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软有哪些部门 哪些比较好!
东软的部门很多,如果是java方向的会进国内解决方案的部门(电力、电信、政府、金融、软件产品、软件开发……),如果是C/C++、嵌入式方向的可能会进入到对欧美、对日的业务部门(IA、商用、AVNC、嵌入式……),各部门之前无所谓好坏,就是做的业务不一样,各有各的优势,无论在哪个部门,都是在东软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大的框架下进行,因此对个人的发展、技能的提升都不会有阻碍。
2. 东软无耻裁员,曾经吹嘘自己是员工满意度最高的公司,实习员工淘汰原则
我是快转正了告诉我转正没通过,因为是在试用期所以没有什么补偿
3. 东软集团董事长是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 ,1955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并购,全球并购,不同行业并购,这是东软在今年干的最多的事情。刘积仁,东软的董事长,这个喜欢下属称呼自己为“刘老师”的大学教授,其儒雅的气质为人所津津乐道,却在今年大部分的时间里扮演的是中国软件行业全球化进程当中“凶猛”的并购者。也许正因为此,刘积仁入围了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奖——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潜伏从3万元做成市值200亿12月16日,北京,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年度人物录制现场。刘积仁前一天刚从国外飞回来,在美国的三天时间里签订了三份并购协议,略显憔悴。在主持人对前四位企业家轮番访谈的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压轴的刘积仁一直站着候场。作为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和离岸软件服务外包提供商,东软在软件外包行业的头把交椅上已经做了很多年,去年实现整体上市后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专业化软件企业,截至今年,全国共有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社保结算系统,1.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电信计费系统,用刘积仁的话来说就是,“你在北京打一下手机有30%的可能用到了我们的软件,缴纳社保则有50%的可能”。刘积仁是在1991年在一片“教授应不应该下海”的争议声中创办东软。“当时我们租用了东北大学工学院一间半教室作为研究室,全部家当只有3台电脑3个人和3万块钱。”刘积仁在回忆东软创业初期的时候反复提及那时自己并不想把东软当做一家企业来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头衔都是研究所的所长,也不想把东软叫做公司”,教授出身的刘积仁“本能”地抗拒着“经理”、“利润”这些企业化的用词。所以,从当初的3万元到2008年市值200亿元的上市公司,18年间万倍的增长,而这期间东软和刘积仁却有意无意地保持了低调。对于东软经常被媒体拿来跟微软做比较,刘积仁认为两家公司是行驶在两条轨道上的火车,“而且在我退休之前也没有这个信心去赶上微软”。转型由做软件转向“软硬兼施”东软与微软虽有类似,但确实不同,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在那之前,东软专注“写软件”,与微软的差别只是把软件写给谁用。2004年,东软与飞利浦对半出资设立医疗器械公司,开始“造硬件”。刘积仁也一度被外界归为“机会主义者”。刘积仁倒也乐得承认,“企业家要是眼前的好机会都不去抓住,那怎么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技术和创新以及对质量的苛求始终是我们的一套主线,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硬件产品。”刘积仁举了个例子,当时东软生产出第一台国产CT机的时候,一家跨国医械公司的销售经理告诫山东一家医院的黄姓院长,“不要做民族品牌的受害者”。不过刘积仁拍着胸脯的保证让黄院长决定一试,结果没有“受害者”,只有“受益者”。就在医械仪器打开国内医疗市场的同时,东软的软件也迅速跟进,“我们的软件让你以后在家里就可以通过一整套系统管理你自己的健康”。在8月底沈阳东软总部的一次技术大会上,刘积仁站在一块大屏幕前向台下的专家、员工和记者叙述东软今后“软硬兼施”的未来,40分钟的演讲完全脱稿,只是描绘一幅炫目的技术蓝图,恍惚间让人想起比尔·盖茨或是乔布斯。并购中国制造有优势与这些世界IT巨头相同的是,刘积仁也在带领着自己的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东软的全球化第一步就是并购。当被问到这一年之中哪一天最值得纪念时,刘积仁脱口而出,2009年10月8日,“我们在这一天一口气收购了芬兰的三家手机软件设计公司”。在刘积仁看来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并购,而是预示着东软全球化整合拉开序幕。“经济危机为我们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今年是企业全球化的关键窗口期”,刘积仁对东软的全球化进程显得信心十足,“与印度等其它国家的软件公司比起来,我们的软件企业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中国制造,东软就是要把软件和制造业相结合,就像我们在医疗业务这块做的这样。”也因此,12月16日在经济年度人物录制过程的结尾,当被要求写下心目中三位中国近十年来的商业领袖时,刘积仁写下了海尔的张瑞敏,“是他树起了中国制造的好名声”,另外两位刘积仁写的是柳传志和马云,联想和阿里巴巴都堪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范,这也表明刘积仁内心对东软全球化的急迫与愿景。“在东软沈阳园区当中有个湖,看上去正好是个中国地图的形状”,刘积仁跟记者开玩笑,“当初要是有点远见,就应该改成世界地图的形状。”
4. 东软真是垃圾,纯粹的骗子公司!
我在东软svvd部门工作一年,开发部门工作了2年,还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黑东软……先来一句酸酸的话,如果你这是一个有实力的人,何苦不去微软……
我已经做好了写完以下内容被喷的准备,不过你是大喷子也好还是小喷子也好,请你看完,然后尽可能喷的我说不出话,在此感谢了。
标题说东软是骗子公司……我想不通的是,一个骗子公司居然在全国有这么多自己的办公点,北到沈阳总部,南到成都;大连东软分公司占了半座山(自己去网络,那个城堡就是大连东软),沈阳东软占了一整个园区,如果从头到尾这都是一个骗局,我觉得这个“刘”骗子可能比马云有才华……毕竟歪门邪道走到这个份上我觉得还是很有实力的。
前两张图是大连东软的部分照片,最后一张国旗后是我所在的办公楼
待遇低,的确,我承认,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在大连东软,月工资1000,员工福利除了带着大家到处沙滩到处玩,过节发点发点月饼粽子汤圆啥的,什么巴黎贝甜什么的,也不太了解,盒子倒是挺好看,哦对,还有个四人宿舍,毕业以后,我在东软试用期刚刚拿到4k+5险1金,作为it公司,女士带着产假丈夫带着陪产假,其他婚丧家庭变故假都很齐全,我不知道还要什么待遇,前提是沈阳的消费并没有你家那高,而且沈阳的中小it公司几乎都没有公积金。
领导,最为技术阶层员工,我接触的领导只有我们办公室经理(沈阳),和以前办公室经理(大连),如果说他们三位经理是靠关系上去的我是绝对不信的,很多公司都是领导从不加班,但是我却很少能在我的经理下班后再下班,有一天我就好信儿,我就想看看我们经理每天几点走,然后我后悔了……起码,我遇见的三个经理,都是实打实的靠谱,你什么时候问他“还不走?”,他们的回答要么是“今天活多”,要么是“你先走吧,我还有点事忙活”,呵呵,这走关系,没走明白啊,不会那20%都被我遇上了吧……
这个世界总会有人站在你的对立面,我也有我不喜欢的东西,就好比我非常不喜欢php,偶尔会在csdn公众号吐槽一下,但是绝不会如此恶毒地诅咒。远了不说,我看见这个帖子,2012年2月12日就有人在诅咒东软倒闭,但是真的有点不走运,我刚刚涨了工资。就好像dnf从出生那天就有人说它这个月就会关服一样。
东软对待新人绝对是足够宽容的,这点亲身体会,员工是分等级的,我最早是1级,那时候是实习生,现在是2级,初级软件工程师,下周一我要升到3级,这三年经历了很多,以前一直以为自己行了,老牛比了,啥活都能干了,但是每一次我接触到新项目的同事,他们总会给我技术上的震撼,由于我的组长休产假,另一个组员因为孩子太小决定要做全职太太,所以临时调来一位同事,他是5年前在做我这门语言,5年后,他依旧能用这些“旧东西”以压倒性的优势超过我的效率。如果你们觉得东软是靠压榨新人来盈利……我不想笑,但我忍不住。
项目不论水平多烂,能做出来就行?
我咋没发现啊!?我独自接的第一个项目其中涉及到道一个ui,要求做一个滚动式的日期和时间选择器,还拿了一些其他app做例子,我查了很久网络,做,是做出来了,但是,丑,也是丑哭了,组长路过我的工位,看见我在撸这个选择器,她只说了一句,咱们的neuui工程里有通用的,你那来设置一下属性,颜色样式都有现成的……组长一句话,我倒没有觉得多轻松,反而觉得更沉重,我查了好几天的功能,他们说居然有现成的……而这种ui,上百个,这种东西,暂不说靠烂技术,就是靠我自己,我要做多久能做出来这些功能……然后我才知道,为什么我做出来的app都是不超过10mb。
代码和语言一样,是纯粹的,如果你不懂,你一句话也听不懂,也说不出。
加班与加班费?
我在大连实习阶段,天天加班,也没说不给钱啊?来到沈阳东软,也没说天天加班啊,我新项目的同事,从来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工作从来不拖拉,每天8小时,绝对高效率工作……如果我分配的工作我干不完,我一定会和同事沟通,和领导反应,而不是成天在微信上和朋友抱怨,一聊就是一上午。我每天都会在公司多干两小时,不是为了报答公司,而是为了自己能有一天,和我身后这些同事一样牛逼。
你明明很弱,人家努力的时候,你不努力,人家下班,你跟着下班,你还想要高福利,不好意思,东软或许是个骗子,但是骗子也不想养懒人。
所以,以上,恕我难以理解在座各位的看法
对了,说到发展太快,我得纠正一下,我还真是在“小城市”生活惯了,但是“大城市”真的好吗?干这行的都知道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很厉害,但是这些地方普遍有个状况就是,公司核心员工就只有从“搬家前”带来的“大手子”,剩下干活的都是来混工龄的年轻人,最后真正能留在公司的只有那么百分之一,弄不好还会跳槽更大的公司,而我所在的东软,我的经理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因为当时因为功能做不出来,想“引咎辞职”,经理问我,你想不想在这干?我说想,那你就踏踏实实干,有难处了,找同事帮忙,身后的那个“全职太太”抬头看了我一眼,还给我一个肯定的微笑,再干不了就找我,我给你调人!虽然不知道这里多少是实话,但是我感动了,我相信,在华为的狼性态度下,是不可能允许有这种情况发生的。
程序员从来都是能干就干,不能干拎包走人,我不相信在没有人情味儿的南方有哪个公司会这么做,@dayulxl ,城市发展慢怎么了?我上班也不用起大早,赶地铁换地铁的,也不用为了省下房租水电住到N环之外,最起码,我打车还便宜啊。怎么啊?发展慢影响我喘气了,还是影响我8点半上班8点钟才起床了?
5. 沈阳东软集团的负责人叫什么
董事长刘积仁,总裁王勇峰。高级副总裁卢朝霞,首席运营官陈锡民、高级副总裁王经锡
等等,想知道更多您可以浏览以下网址。
http://www.neusoft.com/cn/about/1445/
6. 东软集团的管理层
刘积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王勇峰总裁
Klaus Michael Zimmer(克劳斯·迈克尔·西曼)高级副总裁
陈锡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卢朝霞高级副总裁
张霞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首席知识官
王经锡高级副总裁
张晓鸥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李军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
王楠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7. 东软集团老总刘积仁的简介!
刘积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男,1955年出生,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兼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东北大学副校长。同时,刘积仁博士也是世界经济论坛新兴跨国公司议程理事会成员,并曾多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成员等职。刘积仁于1984年开始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做论文研究,1987年回国获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1991年刘积仁创建东软,1993年6月至1999年8月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999年8月始任公司董事长。曾荣获“第六届亚洲商业领袖•创新人物奖”、“2009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0安永中国企业家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奖、“最具社会责任董事长”奖、“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入选“IAOP外包名人堂”、“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工作者”称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8. 王永富的工作经历
1)1994/7-1999/9 北方兵工集团科研所职务:工程师 从事工作:火箭弹设计与控制
2)2005/9-2008/3 东软集团职务:博士后 合作导师:刘积仁、赵宏 从事工作:国产PET/CT的实时控制与成像系统的研发
9. 太搞了,东软集团到底出什么事了
2016年12月7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东东软控股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拟不少于公司总股本的5%,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增持价格拟在17元/股至19元/股。自2016年12月7日至2017年6月6日,东软控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91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7%,增持平均价格为18.83元/股,增持总金额合计17.25亿元。
超过东北大学成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017年6月6日,东软控股持有公司股份1.54亿股,占总股本的12.3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管理层不断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同时解决了市场长期关注管理成持股不高的问题。
对外投资不断,重点发力医疗健康领域。2017年5月11日与中国医科大学在沈阳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中国医大与东软的产学研联合,实现医学大数据技术深入开发应用,共建服务于科研与临床的大数据中心,打造东北地区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发展产业的示范基地。2017年5月23日,东软集团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哈尔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持续提供医保风控体系,医疗成本分析,“云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四大运营及数据分析服务l联合联众医疗,承建和运营“辽宁省医学影像云”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项目具体执行者为东软集团和联众医疗,或其授权的子公司或投资公司,预计各方总投入约16.4亿元。平台运营后,各方依照相关服务收费项目价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平台使用单位(各级医疗机构)收取服务费。
10. 东软集团 所有人 归属
股份制集团企业,没有属不属谁的,谁股份多谁说了算呗~
董事长:刘积仁
东北大学、宝钢、阿尔派、东芝、飞利浦都有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