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里能有三个副总裁吗
可以呀。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多个副总裁,例如财务副总裁、运营副总裁、etc
同理,学校还有多个副校长,医院有多个副院长呢。
2. 公司总部只有十几个人,却有六七个副总经理,正常吗
唉~考虑太多了吧,就是想多了。
一个公司的架构,有他自己形成的过程,也有各个岗位设置的理由。这是总经理会做人,各项工作安排一位副总经理负责,然后总经理就可以游山玩水去了,玩回来听听工作汇报就好了。
新人最主要的是把自己的岗位职责牢记在心。圆满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3. 中国移动有几个副总裁
728个
4. 副总裁有哪些权力副总裁和总经理谁的职权大
总裁和总经理:
一般法律意义上是一样的,在《公司法》里都是“经理”;之所以不同看不同公司的偏好。
总经理是由董事会选聘/委任,并向董事会负责;其职权范围在公司法里都有,主要三方面:
经营事务:全面负责公司经营事务;
建章立制:制定具体的公司经营规章;
人事任免:所有公司高管以下(不含高管,高管一般指副总级别以上管理人员)的任免权。
在非集团公司里,总经理就是CEO,是经营管理的老大。在集团公司里,总经理是比CEO小的,CEO只有1个,而总经理1个子公司就有1个,相当于省长。
5. 百度有几个副总裁
4个。
6. 国美电器有几个副总裁 分别是
邹晓春、李俊涛、孙一丁、牟贵先
7. 华为集团副总裁有哪些
1、郭平:出生于1966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硕士。1988年加入华为,历任产品开发部项目经理、供应链总经理、总裁办主任、首席法务官、流程与IT管理部总裁、企业发展部总裁、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公司轮值CEO、财经委员会主任等,现任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等职务。
2、徐直军: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博士。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无线产品线总裁、战略与Marketing 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公司轮值CEO、战略与发展委员会主任等,现任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等职务。
3、胡厚昆:出生于1968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1990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中国市场部总裁、拉美地区部总裁、全球销售部总裁、销售与服务总裁、战略与Marketing总裁、美国华为董事长、公司副董事长、轮值CEO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等,现任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等职务。
4、孟晚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硕士。1993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国际会计部总监、华为香港公司首席财务官、账务管理部总裁。现任公司CFO、副董事长。
5、丁耘:出生于196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硕士。1996年加入华为,历任公司产品线总裁、全球解决方案销售部总裁、全球Marketing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运营商BG总裁等。
8. 华为集团副总裁有哪些
董事会复
华为2010年年报制中第一次披露了所有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名单、简历与照片。
年报显示,2010年底,全体持股员工投票选举产生51名持股员工代表和9名候补持股员工代表,并由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为孙亚芳、郭平、徐直军、胡厚昆、任正非、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
监事会
梁华、彭智平、任树录、田峰、邓飚。
CFO
孟晚舟——总裁任正非之女,掌管起这家公司的财政大权。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华为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
9. 看一个企业好与不好就看它有多少位总监和副总裁
第一:人才泡沫
聚美优品在人力资源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聚美优品人才年轻化程度非常高,我们愿意大胆地任用年轻人。员工平均年龄是26岁,我们有大批88年以后的主管;
第二,在这个市场上,如果你的公司成长寄希望于通过挖竞争对手的墙脚,我觉得这样的人力资源策略是完全错误的。现在电商市场人才泡沫情况非常严重,说句不好听的话,一个员工只要在不同企业跳槽三次工资肯定能过两万,你会挖到一堆能力平庸但是期望值特别高的跳槽专业户;
第三,是陈欧提出的“一强扶百弱”。
聚美优品是“一强扶百弱”这个观点的巨大受惠者,聚美部门之间基本没有内耗,因为所有高管是以业绩为导向的,高层拍桌子吵架也好把事情定下来,中层强调执行效率赶紧做。所以聚美做什么事情都很快。会有人说这样中层的价值不是没有得到发挥吗?我要说任何价值的发挥都不是个人的价值发挥,都要消耗公司大量的资源,聚美是小企业我们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或许有天聚美做成腾讯那种规模可能会大范围事业部化,囤积人才自主发挥。但至少现在不可能,今天在座的各位你们也不可能。
第二:产品泡沫
像一些经典产品只能通过价格战,但是国外30%的销*额来自于新品,而中国99%的销*额来自于价格战,所以海外通常有比较好的毛利率和净利润,但国内没有。简单一句话来讲,作为一个电商,你一定要看好一样东西,就是你不要为了烧你的成交总额而疯狂的进行价格战,否则,你会把有价值的产品打得无价值,无价值的产品你打价格战用户也没有认知,然后大家在都去找品牌商要各种费用,品牌商被搞得穷困潦倒一年下来咣咣的亏损。
第三:市场泡沫
到今天为止有很多人是来听创业、听创新的,但是我觉得创业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创业者都很苦。您拿着投资人的钱,不是用来吃喝玩乐的,但真正意义上的苦还不是生活上的苦,是坚持经营上的艰苦心态。
我今天讲了三个泡沫,人才泡沫、产品泡沫和市场泡沫,对每一个人才的极致利用,对每一个产品价值的充分开发,对每一份市场费用的充分节省,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天所有的创业群体中脱颖而出。请记住,资本市场好的时候所有人都有钱,不只是你有钱;资本市场不好的时候,所有人都没钱,你也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