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息”是属于委托理财型受贿,还是属于一般民间借贷
属于后者 一般借贷
② 提高存贷款利率对企业有什么影响
为您粘贴以下内容:
央行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
动区间,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
,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贷款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允许
存款利率下浮,即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其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利率,可
在不超过各档次存款基准利率的范围内浮动,但存款利率不能上浮。
这次加息对企业而言,虽然加息幅度5年期以内只在0.27%以下,
但今后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的规定,无疑会给目前僧多粥少
的信贷资金增加了价码。那么,这次加息对企业将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加大借贷企业财务负担
长期以来,我国的企业多以贷款融资为主。近几年来,尽管企业融
资渠道有所拓宽,但向银行借款为主的融资大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从今年国内非金融部门外部资金来源的结构看,银行贷款仍占80%以
上。目前全国各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按照这次加
息0.27个百分点计算,每年就增加借款人付息近500亿元,如果再加上
没有上限的浮动利率,企业财务支出会大大超过500亿元。这其中影响
较大的当属国有企业。
据统计,国有银行大部分贷款都投向了国有企业或其它改制后的企
业集团,这些企业90%以上的负债来自银行贷款,有相当部分的企业负
债率已高达70%。银行加息受影响最大的是这些国有企业,这会大大加
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次虽然也明确了贷款
利率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9倍,但在当前银行资金供求比较紧张的形
势下,又有多少银行愿意下浮利率贷款给企业呢?
抑制企业盲目投资扩张
这次加息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遏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根源又在于
盲目的投资扩张。低利率政策导致了企业投资扩张的低成本,这样无疑
会加速企业的扩张意识,企业会采取各种渠道进行融资,这其中也包含
了向众多商业银行的贷款。提高贷款利率后,这种情况将会得到一定改
善,重要原因是加大了企业投资扩张的成本。
任何投资都是要讲经济效益的,如果投资成本高,所得到的收益当
然就会低,继而就会抑制企业投资扩张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意识高度
发达的今天,试想每个企业的决策者都不会违背经济客观规律,不计成
本的进行投资扩张。当然抑制企业盲目投资扩张光靠利率的杠杆作用有
限,国家还有其它硬性措施,如限制贷款、限制用地、严格审批等。
民营企业喜忧参半
我国的民营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
经济的半壁江山,一大批优秀民营企业正在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企业的
佼佼者,受到社会瞩目,银行的青睐,被各家商业银行视为贷款营销的
对象,成为银行的座上宾。这次加息对这些好的民营企业基本没有什么
影响,相反银行在加强集约经营思想的指导下,把有限的贷款资源向优
秀客户倾斜,以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益,加速自身的发展。由此,市场潜
力大、经营效益好、具有良好诚信的民营企业将会受宠有加,得到更多
的信贷支持,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但同时,那些处在创业阶段或在
困境中艰难跋涉的民营企业,本来就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多数以民间
借贷为生,借贷利率有的高达12%以上。银行升息后对这类企业来说只
能是水涨船高,民间借贷承受付息的成本将会更大。
有利于优势企业扩大融资
加息对于企业来说,都会增加财务负担,对于劣势企业的影响可能
还会更大,这会直接抑制某些企业的贷款需求,有的甚至还会压缩规模
,减少贷款。而对于经营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利息支出对企业的影响并
不大,通过扩张规模完全可以弥补因加息带来的成本支出。石化、电力
、公路、钢铁、航运将是受加息影响最小的5大行业,对这5大行业的利
润影响力都在1%以下。由此不难看出,加息对于这些优势企业造成的
影响非常小。但对于这些企业的进一步扩大融资却带来了新的机遇,银
行在减少劣势企业贷款的同时,必然会加大优势企业投放贷款的力度,
使这些企业更容易得到新的融资。
当然,面对加息给一般企业借贷造成的负面影响,企业还会千方百
计采取一切积极措施,广开融资渠道。可选择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企
业委托市场、信托市场、票据市场等进行多元化融资,以满足企业合理
的资金需求,实现融资的新突破。
有利于企业提高自我积累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我积累。许多企业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
注重自我积累,总是千方百计寻求银行、财政支持,而忽视了自身发展
的内在动力。靠借贷和外部得到的融资,总是要有成本付出的,高盈利
企业可以承受高负债的成本,而低盈利企业就很难承受。许多企业因难
以承受高负债的成本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被压垮,这样的事例举
不胜举。相反,有些企业靠自我积累,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行业
的有力竞争者,这样的企业更是数不胜数。因此,企业应当从中得到有
益的启示,并正确认识在加息后的新形势下,更要眼睛向内,提高内部
挖潜能力,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减少向外融资,依靠自身力量,扩张生
产规模,实现滚动发展。
有利于存款企业增加效益
加息一般来说都是双向的,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对借款企业增加
了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对存款企业增加了收益。目前我国净存款的企
业还不是很多,但却有一些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本,得到了长足发展,成
为无负债企业和低负债企业,积累流动资金数千万元,甚至几亿元。对
于这些企业,加息无疑是件喜事,可坐享其成,稳收利息,如果企业的
领导者富有金融头脑,把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把死钱变为活钱,进
行委托理财,由于加息的影响和带动,存款企业所得到的收益会更大。
③ 什么是银行再融资什么是银行再融资的贷款利率
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融资方式单一,以股权融资为主。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有着极强的偏好。在1998年以前,配股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惟一方式,2000年以来,增发成为上市公司对再融资方式的另一选择;2001年开始,可转债融资成为上市公司追捧的对象。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再融资方式时所考虑主要是融资的难易程度、门槛高低以及融资额大小等因素,就目前而言,股权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首选。我国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不流通的法人股占6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股权融资对改善股权结构确实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一的股权融资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在资本结构方面的差异,不符合财务管理关于最优资金结构的融资原则。有人对 1997年深市配股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其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3.29%,对此类公司继续进行股权融资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更趋于不合理。
二是融资金额超过实际需求。从理论上说,投资需求与融资手段是一种辨证的关系,只有投资的必要性和融资的可能性相结合,才能产生较好的投资效果。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政策所规定的上限进行再融资,而不是根据投资需求来测定融资额。上市公司把能筹集到尽可能多的资金作为选择再融资方式及制订发行方案的重要目标,其融资金额往往超过实际资金需求,从而造成了募集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及其他一些问题。
三是融资投向具有盲目性和不确定性。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普遍不注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致使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频繁,投资项目的收益低下,拼凑项目圈钱的迹象十分明显。不少上市公司对投资项目缺乏充分研究,募集资金到位后不能按计划投入,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资金闲置,有些不得不变更募资投向。据统计,以2000年上半年上市、增发以及配股的公司为样本,至2000年底,在平均经历了半年以上的时间后,平均只投出了所募资金的46.15%,而从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出,多数企业投资项目的建设期在半年、一年左右,不少企业于是将资金购买国债,或存于银行,或参与新股配售,有相当多的企业因为要进行再融资,才不得不将前次募集资金“突击”使用完毕。由于不能按计划完成募资投入,为寻求中短期回报,上市公司纷纷展开委托理财业务。如此往复,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不但没有促进企业的正常发展,反而造成了资金使用偏离融资目的和低效使用等问题。
四是股利分配政策制订随意。无论是2001年度以前的轻现金分配现象,还是2001年度少部分公司所进行的大比例现金分红,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制订的随意性。上市公司并没有制定一个既保证企业正常发展又能给予投资者稳定回报的股利政策,管理层推出股利分配方案的随意性较强。股利政策制订没能结合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广大公众投资者也没能通过股利分配获得较高的股息回报。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五个病灶
五是融资效率低下。近年来,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后效益下降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最严重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在2000年进行配股及增发新股的 34家公司中,有26家在融资前后的年度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其中有13家配股公司2000年净利润大大低于上一年净利润,收益率提高的公司仅有8家,约占总调查数的四分之一。2001年度年报显示,在2000年及2001年初实施配股或增发的公司中,有30家公司发布亏损年报或预亏公告。上市公司融资效率低下,业绩滑波,使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逐步减弱。这一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上市公司本身及证券市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上述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原因有:
一是股权融资的实际资金成本较低。融资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融资成本的制约。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即为股利回报,对企业而言,现金股利为企业实际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而我国证券市场在股利分配上长期存在重股票股利,轻现金股利的情况。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由大股东选出的董事会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成为管理层可以随意调控的砝码,因此外部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以控制的成本,相对于债券融资的利息回报的硬约束,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更愿意选择股利分配的软约束。这正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企业债券市场尚不成熟。企业债券市场的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法规滞后。目前债券发行的主要法规是1993年制订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条例中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由于此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即使按政策的高限发行,由于企业债券尚需交纳利息税,其实际收益也与国债相差无几,与国债的低风险相比,企业债券的收益对投资者无吸引力。二是企业债券上市的规模小。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企业债券仅有10只,发债主体仅为六家特大型国有企业,还有许多发行债券的企业未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债券的流通性不高。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就安全性、流通性、收益性三方面综合而言,投资者并不看好企业债券,使得这种在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一种融资方式在目前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尚处于襁褓之中。因此,上市公司只能更多地选择增发、配股等股权融资方式。
三是特殊的股权结构。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底公众投资者的流通股所占的股权比重仅为34%左右,而国家股却占到47%的比重,其他非流通股份占到19%的比重。从总体上看,国有股东在上市公司中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即使个别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只是处于相对控股地位,但由于公众投资者非常分散,致使在人数上占绝大多数的公众投资者也难以取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公众投资者无法真正参与决策。在此情况下,管理层的决策并不代表大多数流通股东的权益,很大程度上只代表少数大股东的利益。由于再融资的溢价发行,通过融资老股东权益增长很快,对新股东而言是权益的摊薄。由于大股东通过股权融资可以获得额外的权益增长,因此拥有决策权的大股东进行股权融资的意愿极强。再者,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在再融资后很快推出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按照其所占股权比例取走的分红的大部分。
四是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核准制下,再融资条件更加严格,审核时间加长,上市公司希望一次筹集到尽可能多的现金。随着2001年新股发行管理办法的颁布,许多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增发方案,掀起增发热潮。下半年由于市场原因,增发的核准难度加大,许多公司又转而采用配股及可转债方式;当年可转债发行办法出台以及监管部门对券商实行通道限制制度,可转债不占通道且不受融资间隔不低于一个会计年度的限制,使得众多公司在下半年推出可转债融资方式。2001 年3月颁布的《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管理办法》中将上市公司分红派息作为再融资时的重点关注事项,当年证监会发布的《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关于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审核工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应当关注公司上市以来最近三年历次分红派息情况,特别是现金分红占可分配利润的比例以及董事会对于不分配所陈述的理由,因此大多数上市公司从2001年度开始大范围进行现金分红。这些情况说明,政策规定对再融资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④ 作为证券公司的员工与客户签订代客理财炒股合同受不受法律保护此合同是否为无效合同
这属于委托协议,并不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定,是有效的。
⑤ 现在五十万存三年死期的利息是多少
2012年复7月6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制准利率
活期存款 0.35%
三个月2.60% 半 年2.80% 一 年 3.00%
二 年3.75% 三 年 4.25% 五 年 4.75 %
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
三年利息=500000×4.25%×3= 63750元
注:2008年10月9日暂停征收利息税,目前是免税的
个别地产银行降息后执行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所以各家银行每个档期年利率不完全一样。
⑥ 受托人拖欠委托理财收益,委托人可以主张利息吗
大部分人在进行抄委托理财时都签订了有袭关合同,但是需要看清委托理财合同,确认自己的投资本金及投资收益,并看清是否具有其他担保措施。
委托理财在一定条件下应该是合法的,如果上市公司运用的资金是自有资金,而委托卷商是综合类卷商,并且履行了相应的审批及信息披露程序,那么委托理财就是一种正常的商业行为。
对于公司之间的委托理财中普遍出现的保底条款,我们认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至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和公司之间的委托理财,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委托理财合同有效的场合,当事人对委托资产损失的计算又有约定的,若该约定不违反公平原则,应从其约定。
⑦ 哪些理财产品能质押贷款
办理质押贷款的只有车跟房子,且借贷者还要满足质押的要求才可以的。
⑧ 股票是什么意思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每支股票背后都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时,每家上市公司都会发行股票的。同一类别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权是相等的。每个股东所拥有的公司所有权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其持有的股票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资本的构成部分,可以转让、买卖,是资本市场的主要长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股份凭证,代表着其持有者(即股东)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购买股票也是购买企业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业共同成长发展。这种所有权为一种综合权利,如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红利差价等,但也要共同承担公司运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获取经常性收入是投资者购买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红派息是股票投资者经常性收入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