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太极集团财务指标数据

太极集团财务指标数据

发布时间:2021-07-20 07:14:18

❶ 财务分析作业,太极集团的财务比率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盈利成长能力分析,我就想问一下我

在它上市的交易所网站上可以看到

❷ 太极集团有哪些子公司

根据太极集团官网发布的资料显示,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18日,是以四川涪陵制药厂为主体进行改制而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拥有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等47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疗器械销售,中草药种植,商品包装,旅游开发等业务。
太极集团的子公司如下:
1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2 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
4 四川省自贡市医药有限公司
5 重庆市永川区中药材公司
6 太极集团四川德阳荣升药业有限公司
7 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8 重庆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9 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10 四川天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1 天津桐君阁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
12 成都西部医药经营有限公司
13 重庆西部医药商城有限责任公司
14 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
15 天津和平太极门诊部
16 重庆市长寿湖高峰岛度假村有限公司
17 重庆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18 重庆中医药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9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
20 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

21 上海太极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22 甘孜州康定贡嘎中华虫草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23 重庆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24 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
25 自贡市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26 重庆藏秘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27 德阳大中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28 绵阳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29 成都西航港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30 四川德阳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31 达州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32 重庆华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33 乐山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34 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
35 资阳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36 太极集团甘肃天水羲皇阿胶有限公司
37 南充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38 太极集团四川省德阳大中药业有限公司
39 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成都)有限公司
40 太极集团重庆市沙坪坝区医药有限公司

41 重庆市涪陵区桐君阁西部医药商城有限责任公司
42 攀枝花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43 广元市太极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44 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
45 重庆市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
46 西藏桐君阁物流有限公司
47 太极集团四川南充制药有限公司

❸ 太极集团的具体地址是再那呀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街道黄龙路38号

❹ 谁能帮我分析下600129太极集团这只股票,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要交作业,麻烦各位股神了,谢谢。

下降通道
盘子大 趋势很难改 医药板块 就这股比较差劲了 建议逢高卖出 换一只趋势向上的
现在大盘在跌 最好找小盘股 并且是 板块再涨的 就是说不是孤军奋战的小盘股

❺ 想问下关于太极集团集资建房(黄龙花园二期),有了解的人吗

还是比市场价便宜,很划算的。不知道到现在为止还有没有

❻ 制药企业新产品战略研究

您好,

制药企业新产品战略研究应以“创新、高科技、人才”等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着重抓住现下比较热门的问题,如新产品技术专利等方面。

相关范文:

我国制药业专利技术开发与行业发展

内容摘要:制药行业的专利申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55家上市公司专利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整体水平较低,制药企业专利申请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其次,实用新型数量最少。中药企业盈利性水平与发明专利显著相关,化学药企业的盈利性、规模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显著相关。实证结果与我国制药企业的现状相吻合。

关键词:化学药行业中药行业专利

专利对制药行业的重要性

专利对制药企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制药行业是技术创新高度密集的行业,具有高研发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特点。一方面,从技术上讲,还原解析一种药品相对于研发来说难度要小得多,费用也低得多;另外一方面,药物的成分还必须公开,告知医生、患者以方便使用。这均导致新药非常容易被模仿制造,专利因而成为保护新药最有力的手段。当前国际上的制药巨头都是依靠专利保护其领先地位,专利产品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高达40%。DavidE•Webber(2003)的研究说明,相对于化学、石油、机械、金属制品、冶金、电机、仪表、办公设备、汽车、橡胶、纺织等其他行业,专利制度对制药行业创新能力的保护最强。

在缺乏研发数据时,丰富的专利数据既可以作为企业层面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替代指标,也可以作为产出替代指标。专利指标研究的权威Griliches(1990)指出,尽管存在各种困难,专利统计数据仍然是分析技术变化过程的一个独一无二的指标。在得不到详细的研发数据时,目前专利数据至少能够作为衡量公司间发明活动水平差异的一个替代指标。在我国,上述结论有其特殊意义。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数据很难获得,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专利数据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利用企业层面的专利数据进行研究的尝试,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我国制药行业专利数据收集

医药专利数据虽然是公开的,但是要把专利数据变成可供研究使用的数据,还有不少障碍。企业实际控制的专利在专利库中记在不同的申请机构名称下,比如其分支机构的名称、企业收购的其它企业的名称、企业的原名(因为企业改制的原因,在我国企业更名的情况非常多)等等,甚至申请专利的分支机构也会更名。但是,政府专利机构收集的专利数据库只是把每一个专利记入每一个申请人名称下,不考虑申请人是否属于相同实体,也不记录更名、并购信息。

考虑到上市公司的年报、半年报以及上市材料都是向全社会公开的,信息的准确度也比较有保证,本文以上市公司医药企业为样本。由于多元化经营对利用专利数据进行的研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Griliches,1990),在选择样本时不考虑主业不够突出的医药上市公司。企业样本确定及专利数据收集的具体办法是:

首先找出深沪交易所依据证监会行业分类指引标示的医药制造类公司,根据财务数据库提供的信息,选择“医药制造”业务上利润和销售收入两项都占50%以上的公司,去除不稳定因素(如主业变更),最后保留62家公司。然后,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上数据库(该数据库区分中药药品和西药)中查找各公司注册的所有药品,判断该公司绝大多数药品是中药还是西药,将该上市公司列入相应行业。最后全部上市公司按行业分为化学制药31家,中药24家,混业经营7家。为了方便对比研究,本文排除7家混业经营上市公司。最后,以各上市公司母公司和2002年纳入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为统计对象,在国家公开的专利数据库中进行全面查询,统计各公司3类专利的4年积累申请数。

我国制药行业专利数据的比较分析

1993年到2002年间,化学药和中药两个行业共55家上市公司共申请专利825件,其中发明专利248件(约占总数的30%),实用新型专利64件(约占总数的7.8%),外观设计专利513件(占总数的62.2%)。按照专利类型和申请企业所在行业分类,55家样本企业从1993年到2002年的专利申请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

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以外观设计为主,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数量较少

无论是化学药行业还是中药行业,外观专利在全部申请专利中均占有一半以上,中药企业甚至接近70%,平均每家中药企业拥有14.29条外观专利。化学药行业和中药行业实用新型专利分别占总申请数的7%和9%,比例相差不大。但是化学药制造行业的发明专利占总专利申请数的39%,而中药行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比例只有25%的水平。

化学制药企业各类专利申请都少于中药企业

化学制药行业平均每家企业在统计范围内只申请了5~6条外观专利,而中药行业企业的平均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是14.29条,专利申请远远比化学制药行业活跃。对比平均每家企业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化学制药行业也和中药行业有较大差距。

我国制药企业平均专利申请水平低下

通过对样本企业中位数的分析,发现我国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水平较低。化学药样本企业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中位数均为0,发明专利为1,说明一半以上企业几乎没有专利申请行为。中药样本企业情况稍好一些,但是整体而言专利申请数量也非常少。专利数量平均数能够达到15条,主要得益于少数样本企业(如白云山、同仁堂)申请的专利数量非常多,是专利申请大户,拉高了样本企业整体平均水平。

制药企业专利水平与业绩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思路

为了考察制药企业专利申请水平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程度,采用方差分析方法。首先对化学药样本企业和中药样本企业按照专利类型和专利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用方差分析判断组间财务数据有无显著差异;最后对结果加以分析。

因为多数企业的专利申请数较低,每一次方差分析仅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类型专利4年积累申请数的中位数为标准对企业进行分类,累计专利申请数小于中位数的企业称为A组,累计的专利申请数大于中位数的企业成为B组(可以分别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角度进行三次分组)。采用中位数作为分组指标,主要是因为不管是哪个分行业、哪种专利申请,专利申请数为零的企业都不少,在分组时考虑平均数会被专利申请较多的企业拉高,专利申请多、但不是特别突出的企业容易分进低专利申请组。

方差分析结果及分析

在业绩指标确定上,本文拟与盈利能力和企业规模两方面考察专利与企业业绩的关系。本文选择了7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是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而职工人数、资产总计是代表企业规模的2个指标。对A组和B组企业2002年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制药行业的专利申请水平总体上与企业盈利性水平和规模正相关。统计表明,在10%以下置信水平,存在组间差异的指标绝大多数都显示B组均值显著大于A组。本文选入的所有指标都是正向指标,指标值大就说明企业盈利状态好,规模大。因此,专利申请与企业绩效和规模有着总体上的正向关系。

中药行业的发明专利与企业盈利性显著正相关,但是在化学制药行业这一结论不成立。依照发明专利分组时,化学制药行业的两组没有一种盈利性指标和规模指标有显著差异;而中药行业的两组之间有利润总额、总资产收益率2个盈利性指标有显著差异。但中药企业在企业规模指标上没有显著区别,更加印证了两组中药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显著差异。

化学制药行业实用新型专利与企业盈利性和规模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但是在中药行业这一结论不成立。在依照实用新型专利对企业进行方差分析时,发现化学制药行业B组在2个盈利性指标(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和企业规模指标(职工人数、资产总计)显著高于A组,显著性水平达到5%以上。

化学制药行业外观专利与企业盈利性和规模均呈现显著正相关,但是在中药行业这一结论不成立。在依照外观设计专利对企业进行分组时,发现化学制药行业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较多的B组有3个盈利性指标非常显著地优于A组,这3个指标分别是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利润率。此外,表示企业规模的职工人数和资产总计指标也非常显著。中药企业的两组之间业绩只有资产总计1个指标存在较显著差异,盈利性指标差异均不显著。

以上分析结论与我国化学药和中药现状是吻合的。在化学药行业,我国主要从事仿制制剂药生产,尤其是原料药的生产,自主研发的新药非常少。例如,欧洲主要生产商已经停止生产的四环素、氯霉素、土霉素、链霉素等原料药产品,主要产地集中在我国。在缺乏研发能力,生产同质化产品的情况下,基本竞争环节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一方面,通过提高生产工艺水平,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市场营销提高客户的品牌认知度。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正是通过提高这两个环节的竞争力,提高了企业的业绩。

而我国中医药行业与化学制药行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中药行业拥有自主研发能力,以当前资金与技术实力,中药企业通过努力,有能力进行自主研发。像太极集团、同仁堂、成都地奥这些企业正是因为拥有自己的拳头中成药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收益,获得快速成长。因此,体现新药能力的发明专利与中药企业的业绩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杜方冬,罗爱静.新形势下我国医药专利保护策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

2.郭东梅.2003年中药行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❼ 哪里能找到重庆中药96,97年的年报

重庆中药没上市。
600129太极集团
(二)公司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 目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97,441.93 58,253.94 37,848.27
净利润(万元) 11,885.78 8,804.43 5,397.76
总资产(万元) 160,621.04 111,864.05 56,076.68
股东权益(万元) 72,205.88 64,945.09 21,812.26
每股收益 (元) 0.5079 0.4515 0.372
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元) 0.5079 0.5742 0.4763
每股净资产(元) 3.09 3.33 1.504
净资产收益率 (% ) 16.46 13.56 24.74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17.33 20.30
调整后每股净资产(元) 2.99 3.318

❽ 求一篇关于太极集团(600129)个股分析报告

太极集团:券商重仓股 业绩拐点明确

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内最完整医药产业链。中药保护品种40多个,目前销售过亿的品种包括急支糖浆、曲美、紫杉醇、藿香正气液。坚持以中药为本、西药快上工业销售战略方针,以桐君阁为核心商业经营,并全面完成了GMP、GSP认证,还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太极”为全国驰名商标。曲美继续维持全国零售连锁药品销量冠军。公司旗下桐君阁和西南药业分别是西部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和西药生产企业。“桐君阁大药房”覆盖了西南市场的半壁江山,为国内外药品生产企业抢占川、渝市场提供最快捷、优异的商业通道。成都西部医药经营公司和重庆桐君阁医药批发分公司双双稳固了作为川、渝两大批发市场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地位,桐君阁大药房药店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另外公司拥有国家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核心科研开发体系,有利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主打产品补肾益寿胶囊被评选为“国家基本药物”,超级浓缩“六味地黄丸”具有非常广的知名度和盈利前景。

公司08-09年业绩增长明确,资产盘活和工业销售增长,商业盈利能力改善成为公司业绩提高的双驱动因素。依据模型测算公司08-09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1、0.69元,08年业绩增长超过50%较为明确。同时公司大量的土地和股权资产价值提高了公司的安全边际。08年太极集团重点OTC和处方药品种销售平稳增长;西南药业受益普药和大输液放量,业绩高增长明确;桐君阁商业渠道价值凸现,业绩改善明显,从基本面分析,公司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各项业务在08-09年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业绩拐点明确。。08年医药行业高增长的大背景下,公司业绩有超预期的可能,这些都会对公司构成上涨的催化剂。土地和股权价值带来较高的安全边际:目前公司拥有大量的土地资产和上市公司股权,太极集团拥有土地5900多亩,其中股份公司占4千亩。初步计算土地价值39.2亿+股权价值17.5亿元,合计约56.7亿元,股价较低的医药股在三季度被QFII增持进仓,从Wind数据来看,在QFII重仓持有的6只股票中,太极集团是持仓量最大的股票。太极集团较低的股价才是吸引国外投资机构的主要因素。作为中药二线股,每股净资产3.745元,较低的市净率吸引了券商的增持,华夏证券、齐鲁证券、财富证券纷纷在三季度入驻。

前日解禁的太极集团,明显有资金关照,该股曾经是解体的华夏证券坐庄的两大著名妖股之一(另一只为西藏矿业)。从公司基本面看,无论是西藏矿业还是太极集团,这两家公司均可圈可点。太极集团是重庆市医药公司的旗舰,控股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在医疗改革渐行渐近之际,太极集团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在操作层面,该股总股本很小,有拓展股本的需要(旗舰)。在技术指标方面,SAR刚飘红三天,MACD在零线附近再次金叉,成交量在股价配合下有序放大。

太极集团(600129)旗下桐君阁和西南药业分别是西部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和西药普药生产企业,恰好兼具渠道优势和普药生产两大受益焦点。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内最完整医药产业链。中药保护品种40多个, 公司拥有国家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为核心科研开发体系,有利于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目前销售过亿的品种包括急支糖浆,曲美,紫杉醇,藿香正气液等。,以桐君阁为核心商业经营,并全面完成了GMP,GSP认证,还进一步降低了采购成本."太极"为全国驰名商标.07年,藿香正气口服液销量达到7700万盒,同比增长27.2%;太罗销量达到116万盒,同比增长71.6%,曲美继续维持全国零售连锁药品销量冠军. 另太极集团拥有土地5900多亩,其中股份公司占4千亩,以及上市公司西南药业、桐君阁控股权,资产重估价值惊人。目前该股市净率仅1.57。受到了QFII国际金融-花旗-MARTINCURRIE 、招商证券-渣打-INGBANKN.V.等投资机构的青睐。

渠道价值,价值低估
旗下桐君阁和西南药业分别是西部最大的医药商业企业和西药生产企业。桐君阁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 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被国家内贸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公司的"桂枝合剂, 四君子合剂,驱虫消食片"三个品种又获得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称号,至此公司已有11个品种获此殊荣.公司的中药材销售毛利率约48%.另外,公司在四川,重庆地区医药商业竞争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拥有川渝地区及分销配送中心30余家,"桐君阁""桐君阁大药房"覆盖了西南半壁江山, 药店数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成都西部医药经营公司和重庆桐君阁医药批发分公司作为川、渝两大批发市场的医药商业龙头企业,是国内外药企抢占川、渝市场最快捷的商业通道,渠道价值不可低估。

普药企业,医改之中最受益
医改方案的落实,最直接的受益者将是普药生产企业。西南药业是西南最大的普药生产企业西南地区人口众多,医疗条件落后, 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较为薄弱的环节,对于普药消费需求更为迫切,因此这里的普药市场更为广阔.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普药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市场放大效应.公司是国家首批十家"城市社区, 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成为首批生产注射用青霉素钠, 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对乙酰氨基酚片和颠茄片定点企业.公司是西南地区唯一的麻醉药生产基地.具有"麻药定点生产"和"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两大资质.,"定点生产"政策至少能给相关企业带来如下好处:(1)重新参与市场划分的机会.对于定点生产的品种,国家实际上给予相关企业重新参与市场划分的机会,这些产品未来可能形成几家生产企业垄断市场的局面,定点生产企业的机会最大;(2)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国家给予的定点生产政策, 实际上给予了相关企业"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肯定性评价,这对于企业形象是良好的宣传作用,有利于企业其他产品的销售;(3)政策上的倾斜.定点生产企业在税收,某些药品配额等政策上可能获得较大的支持.

❾ 太极集团的财务状况

(最新发布于2009-06-30)
太极集团2009年第二季度实现主营收入27.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10%。 (最新发布于2009-06-30)
太极集团2009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0.5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04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6%。 规模增长指标
太极集团过去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7.10%,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258/1710),在其所在的制药行业排名为64/90,外延式增长较差
EPS成长性
太极集团过去EPS增长率为-14.6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182/1710),在其所在的制药行业排名为72/90,公司成长性较差
盈利能力指标
太极集团过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长率为-12.23%,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235/1710),在所在的制药行业排名为 (71/90)。盈利能力较差
EPS稳定性
太极集团过去EPS稳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959/1710),在其所在的制药行业排名为55/90 。公司经营稳定合理

阅读全文

与太极集团财务指标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段永基投资 浏览:251
中国外汇管制限额 浏览:288
股指期货后买基金 浏览:254
2880表价格 浏览:232
中林集团信托 浏览:193
在陆金所里投资安全吗 浏览:315
期货大行情特点 浏览:239
买基金用什么账户 浏览:903
英镑对人民币汇率建行 浏览:185
股票简单解释 浏览:34
pe股票ttm是什么意思 浏览:825
海航投资值得长线吗 浏览:358
什么股票赚钱最快 浏览:295
东亚银行信托 浏览:890
电子账户交易密码忘了 浏览:241
专利权金融资产 浏览:81
工商银行2017年投资 浏览:260
股票为什么要每日做t 浏览:987
锌价格西藏矿业 浏览:504
扬州股票开户 浏览: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