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哪些时间敏感期不能减持股份,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债券利息可以向投资者支付足够的金额来抵御通货膨胀并获利。这使债券具有吸引力,其价值也在上升。咱们合作吧。先算算你那笔
『贰』 沪市上市公司在公布财报前可以减持吗
如果你是上市公司的董监高,则不可以在年报披露前三十日内买卖公司股票。
『叁』 在年报公布前20天内解禁股可以减持吗
两大沽空动力导致A股市场大跌
两大沽空动力导致A股市场连续下挫:严厉房地产调控引发地产股普跌,殃及金融股并拖累A股股指大跌;有别于基金的另一市场主力或已崛起,借助杠杆效应刻意打压或沽空银行股,达到沽空A股市场目的。
自4月16日股指期货鸣锣上市之后,A股股指出现了一波急速下挫走势。于是,就有人把导致A股下挫的原因归罪于股指期货。其实不然。尽管股指期货的上市交易对A股波动有一定影响,但主要的影响还是来自于现货市场本身。这次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导致A股地产股快速下跌,殃及金融股,引发金融股特别是银行股的破位下行,这是引发A股股指大幅下挫的主要动力之一。
那么,为什么房地产调控会引发银行股的破位下行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次严厉房地产调控首先是从紧缩房贷开始的。有分析认为,银行信贷的持续不断流入,是导致国内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根本原因之一。
房地产调控之所以会对银行股产生这么大的冲击与影响,主要是由于商业银行拥有庞大的房地产贷款。据Wind统计,已披露2009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涉及房地产贷款已达到5.28万亿元,约占其银行贷款总额的25.14%。其中,工行、中行和建行的房贷规模各自都超过万亿元;兴业、招商、民生和深发展等股份制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规模及所占总贷款比重都较大。另据央行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继续增长。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新增320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31.1%,比上年末上升0.5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新增5227亿元,季末余额同比增长53.4%,比上年末上升10.3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均显示,目前我国银行的总贷款中房地产贷款比重相对较高。当严厉房地产调控来临之时,市场自然会担忧银行的房贷质量是否会恶化。
另外,由于房贷仍是目前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和主要盈利来源之一,有关规定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等房贷紧缩措施出台后,势必也会导致银行信贷从目前的“供不应求”向将来的“需求相对不足”方向转变,由此将导致市场预期商业银行的未来盈利能力将可能逐步降低。
当然,还有商业银行面临再融资和解禁股压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等因素,各种因素共同导致了银行股的纷纷下挫。从此次银行股下跌的深度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个人按揭贷款规模及房贷所占总贷款比重较高的上市银行,其股价下跌的幅度也较大。
不过,除了严厉房地产调控对近期银行股下跌有重大影响外,市场中还有一股力量刻意打压或沽空银行股,对此次A股下挫有突出影响。
按理说,目前银行股的市盈率和市净率都已经非常低了,银行股也早已进入其投资的安全边际区间。那么,为什么银行股还会破位下行?观察国内基金业今年一季度财务报告发现,国内不少基金正在大幅增仓银行股。从盘面上也可观察到,打压或沽空银行股的市场力量并非A股市场的基金主力,而是能与基金主力抗衡或做对手盘的另一股市场力量。这可能是A股市场中除基金之外的其他力量布局A股市场的一次尝试或预演。
追问:
近期大盘的走势,股指期货的影响还是最大的。做空比做多容易多了。
回答:
是的 。还是有钱人好。有钱人才能开那个股指期货的户。
『肆』 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窗口期不得减持 是哪个法律规定的
年报来及一季报披露窗源口期不得减持是根据《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来规定的,主要是为了实现监管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
由于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窗口期(季报前30日,预报和快报前10日)不得减持,而3月末和4月末分别是年报及一季报的密集披露期。再结合春节前夕企业和股东现金需求的提升。这些因素将使得1、2月份的集中减持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
(4)年报前一个月减持股份扩展阅读:
《减持规定》重点就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交易”这一特定途径减持股份作出细化要求,且受限范围不包括其通过二级市场购入的股份。董监高减持股份,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严格执行。
《减持规定》出台后将不会出现“减持潮”;引发市场大幅下跌的说法没有根据,投资者应当理性看待、审慎甄别。出台《减持规定》,并不意味着中国证券金融公司等“国家队”即将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也不会发生改变。今后,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伍』 为什么大股东减持股份会影响股价会如何影响
你好,指持股份额较高的股东,包含大股东卖出手中股票,下降持股份额就称之为减持,这种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小散户减仓。
股东减持对股价的影响
1、稀释了二级商场的资金总量,由于大股东们减持1%,往往也会带来数千万元乃至数亿元的资金流出证券商场,尤其是那些从财政出资视点减持筹码的大股东们更是如此。
2、股东很多减持阐明公司的领导层现已发现未来该公司的盈余才能大幅下降,股价在近期或许成为很长时刻无法逾越的高点,对股价十分显着的镇压。
3、从产业资本的视点提示金融资本,由于连控股股东都开端减持,那么,作为金融资本的中小出资者为何还要苦苦支撑呢?所以,股东们的减持相当于供给了一个估值新标尺。
4、盘活了股市商场的筹码,提升了股市商场的筹码流动性。究竟部分大股东的减持并非是由于股价严峻高估,而是控股股东为财政问题而做出的减持动作。
5、股东们的减持筹码一旦被商场所消纳,且股价再度活跃走高,那么极有或许强化股市商场的牛市气氛,在继续减持声中一路上涨相同。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陆』 年报,半年报出来之前多久不能减持股票
没有特别规定的,但是如果报表有重大差异而之前高官减持肯定会被证监会查的
『柒』 中报公布前一个月,大股东是不是不能增持买入
这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中有明确内规定:4.5控股股东、实际控制容人在下列情形下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一)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前10日内;(二)上市公司业绩快报、业绩预告披露前10日内;(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通过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在权益变动报告、公告期限内和报告、公告后2日内;(四)自知悉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或在决策过程中,至该事件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五)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一定期限内不买卖且在该期限内;(六)《证券法》第47条、第98条规定的情形;(七)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其他情形。4.6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遵守本所和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相关规则,通过本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4.7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上市公司年报、中期报告公告前30天内不得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
『捌』 大非在年报期间能减持吗
对大非减持的限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该公司年报、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是不能转让解除限售存量股份。
大非是指股市中的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这只股总股本5%以上的股东。限售股流通股在解禁之后,对流通股进行出售的一种行为,称为大非减持。
中国证监会2005年9月4日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十。这意味着持股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份在股改方案实施后12个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东所持股份,这就是“小非”的由来。与“小非”相对应,“大非”则是指持股量5%以上非流通股东所持股份。
解禁就是非流通股票已获得上市流通的权力。 减持就是大股东在2级市场抛售一部分可以上市流通的股份,增加了市场的流通量,有人卖就要有人买,需要资金去承接,一般来说算是利空,短时间内供过于求,使股价下跌。当然如果大股东不减持就不算利空,反而有可能刺激股价上涨。
『玖』 年报披露前一个月,大股东能增持吗
年报披露前一个月,大股东不能增持。年报披露前一个月属于敏感期,最好避开,内否容则会涉嫌内幕交易,会被调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
增持:证券业中的一句行话,顾名思义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仓。无论是对股票、期货、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加买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说你原有了一定的仓位,再添加买入就是增持——加仓。
『拾』 股东减持选择在年报公布后减持什么意思
这个一般是股票里股东减持公告里的用语,意思是公告3日后开始减持,减持在6个月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