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内地零售业企业有哪些 像 永乐、国美电器和联华 这样的,谢谢
即将上市或已上市的有:金鹰国际,茂业百货,物美,新世界百货,铜锣湾百货,百盛集团,鹏润,五星电器,北京京客隆,一商友谊股份,天津家世界等
㈡ 香港的上市公司如何分类
一般分为主板公司和创业板公司两大类香港交易所而言,旗下的证券市场有主板和创回业板两个答交易平台。
主板公司指那些在主板上市的公司;
创业板公司指那些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的证券代号为一个以「8」字为首的四位数字,有别于在主板上市的证券。
对于指数编制公司及投资者而言,他们或会把公司按行业、或公司的规模(例如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分类,
投资者如要参考这些公司分类名单,可参考指数编制公司的成份股名单,例如恒指服务有限公司在网页公布的成份股名单。
希望可以帮到您。
㈢ 在香港上市的消费品行业公司有哪些
华润集团,莎莎国际,利丰集团,
㈣ 想理解一下香港的上市公司的情况,香港的行业大致分类如何,每个行业的领导者是那一家啊
你上www.aastock.com, 要注册但不用收费, 其他你自己慢慢发掘...
㈤ 保险 香港上市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和效果
第一、香港上市的时间可控性很高。这主要受益于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确规范的程序,加之监管机构独立透明、廉洁高效,专业机构质素高,公司一般在6-12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上市的过程。上市时间可控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上市时机。我们曾帮一家国内著名的零售连锁企业物美股份2003年在香港上市,整个上市过程用了7个月左右的时间,赶在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之前,为公司筹集了一大笔资金,用以发展网络,以抵抗外资零售业的冲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物美股份是北京地区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
第二、在估值方面,香港市场对内地金融、新能源、消费品行业的接受程度较高,估值基本接近,甚至出现很多香港估值高于内地A股估值的案例,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新能源等行业板块。最近有多家先A后H股上市的成功案例(例如:农业银行)以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金风科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宣布进行H股增发的现象,更从侧面说明香港在估值水平总体上并不比内地股市差。
第三、对于一些拥有品牌和国际业务的公司,香港上市能给予公司一个借助上市过程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宣传和推广公司业务的机会。第四、香港的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媒体公众都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管制和内部控制有较高的要求,这会促使上市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长期获益。
上市后的各项便利
第一、香港上市后的再融资非常便利,通常是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不需要额外的行政审批。
第二、在香港可以使用的融资手段极为众多,包括:配售、供股、可转债、认股证、高息债、杠杆融资等等。其实在香港资本市场,除个别年份以外,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的规模都超过了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这突显了再融资的便利,也为优秀企业和像渣打银行这样融资产品全面的国际性银行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
第三、控股股东禁售期仅为6个月,相比A股的3年禁售期要短得多。
第四、兼并收购的便利。香港上市公司运用股票作为并购工具的作法比较普遍,并且是市场化运作,无需行政审批。如果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平台进行国际并购,其便利性也优于涉及跨境审批的A股公司平台。
第五、香港上市公司得到来自于国际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员广泛和资深的研究覆盖。通过与国际投行和国际投资者的密切交往,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国际化的视野。
所以香港成为中国公司上市最多的海外市场,群英荟萃,中国的行业龙头很多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票在香港的地位举足轻重,以2009年度为例,中资企业占了香港股票交易总额的72%,市值占了58%,新股集资占了83%。渣打2009年度完成的香港上市案例全部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香港股票市场也就此成为国际资金投资中国股票的最主要场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㈥ 在香港上市有什么好处
有利于开成良性的抄监管体系
方便袭建立国际化运营平台
上市的成功率高
集资便利
发行价没有限制,股权转让容易
后续融资便利
股票二手市场流通性比较好
扩大国际影响力
绿专企业管理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总公司在香港,主要服务有香港上市,境外上市,海外上市等服务,实现亚洲倡导的 “一带一路”战略精神, 创建资本 “新格局”。
㈦ 香港上市公司有哪些分类
为了提高证券市场的信息质量,规范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信息,中国证监会公回布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答。应该说,《指引》对上市公司的分类较原来两地交易所的行业划分更加细致,并且参考和借鉴了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国际产业分类、北美产业分类标准和摩根斯坦利全球行业分类等国内外权威行业划分标准。然而,不少证券业专业人士认为,目前两地交易所公布的分类结果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按照《指引》的规定,上市公司分类的原则与方法是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分类标准。当公司某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则将其划入该业务相对应的类别。当公司没有一类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大于或等于50%时,若某类业务营业收入比重比其他业务收入比重均高出30%,则将该公司划入此类业务相对应的行业类别。
㈧ 香港上市公司报表中收益是不是销售额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香港上市公司报表数据中,收益和销售额是不一样的。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服务,从购买或接受应税劳务方或服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切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以及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收益是指就该财产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权也可以依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归非所有人取得。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营业收入、得到益处。
关于香港上市公司报表的相关问题就介绍到这里,以上回答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您为我们点赞及关注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