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集团股份 > TCL集团重组后有大资金进

TCL集团重组后有大资金进

发布时间:2021-07-21 03:43:29

❶ 准备参加TCL校招,想问下,这家企业的发展前景怎样呀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曾一度出现“脱实向虚”的趋势,作为经济基石的实体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而整个制造业的成本持续上升,大企业所面临的高税费,使得实体产业盈利越来越困难;同时,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的冲击,也给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TCL的高层在这种形式下,选择率先布局物联网、智能技术,显而易见,创新驱动战略背后少不了人才战略的支撑,智能制造、物联网也无先例可循,照目前态势,这个领域里高层次人才不仅现在稀缺,往后10年都将是非常稀缺的。所以,有理想有技术的骚年么,不妨考虑一下回归实业。

❷ TCL集团国际化还能走多远

TCL集团出售盈利的TCL国际电工和智能楼宇,被业界看做饮鸩止渴的举动,而TCL集团内部则提出这是国际化的必然选择。选择国际化“不归路”的李东生正在面临整合国际化资源巨大资金压力,而一再“爽约”的扭亏承诺,或许需要出售最好的资产来实现

“我们的交易是健康的,至于为何在年底和股改的关键时期出现,这完全是偶然。”TCL集团(000100)董事会秘书王红波向《证券市场周刊》表示。

他所称的交易是指12月9日TCL集团等与知名电气电工供应商法国罗格朗签订的总额超过13亿元的股权购买协议,在该协议中,法国罗格朗分别以14.57亿元和2.34亿元购买TCL国际电工有限公司(下称“TCL国际电工”)和TCL楼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智能楼宇”)的股权。由于TCL集团和其下属公司在两家公司持有80%的股权,TCL方面得到的股权支付款为13.53亿元。

“罗格朗公司是一家国际巨头,我们不可能操纵对方来配合我们股改的进展和年底扭亏的承诺。”王红波进一步说明。罗格朗是专业从事电气和电工事务的国际企业,在全球占有6%的份额。

保业绩促股改

不管是有意安排,还是无心插柳,这笔交易对于TCL集团目前的状况是好处多多。不仅能获得超过13亿元的现金流入,还能获取近12亿元的投资收益。目前,TCL集团与汤姆逊合资的TTE、与阿尔卡特合资的T&A公司效益不佳,希冀的协同效应尚未发挥,而公司控股子公司TCL移动继续亏损,使得TCL集团在今年三季度已累计亏损11.39亿元。公司原预计2005年全年将发生亏损,巨额的投资收益很可能使得今年全年实现盈利。

虽然,王红波反复强调这笔投资收益的偶然性,但是他也向《证券市场周刊》透露:“今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将有实质性的改善,一个是第四季度是传统的旺季,另外,目前的亏损并非持续性的,在经过我们的前期整合努力后,在第四季度或者明年会体现出来。”

经营状况能否好转,也是TCL集团股改成功的关键。在今年11月28日,TCL集团股改方案推出当天的媒体沟通会上,TCL集团有关人士透露,他们在走访持有TCL集团股权的基金经理们时发现,后者更为关注是TCL集团的经营状况,而非股改方案中单纯的对价高低。

11月28日,TCL集团推出10送2.5股的股改方案,被市场判断为送股较低的方案,但是作为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基金经理,如果能够满足他们的诉求,对于方案通过十分有利。

这是一个十分绕人的逻辑题,TCL集团因为业绩亏损,需要大量的资金去整合,大量的资金从何而来,股市融资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想融资就得先股改,股改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需要公司业绩的支撑。

但是,虽然李东生可以通过非经营性收入的方式把今年的业绩做得过得去,挽回一点颜面,但是不可预测的未来情况又会怎样?TCL集团内部已经没有像TCL国际电工这样能卖出高价钱的资产了。

卖家当的得与失

“早在今年七八月份开始,我们就与几个知名的电工行业巨头谈过这个业务的转让,而罗格朗是稍后才进入谈判的,但是由于有其他竞争者的存在,他们做出的决策更快,给出了有竞争力的价格,所以双方的谈判进展十分迅速。”王红波向《证券市场周刊》透露这笔交易的细节。

根据协议,该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交割。

“TCL国际电工业务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业务,与我们的消费电子供应商的定位产业关联性不大,另外一个4000多万的利润贡献对于TCL集团来讲,贡献是有限的,并且电工业务对于我们可能已经没有太多的空间,而对于国际巨头罗格朗就不同,他会使TCL国际电工做得更好。”王红波解释。

TCL国际电工成立于1993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TCL集团、TCL实业控股、国际电工工会股比分别为20%、60%、20%,其中TCL实业控股是TCL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国际电工工会是在广东惠州注册登记的社会团体法人,是TCL集团在TCL国际电工的合资方。

截至2005年9月30日,TCL国家电工的资产总额为2.27亿元,净资产为1.28亿元,2004年年底,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为5.93亿元,净利润为4850万元。

TCL国际电工虽然资产规模不大,但是毛利率相当可观,以2004年全年的数据为例,主营业务收入为5.93亿元,主营业务利润为2.47亿元,毛利率高达42%,并且TCL国际电工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都具有一定优势,TCL国际电工拥有行业内首家“国家认可实验室”。

本次与TCL国际电工一同出售的智能楼宇成立于2004年年底,虽然规模不大,但是前景可观,今年前三季度已经实现盈利。

上述两家公司的利润贡献或许有限,但是出售后带来的巨额现金流却是TCL集团急需的。

多元化为国际化让路

“在今年12月初,有关TCL集团股改时,正式公开提出重组非核心业务的说法。”TCL集团品牌中心的一位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说道。

但是从TCL集团七八月就开始筹划出售电工业务来看,这种重组早已经开始,“对于TCL国际电工的重组只是少数人参与,集团内也是最近才听说出售的消息。”上述人士解释。

这样看来,对于所谓的重组非核心业务的提法,李东生的处理还是相当谨慎的。

“按照TCL集团内部的提法,我们要成为一家消费电子的供应商,像智能楼宇同属于电气部,不属于这个范围。”TCL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分析

而王红波的解释也认证了这一说法:“按照李总(李东生)的说法,我们最核心的业务包括在‘龙虎计划’中,我理解应该包括彩电、通讯、电脑和家电,至于电工业务是另外一个类型,属于非核心业务。”

在李东生主张的国际化对于资源消耗巨大之时,多元化业务的发展也在同步发展,可以看出TCL集团内部对于多元化还是国际化的判断并未统一。

“TCL国际电工是由被称作‘TCL四大诸侯’之一的温尚霖创立,成立之初TCL集团仅投入200万元,有后来的业绩而深受李东生赞赏,温尚霖也被李东生称作‘从未让他操心’的人。”TCL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解释,可能就是这层原因才会出现这种不统一的现象,并且电工业务曾被列入李东生的“龙虎计划”。

后来,温尚霖离开TCL集团。出售电工业务与温尚霖离开了TCL集团到底是怎样的因果关系,外界就很难知道了。

解密共同售股的“合资方”

温尚霖的离开似乎带着一点“悲情”色彩,而事实上温尚霖同样也是TCL集团与罗格朗公司交易的受益者之一,作为持有TCL国际电工20%股权的国际电工工会的实际控制人,也能获得近3亿元的套现收入,而温尚霖的收入应该不低于亿元。

温尚霖的持股还有一段插曲,据称,TCL国际电工刚成立时,李东生许诺给他15%的股权。到1995年,公司个人拥有股份的只有他一个人,难免有人嫉妒。温尚霖认为这样下去不利于企业发展,就主动写申请要求放弃股权,但要做法人代表,拥有管理权。李东生立刻批准。到1997年的时候,李东生主动提出让TCL国际电工改制,拿出20%的股份给中高层员工,温尚霖就又拥有了股份。“总裁很讲义气,会让你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些人死心塌地跟他干,就是因为跟他干没有错。你应得的东西,自己不想他也会为你想。”温尚霖说。

同样在智能楼宇中,股权结构为TCL集团持有50%、TCL实业30%、瑞风投资20%,这家瑞风投资很可能也是高管持股的载体。

瑞风投资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这与原来TCL移动董事长万明坚的权益实现体——齐福投资十分类似,应该是在该公司成立时对于高管持股的一种安排。

至于为何在TCL集团的公告中将国际电工工会和瑞风投资都称作合资方,TCL集团一位人士分析很可能是由于温尚霖离开的原因,也为了避免节外生枝。

国际化“无底洞”

在TCL家族中有3个上市公司,在深圳的母公司TCL集团,主营白电及其他一些资产,它持有在香港上市的TCL多媒体(1070.HK)、TCL通讯(2618.HK)的过半股权,后两者主业清晰,分别为彩电和手机,并均进行了国际化之路,收购同样来自法国也同样亏损严重的汤姆逊和阿尔卡特的业务,分别称作TTE和T&A。目前,这两家公司仍存在巨额亏损。包括这两公司的TCL多媒体、TCL通讯今年前三季度的亏损额分别为2.75亿元、13亿元,而TTE和T&A是主要的亏损源。

不仅如此,TCL集团整体资金情况不容乐观,国际化对于资金需求就像一个“无底洞”,每个季度都要有超过7亿元的现金流出,以补充TTE和T&A大量资金需求,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为负,更加重了TCL集团的资金压力。

因为资金紧张的原因,今年11 月11日,TCL把原本用于“2.4GHz数字无线语音及数据网项目”、“半导体制冷系统技术开发”及“兼并收购”的总计9.45亿元资金,全部用来补充流动资金。

问题的关键是TTE和T&A何时能够实现盈利,早在去年,李东生曾公开表示,TTE将会2004年年底实现扭亏,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李东生给出的原因是整合的难度超过预期。随后今年年初,李东生表示两个公司将会在今年年底实现扭亏,而在11月28日的媒体沟通会上,李东生坦承,这个目标今年仍不能实现,原因同样是整合难度太大。

为此,很多市场分析人士给李东生的国际化“泼冷水”,对于其能够成功完成国际化的转变表示质疑,募集资金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和本次的TCL国际电工等业务的出售更加重了人们的这种看法。

“很多人只是看到我们的财务数据,没有看到我们对于整合国际业务的努力,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整合之后,我们找到了亏损的源头在哪里,业务改善也是有效果的。”TCL集团的董事会秘书王红波说道。

TCL集团继续保持着他们对国际化的信心,但只有业绩才有说服力。

❸ 有炒股的吗为什么TCL可以停牌这么久他为什么停牌

公司大事记:TCL集团(000100)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

TCL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一、停牌事由和工作安排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
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6年8月4日起
停牌。经公司确认,本次筹划事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经向深交所申请,公司股
票自2016年8月18日开市起转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继续停牌;由于本次重大资产
重组工作涉及的工作量较大,重组方案尚需进一步协商、完善和论证,经公司申
请,公司股票于2016年9月19日起继续停牌一个月。
停牌2个月期满前,公司于2016年10月1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
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的议案》,经深交所批准,公
司股票自2016年10月18日起继续停牌,停牌期限自首次停牌之日累计停牌不超
过3个月(即2016年11月4日前)。
公司无法在2016年11月4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或重组报告书,因此,
公司于2016年11月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继续停牌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公司股票于2016年11月4日起继续停牌,并承
诺公司股票停牌时间自停牌首日起累计不超过6个月(即2017年2月4日前)。
前述事项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分别于2016年8月5日、2016年8月11日、2016
年8月18日、2016年8月25日、2016年9月1日、2016年9月8日、2016年9月19
日、2016年9月26日、2016年10月10日、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0月18日、
2016年10月25日、2016年11月1日、2016年11月4日、2016年11月11日在指定
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的
《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编号:
2016-070)、
《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继续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72)、《关于重大资产重
组的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73)、
《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公
告编号:2016-081、2016-083、2016-085、2016-094、2016-097、2016-100、
2016-106、2016-110、2016-114)、《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继续停牌期间安排
的公告》
(公告编号:2016-092)、《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期满申请继续停
牌的公告》(公告编号:2016-102、2016-112)和《关于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继续
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公告编号:2016-103)。

本次停牌不涉及公司债还本付息,因此公司“16TCL01” (代码 112352)、
“16TCL02”(代码 112364)和"16TCL03"(代码
112409)三支公司债券继
续交易,不停牌。

二、公司停牌期间的安排
截至目前,公司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包括就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及相关事项进行沟通、协商及论证,组织各中介机构开展
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
停牌期间,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
义务,每五个交易日披露一次有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三、风险提示
本公司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尚存较大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投资风险。
特此公告。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6年11月17日

❹ tcl集团股票什么时侯复牌

tcl集团股票的复牌时间还未确定,后续关注公告。
TCL集团: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
来源: 2016-09-01 09:05:06
一、停牌事由和工作安排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6年8月4日起停牌,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16年8月4日和2016年8月10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的《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70)和《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继续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72)。
经公司确认,本次筹划事宜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自2016年8月18日开市起转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继续停牌。公司已于2016年8月18日、2016年8月24日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发布《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公告编号:2016-073)、《关于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16-081)。
本次停牌不涉及公司债还本付息,因此公司“16TCL01”(代码112352)、“16TCL02”(代码112364)和“16TCL03”(代码112409)三支公司债券继续交易,不停牌。
二、停牌期间安排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相关各方正在积极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各项工作。停牌期间,公司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每五个交易日披露一次有关事项的进展情况。
三、必要风险提示

本公司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尚存较大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❺ tcl集团持有多少寒武纪股份

截止2020年8月21日,tcl集团不持有寒武纪股份。

1、TCL:

TCL创立于1981年,前身为中国首批合资企业之一。2019年,TCL完成资产重组,拆分为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TCL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2月6日晚间,TCL科技公告称,公司证券简称自2月7日起由“TCL 集团”变更为“TCL科技”,英文简称由“TCL CORP.”变更为“TCL TECH. ”,公司证券代码不变。

TCL科技聚焦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产业,以产业金融与投资创投支持主业发展,加速向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转型。

2、寒武纪:

《寒武纪》是由合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出品,江丰宏执导,周雨彤、侯明昊、贺军翔、符龙飞、秦汉、赵震宇等人主演的黑色超级网络剧 。

该剧讲述了一个名为南瞻部岛的架空小岛上黑暗势力盘根错节,向往美好生活的女主在踏上小岛后无意中卷入了岛上复杂的斗争中,并开始了一场浪漫惊险、悲喜交加的冒险之旅的故事。

(5)TCL集团重组后有大资金进扩展阅读:

2017年3月31日,TCL集团发布公告,华星光电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6代LTPS-AMOLED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投资建设一条月产能达到4.5万张的第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

将采用面向最高端面板产品的柔性基板、柔性LTPS制程、高效率OLED、柔性触控及柔性护盖等先进技术,采用有机蒸镀的生产工艺,主要产品为3~12”高分辨率的中小尺寸柔性可折叠AMOLED显示面板。

据悉,这一项目拟于2017年6月30日前开工建设,2020年实现量产,总投资约350亿元,其中项目公司注册资本210亿元,华星光电出资110亿元。武汉市东湖管委会指定的投资主体出资100亿元,总投资与项目公司注册资本的差额将由东湖管委会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目标公司提供贷款

由于AMOLED面板具有轻薄可柔性显示、高对比度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异性能,有利于在可折叠智能手机、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以及VR/AR等显示领域的应用。

❻ 3,tcl重组汤姆逊是失败还是成功原因是什么

重组汤姆逊
案例主体:
TCL集团
市场地位:
国内彩电领先品牌、国际市回场赶超者
市场意义:
TCL重组汤姆答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一个战略典范。
市场效果:在技术上,合资公司已经为TCL带来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五代背投”,在国际市场的抢占上,T。

❼ TCL的现状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81年,总部位于中国南部的广东省惠州市,在深圳和香港上市(深圳:TCL集团000100;香港:TCL国际1070、TCL通讯2618)。20多年来,TCL集团发展的步伐迅速而稳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12年以年均42.65%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增长最快的工业制造企业之一。目前TCL集团主要从事彩电、手机、电话机、个人电脑、空调、冰箱、洗衣机、开关、插座、照明灯具等产品的研、产、销和服务业务,其中彩电、手机、电话机、个人电脑、开关插座等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领先优势。

200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2.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8亿元人民币。经过多年发展,TCL已是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在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04年最有价值品牌研究”中,TCL品牌价值为305.69亿元人民币。

2004年8月,TCL与法国汤姆逊合资组建并由TCL控股的全球最大彩电企业-TTE正式开业运营,它标志着彩电行业世界版图已经被改写。2004年4月,TCL与法国阿尔卡特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组建一家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合资公司,目前合资公司已正式投入运营。

❽ 如何进行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成功的财务整合是并购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因素,这些因素来自于财务整合过程,而且会对企业财务整合产生影响。因此,要求我们在整合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可能的财务风险以及如何防范财务风险,在整合过程中建立起风险的防范措施。本文结合并购案例,对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风险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规避财务整合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跨国并购案例的分析

tcl在2002年9月开始了其国际并购之旅。先是收购了严重亏损的德国施耐德公司,2003年11月4日,tcl集团与法国汤姆逊公司在广州就彩电业务合并重组意向签约换文并联合对外宣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2004年10月9日,tcl集团与阿尔卡特在北京签约成立合资公司,这是国内手机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企业并购案。经过如此一系列的跨国并购,tcl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彩电生产厂商和第七大手机生产厂商。虽然表面上看,tcl在全球范围内的实力大大增强了,tcl品牌打入国际市场了,但tcl盲目扩张背后隐藏的财务危机,在并购后的若干年内会慢慢显现出来。

tcl并购汤姆逊用的是换股方式,但并购阿尔卡特却支付了5500万欧元(约5.5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并购前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就已处于亏损状态,并购后整合效应的迟迟不能释放使tcl承担了巨额的亏损成本。2004年tcl与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亏损1.43亿元,与阿尔卡特的合资公司t&a亏损2.83亿元;2005年tte亏8.2亿元;2006年中期tte实亏7.63亿元,总亏损额高达15亿元。由于海外业务多采用信用证等方式结算,平均结算期87天,显著长于国内业务,受此影响,2004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期延长了15天,应收账款额增加了30多亿元,即使考虑了海外业务对存货的消化作用,因海外业务多占用的资金也相当可观。2003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为6.7亿元,2004年为负13亿元,2005年为负20亿元,2006年中期为负30亿元,三季度重组压缩欧洲业务后仍为负10.7亿元。从上面的几组数据我们已经看到海外并购的高风险以及对现金流的高消耗。而对汤姆逊crt技术的过度重视已经导致公司在平板电视上落后于国内其他主要厂商,甚至因此让出了全球彩电销售第一的宝座。借助资本市场,tcl获取了大量的金融资源,但遗憾的是多业务间的平衡使集团总体的金融资源被分散了,结果导致单个分业务上的投入不足。以2004年整体上市募集的24亿元为例,按计划,其中10亿元将被用于兼并收购以支持核心业务发展;1.94亿元用于多媒体业务;1.77亿用于通讯业务;1.95亿元用于非相关多元化的半导体项目;3.8亿用于集团整体的物流和信息化改造。但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海外并购产生的现金流紧张,集团公司终止了无绳电话和半导体项目,拟用于并购的10亿元资金中也拿出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伴随着大量的现金流消耗,tcl开始出现投资不足的迹象: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投资现金支出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呈逐年减少趋势:2002年,tcl净投资现金支出高达12.6亿元,2003年减少一半到6.4亿元,2004和2005两年均只有3亿多,2006年三季度只有9400万元,紧张的现金流阻碍了公司各业务的成长。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2006年中期报告显示:tcl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76亿元,净利润-7.38亿元。各界关注的两大并购项目,手机已经扭亏,彩电则继续亏损。不过公司预计第三季度经营业绩将有明显改善,经营性亏损会比去年同期减少50%以上。2006年上半年tcl集团彩电全球销量达1088万台,以11%的市场销量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市场则以21%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tcl并购的汤姆逊项目(tte),今年上半年在北美市场份额持续上升,通过一年的整合,北美业务在去年减亏6000万美元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减亏3000万美元以上。但彩电项目(tte)公司在欧洲的业务仍在亏损。tcl多媒体(tmt)2006年上半年为欧洲业务提取拨备8.31亿元(国内会计准则口径),加上欧洲业务本身亏损7.63亿元(国内会计准则口径),按持股比例对tcl集团合并净利润影响为-6.18亿元,占公司净利润的83.7%。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并购的初衷都是好的,并且一旦并购成功的话,势必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收益。在财务方面主要体现为降低资金成本,改善财务结构,提升企业价值。但是一些没有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的企业并购会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甚至是将企业拖入破产的深渊。不成功的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并购整合方面体现的比较明显。例如战略整合,财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以及文化整合等。

二、企业并购整合面临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又称资本风险,指并购方不能及时地以合理的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获得预期所需要的并购资金及多付并购价款的可能性。包括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支付方式选择风险以及融资资金分配风险,其突出表现是现金支付方式并购造成的资金短缺。

1.并购整合中的财务信息不对称风险

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由于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经营理念、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和财务运作方式的不同,在整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如果未能妥当处理将不仅抵销并购所带来的利益甚至会侵蚀原有企业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购买方缺乏经验和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卖方叮能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一些对买方非常重要的信息,而买方如果没有对此进行充分洞察的能力,则可能在并购后的整合中尝到“苦果”。

2.支付方式选择风险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多采用现金、承担债务或现金加资产作为支付手段,支付方式的证券化程度较低。被并购或交易的资产多为实物形态资产,而非证券资产。这种以实物资产作为并购或交易标的交易方式,往往由于被并购上市公司的人员安排、债务处理等一系列具体问题,使得上市公司并购谈判过程和交易过程复杂化,从而导致并购的低效率。同时这种支付方式使得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的发展。

3.企业融资资金分配风险

我国上市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能够融的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的利用和分配关系着企业的正常发展与规模的扩大。这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若企业在资金分配时出现估计不足或者分配失衡的问题,企业的一些急需资金发展的业务部门会受到阻碍,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集团整体的发展受到了打击。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1.调查并得出准确的财务信息

对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调查是并购前调查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股本规模及股本结构进行调查,对目标公司股票市场价格进行分析,股票价格直接影响收购成本。最重要的是对目标公司财务状况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直接影响了收购公司收购后的后续经营成果。收购方要十分谨慎的分析目标公司的财务状况,识别其财务报表时要注意其利润表是否增报了收入,低报了费用,主并企业可以聘请经验丰富、信誉高的中介机构根据企业的并购战略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的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未来收益能力作出合理的预期,在此基础上作出的目标企业估价较接近其真实价值,以降低对其定价的风险。

2.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从全球来看,目前混合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随着并购法规和并购操作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并购企业应当立足于长远目标,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将支付方式设计为现金、债务、股权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如果主并企业发展前景良好,对并购后的有效整合有较大的信心,有更大的赢利预期,可以采用以债务为主的混合支付方式。另外,更深入地发展混合支付方式,学习采用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多种证券进行组合支付也是降低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支付方式多采用现金支付,所以应当充分重视因现金支付过多而出现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3.合理安排融资所得资金

企业各业务部门应当针对自身业务发展所需资金编制出资金需求报告,企业管理层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拟融资总量的估算。企业通过股票市场或者其他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所获取资金后,应当制定详细的资金分配方案,将这些资金流向正确的部门。同时,企业管理层应当将多融的资金作为储备资金,对企业未来面临的不确定事项进行资金支持。

有帮助记得采纳哦!谢谢!

❾ tcl集团股市重大资产重组,工作量大

重组可能需要时间会常一点吧对啊,签到合并,可能对工作量会大一点。!希望资金导航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

❿ 一旦TCL退市,我2元买的1000股股票,会怎么样散户股东会受补偿么

TCL这只个股退市,股东会得到补偿,不过首先偿还的是大股东,散户得到的资金基本上没有什么!向TCL这样的大的电器制造股市一般不会退市,里面牵扯很多人的利益,很多有背景的人会想尽办法筹集资金使公司正常运转! 你的2000块钱盈亏都没有什么!在股市赚钱一般动用资金是以万为计量单位!你的2000块钱放一两年会安全赚钱出来的! 资本市场只为懂她的人给力!

阅读全文

与TCL集团重组后有大资金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智鑫药业股票 浏览:52
九泰基金中证基金 浏览:385
身份证掉了怎么贷款啊 浏览:458
黄金分割外汇 浏览:603
申银万国期货能化研究院 浏览:16
哪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高 浏览:16
国际黄金涨跌幅度限制 浏览:217
博时丝路主题股票行基金今日涨幅 浏览:590
2018年期货分类监管 浏览:351
水泥相关股票 浏览:717
人人贷we理财怎么投资 浏览:826
大豆期货交易所哪家好 浏览:509
1400港币换人民币多少 浏览:432
五千新台币多少人民币 浏览:530
拾贝理财怎么样 浏览:969
农行玫瑰花贵金属图片 浏览:800
各省小微企业贷款比 浏览:142
投资b股 浏览:556
最新在岸人民币反弹 浏览:84
外汇黄金怎么样 浏览: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