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理财成功人士的故事
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理财的重点是构建财务安全健康的生活体系,最终实现财务自由。顾先生是一位外贸公司老板,在事业上,经过几年的积累,公司已过了最初创业阶段,目前发展稳定。顾太太是一位美容顾问。他们计划三年后,即2011年拥有自己的小宝宝。顾先生夫妇都已参加上海城镇统筹医疗保险。
一、家庭基本情况
从顾先生的家庭情况来看,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结余家庭,负债率低,家庭净资产已达到189万元,并以每年55万元的速度增加。但是其缺点是资产增值能力差,无法抵御通胀,家庭保障明显不足,一旦遇到意外事件很难保持现在的优势,收入来源单一,且过分集中,另外,顾先生的生意风险也是存在的。通过合理的规划,可以达到更高生活质量,体验财务自由带来的快乐。
二、理财目标
在设置理财目标之前,我们先作以下假设。首先假设通胀率为4%。另外由于外贸行业不确定因素较多,这里保守地假设顾先生收入保持现有水平,不考虑增幅。目前,国内学费的年均增长率为5%~6%,我们以5%作为教育费用增长率的假定值。假设房产每年的增长率为5%。
顾先生家庭目前已经衣食无忧,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长远规划,未能建立安全、合理的财务体系,因而对家庭未来可能的发展和变化存在担心和顾虑。
顾先生的目标是使资产不断增值,他同时也想知道2028年,即50岁时,家庭的财务状况。
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并结合家庭的理财需求特制定以下理财目标:
1.建立家庭保障体系,进行财务安全规划。
2.建立长期投资组合,使资产有效保值、增值。
3.2010年年底着手换房,进一步提高居住质量。
4.2014年设立养老及子女教育专项基金。
5.2024年追加房产投资。
由于顾先生自己创业,而且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是本理财规划的重点。
三、理财规划建议
1.建立家庭保障体系,进行财务安全规划。
低保费、高保障,以固定的保费支出锁定风险,能确保理财目标的顺利实施。建议顾先生至少要配备定期寿险和重大疾病险。定期寿险保额400万元,保险责任包括身故保障、意外伤害或疾病造成的不同程度身体残疾。重大疾病险保额50万元,保障涵盖30种重大疾病。顾太太可考虑参加重大疾病险,并在怀孕时考虑投保妇婴保险。
2.建立长期投资组合,使资产有效保值、增值。
顾先生属于稳健型投资者,现阶段由于生活重心在事业上,没有时间和精力盯住投资市场,常常会因为回避风险而最终不作投资选择。所以,长期投资组合的年均收益可设在8%左右,兼顾收益与风险,容易操作。具体有以下建议:
1)预留家庭现金储备
从财务安全方面考虑,应当预留足够的现金储备,以备不时之需。考虑到顾先生是自己创业,因此,现金储备可以准备得充足一些,建议留15万元。建议将储蓄存款与短期货币投资工具相结合作为现金储备,使资金在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即5万元活期存款,10万元货币基金或通知存款。
2)建立金融资产投资组合
建议将现有金融资产中余下的50万元作一个投资组合,适度持有风险资产及低风险资产,进行中长期投资。
3)每年收入盈余追加计划
顾先生家庭平时的现金流非常充沛,因此,月度及年度的盈余也是家庭财富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对盈余资金追加投资的比例参照上述金融资产投资组合比例。
3.2010年底换房计划。
2010年年底,换购一套250万元左右的房屋,改善居住质量,准备迎接家庭新成员。建议2010年年底在内环附近,买一处面积约150平方米,总价250万元左右的房子,并于2011年下半年,卖出现有的自住房。新房首付100万元,贷款150万元,贷款期限12年。
4.2014年设立专项基金。
尽早筹备专项基金用于养老及子女教育,可以使目前生活更加无忧,未来生活更有保障。专项基金以低风险的长期投资组合进行单独运作,目标收益率较通胀高2个百分点即可。具体有以下建议:
1)教育基金。建议2014年计提29万元的育儿基金,建立年利率为6%的稳健投资组合,独立运作。以后每年的学费均可以从这笔专项基金中直接提取。考虑到顾先生家庭的经济能力较强,在这里我们以偏高的教育费标准作为计算依据。
2)养老专项基金。按顾先生60岁退休,生活30年来算,为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考虑通胀因素,至退休时,每年所需的基本生活费:A=39万元,养老金年净利率为NIR=基金投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6%-4%=2%,根据公式P=A[1-(1+NIR)-n]÷NIR,得出退休时所需养老金总数为873.5万元。
2014年计提养老金218万元,以6%年收益运作,24年后将累积至883万元,大于所需的873.5万元,足够顾先生家庭60岁退休后的生活费。
3)专项基金的长期投资组合
结论
提到理财人们自然联想到生财,并潜意识地将投资收益与理财画了等号。其实,投资和理财并不是一回事,投资关注的只是如何以钱生钱的问题,而理财关注的是人生规划,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还要考虑财富的保障等问题。
针对顾先生的案例,财富的保障和对未知风险的规避被放在了首要考虑的位置,在设立合理保险配置的基础上,很早就安排了教育及养老专项基金,通过这一系列的安排较好地规避了可能的意外或失业给家庭带来的风险。其次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被重点考虑,调整自住房、增加健康休闲支出等措施使顾先生家庭的生活质量有了不小的提高。顾先生可以将理财看成是一个系统,通过良好地运用这个系统,能使生活更加无忧无虑,并且最终达到“财务自由”的境界。
② 民族英雄事迹故事
一、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初名森,字大木,唐王赐姓朱,改名成功,为明末南安人。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的无比愤慨。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
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二、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侯官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 “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三、万里勤王——秦良玉
秦良玉(1574~1648年) ,字贞素。明朝末期战功卓著的民族英雄、女将军、军事家、抗清名将。四川忠州(今属重庆忠县)人。为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妻。史书记秦良玉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常为男子装。
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丈夫死后,继任其职,她曾派出兄弟秦邦屏、秦民屏救援沈阳抗击后金,被明熹宗封为二品夫人、充总兵官,并赐“忠义可嘉”匾额。更曾亲率3000精兵北上,镇守山海关(榆关)。
崇祯三年,又奉诏勤王,收复永平、遵化等四城,受到崇祯帝优诏褒美并诰封一品夫人,加封少保、挂镇东将军印。还先后平定杨应龙、奢崇明等土司叛乱。后又多次于夔门等地击退张献忠等农民军的进攻。
清军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被南明隆武帝晋封太保兼太子太保、忠州侯。永历皇帝亦加封其太子太傅、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靖川中诸贼。去世后谥号“忠贞”。
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
四、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
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著有《岳忠武王文集》。
五、抗日英雄赵尚志:
赵尚志三个字,曾让侵华日军闻风丧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是倭寇发出的无奈而又钦佩的感慨。 被日伪称为最顽固的“反满抗日”分子!
当年东北流传一种说法,叫“南杨北赵”。“南杨”指的是杨靖宇,“北赵”就是赵尚志,他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五期,历经艰难困苦,抗日决心毫不动摇,即使最后负伤被俘,依然宁死不屈。
一位专家说,东北很多著名抗日英烈因为地下工作需要,用的都不是原名,惟有赵尚志一直用原来的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尚志也曾用过另外一个名字。据尚志市烈士纪念馆馆长刘莉介绍。
赵尚志曾担任1940年创刊的《东北红星壁报》主笔。“向之”的主笔笔名,后来发现的手稿原迹证实,是在“尚志”两字基础上修改而来的。据刘莉馆长介绍,赵尚志除了写过报纸上这些文章诗歌之外,还曾为《白山黑水》这首抗日歌曲写过歌词,并写下两篇关于抗日战争的论文。
印象中,赵尚志应和抗日英雄杨靖宇一样身材高大,气宇轩昂,目前发现的惟一一张赵尚志将军生前的照片,是1932年8月赵尚志担任巴彦抗日游击队政委时与游击队指挥部成员的合影,赵尚志手拿马鞭坐在中间前排,二十四岁的他明显比两边的人矮半头。
巴彦游击队失败以后,赵尚志加入抗日义勇军孙朝杨部,后率六人赴珠河创建抗日游击队。到1934年,这支抗日武装不断壮大,达到数千人。后来赵尚志将军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
赵尚志嗓门很大,常常在大会上向战士们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描绘鬼子打跑以后国家未来的模样。1942年2月,年仅三十四岁的赵尚志在战斗中,遭到混入部队的日满特务暗算,重伤被俘后血尽而死。随后日寇将其遗体肢解成两部分,身体沉入松花江,头颅送伪满“首都”新京(今长春)请功,而后下落不明。
六、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
③ 家庭理财,我的家庭理财故事,文章
晒晒我的家庭理财生活
刚结婚的时候,由于老婆和我都没什么储蓄,缺钱这个问题就困扰着我们家庭。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县城,老婆和我都在一家烟草国企上班,那时我俩每年的工资加在一起也不过4万元左右。总不能一直过着捉襟见肘的日子吧。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既满足自己的意愿,又能过安稳生活的理财之路呢?
记得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真的很少关心自己的财务状况,钱不多,反正只要够花就行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过着,那时还没有什么理财观念。有了小家庭之后,看着人家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和老婆也开始关注理财,进入了我们的家庭理财时代。 打那之后,我俩开始省吃俭用,每逢开支都精打细算,试着让自己多攒点钱。为了确保我们家庭储蓄有一个新的突破,我们开始重视每一笔钱的去向,也用心琢磨怎么让手中的每一分钱都用得物超所值。
省吃俭用了半年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那个时候股票市场十分活跃,于是我就把"第一桶金"都投了进去,当时大市好、收益还不错,一个月下来就小赚了一些。但事情并非一帆风顺。所幸的是,交了几次学费之后,仰仗大牛市的洪福,接下来炒股和买基金倒是小赚了几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储蓄也渐渐多了起来。我感觉当时黄金和白银的价格还比较低,且可以保值增值,就把积蓄买了黄金和白银,过了一段时间,当我把购买的黄金和白银卖掉时,也获得了颇丰的收益。
过了两年后,我俩的存款达到了7万元。接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房子问题。自己积攒的钱还不够,东拼西凑后在我们县城买到一套三居室。记得当时买房我还和老婆吵了一架,因为她想继续投资股市,觉得我太小家子气。而我觉得应该尽快把房子问题解决掉,我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如果这也叫理财,那我的决定避免了我们在股市上的投资失误,又让我们投资了正处于升值阶段的房产。
经过一番打拼,我渐渐有了自己的理财之道,形成了自己的理财观念。我和老婆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情况,按以下比例来分配剩余收入:20%用来储蓄,30%投资实业,50%买股票、基金和债券。这样分配储蓄,让我俩平日有零用钱花,且能够存下一笔钱以备急用;投资实业可以保值增值,让我俩有一种成就感;买股票尽管有输有赢,但一般影响不大,总体上是赚多赔少。现在我觉得我的家庭理财方法,虽然不能达到大富大贵,但过上后顾无忧的日子,还是很容易的。
④ 讲理财故事
理财故事都是按照市场经济来决定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