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个故事告诉你信托是什么
故事一: 采访某“投行范儿”十足的新任信托公司总经理,他之前没做过信托,但踌躇满志。我问“你觉得信托是什么?”他转过身去,拿起打印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给我读了一段:“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
他的回答无可挑剔,是最标准的,但我准备的一大堆问题,都问不出来了,采访只好草草收场。不到一年,此君就因业绩不佳而离任,我听说后,感到并不是很意外。
故事二: 一位温州人,没上过大学,也没做过金融,因“炒房”来到北京,辗转多个行业,当了信托经理。我问“你觉得信托是什么?”他兴奋地说:“我讲给你听啊,信托这个东西太好了,你能把别人的钱拿过来,然后又放出去,还不叫非法集资!”
他的回答让我回味无穷,这就是一个温州人对信托的朴素理解!此君开始时对信托一无所知,但是虚心好学,总能找到最专业的人帮他把问题解决了,现在信托公司做得风生水起。
故事三: 一位银行的支行行长,和信托公司合作了几次,逐渐上瘾,自己出来创业了。我问“你觉得信托是什么?”他说,是一种组织形式!我追问,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他说,就是资源整合,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整合全产业链,你一个人就是一个信托公司!你没有信托牌照,你找人“贴牌”嘛!
此君做了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找好项目,也协调好信托产品销售渠道,再去找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乐得有人送项目上门来,收个2%的信托报酬就已很满足,而此君可以收融资方3%-5%的财务顾问费。当然,前提是,他找来的是“靠谱”的项目,才能过得了信托公司的风控程序。
这三个故事,都是比较典型的,但另一个信托人的微博签名,给了我更多的思考。他说:“真正的信托是一种文化,根植在契约和信仰中的文化,是天地良心的承诺与守护,我们离它还很遥远!”
联想到信托的起源,一种说法是“十字军东征”,战士可能一去不复返,“出征”之前,把财产甚至是妻子儿女都托付给他人。在中国历史里,类似的故事是白帝城托孤。
我隐隐感受到,信托,初看是金融,再看是法律安排,认真感悟,是人性。信托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基于信任,是基于对人性善的一面的认知。当然,这种信任,也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做基础。
回到现实来看,中国的信托业究竟缺什么呢?缺的可能不是投资工具,不是投资标的,缺的是信任!信托公司在中国,还不能获得足够的信任。
这从大多数信托人及其合作伙伴对“信托是什么?”的回答中可以窥见,他们更多的是把信托当成一种金融工具,当成一种整合资源,实现利益的工具,而没有从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实现委托人利益的角度来看。
❷ 西亚信托公司故事真假
西亚信托公司故事真。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二战前夕,德国有一家很不起眼的信托公司叫巴比纳信托行,专为顾客保管贵重财物。
❸ 金融小故事大道理15个
金融领域内最突出的特征是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和发展。这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效率,另一方面,又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全球性或地区性的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所以看一些金融励志小 故事 ,从中可以感悟一些金融的知识,预防一些错误的发生。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金融小故事,希望大家领悟到其中的大道理!
金融励志小故事1:改变现状的 方法
两个园林工人吃饭时闲聊。甲说:“整天挖坑种树的,让人烦透了!”乙说:“你想着咱们是在建设一个美丽的新花园,这样心情就好多了!”多年后,甲依旧在花园里挖坑种树,而乙却成了设计师。
其实改变现状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心中有个“新花园”就可以了。
【金融大道理】 真正冠绝一时的人物有赖于时代,他们之中并非个个都能生逢其时,或虽生逢其时却又不能因时而动。但是,人的智慧毕竟有一个长处:它是永恒的。纵然现在不是他得志的时光,总会有许多别的机会可让他一展风采。
金融励志小故事2:变得聪明的方法
威廉.亨利.哈里森还是一个小孩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他又蠢又傻。因为别人给他一毛钱和一块钱的时候,他总是去拿一毛钱。这个小孩长大后,当选为美国第九任总统。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那样做。他说:“如果我拿一块的,以后谁还会给我一毛钱呢?”
其实变得聪明的方法很简单,装装“傻”就可以了。
【金融大道理】 有时最高智慧在于显得一无所知。有时被认为愚者并非愚人,愚人者才是愚人。只要你懂得装蠢扮傻,你就并不愚蠢。要想成大气,就要学会掩藏你的聪明。
金融励志小故事3:李老汉存钱遭鼠害
李老汉70多岁时靠省吃俭用,积攒了2万元人民币。因考虑日后养老之用,他在自己 家里的内墙上挖了个洞穴,用木箱把钱币装好,埋入墙内。老汉73岁那年突然暴病死亡,死前还来不及告知子孙埋币之事。
过不久,一场暴雨把老汉遗屋摧垮。儿子在清理房屋时,发现墙内洞穴的木箱里装满纸屑,经仔细辨认,才知是被老鼠咬碎的纸币。2万人民币竟白白让老鼠享了口福。
【金融大道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投资处处有风险,然而死守家财的风险可能会更大。 投资理财要承认风险,分析风险,管理风险,进而降低风险,这是每一位投资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金融励志小故事4: 传说 中
有个商人到了一个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就和村子里种地的农民说,我买猴子,100元一只。
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试着抓猴子,商人果然给了100元。
于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农民都很高兴:这比种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买了两千多只猴子,山上猴子开始变少了。
商人这时又出价200元一只买猴子,村民见猴价翻番,便又纷纷去抓,商人又买了,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
商人又出价300元一只买猴子,猴子几乎抓不到了。
商人出价到500元一只,山上已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
这天,商人有事回城里,他的助手到村里和农民们说,我把猴子300元一只卖你们,等商人回来,你们500元卖给商人,你们就发财了。
村民疯了一般,把锅砸了卖铁,凑够钱,把三千多只猴子全买了回去。
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
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们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终于有人等不急了,猴子还要吃香蕉,这要费用啊,就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处是猴子。
【金融大道理】 这就是传说中的股市!这就是传说中的信托!这就是传说中的黄金市场!这就是传说中的房市!
金融励志小故事5:金融危机
两个人卖烧饼,每人一天卖20个(因为整个烧饼需求量只有40个),一元钱一个,每天产值40元。
后来两人商量,相互买卖100个(A向B购买100个,B向A购买100个),用记账形式,价格不变,交易量每天就变成240元——虚拟经济产生了。
如果相互买卖的烧饼价为5元,则交易量每天1040元,这时候,A和B将市场烧饼上涨到2元,有些人听说烧饼在卖5元钱1个,看到市场烧饼只有2元时,赶快购买。——泡沫经济产生。烧饼一下子做不出来,就购买远期饼。
A和B一方面增加做烧饼(每天达100个或更多),另一方面卖远期烧饼,还做起了发行烧饼债券的交易,购买者一是用现金购买,还用抵押贷款购买。——融资,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购买,既没有现金,又没有抵押品,A和B就发放次级烧饼债券。并向 保险 机构购买了保险。——次级债券为次贷危机播下种子。
某一天,发现购买来的烧饼吃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发霉,就赶快抛售掉,哪怕价格低一些。——泡沫破裂。金融危机就这样爆发了。
烧饼店裁员了(只要每天40个烧饼就可以了)——失业;烧饼债券变废纸了——次贷危机。
【金融大道理】 抵押贷款(抵押品不值钱)收不回,贷款银行流动性危机,保险公司面临破产等——金融危机。
金融励志小故事6:现金是要流通的
这是炎热小镇慵懒的一天。太阳高挂,街道无人,每个人都债台高筑,靠信用度日。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1000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就在此人上楼的时候,店主抓了这张1000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支付了他欠的肉钱。
屠夫有了1000元,横过马路付清了猪农的猪本钱。
猪农拿了1000元,付了他欠的饲料款。
那个卖饲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赶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钱(经济不景气,当地的服务业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务)。
有了1000元,这名妓女冲到旅馆付了她所欠的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1000元放到柜台上,以免旅客下楼时起疑。
此时那人正下楼来,拿起1000元,声称没一间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没有人生产了什么东西,也没有人得到什么东西,可全镇的债务都清了,大家很开心。
【金融大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现金是要流通才能产生价值,而经济永远存在炒作。
金融励志小故事7:投资市场要靠自己判断
如何把投资理财的风险降低到最低呢?张先生有一条很重要的 经验 :把钱放在能就近照管的地方才对。
他说,你没时间研究产业经济,就尽量买基金,别亲自短线投资股票;如果你的行业是钢铁、运输产业,就尽量别投资电子类的股票。如果你真的要投资非本业股票,就一定要花工夫研究市场景气周期。
他认为市场景气不景气,要自己判断,不能问别人,更不能轻信股市分析师的谎言。
【金融大道理】 投资理财,风险无处不在。如何规避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投资基金优于投资股票;投资本业股票优于投资非本业股票。要花工夫去研究市场,靠自己判断市场景气与否,而不是一味听信别人。
金融励志小故事8:寻找财富的方法
一个农场主悬赏100美元寻找他丢失在谷仓里的一只名贵手表。金表太小,谷仓太大,稻草太多。人们在夜晚来临时还没有找到金表,一个个放弃重赏的诱惑离去了,只有一个小男孩还在坚持寻找着。在一切喧闹静下来后,一个奇特的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起。小孩循声找到了金表,最终得到了100美元。
其实寻找财富的方法很简单,只要保持宁静的心灵就可以了。
【金融大道理】 一个看得透、断的准的人可驾驭事物而不被事物所驾驭。他可以洞察到事物的深处,了解并能把握其本质。观察严谨,思考细致,推理明晰,所以天下没有什么东西他不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