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叫做信托受益权转让
信托受益复权制转让是指将信托受益的权利进行转让。信托受益权是信托合同中规定的关系人享受信托财产经过管理或处理后的收益权利。也包括信托合同结束时,合同中规定的关系人可享受信托财产本身利益的权利。信托受益权是指受益人请求受托人支付信托利益的权利,广义的信托受益权中的受益人除有请求支付信托利益的权利外,还有保证信托利益得以实现的其他权利,如《信托法》规定的知情权、调整信托财产管理方法权、撤销受托人违反信托的处分权、受托人的解任权。信托受益权具有以下特征:其一,信托受益权属于兼具物权和债权性质的财产权。信托受益权是受益人对信托享有的权利和利益,因此该权利首先必须是财产权。其二,信托受益权属于可转让的财产权利。信托受益权的权利是通过转让质物实现的,因此能够质押的权利应当满足可转让的条件。
② 信托公司利润排名
信托公司利润排名:华能信托、华润信托分别以净利润31.58亿、28.87亿排在第二、三位,净利润在20亿以上的还有重庆信托、平安信托、江苏信托、五矿信托、光大信托,其中光大信托净利润“逆势”大增,同比大增86%,增长显著。
一,净利润在10亿以下的信托公司有48家,其中3家净利润亿元以下,分别是金谷信托、山西信托和新华信托;另外有4家信托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分别是华宸信托、华信信托、华融信托和安信信托。而人均净利润方面,有三家信托公司人均利润超过千万,分别是:重庆信托人均1760.48万,江苏信托人均1448.22万,国联信托1115.33万。安信信托人均净亏损852.19万,稳居行业末位。资管新规实施后,各资管机构的监管尺度逐渐统一,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分化已是必然。信托行业转型加速,“三去一补”(去通道、去杠杆、去刚兑和补主动管理能力)仍是行业转型基调。
二,虽然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但部分信托公司的营收水平仍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已披露数据的59家信托公司中,有36家公司2020年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占比约61%。59家信托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41.81亿元,同比下降4.57%。其中有32家公司2020年净利润实现了正增长,净利润中位数为6.07亿元。
三,具体而言,中信信托、重庆信托和建信信托位列营收前三名。其中中信信托以营收87.42亿元的成绩领跑59家信托公司,营收增幅较去年同比增长了21.70%。数据显示,中信信托2020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61.38亿元,较2019年度的49.49亿元增长24.03%,增速亮眼。利润方面,2020年,中信信托实现净利润38.52亿元,同比增7.21%。此外在营收排名前五中,光大信托的成绩格外亮眼。其营收56.64亿元,净利润27.9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34%、34.6%,增长幅度双双领先。
③ 建信人寿巨亏40亿元之谜:退保率居高不下,有产品退保率高达93%,信托投资失利踩雷宝
建信人寿巨亏40亿元之谜:退保率居高不下,信托投资失利
建信人寿在2023年发布了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公司全年亏损42.99亿元,相比2022年的12.19亿元亏损,亏损幅度显著扩大。这一现象背后,主要受到退保率居高不下和信托投资失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一、退保率居高不下
二、信托投资失利
三、营业收入下滑与成本支出增加
综上所述,建信人寿巨亏40亿元的原因主要包括退保率居高不下导致收入下滑、信托投资失利导致资产减值以及营业收入下滑与成本支出增加等多重因素。为了改善经营状况,建信人寿需要调整业务结构,降低退保率,同时加强风险管理,优化投资组合,降低非标投资占比,以减少潜在的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