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东户数持续减少,户均持股持续增多,有筹码集中趋势这样好吗
是好事,就是抄持有这支股票的人数减少了,说明让大户或者庄家买去了,人数减少,总股数不变,当然平均每人持股数就增加。
这说明散户减少,主力控盘度比较高,是拉升前的表现,作为中长线是个好标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数据都有滞后性,有主力利用这点挖坑!!而且短期也可能剧烈震荡来洗洗还不是很坚定的筹码。做好最后冲刺的准备!
『贰』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是多少
大股东是复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制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 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股本总额4亿元以下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75%,股本总额4亿元以上大股东持股比例上限90%。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
『叁』 股东权益结构和持股比例区别
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股权权益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义务)。基于股东地位(身份)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是股权。
股权权益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3)股东持股非常集中扩展阅读:
股东权益结构的分类:
1、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
(1)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
(2)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
(3)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
2、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从理论上讲,股权结构可以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
从这个角度,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在控制权可竞争的情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相互匹配的,股东能够并且愿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是锁定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将被削弱。
『肆』 股东持股增加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股东持股增加指的是前十大股东或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增加,说明大资金持股数量增加,筹码集中度变高了。
筹码度集中提高,大资金就更容易操作(拉升或打压)该股票。
『伍』 股东人数的多少有什么影响
股东
持股非常集中对
股票
拉抬相对轻松
观察人均持股数
从
年报
、中报中我们可以看到
上市公专司股属东
人数
和人均持股数。一般我们认为股东人数越多,人均持股数越少,说明
无庄
介入或
庄家
介入不深;相反,股东人数越少,人均持股数越多,说明
强庄
介入,如果该股
涨幅
不大,一匹黑马
就在眼前
了。
一只股票在
市场
上总是经历吸筹(筹码逐渐集中),洗盘(筹码快要集中完毕),拉升(筹码完全集中),派发(筹码逐渐分散)四个阶段。我们做股票无非是长线和短线两种方式,所谓长线,是在吸筹阶段介入;所谓短线是在拉升阶段介入。但是,一般
投资者
常搞不清何时是吸筹,何时是派发。有人用
成交量
来判断,但成交量不是万能的,成交量也可用对倒方式骗人。因此研判股东人数和人均持股数的变化就成了研判
庄股
处于何种阶段的重要
指标
。股东人数越少,人均持股数越多,说明筹码越集中,庄股处于吸筹或将要拉升阶段;股东人数越多,人均持股数越少,说明筹码越分散,股票处于派发或无庄阶段。
总结如下:
(1)股票的股东人数和人均持股数能反映出庄家是否介入或介入
程度
。
(2)股价下跌,股东人数减少,人均持股数增多,说明股票有人开始吸纳,值得介入;反之,宜出局观望。
『陆』 上市公司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怎么搜集数据
查询方法:以同花顺软件为例,按f10,查询股东研究和股本结构 只能查大股东的变化情况。还可以查询股东户数和人均持股情况。
持有一定股份。当持有股份达到30%,持股可以称为控股,如果是最大股东还可以称为相对控股,当持股超过50%,持股可以称为绝对控股。
对于筹码的持股分布判断是股市操作的基本前提,如果判断准确,成功的希望就增加了许多。判断持股分布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通过上市公司的报表,如果上市公司股本结构简单,只有国家股和流通股,则前10名持股者中大多是持有流通股,有两种判断方法:一将前10名中所持的流通股累加起来,看掌握了多少,这种情况适合分析机构的介入程度。二是推测10名以后的情况,有人认为假如最后一名持股量不低于0.5%则可判断该股筹码集中度较为集中,但庄家有时亦可做假,他们保留前若干名股东的筹码,如此以来,就难以看出变化,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假如第10名持股占流通股低于0.2%,则后面更低,则可判断集中度低。
2、通过公开信息制度,股市每天都公布当日涨跌幅超过7%的个股的成交信息,主要是前五个成交金额最大的营业部或席位的名称和成交金额数,如果某股出现放量上涨,则公布的大都是集中购买者。如果放量下跌,则公布大都是集中抛售者。这些资料可在电脑里查到,或于报上见到。假如这些营业部席位的成交金额也占到总成交金额的40%,即可判断有庄进出。
3、通过盘口和盘面来看,盘面是指K线图和成交量柱状图,盘口是指即时行情成交窗口,主力建仓有两种:低吸建仓和拉高建仓。低吸建仓每日成交量低,盘面上看不出,但可从盘口的外盘大于内盘看出。拉高建仓导致放量上涨,可从盘面上看出,庄家出货时,股价往往萎靡不振,或形态刚好就又跌下来,一般是下跌时都有量,可明显看出。
4、如果某只股票在一两周内突然放量上行,累计换手率超过100%,则大多是庄家拉高建仓,对新股来说,如果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70%或第一周成交量超过100%,则一般都有新庄入驻。
5、如果某只股票长时间低位徘徊,成交量不断放大,或间断性放量,而且底部被不断抬高,则可判断庄家已逐步将筹码在低位收集。应注意的是,徘徊的时间越长越好,这说明庄家将来可赢利的筹码越多,其志在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