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证监会规定借壳上市,并购重组市盈率不得超过多少倍
没有关于市盈率的规定。
关于借壳,证监会《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内法》第12条规定,上市公司向容收购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年度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所购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
没有关于市盈率的规定。
2. 创业板公司能被收购不知道不能借壳创业板上市,但是不知道能不能被收购
收购行为与上市是两回事,只要不是冲着借壳当然可以对任何公司进行收购。
3. 什么是创业板什么是借壳上市什么是三板市场
创业板市场,各国的称呼不一。在有些国家叫二板市场、有些叫第二交易系统、创业板市场等等。它是指交易所主板市场以外的另一个证券市场,其主要目的是为新兴公司提供集资途径,助其发展和扩展业务。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
借壳上市定义借壳上市是指一间私人公司(PrivateCompany)透过把资产注入一间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三板市场是为解决原NET、STAQ系统挂牌公司流通股份等历史遗留问题而设立的,目的是给这些公司的流通股份提供一个有效的流通渠道。
三板市场是个双向扩容的市场,好的三板公司可以上到主板,业绩差的主板股票也会下到三板(如水仙电器),另外原先历史遗留问题股也会逐步转战三板(如恒通集团),再加上今年深沪股市主板退市股票有增多趋势,这些不断注入的新鲜血液,成为三板市场不断壮大的源泉。上到三板交易的股票大多股价较低,一旦其回到主板交易,获益程度非常可观,这令其壳资源价值凸显。
4. 如何看待创业板也可以借壳了呢
政策对于创业板可以借壳松绑,对于创业板就是一个长期重大利好,尤其是让那些高新技术产业小市值的创业板就是重大利好,有了在A股市场长久留存的机会。
下面来看看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情况,对于创业板可以借壳的目的有三点:
(1)为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
(2)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
(3)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
股票市场就是一个资产分配的市场,当上市公司有泡沫之时就是开始挤泡沫,当泡沫消除之后就开始体现价值;股市都是循环在这个阶段,所以只有优质的上市公司才能保持上期上涨趋势,才能走出真正的价值投资。
5. 问个问题,创业板上市条件里,公司必须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我不太明白这个概念。比如说,想要18年12月
一般是整年结算的,十二个月盈利算一年
6. 创业板上市要求 企业达到什么要求才可以上市
根据2006证券法:第五十条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公开发行;
(二)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三)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
(四)公司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
无虚假记载。
证券交易所可以规定高于前款规定的上市条件,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6)创业板上市公司借壳利润要求扩展阅读:
上市申请公司的上市申请如获得交易所批准,其股权分布应确能符合下列条件:一是记名股东人数2000人以上,其中持有股份面额2000元至20万元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500人。
且其中持股份面额之和占实发股本总额的20%以上或达1500万元以上;二是持有股份量占总股份2%以下的股东,其持有的股份之和应占公司实发股本总额的25%以上。
上市申请公司的股票,近6个月的合计交易票面金额应在250万元以上或平均每日交易票面金额与上市股份面额的比率不低于万分之一。
7. IPO上市流程与借壳上市流程借壳的优势和减少了多少步骤
n买壳上市与直接上市比较直接上市的利弊:
好处
Ø成功后可直接达到融资效果Ø比买壳上市的成本一般较低(3千多万人民币)Ø没有注入资产于上市公司的限制弊处
Ø上市操作时间一般较长,一般需要九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Ø上市过程存在若干不明朗因素,如须通过证监会,联交所审批及面临承销压力Ø上市成功前须支付超过60%的费用(约港币1500-2000万),但未必一定能成功上市n买壳上市与直接上市比较(续)买壳上市的利弊:
好处
Ø比直接上市简单、快捷(3个月-5个月)Ø如前期工作准备充分,成功率相对较高Ø无需支付巨额的IPO费用而冒最后上市失败的风险Ø借壳上市后,可再融资能力强(于2002年于香港或美国主板及创业板之「再融资」总额为560亿港币)Ø不用符合直接上市的利润要求(死壳复生除外)Ø联交所及证监会的审批比直接上市容易得多n买壳上市与直接上市比较(续)弊处
Ø需要先付出较大的一笔壳费(对国内企业而言需要较多的外汇储备),后才能融资Ø收购壳公司法律程序复杂,如收购过程中不妥善处理,日后可构成麻烦n二、香港或美国买壳上市的途径香港或美国买壳上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Ø直接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干净壳)Ø透过债务重组以取得控股权(重组壳)Ø挽救及注入资产以取得控股权(死壳)n(一)直接收购上市公司Ø向主要股东直接购入控股权 Ø若收购超过30%股权需进行全面收购Ø减持配售以达25%公众股权比例n(一)直接收购上市公司(续)操作方式:
Ø提交重组方案给清盘官(包括削债、股本重组)Ø与清盘官、债权人、原有股东谈判Ø投资者进行尽职审查Ø削减现有股本Ø削减债务Ø增发新股给投资者(以达到控股权)Ø配售减持至25%公众股,复牌上市n(二)透过债务重组以取得控股权操作方式(一):
Ø提交重组方案给清盘官(包括削债、股本重组、注入资产)Ø与清盘官、债权人、原有股东谈判Ø增发新股给投资者(以达到控股权)Ø注入新资产(需符合上市条件)Ø进行新上市文件编制、审批等新上市程序Ø减持配售至25%公众股Ø复牌上市n(三)挽救及注入资产以取控股权操作方式(二):
Ø成立新准上市公司(「新公司」)Ø以“股换股”的方式把新公司的部分股份给原上市公司股东及债权人Ø新公司从以上换回的原上市公司股权卖给清盘官Ø注投资者的新资产入新公司Ø配售减持至25%公众股Ø新公司进行「介绍上市」n三、香港或美国买壳上市时间,代价及后续融资n(一)买壳上市时间(一)「干净壳」:2-3个月(最佳选择)
(二)「重组壳」:5-8个月
(三)「死壳」: 6个月-1年
n(二)买壳上市代价投资者的成本有三个部分:
Ø壳价Ø公司内之资产价值(如保留)Ø中介费用(清盘官、财务投资公司、律师等等)投资者亦要准备全面收购之资金(如需要全面收购)
n(二)买壳上市代价(续)(一)壳价(注:壳价会随市况波动)
主板(一般情况)
「干净壳」:7-12千万
「重组壳」:3-6千万
「死 壳」:2-4千万
创业板: 9百万-2千5百万
n(二)买壳上市代价(续)(二)公司内之资产价值
Ø取决于投资者对公司的资产的需求及原有股东董事买回公司资产的意态Ø投资者可跟原有股东另行达成协议,于1年后出售部分或全部公司资产予原有股东n(三)买壳上市后续融资一、资产注入公司
Ø买卖后需要一年后方可注入新股东资产Ø但收购第三方资产无时间限制Ø注入新股东资产为关联交易,须向联交所报批Ø注入资产可能是「非常重大收购」「主要收购」或「需披露收购」,须向联交所报批Ø如创业板公司主营业务转变,须股东通过Ø注入新股东资产值如超过公司资产值*的100%会促发「非常重大收购」,即相等于新上市处理,但如符合以下要求除外:ü注入业务跟原本公司类似,及并不显著大于原本公司ü董事会无重大变更ü公司的控制权无重大变更ü其他条件请见上市规则14.07(3)*其他基准请查看上市规则的第十四章14.06及14.09
n(三)买壳上市后续融资(续)二、后续融资
Ø减持配售可以新股增发方式融资Ø复牌上市后即可配售或供股Ø减持幅度没有限制,如可减持至51%(保留绝对控股权),可减持到35%(仍保留控股股东身份)Ø配售成本一般为股份价之2.5%给包销商Ø如死壳复生(即新上市),于复牌6个月内不可减持至低于50%Ø一般需要2星期-1个月完成配售,如配售不完成可申请延长Ø配售后大股东可再注入新资产以提高股权n目前国内企业谁最需要上市买壳?Ø国内民营公司,有长期融资需求Ø有大量现金(境外)Ø认为直接上市比较困难及风险大,特别是业绩及利润都一般(如1千万以下)Ø国营企业想尽快达到上市地位,国企官员取得经济业绩8. 创业板的借壳上市是什么怎么一回事
中国证监会11月30日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借壳上市审核严格执行IPO审核标准,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上市。
创业板定位于服务创业型、成长型小微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其准入、退市制度应当与主板、中小板有所区分。从现有主板借壳案例来看,多数借壳企业与创业板企业的特点不同,如果允许在创业板借壳上市,此类企业将登陆创业板市场,弱化创业板市场对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服务功能,扭曲创业板的定位。
9. 企业借壳上市中,对壳公司的资格要求是
对壳公司的资格要求是
1.市值小
2.价格低
3.股权关系清晰
4.负债小
5.无重大财务或法律问题
6.地方政府支持
7.如果借壳过程中涉及到收购原上市公司资产,选择净资产较小的上市公司,借壳方支付的成本相对较小
8.原大股东和主要债权方的意愿。 借壳上市是指一家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壳,Shell),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通常该壳公司会被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