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叫工会持股
就是员工持股,是指员工参加国企改制,并将经济补偿金或对企业的债权积极转股,从享有现金补偿或还债转为股权补偿或偿还的一种方式。改制企业职工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按照有关规定,选择设立职工持股信托、通过持股公司持股、一股带多股、个人委托等方式进行职工持股。
工会、职工持股会直接或代为持股,此类公司发生在1994年《公司法》生效以后,由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同时职工又有持股的意愿,所以通过工会和职工持股会的方式对公司进行间接持股。
我国各地对职工持股会的规范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同特点:职工持股会是由持有内部职工股的职工组成,从事内部职工股发行、登记及管理的组织;每个公司只能设立一个职工持股会等。
上述公司通过以合理的价格向外转让股权,或在股东人数的规定范围内以股权还原的方式进行了规范。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意见和2001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将工会定位于一个非盈利组织,而采取工会进行持股,势必使工会因为持股而成为一个盈利组织,其身份与工会的设立和活动宗旨不一致,可能会对工会正常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2000年12月1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能否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复函》明确指出:“职工持股会属于单位内部团体,不再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工会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其身份与工会的设立和活动宗旨不一致,故暂不受理工会作为股东或发起人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
根据这些规定,拟上市公司中如存在职工持股会和工会持股,股份代持以及发行前实际股东人数超200人的情况,都将构成公司发行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贰』 股权代持需要所有股东确认吗
代持这种行为本来就是原股东与代持方两方的事情,一般不需要别人确认的。双方签订好代持协议即可。
『叁』 股权代持中,实际股东如何退出
您好,实际出资人(隐名股东)可以根据与显名股东的协议、信托或其它安排退出。
『肆』 原公司股东代持已转让的股权可否成为解除合同
代持股东签订。
产生代持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真实的出专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属身份,或者是为了规避经营中的关联交易、找别人代持股,或者是为了规避国家法律对某些行业持股上限的限制,也可能是有的公司对股东身份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不管基于什么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书。签订代持股协议则存以下法律风险:
一、合同效力纠纷
如果代持股协议的内容没有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主要是没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没有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情形的,一般代持股协议是合法的。但是,这种合法也仅限于签订协议的双方之间,对第三人没有约束力。
另外,根据中国法律规定,中国有些产业限制外国投资者(包括港、澳、台投资者)投资或者禁止外国投资者投资。如果外国投资者规避中国法律规定,通过股权代持方式进入相关行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此时实际出资者和名义股东之间的股权代持协议会因违反中国法律规定而被认定为无效。
『伍』 股权代持中,实际股东如何退出
最受欢迎的AAAAAAAA证券AAAAAA统计AAAAAA排行网” 里有个股诊断功能,里面有效的分析了大盘及个股压力位支撑位及消息面分析,一切都是免费的。
『陆』 律师可以做股东代持股份的见证吗
可以,属于律师见证范围
『柒』 代持股份合同是否受法律保护
首先要判断代持的股份合同是否真实有效,只要签订的合同真实有效就专受法律保护。
依据《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中明确规定:
不属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的,合同无效情形的股份代持合同,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有效。
(7)无资金注入大股东代持股份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
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捌』 股份代持究竟是什么鬼
股权代持又称委托持股、隐名投资或假名出资,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版他人名义代实际权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
在此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之间往往仅通过一纸协议确定存在代为持有股权或股份的事实。如果说股权代持还带有一定模糊性的话,股权信托则是一个较早为人们所熟知并被很多信托投资公司应用的概念。
委托人将其持有的某公司的股权移交给受托人,或委托人将其合法所有的资金交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将该资金定向投资于某公司,受托人因持有某公司的股份而取得的收益,归属于委托人指定的受益人。
(8)无资金注入大股东代持股份扩展阅读:
近代以来,法学者在关注个体和社会的基础上将法律区分成公法和私法两个部分。商法领域内,基于商业活动开展的自由性或在对交易安全的考虑过程中也渐渐区分出个人法和公共法两个概念。
股权代持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法律关系:
第一,实际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三,是实际股东、名义股东与公司外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权代持
『玖』 如何防范股份代持带来的法律风险
1.投资人与名义股东签署《委托代持协议》这样类似的文件,确认实际投资人专的身份和权益,也可要属求其他股东在上述协议上见证签名。便于日后实际投资人顺利转正。
2.在代持股份的情况下,实际投资人虽然没有显名于公司股东名册,但关于股东的各项表决最好创造条件让自己参与行使,这样有利于自己和其他股东形成熟识关系。
3.可以通过在章程中增加股东转让股权时的程序性条件,使实际投资人有时间对名义股东转让股权的行为进行干预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为了防止“名义股东的配偶主张共同财产”,应事先要求名义股东的配偶出具确认书,确认其配偶自实际投资人处取得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这样会减少日后的争议。
『拾』 我签了股权代持协议就真的是股东了吗然而隐名股东我想起诉要回我的资金法律会支持吗
股权代持协议证明你只是挂名的,企业经营和你没有关系的,法院也不会支持你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