的工程公司,与之相关的企业超过千家。
“许多私人向当地政府申请油气区块的勘探权,不少公司因为效益不好把项目往外卖,还有一些人专门在加拿大做资本运作,找到合适的项目完进行前期勘探后就向外出售。这导致当地的项目交易很频繁,也为中国的石油公司进入创造了机会。”刘峰说。
就在乔·奥利弗访华之后,加拿大总理哈珀2012年2月7日率领五位部长和加拿大各个行业的业界精英访问中国,乔·奥利弗也位列其中。乔·奥利弗2月再度拜会了中国国内三家石油公司的董事长。
对刘峰来说,中国和加拿大关系密切后,带给他最直观的感受是,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加拿大的项目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申报一些手续时,流程比7年前快了不少。
加拿大国家能源署7月22日发布报告称,加拿大油砂产量在2035年将增至目前产量的三倍以上,日产油砂达到510万桶。而原油总产量将在2035年增至目前产量的两倍,达到600万桶/天,油砂将成为原油生产的最主要来源。
油企瞄上加拿大
随着中国和加拿大关系的持续走暖,中国的三大石油企业纷纷将海外投资的方向转向加拿大。
2005年以来,中石化在加拿大收购了一家公司的股权,刘峰就是在那时被派往加拿大,在他的印象里,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当时已经表现出对加拿大石油资源的强烈兴趣。
2005年后,中海油开始在加拿大进行油砂项目的投资,收购MEGEnergyInc.的权益,OPTICanadaInc的权益,以及在NorthernCross(Yukon)Limited60%的权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OPTICanadaInc项目是尼克森在LongLake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项目和改质厂的合作伙伴。
连昱向记者分析说,中海油早已经与尼克森在业务上有小范围的合作,为这次大规模的合作奠定了基础,这与之前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有本质的不同。
另一件值得关注的收购案也发生在2012年7月23日。中石化宣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国际石油勘探开发公司,与加拿大Talisman能源公司正式签署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收购后者英国子公司49%股份。中石化的人士对记者表示,该交易尚需得到相关政府批准。
最早进入加拿大市场的中石油,在当地也有多个项目正在运作,目前大部分还处于前期开发阶段。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中石油在其他国家有不少性价比高的优质项目,而油砂的开采成本相对较高。但是这个说法并未得到中国石油方面的证实。
作为一种重要的原油资源,油砂就像煤炭一样,埋藏在地表的浅层里,不像常规油气资源,需要打很深的井,才有可能找到原油,因此勘探的成本较低,但其提炼出原油的成本比常规油气高出1/3到1/2左右。刘峰将其称之为风险小、收益小的买卖。
与此同时,加拿大规范的市场环境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了中国的石油公司进入。
连昱说,加拿大的投资环境优于中国石油企业之前密集布局的中亚和非洲,政治风险相对较小,是一块相对优质的资源区。
中海油方面透露,发出收购尼克森邀约之前,在加拿大的投资总额已达28亿加元。
刘峰说,如果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成功,那么中海油在加拿大的开采权益原油将达到每年1000万吨,远远超过中石化和中石油。
受到加拿大原油运输条件限制,中国石油企业在加拿大开采的原油目前大部分只能在当地销售。随着业务范围地不断扩张,中国的石油公司正在拓展更多的销售渠道。一条绕过美国,从加拿大运输原油到太平洋的管道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开通,这个被当地称之为“北方门户管道计划”的管道,目前还处于设计阶段,中石化是其小股东,其占有的股权不到5%。
吕波向记者坦承,对尼克森的收购还需要等待资源所在国,如美国、英国的批准。但他并未透露中海油是否需要支付尼克森已有的超过40亿美元的外债。
连昱分析,如果中海油对尼克森的收购能够成功,将对中国的其他石油公司起到示范作用,或将有一批大规模的收购案相继出现。此前,中国的石油公司大多以小金额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股权为主。
对于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加拿大的中国石油公司,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如何更平衡地利用加拿大的石油产能。因此,“北方门户管道计划”显得尤为关键,但这条管道建成至少要在5年后,在这期间,加拿大的原油很难实现灵活的外销,不再局限于加拿大当地。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获美国许可
北京时间2月12日晚间消息,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中海油建议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交易已经获得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批准。这也是这笔交易完成所需的最后一组监管许可,意味着这一亚洲国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海外并购交易面对的最后障碍已经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