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发展目标
国药集团确立〝贸、科、工〞为长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目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0
年,实现集团主营业务销售收入599
亿元;
第二阶段目标是到2012
年,实现集团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000
亿元;
第三阶段目标是到2015
年,力争进入世界500
强。
国药集团的战略定位是:以市场为导向,做中国医药贸、科、工一体化的产业整合者。
㈡ 国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怎么样啊,待遇,还有前途
第一个问题:中国医药集团工资待遇
中国医药集团工资信息
业务 平均¥2400
销售经理 平均¥14000
信息主管 平均¥4700
销售-实习生 平均¥1000
第二个问题:发展前途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26日,是由中央管理的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十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及国药股份、深圳一致两家上市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373亿元,进出口额7.7亿美元。在200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大企业排名中,中国医药集团位列第99位,在151家中央企业中,中国医药集团销售收入位列第55位,利润位列71位。
第三个问题:发展前景
据有关调查分析认为中国医药业在医疗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迅速及保险范围扩大的支撑下,前景看好。
一、医药行业基本现状
1,医药行业仍属高新技术产业
2,产品创新严重不足,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3,新医改推动中国医药市场向前发展
4,新兴医药市场繁荣兴旺
二、 现状分析
1,医药行业看似为低端制造业,但随着进入21世纪,人类创新发展,对各类产品的要求不断增高,医药行业也进入了高端技术时代,药品行业不断创新,出现了高科药品行业竞争激烈的状况。尤其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发展。
2,目前高端药物市场基本被外资企业占据,在生物制药上中国目前只能走仿制的道路,根本无法在技术上与欧美等国家抗衡,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中药创新。但是我国中药行业长期由于中药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不足,发展结构失衡,且资源破坏严重,流失问题突出、中药材基地布局不合理,监管主体缺乏,资源保护责权不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医药行业的发展。
3,国家刚刚颁布不久的新医改方案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医改的目标是2010年初步建立全民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卫生,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
4,中医业具长期增长潜力
由于新医改政策中极大的加大了中国医疗支出,盈利及现金流走势稳定,抵御经济冲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国医药行业获得长期成功将取决于保持稳定的应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产品质量),要关注利基市场,营销强有力一级有效的销售渠道。虽然医药行业将继续承受将和价格压力,但中医行业仍具有强劲的基本面和长期增长潜力。
5,仿制药依然占主导地位
目前,仿制药依然是众多药厂的主要产品,激烈的价格战使药品公司进入低研发投资,缺少创新和低收益的恶性循环,同时,中国药品销售体系复杂凌乱,多层级供应链导致零售价大大高于出厂价,且同类型药品泛滥严重,限制了药厂利润。
6, 新医改政策8500亿的投入和行业整体发展
新医改的推进将对行业整合起到催比作用,中国是人口大国,由国家颁布的新医改政策中,有8500亿的投入要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到2011年要抓好5项改革(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上中国保监会统计,个人医疗保险自1999年以来以4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由此可见,医疗卫生行业中的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中国医药市场效率低下,为了应对众多挑战,如研发不足,制造和质量控制增强及药品审批更为严格,医药企业通过并购提高效率和市场份额,扩大地理分布。现自新医改政策出台以来,医药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药行业业务模式具有可持续性、品牌和研发能力强劲。医药行业形式势必发展迅猛。
三、中医业具长期增长潜力
由于新医改政策中极大的加大了中国医疗支出,盈利及现金流走势稳定,抵御经济冲突的能力提高了,要在中国医药行业获得长期成功将取决于保持稳定的应用模式(尤其是成本效率及产品质量),要关注利基市场,营销强有力一级有效的销售渠道。虽然医药行业将继续承受将和价格压力,但中医行业仍具有强劲的基本面和长期增长潜力。
㈢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介绍
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一致药业5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4%,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5%。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600亿元,是中国唯一一家超千亿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中国国家医药集团1正全力推进集团五大平台——现代物流分销一体化运营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全国医药零售连锁网络、全国麻醉药品配送网络、全国生物制品营销及冷链配送网络、全国医疗器械耗材产品配送网络,科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药科研与工程设计、医药国际经营与海外实业、医药会展与传媒、医疗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一个以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中国,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0年,中国医药集团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㈣ 国药集团是央企吗
央企说的是直属于国务院的国有企业,所以说国药股份是央企。
国药股份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面、综合实力很强的医药健康产业的集团。以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
国药集团是一家中央企业。国药集团是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全称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它于2009年9月23日在香港上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和医疗产品经销商和领先的供应链服务提供商,该公司拥有并运营着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网络。自2005年以来,该公司已连续四年在中国医药年度销售额和利润及税收方面排名第一。
中央企业领导小组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或由中组部, 国资委或其他中央部委(协会)委托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或其委托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出资人职责。
一般认为,央企有三个主要特征。
1、资产的财务关系在财政部单列;
2、人事关系在人社部单列;
3、运营在国家计划单列(国务院可以直接行文)。
根据产业的属性和管理控制主体,中央企业大致分为四类:
1、工业类央企,主要是96家央企,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投资者职责;
2、金融类央企,主要是财政部(或委托汇金公司)代表国务院,履行投资者职责的中央金融、证券、保险企业,共23户;
3、文化类央企,主要是三个中心文化企业,它们作为投资者的责任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国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电网络(600831)、股吧】有限公司)
4、行政类央企,主要是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三家企业
(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烟草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㈤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什么能进入百强
生意好,实力强,企业规模大……
㈥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不是央企
国药集团是央企。国药集团,即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控股企业。
㈦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的公司历史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所属各企业,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着全国抢险救灾药品、中药材、医疗器械的中央储备、调拨和供应任务,在关键时期、危急时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作为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后勤保障组成员单位,动员了集团系统一百多家企业,向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拨防治非典医药用品总金额为1.3亿元;向北京等重点地区供应了防治非典医药用品1.7亿元,圆满完成了中央援助香港、澳门3000多万元防治非典医药用品的货源组织和供应工作,受到了国资委和发改委的嘉奖。在2008年抗震救灾中,中国医药集团快速反应,全力以赴,完成抗震救灾医药物资储备调拨金额达3亿元,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医药集团是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麻醉药品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中国医药科研开发促进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文化研究会等行业组织的会长或理事长单位,还是全国药品交易会、全国医疗器械博览会等重要会展的主办和支持单位。
2010年,国药集团签署战略协议,将建华中地区最大现代化中药制剂产业基地。
2012年12月15日,中国医药集团投资控股现代阳光体检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医药集团与北京现代阳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国药阳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980万。
2013年6月17日,成立国药中原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下辖5所医院,为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新乡市中医院,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㈧ 中国目前发展比较好的前二十个医药企业
2008年度全国医药商业企业销售100强
金额单位:万元
位序 企业名称 2008年度
销售总额
1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5,296,848
2 上海市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236,520
3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04,152
4 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478,056
5 广州医药有限公司 1,262,819
6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215,543
7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808,161
8 重庆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790,348
9 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 712,413
10 四川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552,030
11 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 489,205
12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77,515
13 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 439,927
14 浙江英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408,221
15 乐仁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1,000
16 中信医药实业有限公司 374,659
17 河北东盛英华集团 364,803
18 山东海王银河医药有限公司 364,676
19 天津医药集团太平医药有限公司 348,928
20 天津天士力医药营销集团有限公司 334,619
21 江苏亚邦医药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310,680
22 新疆新特药民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97,806
23 辽宁东北制药集团公司供销公司 296,255
24 深圳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93,849
25 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 284,707
26 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74,300
27 湖南省长沙双鹤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264,503
28 山西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1,315
29 四川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60,560
30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57,281
31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243,927
32 江苏省苏州礼安医药有限公司 232,205
33 济南中信医药有限公司 210,039
34 江西汇仁集团医药科研营销有限公司 190,481
35 福建鹭燕(集团)公司 180,801
36 北京市京新龙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178,816
37 山东瑞康药品配送有限公司 177,838
38 江苏省南京华东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176,556
39 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173,683
40 上海市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 172,650
41 大连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8,300
42 山东临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67,000
43 国药控股湖北新龙有限公司 159,989
44 上海新先锋华康医药有限公司 157,980
45 陕西华远医药商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50,000
46 广西柳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147,496
47 北京天星普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141,634
48 深圳中联广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0,756
49 浙江省台州医药有限公司 139,653
50 北京双鹤药业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137,478
51 福建惠好药业有限公司 134,786
52 湖南省全洲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133,543
53 江苏常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33,377
54 湖南博瑞新特药有限公司 132,000
55 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31,841
56 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 130,195
57 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28,246
58 福建省厦门医药采购供应站 125,921
59 北京普仁鸿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125,000
60 河北邢台市万邦医药有限公司 124,000
61 浙江省温州市生物药械供应有限公司 121,652
62 上海外高桥医药分销中心有限公司 121,515
63 上海康健进出口有限公司 119,840
64 无锡山禾集团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118,524
65 湖南双舟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118,115
66 浙江嘉信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15,000
67 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 113,981
68 浙江温岭医药药材有限公司 113,303
69 河南省医药有限公司 113,000
70 安徽省阜阳市康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13,000
71 北京京卫国康医药有限公司 109,774
72 河南省爱生医药有限公司 108,000
73 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06,174
74 海南泰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102,055
75 江西仁和药业有限公司 101,845
76 武汉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0,006
77 辽宁省沈阳维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100,000
78 安徽省阜阳医药采供站有限责任公司 968,56
79 浙江省宁波海尔施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93,845
8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药业有限公司 93,257
81 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91,085
82 江苏华晓医药物流有限公司 88,005
83 天津合作领先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87,639
84 浙江省衢州医药有限公司 86,174
85 云南东骏药业有限公司 85,712
86 北京华立永正医药有限公司 84,325
87 浙江省杭州凯仑医药有限公司 83,979
88 辽宁省康莱药业有限公司 81,795
89 上海虹桥药业有限公司 81,488
90 辽宁省医药实业有限公司 80,503
91 江苏省医药公司 80,168
92 重庆科渝药品经营有限责任公司 80,040
93 青岛百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80,000
94 河南省康信医药有限公司 79,709
95 上海申威医药有限公司 79,166
96 上海复星药业有限公司 78,868
97 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77,933
98 福建省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7,869
99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商业公司 74,819
100 山东康诺盛世医药有限公司 74,125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商业协会2008年度全国医药商业企业
基本情况调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