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川化股份增发公告

川化股份增发公告

发布时间:2021-07-19 23:12:39

① 000155近期有机会重组吗

川化股份(000155):川化股份泸天化相继行动
上海证券报
川化股份刚刚宣布完成管理权的转移, 泸天化马上因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临时
停牌.两公司的联动,折射出四川省国资改革的最新动向.
两公司动作频频引发遐想
川化股份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从控股股东四川化工处获悉,四川化工与四川能投
签署了《托管协议》,四川化工将其拥有的川化集团管理权委托给四川能投行使.
此前, 就在今年1月,四川化工曾与川化集团签署协议,将其持有的川化股份1435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0.53%)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给川化集团.由此,四川能投将通过川
化集团掌控川化股份.
同日,与川化股份同属一支的泸天化临时停牌.公司在午间发布消息称,公司于3月
17日接到控股股东泸天化集团通知获悉,泸天化集团拟筹划涉及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项.
公司股票自18日开市起停牌,待相关事项公告后复牌.
据了解,四川化工和四川能投均为四川省国资委下属企业.川化股份一系列股权腾
挪的背后,或是为四川发展和四川能投介入资本市场铺路.
此举亦能解决四川化工旗下川化股份和泸天化的同业竞争问题.在分析人士看来,
此轮国企改革的机遇或让两者从此前的"同业竞争"走向竞合. 两家公司在同日有所动
作,或意味着四川化工对其整合提速.
反观此次川化集团管理权的受托方四川能投, 其下属企业多属水电,风电等行业,
如四川省水电集团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等, 未来不排除其将水电等清洁能源类资产注入
上市公司.
做等开盘数板吧。

② 谁是刘芳

名义上,他是一个散户
拥有一个最普通的名字
(边烽伟:因为刘芳这个名字并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
事实上,他却是股市大亨
轻轻松松就能赚取上亿元
(边烽伟:他等于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
他是谁
是真正的散户,还是潜伏在暗处的神秘力量?
敬请收看经济观察《谁是刘芳》

记者出镜:各位好,欢迎收看《经济观察》。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投资者的投资神话。说这位投资者普通,是因为在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他以一个最常见的名字“刘芳”出现在公开资料中;而说他创造了投资神话,是因为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就轻轻松松地赚取了上亿元人民币。所以我们只能用看似普通来形容这个“刘芳”。那么,刘芳到底是谁呢?他是怎么创造股市神话的呢?我们今天的经济观察就一起来看看刘芳的故事。

正文:
涨停,涨停,还是涨停!在7月9号发布定向增发公告后,*ST金泰在随后的43个交易日里,股价从3.16元一飞冲天,直线上升到26.58元,涨幅高达741%。连续42个涨停之后,上市公司ST金泰一举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涨停次数最多的一只股票。
这个名叫黄俊钦的人,是*ST金泰的大股东新恒基公司的老板,他的个人账面财富也因为ST金泰的连续涨停,而一度达到了1417亿元,直逼亚洲首富李嘉诚。ST金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疯狂涨停?为什么在连续42个涨停之后,公司又紧接着出现了7个连续的跌停呢?大股东新恒基将对上市公司实行的资产注入究竟是真还是假呢?一连串问题将上市公司董事长黄俊钦推上了风口浪尖。(快闪)
而就在市场开始质疑黄俊钦的时候,有一个人或许正在暗暗品尝搭顺风车带来的巨大甜头,这个人名叫刘芳,他以普通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在*ST金泰一季度报告中的。公开资料显示,刘芳持有公司312万2403股股票,2.11%的持股量使其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记者计算了一下,在今年3月6号停牌前,ST金泰的股价从来就没有超出过4元。以每股4元来计算,刘芳的建仓成本低于1250万元。而在连续42个涨停之后,8月30号ST金泰的股价已经达到了25。31元,也就是说,如果此时刘芳还继续持有这只股票的话,其市值已经超过了7900万。在短短42天内,刘芳的收益超过了6600万元。
不过,让人吃惊的还不仅仅是刘芳的收益,他对这只股票的建仓时间也让人觉得蹊跷。在上市公司去年底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并没有此人的身影。显然,刘芳是在今年一季度大举进入*ST金泰的,而就在他建仓后不久,ST金泰的股价就一飞冲天了。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因为ST金泰在复牌之后有40个涨停,因为它是ST的股票,而且在涨停的时候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小,所以应该是买不到的。如果你要买入的话,应该是在涨停之前,而且这个股票在涨停之间的走势,一直是以横盘为主,所以没有什么在盘面上的迹象,所以刘芳买入,肯定是在启动之前,这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作为一名散户投资者,刘芳为什么敢于大举持有一只亏损的ST股票,他的底气从何而来?为什么他对股价的启动时间把握得如此精准呢?是依靠准确独到的分析,还是碰运气,抑或是不可告人的"内幕消息"呢?刘芳的神奇投资故事引起了注册会计师边烽伟的注意。他告诉记者,投资者持有ST股票,并且能够享受到这么大的收益,不外乎三种情况。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第一种是老股被套,可能经历了一波熊市,一直被套;一种是运气,比如说前期的海通,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横盘的,有很多人当时传闻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进去,最后拿了一个香饽饽;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幕交易,或者有消息。

那么刘芳属于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从刘芳来看,因为他买入的时间点正好是在那一个季度,也就是在今年一季度左右,去年年底左右,所以只有这一个季度买入的人,他等于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应该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转黑)

记者出镜:
看来,这个名叫“刘芳”的人,运气真是不错。ST金泰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创造了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刘芳是否已经获利了结,要根据ST金泰的三季度报告才能得出结论。而刘芳的神奇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这个普通的人名,还出现在桐君阁、汕电力、云内动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前十位股东名单中。

42个涨停板之后,*ST金泰的所有股东都身家暴涨。从概率学上说,几乎谁都有可能买到这样一匹黑马,所以刘芳如果仅仅只是对ST金泰大量持有,或许还无法引起市场的关注。但事实上,我们在桐君阁、川化股份、汕电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中,都能看到这个名字。而这些股票最近的走势,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刘芳的投资眼光。
这张表格纪录了刘芳在今年二季度新进的上市公司。其中,新进桐君阁361.41万股,位列无限售条件股东第一位,仅次于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新进凯迪电力74.11万股,位列第三位;新进汕电力A60.43万股,新进三环股份115.82万股,同时位列第七位;另外他还新进了52.68万股川化股份,位列第九大股东。

刘芳2007 年持有的流通股股票
股票简称 持股数量(万股) 无限售条件股东地位 截止日期
*ST金泰 312.24 1 2007-6-31
桐君阁 361.41 2 2007-6-31
凯迪电力 74.11 3 2007-6-31
汕电力A 60.43 7 2007-6-31
三环股份 115.82 7 2007-6-31
川化股份 52.68 9 2007-6-31

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从4月1号到今天,这6只股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其中,一只涨幅超过300%,两只超过100%,涨幅最小的桐君阁也有34.56%的收益。粗略计算,刘芳持有的这6只股票的总市值已超过1.5亿元。事实上,除了这6家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刘芳目前还间接持股新都酒店和S飞亚达两家公司。另外,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刘芳还曾经持有广安爱众21.53万股、建发股份286.9352万股、亿城股份97.0127万股、ST达声37万股,不过在这些公司的半年报当中,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而在去年,刘芳的名字还出现在太极实业、酒钢宏兴、云内动力以及*ST比特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榜上。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么多刘芳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拥有如此雄厚资金实力的他,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这个非常难说,因为刘芳这个名字并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非常正常,所以都很难说。

看来,这十几个刘芳是不是同一个人,还需要相关部门查看证券登记资料才能得到答案。不过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发现这十几个刘芳对这些个股的介入特点上,存在惊人的相似,都可以用“早、快、准、狠”来形容。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第一,里面没有大盘蓝筹股,基本上都是有一些题材的,或者说重组的,有股改的,所以这些股票和ST金泰多少有点相似的地方;这些股票刘芳的名字进去的时候,往往是在这些股票启动前的一个季度,因为我们现在是一季度一季度的公告持仓情况,所以那么巧,这些股凡是刘芳出现的地方,都是能够拿到利润最大化的,他都是在这儿之前一个季度就已经埋伏了,然后在一个季度之内往往这些股票至少都有50%以外的涨幅,所以确实是不容易。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刘芳似乎很轻易地做到了。那么,以自然人身份持股的刘芳,背后是否另有控制人呢?让普通投资者想不明白的是,一位散户能够独立掌握如此多上市公司股票的绝佳介入时机,而且能够控制这么多的资金进出,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散户呢?一时间,“刘芳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为股市讨论的热点。

股民
记者:你觉得他跟你一样,是一个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吗?
A:不会的,肯定跟我两样的,否则我就买了
B:很神秘的,这肯定的
C:大概靠公司研究吧
D:我就觉得他肯定是有背景的,跟机构是联手的
B:这个肯定有内幕,要不是,他为什么都参加了股改前的ST的股东,而且是成为大股东,对吧

刘芳的真实身份让人难以捉摸,而刘芳是否涉嫌内幕交易,这个问题更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这些股票里面都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你进去的时候,你可以说是投机,但是也没那么准,从我们来看,个人投资者连续那么准地投入,或者说拿到回报,这个从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只能说是疑似,因为这个东西是无证无据,空口无凭。

那么,随着刘芳这个名字逐渐被市场所关注,上市公司自身又是怎样看待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牛的散户”的呢?记者联系了多家被刘芳持股的上市公司,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流通股股东的事情,与上市公司无关”。

记者出镜:上市公司对自己的流通股股东究竟是谁,似乎持漠然的态度。而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能简单地将刘芳与“内幕交易者”划上等号,这还需要监管部门的调查。但刘芳持股之多、介入时机之好,获利之轻松,不得不让投资者心生疑惑。而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回忆一下近一两年中,资本市场上一些有重大题材的股票的走势的话,不难发现,拥有神奇预见力的投资者并不少。

早在2005年的时候,一个名叫“舒晨芳”的名字,就曾受到过关注。这个名字在股市中的表现,与今天的刘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舒晨芳曾出现在海虹控股和ST建峰中,这两只股票后来的走势,证明了舒晨芳“神奇”的预见力。此后,ST吉轻工的股东名单中也曾出现过这个舒晨芳,一年后该公司更名为光华控股,成为两市“大牛股”之一。不难发现,这种“神奇投资者”现身的上市公司,往往跟重大的炒作题材有关。在A股市场上,重大消息公布之前股价大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比如: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在今年1月23号当天放量涨停,随之停牌,1月29号披露整体上市事项并复牌,从此开始了从40元到240元的漫漫牛途;丝绸股份于今年5月21号到23号连续3天涨停,之后明确资产置入的消息;在ST金泰出现之前的连续涨停冠军S前锋,也在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大涨9%,停牌后明确,原来是首创证券要借壳上市。这些重大题材或许成就了无数个神奇的投资故事。
对于这种现象,证券分析师边烽伟认为,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定向增发等重大事项之前,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与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不对称消息滋生的土壤,所以投资神话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一个股票一般要有资产注入的话,一般要经过几个关卡,一个是先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那么企业的高管先拿到消息,然后他们有意向,然后去找券商的承销,投行人员,投行的人员又能拿到(消息),在这个中间可能前前后后,一般的一个大型的企业,我们看到一些股票可能前后一年半的时间,快的话可能要六个月,最快要三个月左右,所以这个时间段是非常长的,你很难把握这个中间他不会一点点的风声就吐出来。

而事实上,这种靠消息成就的投资神话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特产,即便在成熟市场中也会存在内幕交易或消息走漏的情况。今年5月,香港一对夫妇在事先知道了“新闻集团即将收购道琼斯公司”的重大非公开信息后,购入了道琼斯股票,并因此获利800多万美元。那么,这些神奇的个人投资者,是否应该纳入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呢?历经过“红光实业虚假上市案”、“银广夏陷阱案”、“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被誉为 “中国证券市场维权第一人”严义明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既然“刘芳现象”已经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就有责任进行调查。

严义明律师
十几家上市公司,他都是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且每一个股票都买得那么准,买入以后不久都有非常巨大的成长,然后在一个比较高速的成长过了以后,股价涨过以后他都会全身而退,为什么?也就是说问这个为什么,是中国证监会的法定责任,那么排除这种为什么后面隐含的种种可能,是他的法律责任。一旦那么样的话,市场都能确定刘芳他是正当的,或者说合法的在做这种证券投资,如果不能排除的话,那就说有很多嫌疑了。

但问题是,如果真的要对这些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出现的获益者进行调查的话,难度很大。事实上,“内幕交易如何控制,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在我国《证券法》中,对于内幕交易、内幕交易的知情人、内幕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从事内幕交易者,不是没有详细的处罚办法;而强大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也可以为发现和分析各种异常交易纪录,提供全面的资料。但关键问题是,对内幕交易的取证和认定很困难。

吕涛 律师
不光是我们国家,全世界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这个证据很难取,它这个内幕交易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取证方面比较难。

显然,在目前的市场中,刘芳式的神奇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为什么自己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大举进入某一只股票,他们也可以在未来,继续在题材股公布题材之前大举建仓,续写他们的投资神话。那么,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监管部门是如何对引起市场疑惑的投资者进行取证调查的呢?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就像美国一样,举证倒置,你出现了这种情况,你举证你不是拿到消息来买的,你给很长的报告,为什么你在这个位置买入金泰,为什么你持有金泰这么巧在一个季度,所有的东西都要举证到。

美国证交会就是利用这种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处理了“香港夫妇购买道琼斯股票的内幕交易”的。当时,美国证交会在获悉了“这对夫妇的投资故事”后,在短短4天内,对这对夫妇采取检控行动。在证交会提出起诉后,联邦法官也下令冻结了这对夫妇在美林公司香港办事处开立的交易账户,并责令被告或其律师到美国出庭。同时,证交会还顺藤摸瓜,追查到了有可能涉嫌提供内幕信息的道琼斯董事、香港东亚银行总裁李国宝。

吕涛 律师
不是我这个调查部门要证明你是不是有问题,而是你要反证证明自己没有问题。那么这个实际上就减轻了调查者的难度。

而在我国,这种举证倒置的调查方法,还没有完全引入证券调查中。
另外,在分析人士看来,除了举证倒置,国内司法体系可以向成熟市场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在处理内幕交易案件时,无需考虑内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润所得”,一概予以处罚,相关获利人最多可处以25年监禁或罚款。而在我国,违法成本却相对较低。

吕涛 律师
比如说,我们国家对内幕交易的罚款最高是60万人民币,但在美国可以达到250万,在美国可以处以25年监禁,但是在中国最高刑也就是5年。

此外,不少国家的监管部门还规定,将内幕交易民事罚款的10%奖励给举报者;而我国并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借鉴发达市场的经验。就在本月,证监会公开表示,《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开始在业内试行。其中,《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对内幕人的认定进行了细化,补充了内幕人、内幕信息的范围;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则将一些典型的操纵手法,如虚假申报、抢先交易、特定交易、尾市交易操纵等行为纳入了认定范围。近期,证监会对杭萧钢构、广发证券等内幕交易案件的处置过程也显示,举证倒置已经尝试着被应用于调查过程中。

严义明律师
像刘芳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存在违法,是不是存在损害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是不是破坏了公正的社会证券交易秩序?如果有的,追究这一类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恢复公正证券交易秩序的必要前提。

记者出镜:股市里总有一些说不尽的话题,先有"股神"林园,再到"带头大哥"王晓,这回轮到了"史上最牛的散户"刘芳。其实,市场对“刘芳”这样的“神奇投资者”的猜疑与推测,有时候并非仅仅源自对投资者个人的不信任,更多地是对市场规范与公平的期待。显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资产重组的事情越来越多,内幕信息也相应增多,因此,如何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的监控,怎么样有效甄别内幕交易行为,及时进行控制和禁止,已经成为监管部门最为重要的任务。

③ 200分送上,请推荐一家优秀的化肥行业上市公司



世界范围内看,除了发展中国家的化肥需求还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化肥产业现在已进入需求增长缓慢的成熟期。1992年到1998年间,世界氮肥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2.5%。权威机构对1999年到2005年世界氮肥需求年均增长率的预测仅为2.2%。在化肥需求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发达国家的化肥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和成长性,纷纷向多元化经营发展,进入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等相关化工领域,并已在部分产品上形成规模优势。

国际化肥企业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借鉴,我国化肥企业也应当适时实行产品多元化战略。但国内化肥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普遍落后,进入高附加值化工品生产领域受到制约。从比较优势上看,国内企业应优先发展化肥深加工和基本有机原料,避免过早地与世界化工先进企业直接竞争,待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后再进入投入大、风险高的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只要投资方向正确,并且能够尽快形成规模,产品多元化战略将提升企业的成长性,减小产品单一所带来的经营风险,是化肥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之一。(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氮肥类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初见成效

由于国内氮肥产能已经过剩,进一步开拓氮肥市场难度加大,氮肥企业在化肥行业中率先实施了多元化战略。部分氮肥板块上市公司已经涉足化工产品的生产,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多元化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湖北宜化(000422)的多元化战略以季戊四醇为重点。2003年3月,公司新建的季戊四醇生产线正式投产,从而使公司具备了年产3万吨季戊四醇的生产能力,占国内季戊四醇产能的50%以上,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目前国内季戊四醇消耗量约有一半依赖进口,市场前景良好。如果产能全部利用,公司季戊四醇产品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5亿元。由于最近一段时期市场相对低迷,季戊四醇产品对公司2003年中期利润贡献不大。不过一旦季戊四醇市场形势好转,将使公司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川化股份(000155)在尿素产品之外全力扩大三聚氰胺产品的产能,先后投入巨资对三聚氰胺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成为国内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和出口企业,公司三聚氰胺产品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明显。三聚氰胺产品2002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占到当年总收入的18%;200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815万元,同比增长30%。2003年6月,公司新建的年产1.2万吨三聚氰胺项目正式交付生产,这为公司下半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其它氮肥行业上市公司也在产品多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华鲁恒升(600426)DMF(甲基甲酰胺)、甲醛和三甲胺等化工产品的销售额已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云天化(600096)投巨资于出口前景看好的无碱玻璃纤维生产,沧州大化(600230)投资于国内短缺的TDI(甲苯二异氰酸酯)。

成功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具备投资价值

基本化工产品生产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是世界化工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能够抓住机遇抢占市场的企业将提升成长潜力。虽然短期内基本化工产品的利润率可能较低,但如果形成了规模优势和稳固的行业地位,基本化工品同样将成为企业稳定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分析相关市场竞争形势和企业自身条件,我们认为氮肥类上市公司中的湖北宜化、川化股份和云天化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方面是比较成功的。这几家公司未来业绩将摆脱化肥市场增长缓慢的制约,实现较高的增长速度,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

④ 川天化股票什么时候分红

股票分红没有固定的时间,具体的公司会召开董事会并在年报中披露,内具体信息容可以去各证券网站或者公司网站查看公司的公告,很多股票都选择配股的方式分红,不一定是现金。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一般地说来,股东可以以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⑤ 做股票的牛散有那些人

2007年,中国股市最牛的一年。这一轮牛市中,牛事、牛人层出不穷。从刘芳、唐亮、李天虹到唐建纯、唐建平,最牛散户们“术业有专攻”,或只盯ST,或瞄准B股,或出击军工,对所介入的股票精确制导、轻松获利,在公众的一片质疑声中,所演绎的暴利故事一遍遍上演。 刘芳:重组、股改题材先知先觉 刘芳,2007年被挖掘出的第一个“最牛散户”,随着2007年第一妖股*ST金泰,(600385)连续42个涨停浮出水面。该散户在*ST金泰股价启动之前大举增仓,累计持有*ST金泰流通股312.24万股,位列*ST金泰第一大无限售流通股股东。除此之外,今年半年报公布的信息显示,刘芳还直接或间接持有其他12家上市公司股权,包括川化股份,、汕电力、桐君阁,、凯迪电力,、三环股份,等等,少则数十万股,多则几百万股。看看这些股票的走势,让小散们惊叹不已:刘芳只要上了某家上市公司季报、半年报、年报中的名单,那么接下来,该公司总是发布公告,且公告都与重组、整体上市、股改等题材有关,然后该公司的股票总是涨了又涨。刘芳在A股市场上布局独到,在今年股市迭创新高的情况下,刘芳持有的多家上市公司股权也水涨船高,据粗略统计,三季度之前刘芳在其持有的13家公司股票中赚取上亿元。仅在*ST金泰一只股票中,刘芳持有股份就有6倍的增值。而随着媒体对神秘刘芳追踪的不断深入,这位“史上最牛散户”的真实面目却越来越模糊。媒体近日曝光,真正的“刘芳”其实只是一个郑州市三世同堂共住70平方米房子的普通男性司机。难怪媒体叹息,尽管男司机“刘芳”的确是众人猜疑已久的“刘芳”,但同时他又绝非众人寻找的真正“刘芳”。他更像是中国证券市场种种迷雾的现实缩影。李天虹:B股市场瞄上法人股权 尽管资金实力与持有13家上市公司股权的刘芳无法比肩,但“李天虹”眼光独到,他瞄准中国证券市场上最后一块宝地———B股。而这个领域如今留意的人还不多,正适合闷声发财。9月14日,凯马B股(900953)发布公告:第一大股东华源投发所持有公司股份中的1615万股社会法人股,在8月29日被公开拍卖,成交总金额2923万元,买受人为李天虹。据相关证券人士查找,“李天虹”三个字还先后出现在另外两家B股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里,其中,今年一季度持有永久B股,153.85万股,按3月末0.61美元/股计算,李持有的永久B市值为93.85万美元;6月30日持有上工B股254.82万股,按6月末0.70美元/股计算,李持有的市值为178.37万美元。业内人士分析,李天虹的盈利模式似乎是瞄准了B股发展的大趋势和B股绩差公司基本面的改观。李天虹不仅把宝押在期待AB并轨的B股出路上,而且还干脆再退一步,押宝在未流通的B股法人股身上。既赚A、B股中的价差,还赚B股里的未流通、流通股间的差价。如此眼光,应该可以参与竞选“B股历史上最牛散户”的“最具眼光”奖。唐亮:从券商高管到最牛散户 尽管刘芳在中国股市涨停板最多(ST金泰)、股改未通过次数最多(S飞亚达)、控制上市公司最多(13家)三项纪录中频繁出现,但仍有人认为,“史上最牛散户”的名称应该让与唐亮。自去年中期,唐亮先后在安琪酵母,(600298)、漳州发展,(000753)、天鸿宝业,(600376)、天威保变,(600550)、山西三维,(000755)、煤气化,(000968)6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SST中华在今年2月2日发布的股改表决结果中还披露了唐亮以其持有的50万股投下了反对票。据估算,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唐亮获利保守估计也在3个亿以上。唐亮选择介入上述公司,其精准把握入市和出货的玄机,同样让众多散户望尘莫及。每次都是公司宣布重大利好或者题材发布、系列收购或融资之前的起点开始大量吃进,在这些股票概念传播之前就已抢先建仓,并且持股量巨大。有报道称,唐亮绝非普通散户,而是有着十几年股龄和丰富操盘经验的老江湖,早在1996年身价就已过亿元。知情人士透露,唐亮原是广发深圳蛇口营业部的创办者之一,也曾担任该营业部总经理,后来将这个营业部出售给广发证券,之后负责广发证券的自营业务,是中国从事证券业较早的一批人物之一。1997年前后,唐亮离开了广发证券,开始了专职炒股路。

⑥ 什么是参股券商概念股

就是某只股票参股了某只券商,参股券商概念股票总览:
参股国泰君安的大众交通、中大股份、泸州老窖、华电能源、泰达股份、焦作万方、中华企业、航天机电、华茂股份、大冷股份、深圳能源、西飞国际、陆家嘴、浦东金桥;
参股广发证券的辽宁成大、吉林敖东、中山公用、华茂股份、闽福发A;
参股长江证券的武钢股份、湖北金环、葛洲坝、长江电力、保定天鹅、锦江股份、海欣股份、华工科技、襄阳轴承;
参股光大证券的大众交通;
参股招商证券的中粮地产、中海海盛、中集集团、深圳华强、中国医药;
参股东方证券的上海建工、浦东金桥、百联股份、上海九百、长城信息;
参股华泰证券的宏图高科、华西村;
参股华安证券的黄山旅游、浙江东方、东方创业、江苏舜天、皖能电力;
参股华鑫证券的上海金陵、上海贝岭、飞乐音响、飞乐股份;
参股方正证券的哈投股份、现代投资、正虹科技、*ST亚华;
参股东莞证券的锦龙股份;
参股国联证券的威孚高科;
参股华创证券的杉杉股份、振华科技;
参股广州证券的穗恒运A;
参股太平洋证券的外高桥、闽福发A;
参股中投证券的万家乐;
参股红塔证券的云南白药;
参股宏源证券的华茂股份;
参股东北证券的亚泰集团、中钢吉炭;
参股国元证券的模塑科技、皖能电力;
参股中信证券的雅戈尔、两面针、南京高科;
参股联合证券的葛洲坝;
参股国金证券的九芝堂、友利控股;
参股天风证券的人福科技;
参股民族证券的东方集团;
参股银河证券的川化股份;
参股西南证券的*ST珠江、太极集团、九龙电力、亚盛集团、重庆路桥、长安汽车;
参股海通证券的大众交通、世茂股份、东方创业、申能股份、厦门国贸、兰生股份、浦东金桥、华银电力、百联股份、双钱股份、南方汇通、外高桥、银泰股份;
参股申银万国的大众交通、爱使股份、豫园商城、东方明珠、飞乐音响、陆家嘴、中华企业;
参股兴业证券的中国平安、福建水泥、厦工股份、青山纸业、福建南纺、大众公用、交大昂立;
参股南京证券的南京高科;
参股渤海证券的泰达股份;
参股国信证券的北京城建;
参股恒泰证券的华资实业;
参股国海证券的桂东电力、河池化工;
参股华西证券的乐山电力、泸州老窖、明星电力;
参股宏源证券的华茂股份;
参股长城证券的深圳能源;
参股湘财证券的华升股份、电广传媒、长城信息等。

⑦ 关于河南刘芳

名义上,他是一个散户
拥有一个最普通的名字
(边烽伟:因为刘芳这个名字并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
事实上,他却是股市大亨
轻轻松松就能赚取上亿元
(边烽伟:他等于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
他是谁
是真正的散户,还是潜伏在暗处的神秘力量?
敬请收看经济观察《谁是刘芳》

记者出镜:各位好,欢迎收看《经济观察》。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投资者的投资神话。说这位投资者普通,是因为在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他以一个最常见的名字“刘芳”出现在公开资料中;而说他创造了投资神话,是因为一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就轻轻松松地赚取了上亿元人民币。所以我们只能用看似普通来形容这个“刘芳”。那么,刘芳到底是谁呢?他是怎么创造股市神话的呢?我们今天的经济观察就一起来看看刘芳的故事。

正文:
涨停,涨停,还是涨停!在7月9号发布定向增发公告后,*ST金泰在随后的43个交易日里,股价从3.16元一飞冲天,直线上升到26.58元,涨幅高达741%。连续42个涨停之后,上市公司ST金泰一举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涨停次数最多的一只股票。
这个名叫黄俊钦的人,是*ST金泰的大股东新恒基公司的老板,他的个人账面财富也因为ST金泰的连续涨停,而一度达到了1417亿元,直逼亚洲首富李嘉诚。ST金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疯狂涨停?为什么在连续42个涨停之后,公司又紧接着出现了7个连续的跌停呢?大股东新恒基将对上市公司实行的资产注入究竟是真还是假呢?一连串问题将上市公司董事长黄俊钦推上了风口浪尖。(快闪)
而就在市场开始质疑黄俊钦的时候,有一个人或许正在暗暗品尝搭顺风车带来的巨大甜头,这个人名叫刘芳,他以普通投资者的身份出现在*ST金泰一季度报告中的。公开资料显示,刘芳持有公司312万2403股股票,2.11%的持股量使其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记者计算了一下,在今年3月6号停牌前,ST金泰的股价从来就没有超出过4元。以每股4元来计算,刘芳的建仓成本低于1250万元。而在连续42个涨停之后,8月30号ST金泰的股价已经达到了25。31元,也就是说,如果此时刘芳还继续持有这只股票的话,其市值已经超过了7900万。在短短42天内,刘芳的收益超过了6600万元。
不过,让人吃惊的还不仅仅是刘芳的收益,他对这只股票的建仓时间也让人觉得蹊跷。在上市公司去年底公布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并没有此人的身影。显然,刘芳是在今年一季度大举进入*ST金泰的,而就在他建仓后不久,ST金泰的股价就一飞冲天了。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因为ST金泰在复牌之后有40个涨停,因为它是ST的股票,而且在涨停的时候每天的成交量非常小,所以应该是买不到的。如果你要买入的话,应该是在涨停之前,而且这个股票在涨停之间的走势,一直是以横盘为主,所以没有什么在盘面上的迹象,所以刘芳买入,肯定是在启动之前,这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作为一名散户投资者,刘芳为什么敢于大举持有一只亏损的ST股票,他的底气从何而来?为什么他对股价的启动时间把握得如此精准呢?是依靠准确独到的分析,还是碰运气,抑或是不可告人的"内幕消息"呢?刘芳的神奇投资故事引起了注册会计师边烽伟的注意。他告诉记者,投资者持有ST股票,并且能够享受到这么大的收益,不外乎三种情况。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第一种是老股被套,可能经历了一波熊市,一直被套;一种是运气,比如说前期的海通,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横盘的,有很多人当时传闻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他进去,最后拿了一个香饽饽;另外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幕交易,或者有消息。

那么刘芳属于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从刘芳来看,因为他买入的时间点正好是在那一个季度,也就是在今年一季度左右,去年年底左右,所以只有这一个季度买入的人,他等于是最快地享受了短期内的利润最大化。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应该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可能性最大一些。(转黑)

记者出镜:
看来,这个名叫“刘芳”的人,运气真是不错。ST金泰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他创造了利润的最大化。目前,刘芳是否已经获利了结,要根据ST金泰的三季度报告才能得出结论。而刘芳的神奇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这个普通的人名,还出现在桐君阁、汕电力、云内动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前十位股东名单中。

42个涨停板之后,*ST金泰的所有股东都身家暴涨。从概率学上说,几乎谁都有可能买到这样一匹黑马,所以刘芳如果仅仅只是对ST金泰大量持有,或许还无法引起市场的关注。但事实上,我们在桐君阁、川化股份、汕电力等十多家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中,都能看到这个名字。而这些股票最近的走势,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刘芳的投资眼光。
这张表格纪录了刘芳在今年二季度新进的上市公司。其中,新进桐君阁361.41万股,位列无限售条件股东第一位,仅次于控股股东太极集团;新进凯迪电力74.11万股,位列第三位;新进汕电力A60.43万股,新进三环股份115.82万股,同时位列第七位;另外他还新进了52.68万股川化股份,位列第九大股东。

刘芳2007 年持有的流通股股票
股票简称 持股数量(万股) 无限售条件股东地位 截止日期
*ST金泰 312.24 1 2007-6-31
桐君阁 361.41 2 2007-6-31
凯迪电力 74.11 3 2007-6-31
汕电力A 60.43 7 2007-6-31
三环股份 115.82 7 2007-6-31
川化股份 52.68 9 2007-6-31

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从4月1号到今天,这6只股的表现都非常抢眼。其中,一只涨幅超过300%,两只超过100%,涨幅最小的桐君阁也有34.56%的收益。粗略计算,刘芳持有的这6只股票的总市值已超过1.5亿元。事实上,除了这6家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刘芳目前还间接持股新都酒店和S飞亚达两家公司。另外,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刘芳还曾经持有广安爱众21.53万股、建发股份286.9352万股、亿城股份97.0127万股、ST达声37万股,不过在这些公司的半年报当中,这个名字已经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而在去年,刘芳的名字还出现在太极实业、酒钢宏兴、云内动力以及*ST比特等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榜上。这不禁让人产生一个疑问,这么多刘芳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呢,如果是同一个人的话,拥有如此雄厚资金实力的他,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这个非常难说,因为刘芳这个名字并不是非常奇怪的名字,非常正常,所以都很难说。

看来,这十几个刘芳是不是同一个人,还需要相关部门查看证券登记资料才能得到答案。不过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发现这十几个刘芳对这些个股的介入特点上,存在惊人的相似,都可以用“早、快、准、狠”来形容。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第一,里面没有大盘蓝筹股,基本上都是有一些题材的,或者说重组的,有股改的,所以这些股票和ST金泰多少有点相似的地方;这些股票刘芳的名字进去的时候,往往是在这些股票启动前的一个季度,因为我们现在是一季度一季度的公告持仓情况,所以那么巧,这些股凡是刘芳出现的地方,都是能够拿到利润最大化的,他都是在这儿之前一个季度就已经埋伏了,然后在一个季度之内往往这些股票至少都有50%以外的涨幅,所以确实是不容易。

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刘芳似乎很轻易地做到了。那么,以自然人身份持股的刘芳,背后是否另有控制人呢?让普通投资者想不明白的是,一位散户能够独立掌握如此多上市公司股票的绝佳介入时机,而且能够控制这么多的资金进出,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散户呢?一时间,“刘芳的真实身份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成为股市讨论的热点。

股民
记者:你觉得他跟你一样,是一个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吗?
A:不会的,肯定跟我两样的,否则我就买了
B:很神秘的,这肯定的
C:大概靠公司研究吧
D:我就觉得他肯定是有背景的,跟机构是联手的
B:这个肯定有内幕,要不是,他为什么都参加了股改前的ST的股东,而且是成为大股东,对吧

刘芳的真实身份让人难以捉摸,而刘芳是否涉嫌内幕交易,这个问题更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这些股票里面都有许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你进去的时候,你可以说是投机,但是也没那么准,从我们来看,个人投资者连续那么准地投入,或者说拿到回报,这个从长期来看,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只能说是疑似,因为这个东西是无证无据,空口无凭。

那么,随着刘芳这个名字逐渐被市场所关注,上市公司自身又是怎样看待这个被称为“史上最牛的散户”的呢?记者联系了多家被刘芳持股的上市公司,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流通股股东的事情,与上市公司无关”。

记者出镜:上市公司对自己的流通股股东究竟是谁,似乎持漠然的态度。而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能简单地将刘芳与“内幕交易者”划上等号,这还需要监管部门的调查。但刘芳持股之多、介入时机之好,获利之轻松,不得不让投资者心生疑惑。而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回忆一下近一两年中,资本市场上一些有重大题材的股票的走势的话,不难发现,拥有神奇预见力的投资者并不少。

早在2005年的时候,一个名叫“舒晨芳”的名字,就曾受到过关注。这个名字在股市中的表现,与今天的刘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舒晨芳曾出现在海虹控股和ST建峰中,这两只股票后来的走势,证明了舒晨芳“神奇”的预见力。此后,ST吉轻工的股东名单中也曾出现过这个舒晨芳,一年后该公司更名为光华控股,成为两市“大牛股”之一。不难发现,这种“神奇投资者”现身的上市公司,往往跟重大的炒作题材有关。在A股市场上,重大消息公布之前股价大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比如:第一高价股中国船舶,在今年1月23号当天放量涨停,随之停牌,1月29号披露整体上市事项并复牌,从此开始了从40元到240元的漫漫牛途;丝绸股份于今年5月21号到23号连续3天涨停,之后明确资产置入的消息;在ST金泰出现之前的连续涨停冠军S前锋,也在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大涨9%,停牌后明确,原来是首创证券要借壳上市。这些重大题材或许成就了无数个神奇的投资故事。
对于这种现象,证券分析师边烽伟认为,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定向增发等重大事项之前,往往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协调与审批。时间长,环节多,在某种程度上会形成不对称消息滋生的土壤,所以投资神话的产生也就在所难免了。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一个股票一般要有资产注入的话,一般要经过几个关卡,一个是先是企业和企业之间,那么企业的高管先拿到消息,然后他们有意向,然后去找券商的承销,投行人员,投行的人员又能拿到(消息),在这个中间可能前前后后,一般的一个大型的企业,我们看到一些股票可能前后一年半的时间,快的话可能要六个月,最快要三个月左右,所以这个时间段是非常长的,你很难把握这个中间他不会一点点的风声就吐出来。

而事实上,这种靠消息成就的投资神话不仅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特产,即便在成熟市场中也会存在内幕交易或消息走漏的情况。今年5月,香港一对夫妇在事先知道了“新闻集团即将收购道琼斯公司”的重大非公开信息后,购入了道琼斯股票,并因此获利800多万美元。那么,这些神奇的个人投资者,是否应该纳入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内呢?历经过“红光实业虚假上市案”、“银广夏陷阱案”、“大庆联谊虚假陈述案”,被誉为 “中国证券市场维权第一人”严义明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既然“刘芳现象”已经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监管部门就有责任进行调查。

严义明律师
十几家上市公司,他都是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而且每一个股票都买得那么准,买入以后不久都有非常巨大的成长,然后在一个比较高速的成长过了以后,股价涨过以后他都会全身而退,为什么?也就是说问这个为什么,是中国证监会的法定责任,那么排除这种为什么后面隐含的种种可能,是他的法律责任。一旦那么样的话,市场都能确定刘芳他是正当的,或者说合法的在做这种证券投资,如果不能排除的话,那就说有很多嫌疑了。

但问题是,如果真的要对这些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出现的获益者进行调查的话,难度很大。事实上,“内幕交易如何控制,在全世界都是个难题。”在我国《证券法》中,对于内幕交易、内幕交易的知情人、内幕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从事内幕交易者,不是没有详细的处罚办法;而强大的数据库和软件系统,也可以为发现和分析各种异常交易纪录,提供全面的资料。但关键问题是,对内幕交易的取证和认定很困难。

吕涛 律师
不光是我们国家,全世界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因为这个证据很难取,它这个内幕交易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取证方面比较难。

显然,在目前的市场中,刘芳式的神奇投资者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为什么自己可以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大举进入某一只股票,他们也可以在未来,继续在题材股公布题材之前大举建仓,续写他们的投资神话。那么,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监管部门是如何对引起市场疑惑的投资者进行取证调查的呢?

边烽伟 证券分析师
就像美国一样,举证倒置,你出现了这种情况,你举证你不是拿到消息来买的,你给很长的报告,为什么你在这个位置买入金泰,为什么你持有金泰这么巧在一个季度,所有的东西都要举证到。

美国证交会就是利用这种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处理了“香港夫妇购买道琼斯股票的内幕交易”的。当时,美国证交会在获悉了“这对夫妇的投资故事”后,在短短4天内,对这对夫妇采取检控行动。在证交会提出起诉后,联邦法官也下令冻结了这对夫妇在美林公司香港办事处开立的交易账户,并责令被告或其律师到美国出庭。同时,证交会还顺藤摸瓜,追查到了有可能涉嫌提供内幕信息的道琼斯董事、香港东亚银行总裁李国宝。

吕涛 律师
不是我这个调查部门要证明你是不是有问题,而是你要反证证明自己没有问题。那么这个实际上就减轻了调查者的难度。

而在我国,这种举证倒置的调查方法,还没有完全引入证券调查中。
另外,在分析人士看来,除了举证倒置,国内司法体系可以向成熟市场借鉴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美国法律规定,在处理内幕交易案件时,无需考虑内幕交易者是否有“利润所得”,一概予以处罚,相关获利人最多可处以25年监禁或罚款。而在我国,违法成本却相对较低。

吕涛 律师
比如说,我们国家对内幕交易的罚款最高是60万人民币,但在美国可以达到250万,在美国可以处以25年监禁,但是在中国最高刑也就是5年。

此外,不少国家的监管部门还规定,将内幕交易民事罚款的10%奖励给举报者;而我国并没有这样的明确规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我国已经开始借鉴发达市场的经验。就在本月,证监会公开表示,《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开始在业内试行。其中,《内幕交易认定办法》对内幕人的认定进行了细化,补充了内幕人、内幕信息的范围;而《市场操纵认定办法》则将一些典型的操纵手法,如虚假申报、抢先交易、特定交易、尾市交易操纵等行为纳入了认定范围。近期,证监会对杭萧钢构、广发证券等内幕交易案件的处置过程也显示,举证倒置已经尝试着被应用于调查过程中。

严义明律师
像刘芳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存在违法,是不是存在损害其他投资人利益的情况,是不是破坏了公正的社会证券交易秩序?如果有的,追究这一类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恢复公正证券交易秩序的必要前提。

记者出镜:股市里总有一些说不尽的话题,先有"股神"林园,再到"带头大哥"王晓,这回轮到了"史上最牛的散户"刘芳。其实,市场对“刘芳”这样的“神奇投资者”的猜疑与推测,有时候并非仅仅源自对投资者个人的不信任,更多地是对市场规范与公平的期待。显然,在“全流通”的背景下,上市公司并购、资产重组的事情越来越多,内幕信息也相应增多,因此,如何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的监控,怎么样有效甄别内幕交易行为,及时进行控制和禁止,已经成为监管部门最为重要的任务。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3572015.html?si=1

⑧ 三聚氰胺多少量能增1个蛋白

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产品,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性、耐电弧性、优良阻燃性。用途:可用于装饰板的制作,用于氨基塑料、粘合剂、涂料、币纸增强剂、纺织助剂等。
目录
• 基本信息
• 化学毒性
• 相关新闻
• 生产现状
• 应用市场
• 相关词条
• 基本信息
• 化学毒性
• 相关新闻
• 生产现状
• 应用市场
• 相关词条
• 相关链接
[显示全部]

编辑本段 三聚氰胺 - 基本信息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又称蜜胺、2,4,6-三氨基-1,3,5-三嗪。白色单斜棱晶。熔点345℃(分解),密度1.573克/厘米3(16℃)。微溶于水和热乙醇。工业上三聚氰胺由双氰(酰)胺与氨在高温下反应或由尿素直接在高温高压下制得,后者成本低,较多采用,三聚氰胺与甲醛缩合可制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此外三聚氰胺也用作合成药物的中间体。

三聚氰胺呈弱碱性(pKa=8),可与多种酸反应生成三聚氰胺盐。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进一步水解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三聚氰胺 - 化学毒性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然而,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6.6%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但为安全计,一般采用三聚氰胺制造的食具都会标明“不可放进微波炉使用”。

非法用途

吃受污染三鹿奶粉住院的婴儿
专家称:三聚氰胺其分子中含有大量氮元素。用普通的全氮测定法测饲料和食品中的蛋白质数值时,根本不会区分这种伪蛋白氮。添加在食品中,可以提高检测时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

三聚氰胺掺入奶粉中有一个美好的商品名:蛋白精。三聚氰胺的含氮量为60%以上,每添加一克蛋白精,奶粉中的蛋白就会虚高4g。蛋白精不溶于水,很难掺入到鲜奶中造假,更容易的造假方式是在生产奶粉的过程中兑进蛋白精。

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

消息说,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派出调查组赴三鹿奶粉生产企业调查事故原因,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同类产品进行专项检查;工商总局加强了对市场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督检查。卫生部已组织联合调查组开展该事件的调查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由此造成的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紧急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诊疗方案。其他相关部门也已采取相应措施。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9月11日晚上发出声明,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2008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

卫生部提醒公众,立即停止使用该品种奶粉,已食用该奶粉的婴幼儿如出现小便困难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卫生部要求各医疗机构及时报告类似病例。

卫生部已将事件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有关国家通报。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三聚氰胺 - 相关新闻2008年9月16日质检总局公布的奶粉检测报告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不同量三聚氰胺的不合格奶粉。

品牌 抽样数 不合格数 三聚氰胺最高含量
三鹿 11 11 每公斤2563毫克
熊猫 5 3 每公斤619毫克
圣元 17 8 每公斤150毫克
古城 13 4 每公斤141.60毫克
英雄 2 2 每公斤98.60毫克
惠民 1 1 每公斤79.17毫克
蒙牛 28 3 每公斤68.20毫克
可琪 1 1 每公斤67.94毫克
广东雅士利 30 8 每公斤53.40毫克
南山 3 1 每公斤53.40毫克
奇宁两段基粉 1 1 每公31.74毫克
山西雅士利
4 2 每公斤26.30毫克
金必氏 2 2 每公斤18.00毫克
施恩 20 4 每公斤17.00毫克
金鼎 3 1 每公斤16.20毫克
伊利 35 1 每公斤12.00毫克
澳美多 6 6 每公斤10.17毫克
爱可丁 3 1 每公斤4.80毫克
御宝 3 1 每公斤3.73毫克
磊磊 3 3 每公斤1.20毫克
宝安力
1 1 每公斤0.21毫克
聪尔壮 1 1 每公斤0.09毫克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按照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的要

22家被检测出含三聚氰胺的企业

求,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

专项检查按照统一检验方法、统一检验仪器、统一检验结果判定规则的“三统一”原则,组织全国150个国家级食品类质检中心和实验室对全国液态奶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又经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检验机构进行了确认。

此次专项检查重点抽查检验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的蒙牛、伊利、光明、三元、雀巢等知名品牌企业生产的液态奶是否含有三聚氰胺。检验结果如下:

液态奶检出三聚氰胺的批次表:

生产企业 产品名称 规格型号
商标 生产日期/批次 三聚氰胺(mg/kg)
蒙牛(武汉)友芝友乳业有限公司 核桃牛奶 200mL/袋 友芝友 20080910 0.765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蒙牛高钙低脂牛奶 250ml/盒
蒙牛 2008.08.07 0.8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脂灭菌纯牛乳 250mL/盒
蒙牛 2008.09.01 1.0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钙低脂牛奶 250mL/盒 蒙牛 2008.08.01 1.5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早餐奶(麦香味) 250ml/包 蒙牛
20080814 1.9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蒙牛早餐奶 250ml/盒
蒙牛 2008.07.26/x
2.57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妙点 250ml/盒 蒙牛 20080728/W206
3.17

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木糖醇酸牛奶 2kg/瓶 蒙牛
20080806 3.52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钙低脂牛奶
243ml(250g)/袋 蒙牛
20080908/C206/GAfb 4.2
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
蒙牛大粒果实酸牛奶 160克/盒 蒙牛 M20080903
6.8(A样)
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 蒙牛大粒果实酸牛奶 160克/盒
蒙牛 M20080903 7(B样)
济南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伊利芒果+黄桃酸牛奶 125g/盒 伊利 2008.09.07 0.6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酸牛奶(木瓜+甜橙) 125g/瓶
伊利
20080903 1.0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牛奶 220mL/袋 伊利 2008.09.13 2.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脱脂奶 250ml/盒 伊利 20080820
2.9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牛奶 220mL/袋 伊利 20080905M1AC6 5.5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纯牛奶 242ml/袋 伊利
20080906/LIAO9 8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钙低脂奶 250ml/盒 伊利
20080819
8.4
北京光明健能乳业有限公司 光明酸牛奶(原味) 180g/袋 光明 2008.09.12
0.6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原味酸牛奶 180g/盒 光明 2008-09-13 3.41
北京光明健能乳业有限公司 原味酸牛奶 100克/杯 光明
20080910A 3.5
北京光明健能乳业有限公司 大颗果粒草莓酸奶 450克/盒 光明
20080902BC
4.8

光明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益生菌.优乳酪(原味) 190g/罐 光明 B20080908C 5.65
北京光明健能乳业有限公司 优酪乳·酸牛奶(原味) 580克/瓶 光明
B20080909A
8.6

为了让企业确实履行社会责任,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对检出三聚氰胺的该批次产品,生产企业要主动召回,商场要实行产品下架,对没有问题的产品要正常销售。同时对生产企业进行整改,严格从原料奶等原辅料材料抓起,必须实行批批检验,严格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严格执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凡是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厂销售,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要严查掺入三聚氰胺的原因,严厉惩处责任人。

据医学专家介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局以及我国卫生部门的权威机构,均对人体摄入三聚氰胺安全限量进行了科学评估,按照最严格的评估标准计算:以一个标准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为例,食用上述三聚氰胺含量的液态奶,如每天不超过2公升(即8袋,每袋250毫升),对人体是安全的,到目前为止也未发现由于食用上述品牌液态奶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病例。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三聚氰胺 - 生产现状
三聚氰胺
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约有大小生产企业90余家,总生产能力133.46万吨/a,其中中国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a,占全球产能的22%;欧洲仍是世界三聚氰胺的主要产区,约占全球总产能的34%;美国占12%;日本占12%;其他国家占20%。

中国三聚氰胺生产装置最早于1958年在天津卫津化工厂建成,采用双氰胺为原料,年产100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聚氰胺的生产装置不断改进,生产量和消费量也有了较大增长。到2003年,国内三聚氰胺的年生产能力已达30万吨/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国之一。

中国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多采用半干式常压法工艺,该方法是以尿素为原料,在0.1MPa以下,390℃左右时,以硅胶做催化剂合成三聚氰胺,并使三聚氰胺在凝华器中结晶,粗品经溶解、过滤、结晶后制成成品。目前,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中国已有三聚氰胺生产企业近70家。由于生产技术、消费市场、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装置达不到设计的生产能力。2003年,国内实际生产总量仅为23万吨左右。全国三聚氰胺经济联合会13家成员单位2003年产能为17.71万吨/a,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0%。其中产能超过3万吨/a的有3家企业: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川化股份公司、山东海化魁星化工公司,此3家企业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42.63%。

近年来全球三聚氰胺生产能力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快速增加,中国市场处于高增长期,欧美地区则步入稳定增长阶段。2000年全球三聚氰胺总产量约67万吨,2001年约70万吨,2002年约85万吨。2003年欧、亚、美洲部分大型工厂受原料涨价影响而停产,全球三聚氰胺实际总产量约114.3万吨,其中中国产量达到2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20%左右,这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

当前全球正在建设的三聚氰胺项目尚有12套(10家企业),新增产能24万吨/a,预计2005年全部建成。其中除2家外国企业(荷兰、奥地利)外,其余新扩建项目均在中国。

国外大型生产企业如荷兰DSM、奥地利奥格林茨产能均在20万吨/a左右。荷兰、奥地利在建项目的规模都比较大,荷兰的扩建规模为6万吨/a,奥地利企业在德国新建2套4万吨/a装置。而中国除了有2家在建规模为3万吨/a和2.6万吨/a外,其余7家多是l万吨/a左右的规模。由此可以看出,数量多、规模小、形不成拳头是中国三聚氰胺行业的突出问题。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产销基本保持平衡。然而,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新增三聚氰胺产能约3.2万吨/a,且全部在中国。预计今年全球三聚氰胺产能将达到152万吨/a,同比增加14%;今年年末中国三聚氰胺产能将达到40万吨/a,同比增加33%,届时中国三聚氰胺产能将占全球的25%,表明中国仍在以极快的速度扩张三聚氰胺这一市场已相对饱和的产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三聚氰胺 - 应用市场
三聚氰胺贴面板
中国三聚氰胺的消费市场主要集中于木材加工、装饰板、涂料、模塑料、纸张、纺织、皮革等行业,其中木材加工业占国内总消费量的56%。另外,中国三聚氰胺约有50%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西班牙、德国、印尼、意大利等国家。

国内需求量较大的市场是广东、广西、苏南地区,年需求量在1.25万吨左右。在两广地区,山东海化魁星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化集团公司、合肥四方集团公司三家的市场份额约占整个市场用量的65%。苏南市场用户多为个体私营企业,需求量虽大,但竞争很激烈,经营风险较大,其次是上海市场,年需求量在1.0万吨以上,主要被南京金星、石化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川化集团公司、合肥四方集团公司占有。华北市场年需求量约1.20万吨,但该地区生产厂家众多,价格混乱,竞争无序,因此一些厂家限制了对该地区的供货。东北、浙闽、西北、湘赣等地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价格也比较稳定,西部地区随着大开发的进行,今后的用量也将不断的增加,重点在建筑、油漆业、涂料等方面,但由于该地区整体经济水平较差,需求不旺。

近几年,全球三聚氰胺消费总量以高于5%的幅度增长,但各地区分布不均衡。2003年,全球三聚氰胺需求量约110万吨,主要集中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总消费量的60%~70%,主要用于涂料、装饰纸或层压板、纺织或造纸、模塑料以及胶粘剂等行业。预计2004年全球消费量约为120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8%。

近几年中国三聚氰胺消费快速增长,目前保持10%~20%的增长幅度。随着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档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据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地板委员会的资料显示,今年中国强化木地板市场消费量同比增长约30%,而国家自2002年7月1日正式实施建筑材料控制游离甲醛含量的强制性标准,也极大地刺激了三聚氰胺在强化木地板生产方面的消费。但其他方面的需求增长相对缓慢。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对三聚氰胺消费增长幅度仍会保持在10%~20%。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三聚氰胺 - 相关词条蒙牛 冀纯堂 食品检验 丙烯腈
伊利 复原乳 安全食品 甲基对硫磷
色素 苏丹红 食品卫生 敌敌畏
工业污染 张振岭 食品污染 乙硫异烟胺
食品召回 脱脂奶 健康食品 乙醚
食品防腐剂 乳酸菌 食品安全 寡糖
不安全食品 液态奶 绿色食品 氯化汞

阅读全文

与川化股份增发公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指期货最少多少资金 浏览:740
华枫投资 浏览:974
炒股炒外汇 浏览:922
港澳一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643
癌症银行贷款 浏览:150
短期理财渠道 浏览:813
段永基投资 浏览:251
中国外汇管制限额 浏览:288
股指期货后买基金 浏览:254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
期货大行情特点 浏览:239
买基金用什么账户 浏览:90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