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家觉得做销售难吗 有做过理财销售地朋友没得大家觉得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公司的理财好不好做
当下投资的一大热点和趋势就是互联网方向。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投资者在这样一片新蓝海中的机会更是无穷的。当然,任何投资都是机会与风险并存,投资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甚至风险更大。
我以这几年非常热的P2P 为例。从2011 年至2015 年5 月,中国的P2P 一共有过660 家问题平台。我把这些平台出现的问题分类整理出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其中,直接跑路的有280 家,涉嫌诈骗的有17 家,加起来是297 家,占比高达45%。这类平台都不是真正的P2P,而是打着P2P 幌子的庞氏骗局。它们往往是自己做资金池,然后拿这些钱去对接项目,一旦项目出问题就垮了。甚至自己没有项目,虚报一些项目骗取客户融资,最后携款跑路。
剩下的55% 才属于真正的P2P 互联网金融。其中停业的有66 家,占比10%。停业的具体原因不一样,基本上是竞争激烈、经营不善导致。提现困难的有297 家,也占比45%。主要原因是借款方偿还不起,而P2P平台又没有买保险,或者自己赚的利润根本就不够给产品买保险,只能用自身的钱先行垫付给客户,然后再去追债。于是有些实力不济的平台拿不出这么多钱兜底,出现短期提现困难。这属于经营能力差导致的现金流不稳,风险控制没做好。
P2P 互联网金融的灵魂其实就是风险控制。P2P 提供平台让借贷双方对接,资金由第三方托管,平台自身赚一点手续费,但并不承担风险,其风险是分散在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借款客户身上的。所以,真正的P2P 平台根本没有卷款逃跑的可能。但目前的问题是竞争太激烈,截至2015 年5 月底,中国共有1946 家P2P 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大家都在拼流量。所以很多真正的P2P 平台也选择给客户承诺先行垫付,这样就把风险从客户转移到了平台自身,一旦风控做不好就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中国老百姓的投资方式大概有四种形式:第一种,银行存款,目前年利率是活期0.35%,1 年定期3% ;第二种,余额宝类产品,相当于中国的民间活期存款,年利率为3.7% ~ 4.5% ;第三种,银行理财产品,年利率为5% ~ 8%(企业债5.8%);第四种,民间借贷,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利贷,平均利率为20% ~ 40%。你会发现,从银行理财产品到民间借贷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利率空档,现在互联网金融填补了这个区域。目前P2P 网贷的平均利率是10% ~ 15%,而且手续简便,起投金额只需100 元。
对比美国,美国老百姓一般不存现金到银行,因为银行利率实在太低,活期存款只有0.08%,3 年定期存款为1%。投资债券的利率要高一些,但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美国国债一年期收益只有0.2%,而企业债最多能到3%,但这已经是BBB 级别了。互联网金融虽然最早从美国兴起,但发展相对缓慢,截至2014 年底,美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为7.8 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为12.5 万亿美元,而互联网金融只有400 亿元人民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利率也不高,只有0.8% ~ 2%。中美不同投资方式利润率和金融市场比较。
总体来说,理财需要人脉,都是先从朋友亲戚开始然后慢慢积累人脉,不是很好做,因为去年跑路的伪p2p公司太多,所以你如果有钱有人脉可以做理财,如果没有的话还是做其他行业销售。
B. 不做投资理财有什么坏处啊
现在开干洗店来是最好的选择,生活源水平越来越高了,大多数人都会把高档的衣服拿到干洗店去洗的,我在干洗店做了1年时间,加盟的是南京澳洁,现在开的很好的,干洗机也就一万多,干洗店的利润是很可观的,你想一件衣服成本就1-2元钱,而你会收人家15-20元,资金回笼很快的,没有欠款,现在也没有多少行业能像干洗业这样回笼快的,资金多的话可以加盟个大点的干洗店,资金不足的话,可以投资个小型的干洗店
C. 不做投资理财有什么坏处
穷人越穷,富人越富。
D. 银行如果不做理财,还能做什么
我根据来目前广大人群作出的源理财需求和分析
一、保本型理财策略
a.主要是储蓄、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
二、稳定增长型理财策略
a.主要理财工具是保险、基金、国债、股票以及其他理财。
三、高收益型理财策略
a.若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买房、炒外汇、炒黄金。
无论哪种理财足额,每个家庭或个人都有投资理财意识,理财组合产品很多,但可以根据你个人情况不同而选择产品,到达你的目标,我个人较为看好贵金属市场,因为在我过通货膨胀日渐严峻情况下,只有购买一些保值的理财产品才更有保证,而贵金属是首选。忘采纳,谢谢!
E. 为什么中国人宁可做股票证券赔,也不做理财
看到太多一直股票放一两年亏了几千几万,其中肯定有过大起大落但到头来总是版这种结果赚没赚太权多亏就是亏到谷底,其实空闲资产足够还不如在证券公司买一些理财产品来的稳定有收益吧,少的话就没什么感觉了存银行吧,好歹也比存银行利率来的高,比股市亏得少。哈哈为什么有人说楼主是做广告的?好吧我才是做广告的!看楼主是买过君得利还是想买?我说我嘛反正我是买的君得金,个人感觉比君得利好,虽说是广告反正我只是把我的投资给你做参考,不玩股票了没时间操作没时间看,好了广告归广告反正投资需谨慎~~~~
F. 为什么银行自己不做理财产品
做的 只是换汤不换药
G. 消费者对理财产品的不当销售有什么权利
保留好证据 以欺诈的名义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H.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随着我们收入的不断提高,现在理财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想理财的人虽然多,但是真正精通或者甚至是略懂的人却没多少。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把钱交给银行,觉得银行比较稳定,总不会赔钱的。
2.有时候银行可能会把代理销售的产品当成银行自己开发的产品来销售。在这种情况下,购买这种理财产品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购买的不是银行的理财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那么多,所以我们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十分小心,以免踩进了陷阱。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骗人的。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进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里,这样如果将来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
希望大家都可以理财挣大钱,不要被套路!
I. 为什么银行职员自己几乎不买银行卖的理财产品
虽然说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柜台就设在银行营业厅内,但是它跟普通储蓄业务的窗口是不放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理财产品跟储蓄业务分属银行的不同体系。所以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储蓄,是可能会产生亏损的。
而很多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为了个人私利,经常向咱们无知的普通投资人推销高风险的投资产品,这产品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就悲剧了。
那么银行理财到底有哪些套路呢?
套路一
除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以外,有时候还会代销保险、基金、信托等业务。有很多小伙伴就上了套,本着赚取收益的目的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却被销售人员混淆了概念,买成了保险。
保险没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获取保险金是不确定的。而且银行卖的保险,基本上都是理财型的保险,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买份保险,最好也别选择银行。
套路二
有些时候银行会把代收产品当成自发的产品卖,可能还会向客户隐瞒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买的其实不是银行的产品。而风险也不是银行承担的。
套路三
销售人员介绍的预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计算陷阱都没有那么简单。收益套路是无穷尽,只能自己注意一点,以免踩进了陷阱。
凡是口头承诺百分百保本保息的,大多数都是套路,最好能让销售人员把所有的承诺都写合同,这样如果有纠纷,也能算个保障。