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经济问题之一,而成功的融资案例则揭示着融资搏数双方共同努力以及良好沟通的结果,他们如含银裤何在具体的经济活动中进行有效融资申请和保证高效率的审批和风险评估,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案例分析吧。
案例一:民间融资
案例简介:
余欣是成都华阳一家服装公司的老板,2005年10月,他由于生意上的需要,兼并了一家本地的小服装厂。然而,两个工厂相隔太远,人员的骤增给生产、销售、人事等各个环节带来了很多麻烦。余欣试图向银行贷款100万元解决模具和软件的问题,但未能成功。在万般无奈之下,余欣只好求助于当地的一家“大老板”,最终以每月1.3分的利息从民间借贷了50万元。
案例分析:
1. 民间资本的背景分析:成都的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几乎没有根本的好转。成都的民间放贷人群已经形成一个群体,他们的利率通常高于银行。
2. 融资成本分析:此案例的融资成本偏高,但对于急需资金的小型企业来说,从民间借贷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3. 银行做出的相应解决措施:成都当地商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逐年增加,未来3年内,针对中小型企业贷款的额度将占全部贷款的50%以上。
4. 案例评价:此案例是典型的民间融资案例,揭示了我国部分地区民间融资的活跃性。民间资本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解决或者通过同商业银行合作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案例二:政府和风投融资
案例简介:
绿色奇点公司的总经理袁克文,在2003年向国家科技部申请中小高科技创新基金。绿色奇点公司从2001年成立发展至今,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及时得到各种金融和资本手段的支持。
案例分析:
1. 风险投资效果分析:风险投资公司对短期投资感兴趣,不愿意进行原始资本的长期投资。企业孵化器在中国一般以创业中心形式出现,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
2. 政府基金的重要性:国家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贴息贷款、无偿援助、资本金投入等形式支持科技企业。
3. 案例评价:绿色奇点已经经历和即将经历的几个阶段的融投资过程中,适合的资本方式遇到了可信赖的科技产品,碰撞出新经济群体产业化灿烂星云。
案例三:低代价收购亏损企业向银行抵押贷款
案例简介:
杜德文通过“零转让”的形式接手了一家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板箱厂,以板箱厂的厂房作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100万元。
案例分析:
1. 融资效率分析:这种融资方式在企业成长初期,急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得到又快有好的效果。
2. 案例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贷款,在90年代国家经济繁荣并处于转轨时期,很多人趁机捞了国家的钱财。这种融资办法风险较大,但创业本身就是风险和机遇并存的。
总结: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包括民间融资、政府和风投融资以及低代价收购亏损企业向银行抵押贷款等。每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风险,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